求助:我的草莓又酸又小,畸形果还多,到底是怎么回事?

求助:我的草莓又酸又小,畸形果还多,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近,有很多人在后台留言称自家的草莓又小又酸,畸形果还多,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能挽救吗?


今天,莓莓就针对这个问题来和大家讨论!


草莓又小又酸,是怎么回事?


1、种苗问题

连年繁苗造成种性退化,种苗偏弱,都会造成草莓结果小,结果少的原因。


求助:我的草莓又酸又小,畸形果还多,到底是怎么回事?


2、施肥不当1)偏施氮肥、肥水不足、中后期追肥不及时,都会造成草莓植株生长不良而早衰,导致果子又小又酸。
2)熟话说无钾不甜,很多人可能会为了追求甜度而冲施大量的钾肥,这就会导致植株营养供应失衡,钾肥吸入过多,氮肥施入过少,而导致植株茎秆细长,叶片小,植株长势不好,导致后劲不足,很难出现大果。
3)偏施磷肥,导致磷肥吸入过量会导致草莓生殖器官过早成熟,使草莓提早开花结果,造成早衰,并且还可能会导致对其他元素的吸收障碍,出现缺素症。
3、花多果多花多、过多而未及时疏除,造成植株能量损耗过大。
4、植株旺长春季温度回升后,草莓根茎叶的生长都会比较活跃,容易出现旺长,要知道,草莓果实与根、茎、叶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他们会互相争夺能量,若是茎叶旺长,就会抢掉果实发育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造成草莓果实发育不良。

求助:我的草莓又酸又小,畸形果还多,到底是怎么回事?


应对措施:1)平衡施肥追肥要“少量多次”,从上棚至现蕾期每10天左右采用滴灌追施1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开花前1周停止浇水,花后坐果期可随水施肥,遵守少食多餐原则。
在开花结果期及生长中后期,可多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液体硼和糖醇钙,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质量。


2)合理疏花疏果

疏花:先摘除畸形花、高节位次级花,并摘除病叶、匍匐茎及过多老叶,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植株间通透性,促进花蕾发育、生长整齐。
疏果:首先去掉畸形果;再去掉细弱花枝上的小花;再去小留大;如果难以下决心,多留几个,下次再疏。
1个花序留1~2个果,一棵留5~8个,叶片数和留果数比例约为1.5~2,另外还要看植株的强弱进行适当筛选,壮苗可以多留几颗,弱苗的就相对留少一点。

求助:我的草莓又酸又小,畸形果还多,到底是怎么回事?


3)合理控旺对于北方的朋友,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0-25℃,晚上控制在6-8度,切忌不可太低,否则会造成旺长。
植株旺长还可以适当控制水分,防治茎叶生长太快,避免大量灌水,可实行少量多次的浇水。
打老叶:草莓果期需要大量营养,所以最好打掉底部的黄叶,长得密的植株还可以多大一些,增加透光性。

一般情况下,留5片叶。如果叶片比较大、比较厚就留5片;如果叶片比较薄、比较小,留6~7片叶;如果有花有果,甚至要留8~9片叶。
如果打老叶太狠,只剩三叶一心,可能会有歇果期,就是断茬。
4)追肥
没有充足的水肥条件,草莓根本就得不到高产!但是,肥多了却是要担心肥害。
用密乐佳水溶肥进行冲施,每亩2-3公斤,间隔15天一次,满足草莓正常开花结果的需要,有利于果实膨大和着色,而且水溶肥中含有的中微量元素对草莓的转色有促进作用。


怎么今年畸形果这么多?

1、温湿度原因
在所有环境因素中,温、湿度是最难控制,也是最容易造成草莓畸形果的,高温、低温或高湿都可引起畸形果。
草莓花期遭受低温时易产生冻害,开花期间遭遇低温易造成雌蕊变黑,花后遭遇低温回使果实变黑,形成无效果。并且,低温还会影响蜜蜂的授粉,草莓棚内授粉不良,产生畸形果。

求助:我的草莓又酸又小,畸形果还多,到底是怎么回事?


除了低温,当温度高于30℃,也会导致草莓花粉发育差,导致畸形果。
另外,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花粉的发芽率,并且棚内湿度过大,湿度超过60%,特别容易造成病害的发生。
2、光照不足草莓开花期间,光照不足(12小时以内)的条件下,草莓不会花芽分化或者花粉萌发率低,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导致畸形果。
3、病虫害导致
到棚内湿度过大,就会发生很多病虫害,导致草莓果实畸形。
应对措施:1、温度控制开花多的时候控制白天大棚内18-25℃,夜间8-10℃;结果多可以控制在白天20~25℃,夜间6~8℃。夜温低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促进果实膨大。
2、补光定期清洗棚膜,增加透光率,头条件的还可使用补光灯,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补光灯就尤为重要。
另外也要注意及时摘叶,增加透光性。
3、盛花期避免打药为了避秒药液冲刷花器柱头,建议在盛花期最好不打药。

求助:我的草莓又酸又小,畸形果还多,到底是怎么回事?


4、追肥

1)可喷磷酸二氢钾+液体硼,促进花芽分化
2)草莓果期对钙的需求量大,可采取叶片喷施或根部冲施。7~15天用糖醇钙喷施一次,也可以用含钙的中微量元素水溶肥(蜜乐盖)进行补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