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尘嚣之外的“朗读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

【写在前面】

“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有选手如是夸赞主持人董卿。“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们皆称董卿是此语最真实的写照,她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传统的“知书达理”。素以严厉著称的金星也曾给予她极高的评价:

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董卿含蓄内敛,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印刻在骨子里的优雅气质尽显于举手投足之间,令人如沐春风。现在,不如就跟着纸条君去去探探这股春风是从何而来的吧~

董卿:尘嚣之外的“朗读者”

董卿,1973年11月出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获得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

1994年到浙江电视台工作,开启其主持生涯。1998年受邀主持节目《相约星期六》开始小有名气。辗转多站,终于在2002年,董卿把路走宽,跨进了央视的舞台,2005年她第一次站上了春晚升降舞台上,而这一站便是13年。

2014年董卿没有现身《我要上春晚》的活动现场,随后宣布暂别央视,将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留学进修。2015年,董卿从美国归来重回央视舞台,主持了著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引起全网关注,董卿“火”了。而其后的《朗读者》是董卿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之作,首期节目播出后在豆瓣评分高达9.3分。

董卿:尘嚣之外的“朗读者”


“腹 有 诗 书 气 自 华”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主持稿如写文章,重在立意”,这是董卿在《2019年主持人大赛》上引用刘勰《文心雕龙》的语句对选手作出的点评,随口一张,引经据典,不疾不徐,张弛有度,董卿再次凭其出众的才华火了一把。

人们提起董卿便想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然而让世人吐露此语实则不易,这是长年累月的阅读濡养所成,是坚持不懈学习进修得到的结果。在艺术学院时,董卿便和自己有过一次对话,“对话的结论就是,我不应该牺牲我阅读的时间去练习台词、形体,相反,我应该使我的书本知识更扎实。”书籍曾在她求学时期给过她莫大的力量,而她也始终拥抱书籍。

《环球人物》曾采访过董卿,她提道:“每天睡觉前一个小时的阅读成为我雷打不动的习惯,我的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安安静静地看会儿书,然后就睡觉。”

没有流光溢彩的电子亮光,没有滋滋而过的电流声,像回到纯粹的远古,董卿在阅读里寻得一个诗意的世界。

董卿:尘嚣之外的“朗读者”


她喜欢读《红楼梦》、读《茶花女》,喜欢博尔赫斯的诗集、叶赛宁的《我记得》,钟爱俄罗斯文学所展现的深刻反思,反复咀嚼短小精悍的唐诗宋词。通过阅读富有人文底蕴的著作,她学会了优美而文雅,从容而知性。

她说主持人应该是文人而不是演员,所以在《中国诗词大会》里,她张口便是唐诗宋词,字字珠玑,选手遗憾退场时,送上陆游的一句:“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台下名家念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时,信手拈来:“月如无恨月长圆。”丰富的阅读积累,深厚的文学底蕴,董卿当得“知书达理”的赞美。

「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文化素养、传统文化、坚持阅读、语文素养等,如2017年山东卷《24小时共享书店》,2016年全国二卷《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示例: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董卿便在尘马喧嚣的俗世里守住了自己的一方净土。每晚睡觉前一小时的阅读成为她雷打不动的习惯,隔绝流光溢彩的现代都市夜生活,安安静静地沉浸在诗意的书中世界,她广泛涉猎,反复咀嚼,深厚的文学素养使之能对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能随口一张便是名家经典。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无数人文经典的濡养使之如玉石般温润有方,端庄得体、优雅从容,正如康震对她作出的评价:“‘杏花春雨江南’中的‘春雨江南’比较贴合她。”


“我 是 一 个 活 得 特 别 用 力 的 人” 

2013年下半年,董卿就开始着手申请美国的学校,到2014年主持完春晚,其间七八个月的时间,一切都在默默地、有条不紊地准备着。

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董卿的决定,央视舞台新人林立,潮起潮落,洪流卷来又带走一批又一批的人,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宝贵的,对董卿而言更是如此,“我当时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是回来没有我的位置了”。即使艰难,但还是踏下了。2014年,董卿暂离央视舞台赴美留学。

董卿坚持要前往美国进修,是因为她觉得自己遇到了所谓的“职业性的冷漠与麻木”,发现自己对工作做不到百分之百地投入了,所以她果断地按下了急刹车。但与其说是暂停,倒不如说她在鞭策自我、打磨自我、与自我较量而最终完成自我的蜕变。

董卿说:“我是一个活得特别用力的人。”在央视安身立命16年,最令自己骄傲的是对工作百分之百的投入,多年来以一盒速冻饺子陪伴度过除夕夜。急流勇退,最令人佩服的是她摘下光环而永远奔跑前进的姿态,永不自满而永远打磨自我。

重返舞台,她带来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令观众赞叹不已。制作《朗读者》时,她称自己有很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两万字稿子反复翻看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将其删减至两千字

她说她很喜欢一条札记:“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么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所以她活得特别用力,全力以赴,从骨子里透着骑士的格斗精神。「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热爱、职业精神、磨炼自我等,如2015年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

示例:

生命是深邃的话题,拥有着无数的阐释。生命可以是披荆斩棘后冷眼回顾的一片亘古荒漠,也可以是永保童真像前人从未经临的清新园地。而事实上,我们所能关注到的生命的真谛是——在路上,不断地阐释,不断地推翻再塑造,我们不知最后死亡结果之余它还剩下些什么,但是我们不负经历。

董卿不断地锤炼自己的生命使之更具质感与力量,一直保持奔跑的姿态,始终在路上。年少时单枪匹马冲进竞争激烈的央视舞台,荣耀加身时却毅然摘下光环只身赴美留学进修,重返央视后不负众望地散发着更为动人的莹莹光辉,她说她是一个活得特别用力的人,她说对待生命全力以赴方可不悔。

正杰克·伦敦所言:“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绚烂的流星,愿它的每一刻都绽放着动人的光辉。”董卿就是在不断地锤炼自己人生星空中的每一颗星,令其绽放动人的光辉。


董卿:尘嚣之外的“朗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