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避瘟神器——香囊

瘟疫在中國史料中早有記載。如《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說明當時對瘟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認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一是由於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

古代避瘟神器——香囊

吳有性(1582—1652),字又可,漢族,江蘇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吳又可在《溫疫論》中說:“溫疫之為病……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並不是“非其時有其氣,春應溫而反大寒,夏應熱而反大涼,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大溫”所致,而“疫者,感天地之異氣……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從口鼻入”,闡明瞭疫癘之邪有別於“六淫”之邪。可見,傳染性非典的病因是疫癘之邪,其性質是溫熱挾溼的疫毒之邪,毒邪貫穿本病始終,熱毒、瘀毒、溼毒是其病機關鍵。

古代避瘟神器——香囊

疫病是中國歷史上對流行性傳染病的統稱。回顧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可以說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同瘟疫的鬥爭。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上經常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對於接二連三的瘟疫,人們普遍視為上天所降的“災疫”,是一種警訊。

民間常會利用各種節慶舉行焚香驅疫儀式,通過外用或內服各種芳香藥,以期達到除瘟消災的作用。如在《荊楚歲時記》中所描述的端午節,節日主要以“敗毒”為目的,人們通過燻燃菖蒲、蒿、艾等芳香植物來除穢驅邪,並“以五彩絲相系香囊與腰,令人不病瘟”。香囊以其輕便小巧、製作精美成為古代中國最普遍的香具之一。古代父母喜歡給自己的孩子佩戴香囊,主要用於祛寒溼、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古代避瘟神器——香囊

古人佩戴香囊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禮記內則》中有:“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鹹盥、漱、櫛、縰、拂髦、總角、衿纓,皆佩容臭。”配製香囊的草藥大致有薄荷、冰片、樟腦、茉莉、防風、丁香、木香、白芷、月桂、乳香、艾葉、蒼朮、檳榔等。人們根據不同病證進行香囊藥物配製,可以治療和預防各類疾病。

古代避瘟神器——香囊

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中有“取雄黃如棗核,系左腋下,令人終身不魘魅”,《備急千金要方》中有“上七味,末之,以蜜蠟和為丸,如彈子大,絳袋盛,係臂,男左女右,及懸屋四角,晦望夜空,中庭燒一丸”。香囊還可以五彩絲線相系,概因青、白、赤、玄、黃五色合於五行學說,分別代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也代五方神力,有驅邪之用。

古代避瘟神器——香囊

小小香囊包含了中醫學整體觀念基本特點,涵蓋陰陽五行、氣血精神、病因病機、養生防治等主要內容。古代很多地方佩戴香囊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