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未来会有可能把联想收购了吗?为什么?

乄戦灬尐天


由该问和类似于该问的多个悟空问答题可知,头条朋友们真是为联想操碎了心,更对华为寄予了太多的希望、给予了过大的信任。

认为,未来,华为不会有收购联想的可能,因为联想肯定不愿、美国肯定不让,即使愿了、让了,华为也肯定不想,岂止华为1家企业不想!而在此种情形下,中国相关机构又不便强出头、硬伸手,于是,头条朋友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联想高层把联想带向很可能更为不理想的未来。

1 联想亟待改变

如果不能恢复中国基因、重拾科技路线,未来,联想的经营状况将更为迥异于华为,面对很可能更糟糕的局势,以至残局不可收拾。

预计,主要表现是:在美国区,PC被老牌的美企几番逼退下首位,只会再下、不会复位,技术和部件的依赖一减再减;在中国区,多业被新秀的中企几轮挤压至末位,只会居末、不会升位,关系和渠道的依赖一失再失。

2 杨柳不愿改变

杨元庆以及柳传志应该早已清楚联想与华为迥异、被甩了几条街的根本原因,柳传志也早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然而,都会硬着头皮往低处走,卖掉联想的想法根本不会产生。

(1)杨元庆不愿被夺权


当前和未来,杨元庆不会愿意放弃权力,不会引咎辞职,而是竭力固守,并且,还会为一时的经营状况回升以及恢复而沾沾自喜地自诩为"最好时刻″,是在宣扬自己,勉力维持自己的威信,杨元庆本就是这么个人,不会变。

何况,年入1亿的打工皇帝到哪儿能当去。

更何况,对不自设国界、不自认国别的全球化将畅通无阻这一点坚信不移、痴迷不离。

(2)柳传志不肯被否定

柳传志肯定也不愿意联想被收购,肯让别家企业收购就是承认自己不行。

被华为收购就更不可以了!因为,这清清楚楚地意味着、代表着当年的"倪柳之争″最后是以倪光南取胜而告终的,已经垂垂老矣却遭致全盘否定,等于是未得善终,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这个心态是固化难改的。

柳传志也不会责令杨元庆退位、让权于新的人,由这个令早该下却一直没有下即可知,仍然认定用杨元庆没有错,而如果换上一位信奉和践行科技自立的掌门人等于是自我否定,或者叫自找一个用来否定自己的人,也无论如何都不肯,宁愿让杨元庆硬挺着。

何况,联想现在的高层中好像真没有合适的人来替换杨元庆,前一阵子先后发声的那几位高管没有谁能行。

3 外部难施改变

(1)美国不肯让收购

这个,一目了然。

联想做大,很大原因是收购了美企,美国不可能同意联想再转手卖给华为,也许会同意卖给另外一家中企或美企,就是华为不可以,反招打脸、太没面子,更不愿华为进一步强大。

联想若是愿意被华为收购,美国政客会立马跟联想急,翻脸、断供也是顺理成章的,所以说,联想不仅是自己本就不愿意,还不敢,被华为收购不成之下,在美国区的处境肯定是糟糕的,足以致命。

即便联想真被华为收购了,华为也很可能收购不来联想原先收购的美国那部分。

(2)华为不想去收购

——四方惊诧

提出华为收购联想这个问题,让中国人大为吃惊,也大出联想和美国意料之外,华为则会感到荒谬,一定会一笑了之、置之不理,这4方缘何如此?是因为都认为不合道理,其中,中国人和华为还都一致认为会拖累华为在未来成为全面的世界第一。


——利小弊大

利,在于华为又多了个PC世界第一,还比联想时稳居,由于提升了技术而拉远了与第二名的距离,超算能力将进一步领先,并为华为云助力,服务器也将更具价值,到此为止,应该没别的利了。

而弊则大得很,联想原手机、5G、智能家居等的技术上提不起来了,华为自知整合价值小、抛弃将居多,而且,无论整合和抛弃,相应的麻烦是一连串的,人的麻烦更大,纯属自讨苦吃。

——四面树敌

华为尽管收购了联想,美国市场照样会进不去,华为即便明确表示维持原联想美国区现状的一切,包括保证仍旧依赖其技术和部件,也进入不了,进入了也难保长久驻留,得成天防着美国政府扣押、断供、驱逐,损失必定远大于得利,纯属自陷险地、自招失利。

华为主业是电信设备制造、电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和服务,其它业务应当与主业紧密关联,现有手机业务即是,而更关键的,是如果涉入领域太广(我连华为现在做笔记本电脑生意,也不支持),难以得到全面发展不说,关键是抢了友商的地盘、效益,友商不会有谁愿意。

原联想已经上市,任正非则对不让资本进入华为坚定不移,所以,收购联想而成一体后,不会实行"一企两制",会退市,这必定得罪很多资本持有人,是更广泛的不利。

因此种种,于是,华为因"一家独大″而致在中国内外的处境都大大不利。

(3)机构不便作干预

如同华为的性质,联想是民企,私人体制,高度自治,凡事都自决,何况收购此等大事,可以说无机构有直接权力向其下令或代其决定。

代结语:

就看机构"示范性″地支持做强真正自主和自立的中国科技品牌的决心了,策略、方式、办法以及软与硬则都不是问题,改变、拯救联想已经大大超出了1家中国科技企业存与续、兴与衰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更广泛、更深远的推动既定科技发展战略、推进正确科技发展路线的价值和意义,也关系到真正意义上中国科技和高科技全球化模式的形成、转型、升级和持续,当然包括增效、提质、扩益,也正是从这些个价值和意义上看,联想在未来存在不存在了不是个什么问题。


肇俊武


华为不会收购联想,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华为与联想的不兼容,二是联想对华为价值不大、更多是负担,三是华为一贯的发展策略是自力更生。

华为与联想不兼容

早在十多年前,联想和华为就经常被拿来比较。之所以被比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两者是完全相反的战略发展逻辑,联想是“贸工技”,华为是“技工贸”。孰优孰劣,一直没有定论。某种程度上,联想还占据了上风。

那时候的联想还扛着中国民族品牌的大旗,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品牌知名度更高。

而华为则是一家做B端生意的通信企业,鲜为人知,第一次广泛被普通大众所熟知,应该是2010年左右华为的狼性文化、员工跳楼事件。

那时候的联想营收不输华为,再加上国民品牌加成和柳传志教父的地位,华为在民间的地位还难以与联想匹敌。

但,“贸工技”是一个先易后难的发展路径,“技工贸”则恰恰相反。

1992年,联想的收入是华为的17倍。

2006年是联想营业收入超过华为的最后一年,在此后华为如一骑绝尘,现在已经是联想的2倍。

所以,到今天,“技工贸”和“贸工技”的争执应该告一段落了。

华为和联想都是30多年的老牌企业,“技工贸”和“贸工技”的基因深入骨髓,两者注定是不兼容的存在,强行融合,可能也只是重演20多年前“倪光南”和“柳传志”之争。

联想对华为价值不大、负担却过重

联想“贸工技”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核心技术,常年研发投入仅占营收约3%,只是一家电脑组装公司,是微软和英特尔的打工仔。

所以,对于技术驱动的华为而言,没有技术的联想是没有太大收购价值的,可能最大的价值是渠道和占全球电脑22%的市场份额。

如果是渠道的话,最有价值的是美国市场,因为华为进不去。其他欧洲、亚洲等地的渠道华为已经逐渐打开。但如果华为收购联想,美帝良心再次换成中国心,可能还是会被美国禁止的。

如果华为推出自己的鸿蒙系统,联想电脑全球22%市场占比还有一定价值的,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华为催熟鸿蒙系统。

但整体来说,价值不大,而且负担过重,因为联想一直处于盈利的边缘,基本是靠压榨供应商、拖欠账款、压低工资来实现的。

华为自力更生的发展策略

华为从交换机一路做到基带、芯片、手机、云服务、操作系统,还有各种备胎等。你会发现凡是重大产品或业务,华为没有一项是靠收购成熟企业来实现的,最多是收购技术和专利。

在这方面,联想则又走在了华为的对立面,想进美国市场、实现全球化就收购IBM的电脑,想做大手机就收购摩托罗拉等。

因此,华为骨子里面不是一个走捷径的公司,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努力,步步攀登。

综上,华为不会收购联想,因为华为不是“收破烂”的!



白话战略


华为和联想都是国内比较成功的科技公司,目前也都完成了国际化,华为近些年的发展尤为快速,在很多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华为收购联想在我看来可能性非常小,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华为与联想在业务线上的交叉点比较少。华为以网络设备起家,目前在通讯领域、手机领域、大数据领域都有不错的成绩,可以说华为是一家综合实力非常强的企业。而目前联想的主要业务还是PC、手机、服务器,虽然联想收购了Moto,但是联想的手机业务做的并不出色,目前与华为也构不成实质的竞争关系。

第二,华为坚持以研发为主的路线,在很多领域华为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话语权),而联想在核心技术方面目前还无法与华为相提并论。未来联想可能会成为华为的下游企业,比如联想在自己的产品中采用华为的芯片等。作为上游企业通常不会去收购下游企业,合作是双方更好的选择。

第三,华为与联想都是体量很大的企业,华为收购联想也并非易事。联想作为一个老牌上市公司,在海内外有庞大的产业链,无论从经营的角度还是发展的角度来说,管理这样一家企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华为收购联想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小的。当然,从强强联合的角度来说,我倒是希望这两家公司可以走的更近。总之,希望两家公司的发展都越来越好吧!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我会陆续在头条上写一些互联网方面的科普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谢谢!


IT人刘俊明


不可能。

因为美国是不会同意的。

跟国内一些公司不一样,联想是国际性公司,所以……

美国有权利不批准。

而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

就像去年,高通准备470亿美元收购欧洲的恩智浦,结果中国不同意,黄了。

后来,美国的博通准备收购美国的高通,结果中国也不同意,也黄了。

……

联想在很多国家都有业务,尤其在中美的业务量最大。

如果华为收购了联通,这就代表,华为的能量就能打入美国市场,笔记本业务,手机业务。

但现实是,美国在拼命阻拦华为进入美国市场。

所以,美国必然不同意。

这与垄断不垄断没有关系。因为电脑业务有戴尔、惠普、微软,国内的还有小米、华硕、神舟等等。

一般来说,收购的目的主要就两种:

一是为了获得市场。

二是为了获得技术。

如果美国不同意,获得市场的目的没了,收购失去意义。

至于技术的话,倒是不用考虑。

电脑基本上谁都会生产,别说华为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业务。

就连小米也有自己的笔记本。

你瞧,生产电脑,没有人们想的那么难。

如果比亚迪想做,他们也能生产电脑。


寒木钓萌


朋友们好!

华为不会收购联想的!华为是一家具有狼性文化基因的公司,这样的华为只能是通过自己发展起来,是绝对不会收购其他公司走捷径的。下面来分析一下。

华为现在发展良好,不会收购联想

华为现在发展良好,是不会收购联想的。现在华为2018年销售收入达到了7212亿人民币,净利润为592亿元,2018年华为投入1000多亿元进行研发。而联想销售收入是3420亿元,净利润为40亿元,而2017年联想甚至是亏损12.7亿元。可以看出来,联想现在的状态是稍微有一点困难的。

现在华为拥有的事业板块包括通讯业务板块,包括芯片板块,包括手机业务板块,还有电脑业务板块。这些产业中,华为整体都做得非常好,可以说发展势头强劲。华为肯定是没有想法去收购联想这样的一家公司的。


基因不同,无法融合,不会收购联想

华为的文化基因与联想的基因完全不同。华为是走技术路线的硬核高科技企业,而联想从开始就是贸工技路线的。因此,华为可以艰苦奋斗,拿下5G世界第一的科技领先地位,拿下手机芯片业国际一流的地位,拿下手机行业世界一流的位置。而联想长期以来,只是注重电脑贸易,可以说对于技术和研发投入比较不足,只是凭借着在电脑行业的传统优势在吃老本而已。

因此,从企业文化角度来讲,华为肯定是不会收购联想的。

华为注重研发,不会收购联想的

华为在研发上投入巨大,因此联想有的技术,可能华为都慢慢会有。因此,华为不会为了联想拥有的一些技术收购联想的。现在华为在笔记本电脑,服务器领域,还有平板电脑领域内,已经是斩获颇多。

平板电脑领域内,已经是仅次于苹果平板的企业了。在服务器领域内,华为已经是世界服务器厂商前四强,笔记本电脑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联想。

因此,从技术的角度讲,华为也是不会收购联想的,华为肯定是要坚持自我研发技术,从而能够形成自己越来越强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华为是不会收购联想的。华为一定会坚持研发,坚持自己的企业文化,奋力拼搏,强势发展,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做强做大。华为一般是不会通过兼并把规模做大的。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目前华为是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是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也是国内最顶尖的高科技企业。而联想目前已经全面转型资本运营和贸易公司,唯一和高科技搭点边的就组装电脑业务。华为从来都不屑于搞资本运营和投资,而是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所以华为根本不会考虑收购联想。

联想目前已经全面转型贸易和资本运营公司,没有核心技术

联想虽然最初靠技术起家,是当时国内顶尖的高科技企业,但由于联想高层重商主义严重,热衷于搞贸易和资本运营,将大笔资金投到房地产、白酒、银行、证券等和高科技不搭边的领域,导致联想缺乏核心技术,电脑和手机业务全部陷入泥潭。但联想的资本运营和贸易却风生水起,虽然联想少数人暴富,但却造成了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由于联想缺乏核心技术,没有什么收购的价值。

华为是全球顶尖的高科技企业,不屑于搞资本运营

华为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和全球顶尖的高科技企业,就是因为任正非和华为坚持自主研发道路,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研发中,从来没有考虑过搞贸易和资本运营。目前像联想一样没有核心技术的资本运营公司有很多,对于华为而言基本都没有什么收购价值。

由于华为属于技术驱动型的高科技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而联想属于贸易和资本运营公司,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前景堪忧。所以华为根本就不屑于收购联想。




智慧新视界


华为和联想都是国内知名的科技企业,而对于收购这个问题,先不说有没有可能,“被收购”和“反收购”也是区别很大的两个问题。如果联想是被华为收购的话,那么就是说明华为需要主动收购联想来扩展自己的产业链和市场规模,这样子的话联想只是作为华为这家收购方的一枚棋子,从联想的角度来说,可能就是认为PC行业日薄西山,倒不如趁着还值个钱赶紧卖掉,这就有点像当年联想收购IBM笔记本业务那样。

而“反收购”的意思是联想自己并不想被收购,也不会给华为创造收购自己的条件,联想可能因此会发起股权保卫战,捍卫企业不被收购,这里的“被收购”方绝对不是弱势的一方,华为如果想收购起来也会相当困难。

虽说论自主核心技术的话,现在的联想比不过华为,包括利润率也有很大的差距,不过联想胜在PC行业的体量足够大,即使增长缓慢对联想来说也够吃了,联想从自身角度来说短时间还是不会愿意被华为收购的。

而反观现在的华为,拥有自家的麒麟芯片,5G芯片,PC业务和正在酝酿中的“鸿蒙”系统,从发展潜力上显然远远高于联想,现在的联想对于华为来说并不是什么主菜,有无关系并不是很大,华为于其把钱用在收购联想,不如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去,甚至单纯说联想的PC业务,华为再过几年就能赶超也说不定。


嘟嘟聊数码


首先我们说我们在衡量企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联想为什么要被华为收购,而华为又为什么要收购联想,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从华为的整体结构来说,PC领域其实占据很少。

与此同时,PC领域目前其实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夕阳产业,虽然说这个夕阳产业的寿命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也掩盖不住PC市场的颓势。

要知道PC整体市场已经连续7年缩水,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虽然说联想作为整个PC行业的老大,但在一个夕阳产业里当老大,其实未来的前景也是比较堪忧的。

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PC领域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高度的成熟让这个行业其实没有多少所谓的核心技术,从这一点上来说联想也确确实实可能只是一个组装厂商,华为其实完全可以自己去做组装,而不是去收购一个巨头。

从华为的布局来看,华为其实也在对PC领域做一些布局,而瞄准的方向其实并不是联想的模式,而是苹果的MacBook系列的模式。我们知道苹果的系列产品一直以最低的市场份额获取了市场,绝大多数的利润MacBook系列,iPhone系列都是如此,如今华为的智能手机上面已经逐渐追赶上了iPhone, 虽然说与iPhone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不过已经可以跻身于顶尖旗舰行列。

而在整个PC领域,华为目前瞄准的也是商务领域或者说生产力工具。PC领域,其实苹果的优势不是那么明显,原因就在于windows系统其实才是整个PC行业最主要的操作系统,而iOS在PC领域的表现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

所以说华为完全是没有必要去收购联想,而且收购联想要花费巨大的资金,这一点上来说,还不如华为去投资更多的研发来的实在。

在将来整个消费领域的转变之中,其实华为的PC也会获得不错的机会,原因就在于华为的PC目前还是偏冷门型产品,无论是从做工品控问题还在处于磨合期,包括一些人体工艺学的设计都需要时间去积累。

但将来到00后都成为消费的主力群体的时候,其实华为的影响力就今非昔比。而联想如果没有了国内政府企业单位的采购的话,其实销量和利润方面都会一落千丈,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体系。








互联网的放大镜


这要说到品牌价值,华为的声誉价值应该比联想大没什么好说的,那收购联想有什么意义呢?看中了联想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吗?华为随便拿一个子公司来上市那不是分分钟的事吗?看上联想的市场渠道吗?华为线上线下都有自己渠道,卖的比联想好,也不需要联想的所谓渠道。即使在欧美市场,特朗普实体名单的企业是和华为相关联的企业,只要华为收了一个公司,那这个公司也就跟华为相关联了,收购半毛钱作用没有。那就剩下一些可能是华为无法突破的专利,技术,设备等了,联想有吗?


太2真人太2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华为与联想可以说代表了我国企业发展的两种不同的战略意识形态:

  • 华为以科研为基础,更加注重创新,通过产业创新来拉动公司的业务增长;

  • 联想以市场为中心,通过产业并购、重组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壮大自己。

当前两家企业存活的都很好,因此无法片面的判断哪种发展路线更为正确。毕竟,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正确的路,就让别人评论去吧!那么,有网友问到,华为在未来会有可能把联想收购了吗?个人认为华为根本不存在收购华为的可能性!


关于华为不会收购联想的原因分析

一、两者的股权结构

  • 华为是一家全员控股的私营企业,由持股员工代表会负责管理。华为是一家没有任何国家、机构持有股份的一家非上市公司;

  • 联想是一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说,联想是一家具有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

这里结合华为通讯行业的特殊性,您觉得华为是否会收购一家具有国资背景的公司呢?即便华为全员持股,美国依然以信息安全为由打压华为。如若华为具有了国资背景,将更加不利于华为通讯产业在全球化的扩张战略。

二、PC端的颓势无法逆转

即便联想再次夺得全球PC销量总冠军的宝座,但是PC电脑毕竟属于夕阳产业,颓势无法逆转。

联想作为以市场导向型的企业,核心技术并不是很多,收购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并且电脑生产利润率不高,需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收购联想无疑会给华为精英式管理团队带来负面的影响。一句话,联想可以做的华为同样能够实现,并且在人员成本、执行效率上或许还要优于联想。华为收购联想,投入与产出之间不成正比。

三、华为与联想业务重叠方面

华为与两项业务确实存在重叠,主要在于电脑与手机。联想手机端完全被华为碾压,华为没有必要进行收购。联想PC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ThinkPad品牌,更加有利于打开国际化PC市场的大门。即便华为想要在PC端大展拳脚,同联想当初收购IBM PC部门一样,仅需要采取部分吸纳,完全没必要全盘接受。


关于华为未来是否会收购联想的事情,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