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課堂成為孩子夢想開始的地方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沙海中心學校

童年是多夢的季節,孩子的心中充盈著想象的激情,蓄積著創造的慾望。對這個五彩的世界,他們有著太多太多夢幻般美好的期待。而夢想課堂就是為放飛孩子們的多彩夢而存在的。孩子們在追“夢”中,原有的靈性得以迸發,潛具的悟性得以喚醒,那麼,怎樣讓夢想課堂成為孩子夢想開始的地方呢?

一、創設“夢”的情境

教師傾心營造和與學生心靈相通的情境,利於孩子的自主體驗、想象放飛、個性張揚,能誘發和促使“夢”的發生。毫無疑問,兒童與閱讀的文本間存在著必然的或大或小的審美距離,只有當兒童與文本間產生了某種撞擊,文本才會展現出無限豐富的意義,兒童也才會從中獲得滿足。而情境,正是二者聯繫的紐帶。

情境召喚著“夢”,就像種子發芽離不開陽光雨露一樣,兒童“夢”的生成也需要一定的外部催化。例如在教學《為什麼媽媽總是說不》時,可以讓學生表演其故事情節,學生們用他們的動作、神態、表情演繹了一段鮮活的故事,一舉一動皆是創造,一顰一笑皆蘊感情,跨越了遙遠的時空界限,真正做到了心靈溝通。學生學得開心、輕鬆、,不知不覺中創造性想像得到了發展。

二、放飛“夢”的翅膀

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束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走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放飛夢想。夢想的世界是廣闊的,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裡,任你穿越時空,傾心對話。這就要求夢想課教學要徹底打破“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觀念,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自己說話”。如教學《猜猜我有多愛你》播放音樂讓學生閉目欣賞,用心去感覺,伴隨著和諧優美的曲子,學生很快進入了愉悅其耳目,激動其心靈,開發其智力境界。  最後,要讓兒童迴歸遠離了的生活世界。走入繪本故事《逃家小兔》實際上就是要把學生從課程領入社會和實踐之中。一方面可以拓展課程時空,使學習不再僅僅指一堂課所學的內容,它打開了學生的視野,穿越時間的遂道,供學生閱讀。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給學生理解和體驗,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們不斷領悟人生的意義。

為了高高託舉孩子們的“多彩夢”,就讓夢想課成為孩子想開始的地方吧!


讓課堂成為孩子夢想開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