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头条上写得好的、写传统书法的人很少有人评论点赞,丑书和江湖体却很受欢迎?

jay59262227053


书法,是艺术,受众群体是小众。

江湖体,是写字,受众群体是大众。

网络世界也是一个江湖。江湖上,三教九流,五颜六色,工农兵学商,纷繁复杂。大家的情趣、爱好等等都各不相同,对同一个事物的关注和判断也都不一样。

写传统书法的人,有书法理论支撑,讲究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等等,写字遵循古法,能写出古意,但这就上升到专业的范畴了,很多常人就无法理解和欣赏了。就好比一个软件工程师,虽然技术很牛,但来头条上大谈C语言,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听下去。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

如果写的字是江湖体,书法的因素不多,那么,这种水平更接近大众的写字水平和欣赏能力,很多人能参与进来,插个话,点个赞,发表下意见。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写传统书法的人,行文或视频的风格一般比较严肃,甚至有点死板,不容易被大众接受,而江湖体作者往往写一些内容活泼的文字,通过文字的内容来抓住观者眼球,获得关注度,让观者参与进来,这也是江湖体大行其道的另一个原因。

我是硬笔书法老师,对硬笔书法关注的多一些。我在头条的火山和西瓜视频注册玩了近一个月了,关注了一些书法相关的账号,研究他们,跟他们学习。这些账号,有水平高粉丝多的,有水平不高但粉丝多的,更有水平高但是没怎么有粉丝的。这里边的原因,除了曲高和寡和书写内容没有吸引力之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作者对平台的推荐机制或使用技巧不熟悉导致的。比如火山上有话题圈子,找准了话题圈子,可能就一下找到组织了,在这个圈子里有很多跟你有共同爱好的人,大家互相关注互相支持。西瓜视频有标题技巧,内容的拍摄技巧,剪辑技巧,配音技巧,这些容易被很多新人忽视的东西是不可以忽视的。这些,也是要认真研究的。

再一个,像我这样刚开始进到头条的,试着多发些不同风格的内容看看,说不定有一种风格,刚好适合自己。比如我在火山发的十几个视频,有的阅读量只有几百,有的却有二十万。这种现象会对自己有所启发,自己会慢慢琢磨出更多的心得来。

在头条上,我也是个新手,愿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进步!


写字峰法


不请自来。

书法这玩意儿,是个挺复杂的体系化的东西。

它是有文化和精神内核支撑的,是受传统文化浸润和滋养,而又和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互为表里的一种文化的具象化的类似于符号性的表达。

你可以说它是一种符号,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演进。

但是在当下,它变得落寞了许多。被冷落,被旁观,或许也被无视着。作为一种被比绘画更为高级的一种视觉艺术,如果它是个人,心情应该比烟花还要寂寞吧。

这样一种渊远流长的艺术,它的消亡不是顷刻间产生的。或许我用消亡一个词语,有些孟浪和浮夸了。但是我认为并不打紧。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应该是明白的,明朝是个很不同的朝代。但是于传统文化,特别是书法来说,它是一个拐点。有句话叫【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虽然略显乖张,未免有失偏颇,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传统的汉民族文化不能说断代,断层应该可以说是有的。

而于书法来说,明末,随着董其昌离世,最后一位帖学家也离开了。

自此,清代至今,已经几乎没什么大家了。

王铎?翁刘成铁?馆阁体?

至于近代当代,没有大家。。。

书法式微,由来已久。当然,我并没有愤慨和批判的情绪,毕竟我谁也不是,说的也是个人狭隘之见。此前每一个习练书法的人,应该说都是贡献了力量的。这种继承虽然没能止住颓势,但仍是有作用的。这个是一个原因,我认为是的。

其次,书法在当代,失去了它以往植根的土壤。打字机的出现,使得手书变得不再不可或缺。而当下流行的无纸化办公,书写变得鸡肋无用。我除了自己练习之外,唯一需要用笔的地方,可能就是在刷卡的时候签个名字了。

当连写字都不再必要的时候,书法离消亡也就真的不远了。尽管有人专门去学习,但是终究是不可能再造出一个高峰来了,最多只能让这消亡变得缓慢一些罢了。当然,这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情,杞人忧天了…

再者,书法这门艺术,是个水磨工夫,没有捷径。这种特性和当下的快节奏文化,可以说格格不入,甚至相悖。很少有人再愿意花大量时间在这个鸡肋无用的东西上了,因为它不能吃,也不能产生实际价值。

而江湖体是什么?片面理解,你可以说它是没有跟脚的带有个人书写习惯的一种即兴发挥。

它自由,没有法度拘束,更加容易习得。

丑书的事情,也是一样。

这里出现了一个概念,叫审美层次。

于书法而言,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在一般人看来,界限不是很明朗。这是因为审美能力和层次不同的原因。如果你不懂,你当然就看不出精妙的地方。当然不可避免的,你也看不出来失当的地方。

总体而言,书法这玩意儿我理解的就是这样。保持理性和中立的态度,认为比你好的,就汲取营养,认为不好的,看一下就行。保持自我基本的思辨能力,这是最重要的。

【个人陋见,一吐为快,不喜勿喷😂】

惯例带个水图…



貮桃殺三士


为什么头条中写的好的传统书法无人点赞?丑书和江湖书法却受欢迎?

因为写好传统书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能写好的人太少。我见过写的非常好的头条用户如:小喻,不言斋,漂亮的子默,书法婷婷,还有很多位功夫精湛,笔法精妙的人。他们的作品我都会给点赞。

要说丑书和江湖书法受欢迎,并不是实情。只能说,这类东西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些东西,可以制造太多的话题,可以口诛笔伐,可以高深莫测,可以表示看见丑书中蕴含着的大美,可以把江湖书描述成集大成者,也可以把江湖书批得体无完肤。总之,不管是支持还是及对,都能获得流量。

写欣赏曾翔吼书的人,未必会真的把曾翔咆哮体悬挂在自己家客厅里。写欣赏邵岩针管喷墨的人,也不可能把一把花白胡子的邵老师喷墨挂墙上,每天对着它学习邵氏凌波微步!写赞美张强盲书的人,能把这个有眼无珠的混蛋作品挂在家里天天观赏?不成神经病,也要成为桃花疯!

写出支持或反对丑书,江湖书法的头条文章和问答,就在于这类东西能激发大家的看点。而真正好的书法,他们有相对稳定的粉丝。所获得的点赞支持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喜欢。











子衿书法


有一次我把课本和欧颜柳的字帖放在一起问一位学生,哪一个更好看些,回答毫无犹豫,说课本上的好看。这也许不是个别现象,不仅是现在的学生,有很多中年甚至老年人一开始接触并接受的就是这种印刷体,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审美认同,加之现在书法受众群体并不大,审美丰富性多样性取向并未普及,甚至有些书法人也是把上下对正,左右对齐奉为根本,造成审美层面的狭窄,于是,人们看久了,很容易乏味,产生审美疲劳,当寻求突破又不知路在何方时,江湖书法出现后,忽然间有新奇感,别样感,似乎受到刺激,摆脱了束缚,甚至有人认为是发展创新,然后才备受关注。不过,江湖书法很多都是样貌怪诞而已,并无多少内蕴,终不会立足。再说丑书,分两种,一种是书法基本功还不扎实甚至苍白,就过早地寻求怪异和创新,实为误入歧途,不值得讨论。一种是有些书法功底不错的书家,为了寻求艺术上的升腾,进行的一些审美创作,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敢妄论。不过,建议初学者,不具分辩能力前,还是老老实实临古帖,你只要够虔诚,也许很快就会发现欧颜柳不落俗套的美,自然会远离江湖书和丑书。




冯凯8709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传统文化精髓。在书法的生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谈论到,中国书法不能单一的,从他的创作或字体上看,得全面地去认识,这样比较深刻。

有的字体呢,是比较难看,但是准确的说他只是一种形式,不能说难看,也许是个人的理解不同某些人觉得还好看,某些人觉得不好看。书法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艺术的载体,于古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特别是以清朝以前的书法。因为书法的性质慢慢发生的改变古人的字,已经不能完全作为参考现代人写作和审美的观念,这也是一个在书法领域、书画领域探讨的一个问题。

艺术的欣赏依靠的是自身的修养修养,学识水平达到了自然就能看出,其中的好与坏。或者说个人独特的有比较正确的观念,没有达到欣赏水平,有的时候我们作为门外汉,就会有片面的理解。

所以尤其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书法这样博大精深的记忆和技巧,当代艺术已经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多数想要凌厉心意,抛弃传统创新的,也就是真的没有随大流的这些不一定他就是最好的,但无论如何时间和历史会证明一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总比一枝独秀要好。


陇原文化艺术


用革命时期的话来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艺术为人民”。凡此种种对于艺术是种催毁。艺术首先是个人行为,悦己而后才可能动人,己所不悦何以悦人?

丑文化来自不自信、来自书香门第的消亡、来自无营养的西方娱乐干扰、来自快餐文化和压力释放的需求。如今艺术与娱乐混沌不清,把娱乐当艺术是这个时代的特性。真正的艺术也不愿粉抹登场,因为真艺术不用假以自虐般的娱乐外衣,但真艺术又不会被人那么容易领会,更不会博人一笑。

郭德纲同志曾经说过,有人说他的相声越来越低俗,他也承认,但又不服。他只能自黑的说,说他低俗的一定是大雅之人,大雅之人能有几个?服务雅人就意味着没有市场。他也想雅,但更得养活人吃饭。他认为如今艺术就是逗乐,人们压力那么大、笑点那么高,能挖空心思逗人一乐,就算工夫没白费。

呜呼!我们书法不是行为艺术,不能用肢体语言来展示,更不能手舞足蹈声情并茂。可大众爱看,若迎贴上去,丑书遂生焉!


禹宗昌工作室


潘琦(临兰亭序)



华玉495


丑书是书法界的一种歪风邪气,推崇规规矩矩的正楷,也并非是书法正流。应多看一点汉魏古贴,金石墓志, 让书法真正成为一种表达情感的线条艺术。 由此看来,书法教育任重而道远。


天蓝色的鸽子


现在的书法评委都不是传统书法的引领者,故而丑书在这个时代特别流行。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就是写丑书的,他的作品几次进入了国展,作品获奖5万元,在当地开办了书法培训班,组织了一场书法讲座,县里投资上亿的公园阁楼的对联也是县委书记让他写,可以说,风光无限好。



拆书帮一诺


现代网络文化,已经与传统文化脱节了,古代几平人人都能把字写好,字写好是本份,是极普通的事,而现在写好字似乎成了炫耀的资本,成了赚钱的工具,成了身伤的象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