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一輩古玩人說“三年瓷,十年玉,一輩子書畫”?

這句話不知道藏友聽說過沒有。

字面意思是學瓷器要3年,學玉要10年,學書畫要一輩子。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下面聽我一一道來。

一,三年瓷

傳統古玩界認為學習古玩瓷器,起碼要三年才能有所成就。當然現在信息發達社會,節奏可能會快一點。

瓷器自古用途廣泛,隨處可見。所以接觸古玩瓷器的人比較多,經驗技巧也相對多一些。學瓷器要了解個大綱,就是古玩瓷器的框架。

瓷器有個特定性,就是每個朝代,每種器型都是有規範的。而且每個窯口的瓷器都有它的風格在裡邊。這不管是前人經驗還是書籍資料都可以查的到的。

相對“玉”和“書畫”來說,瓷器算入門比較簡單的。慎重看一件瓷器的話大概要十幾個方面來確認它的身份。

退一萬步,如果一件瓷器爭議非常大,用現在的科技

可以用儀器檢測出來年份

為什麼老一輩古玩人說“三年瓷,十年玉,一輩子書畫”?

清 乾隆青花礬紅描金梅開二度折沿盤

二,十年玉

玉器相對來說難的多。雖然喜歡玉的比較多,但是懂的比較少。

而且玉器入門也比較貴,就是買仿的和很普通的老玉研究都要花費不少財力精力。而且前人經驗少之又少,完全靠自己多看多接觸,還需要很高的悟性加高手帶。沒人帶別說10年,就是40年恐怕買的盡是假貨。

玉器之所以難,除了傳承資料比較少之外,玉器的每個時期的坨痕,紋飾,包漿還有不同坑口出現的沁色也區別甚大,與仿品區別甚小,導致很多行家假玉收藏了一輩子都不知道,因為它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

瓷器鑑定不出來可以檢測,玉器卻不行。所以玉器新老完全靠人工觀察研究,所以結果也是層次不齊,沒有權威說服力。

鑑定一個玉器大概要看幾十點,新手一般只看2點,工和料。殊不知長期土下的玉料結構會發生質變,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冷知識。

老一輩說10年玉器才入行,我覺得那是正經拜師學10年的效果,否則一輩子都入不了行。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老玉賣不過新玉,真假難辨嘛。價格又高。所以導致玩老玉的越來越少。

這也是大家一直說老玉無價的道理。

為什麼老一輩古玩人說“三年瓷,十年玉,一輩子書畫”?

明 白玉沁紅沁黑雙龍佩(小殘)

三,一輩子書畫

大家有沒有發現,接觸的古玩藏友,玩古代書畫的人鳳毛麟角,即使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也曾公開說話自己不收字畫,究竟有什麼玄機呢?

鑑定一個書畫真能把人的所有學識標出來。

比如一幅畫裡邊出現的東西,再我們看來都是古董。你要都認識,知道他們的朝代,在不在畫作所創這個時代的範疇。

畫裡邊的瓷器,酒器,傢俱,服飾,髮型,用的首飾,建築風格,人物形態,你都要了解。

換句話說,古玩所有行列你都知曉個大概,才可以玩古畫

這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古畫的做舊。

從明清開始仿古盛行,老仿畫作與唐宋畫作價格十萬八千里。

關於古代書畫的權威鑑定,我想能達到頂尖的人是少之又少,民間所謂的“古畫交流”大多數都是自娛自樂,即使成交幾十萬幾百萬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所以老一輩說學書畫要一輩子,我覺得是真的,因為太難了。。。

為什麼老一輩古玩人說“三年瓷,十年玉,一輩子書畫”?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放大圖

正是很多原因,別人說古玩水很深,從而即使喜歡,也是敬而遠之。

我覺得玩收藏最重要的是心態。

所以不要成天想著古玩撿漏,這年頭,不買錯就可以了。買貴了可以放兩年,不會貶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