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刻能救命的ECMO,为何全国只有400台且治疗费用这么高?

轉身呐喊妳


人工呼吸机可以这么理解么?如果能够代替人的肺来呼吸!仪器的造价成本肯定也是十分昂贵的。机器也是进口的机器!当今国内进口的东西哪样不是贵的?最好防护时刻保持警惕!远离病毒!祝祖国早日战胜疫情!


妖孽彡


并没有近距离接触过ECMO,但还是结合自己的所学说一说

任何一个牛逼的医学技术或者仪器无法大规模展开推广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钱,二是人

先说钱的问题

这里的钱,并不是说这个仪器本身有多贵,医院买不起。和3.0T磁共振、配置齐全的血管超声、DSA这些可能动辄大几百万、上千万的机器比起来,其实传统的ECMO价格并没有高到离谱,应该也就在100-200万之间,国内买不起的三甲医院应该不多。

所以机器并不贵,贵的是什么?是耗材!

在医疗领域,消耗品很可能比固定资产更值钱(除了彩超室)。

在检验科,你看到的那些检验仪器,一个个也都是天价,但是,你知道用来检验的试剂有多贵吗?很多昂贵的检验项目,并不是因为机器有多贵,而是因为耗材。

那么,ECMO的耗材有多贵呢?

别的不说,就说套包,一天的费用在2万左右。

从上ECMO到撤机,就算7天好了,花费也得在14万以上了,这还是个理想情况,事实上,1周就撤机的很少。

而且,万一使用过程中出现血浆渗漏怎么办?

那没办法,换套包呗。

所以,用ECMO,真正就是机器一响,黄金万两。

再说人的问题

按照题主所说,目前国内差不多只有400台,跟我了解的数据差不多,目前国内有ECMO的医院可能也就300多家,而一台ECMO一旦投入使用,那就得要求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科、呼吸科的医生护士一起精密合作,治疗和护理都得跟上,这对医疗团队的要求非常高。

所以,ECMO和当年的PETCT一样,牛不牛逼,当然牛逼,但是想要大规模推广,那真是不可能的。






安徽人在外地a阿楠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ECMO?

ECMO即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的简写,中文全称为体外膜肺氧合;又称为“叶克膜”、“人工肺”!这个仪器是体外循环的一种,所谓体外循环,顾名思义,就是把患者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氧合,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回体内,用于供氧,暂时替代心肺功能,其实它所依赖的这个体外循环技术已经存在了60多年。

ECMO实际上是体外循环技术的进一步扩展。早在1953年美国Gibbon医生利用体外循环技术发明了人工心肺机,也就是体外循环机,他因此被称为“体外循环之父”,Gibbon医生首次将体外循环技术应用于临床心脏手术,使外科医生打破了手术禁区-----心脏。

ECMO主要是临时替代心脏和/或肺的功能,因此分为静脉静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V-ECMO),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两种。

简单的说,前者主要是治疗肺部疾病造成的严重缺氧,后者是治疗因心脏和肺脏造成的缺氧。在传统呼吸机、体外主动脉反搏等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比如爆发性心肌炎,心脏骤停、心脏移植后的心肌顿抑等危重症疾病,ECMO往往可以起到力挽狂澜的效果,甚至给人以“起死回生”的感觉。

ECMO的应用有个原则:可预见性的心脏或肺脏功能一段时间内可恢复,如果从医学角度讲,上述脏器功能无法逆转,使用ECMO的作用就不大了,除非器官移植。另外,ECMO使用时机同样重要,过早浪费医疗资源,加重经济负担;过晚效果欠佳,并发症多!

ECMO虽然很好,但凡事皆有利弊,ECMO也存在发症:出血、血栓、感染、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损害等。使用越长,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虽然理论上ECMO可以无限制地使用下去,但考虑到以上种种并发症的风险,它依然只能作为一种短期的抢救措施。

到现在是否拥有 ECMO 技术,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治疗危重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很多医院在第一次使用这个机器时,就立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ECMO在国内的应用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还谈不上广泛。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医疗技术门槛比较高:ECMO的实施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支撑,包括护理团队,几个人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这涉及到外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和护理部等多个部门统一协调,团结合作。很多医院满足不了上述条件。

第二,费用昂贵:其费用包括器材本身费用和后期ECMO的护理,ECMO目前全是进口,没有国产化,其中膜肺经过特殊材料制作,费用最高;为了避免血液凝固,同时减少抗凝药物肝素的使用,ECMO管路表面都包含经过特殊材料的涂层;而且ECMO的使用量相对于普通耗材,消耗量比较低,所以产量也低,成本固然就更高!一般来说6-8万左右。另外ECMO使用后,期间的护理费、化验费和药物费用都是不小的开支。如果出现ECMO的合并症,比如感染、血栓、出血等,费用会更高!一般来说是15万左右。

第三个原因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虽然治疗费用已经非常高了,但ECMO治疗过程中,与其相关的一些耗材、检验的很多费用都收不了,也就是说做一例ECMO,医院要自掏腰包补偿一例,有的医院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也不开展了!

目前认为ECMO最佳使用时间平均为7天,一般不超过14天;当然有些医院和病例报道超过1个月,甚至几个月的,那毕竟是少数,而且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安全顺利撤机的可能性就越小。


总之,ECMO对挽救危重患者功不可没,但它并非万能,并且也需要谨慎地评估和使用。


良医济世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ECMO屡屡出现在急救场景中,但大家对它的普遍熟知的“ECMO一响,黄金千万两”。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ECMO?

ECMO即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的简写,中文全称为体外膜肺氧合;又称为“叶克膜”、“人工肺”!这个仪器是体外循环的一种,所谓体外循环,顾名思义,就是把患者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氧合,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回体内,用于供氧,暂时替代心肺功能,其实它所依赖的这个体外循环技术已经存在了60多年。下图即为ECMO治疗机制示意图。

ECMO主要由氧合器(人工肺)、血泵(人工心)、人工管路和体内血管插管构成。ECMO被看作重症治疗目前能用的终极手段,是和死神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


ECMO到底有多贵,贵在哪里?

1.光开机耗费4-6万,后续一天1-2万。

考虑到病人病情的危重性及ECMO系统的复杂性,一般只有较高医疗水平的ICU病房才会拥有ECMO设备。就产品本身,传统床旁使用的ECMO,采购价格大概100多万元,移动设备价格更高些,且专用耗材昂贵。并且ECMO所用的膜肺以及其他耗材全部依赖进口。使用时基本上患者启动需要的耗材花费4-6万,后续每天1-2万的费用,主要是ICU、用药、监测设备的费用,实际临床由于使用耗材的损耗还有医疗服务价格,具体差异更大。


2.国内存量约400台左右,物资稀缺。

在全球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ECMO可谓是一机难求。ECMO设备在欧美日等应用早,存量大,由于国内开展ECMO时间较短,目前全国存量约400台(不计港澳台)左右,国内市场体量只有2亿左右。国内存量少与现有制度相关,昂贵的ECMO并没有纳入大陆的医保,而且需要专业团队支持及多个科室参与,医生操作成本高,所以推广困难。


3.后期护理等成本高,有的医院积极性不高。

ECMO使用后,期间的护理费、化验费和药物费用都是不小的开支。如果出现ECMO的合并症,比如感染、血栓、出血等,费用会更高!一般来说是15万左右。加上在ECMO治疗过程中,与其相关的一些耗材、检验的很多费用都收不了,也就是说做一例ECMO,医院要自掏腰包补偿一例,导致有的医院的积极性也不高,难开展工作。


目前有专家认为ECMO最佳使用时间平均为7天,一般不超过14天;当然有些医院和病例报道超过1个月,甚至几个月的,那毕竟是少数,而且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安全顺利撤机的可能性就越小。


5.愈后并发症的风险

ECMO并非完全的救命神器,吉冰洋向《21CBR》记者强调,其为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提供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相关的意外和并发症,包括出血、血栓、感染、肢端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成功撤机后,也可能因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等,需要接受进一步治疗。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势在必得

即便ECMO设备短缺,费用昂贵,中国ECMO的使用价格,在全球仍然相对较低。并且好消息是,国内已有生产体外循环膜肺的企业,未来数年,有望实现部分关键产品的国产化。要使ECMO发挥好“救命稻草”的作用,必须给予医护人员足够的信任和尊重。我们应该相信政府,在党的领导下,疫情早日被控制,病毒早日被消灭,坚持下去,胜利就在前方。


一趣观世界


1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使用ECMO成功救治了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让全国人民都初步认识了这台神秘的救命机器。而据统计,全国的ECMO总共才400台,费用还超级昂贵,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ECMO这个神器到底是什么

喜欢读网络小说的朋友,可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男主中毒,女主用法宝吊住男主性命,寻得解药后男主得救。

ECMO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吊命法宝。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缩写简称,是将血液引出体外,经人工氧合器(又称膜肺,人工肺)氧合后,再回输体内的生命支持技术。

ECMO主要由氧合器(人工肺)、血泵(人工心)、人工管路和体内血管插管构成。其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膜肺(人工肺)、驱动泵(人工心)。

通过ECMO从静脉将血液排出,利用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通过血泵将血液泵回静脉或动脉。

当人体的心肺出现问题,就可以由它替代心肺功能,给身体供血供氧,为等待心肺恢复或进一步的治疗赢得时间。

1971年美国医生完成世界首例ECMO在1975年,密歇根大学的Bartlett团队为一名发生了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弃婴使用了ECMO抢救,并成功救下这名婴儿,并为其起名Esperanza,西班牙语“希望

”的意思。

但是最终病人是否能抢救回来,不是由ECMO来决定,而是由原发病决定。就像女主送给男主的吊命法宝,女主找不到解毒药,男主还是要死!

二、我国ECMO为何这么少,这么贵

1、费用高。

使用ECMO的费用主要是三大块:

ECMO仪器设备及耗材、ICU其它仪器监护及治疗、人力成本。

①ECMO仪器设备及耗材。

ECMO设备费用也并非太离谱,约一、二百万。与设备相比,耗材是引起费用高的主力。

像穿刺管道、穿刺套装、膜肺都是一次性使用的高值进口耗材。

2018 年,国内 ECMO 采购总额 2.4 亿,其中设备仅4455 万,而耗材却高达2 亿。

ECMO设置警戒线及防护栏

危重症病人,在ICU内抢救,并非只使用ECMO,其它各种仪器设备及药物同样少不了,每天也要花费万元以上。

③人力成本。

ECMO并非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一个团队多人协作才行。

就拿国内开展ECMO数量较多、较成功的北京安贞医院来说。

在2004年,首先由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主任侯晓彤将ECMO应用于心脏手术。

2009年,在侯晓彤的组织下,安贞医院成立了一个ECMO小组。

2013年左右,ECMO小组的患者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感染和并发症。侯教授团队考虑到ECMO不能仅限于一个心脏外科专业或者呼吸外科专业,而需要多学科的支撑。

于是,在2014年,团队重新组建,成立了由体外循环科、急诊科、感控科、呼吸科

等科室组成的多学科ECMO团队。极大地提高了ECMO的成功率。

2017年,团队开展了94例ECMO技术,生存率37%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与团队8人的多学科协作分不开关系。

所以,一例ECMO病例,需要众多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人力成本不容小觑。

这样,患者做一次ECMO的费用在30万左右之间,在监护室待个十来天平均也需要10万元左右,如果治疗需要放置心脏支架,则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而ECMO并不在医保报销范围,而且,即使用上ECMO,存活率也就在24~50%左右。花了大量的钱财,最后仍可能落个人财两空!

ECMO,如此高风险、高消费,注定使用者寥寥。

2、起步晚,技术要求高

ECMO可以说是反映国家和医院的整体重症抢救水平的标志

在我国,ECMO的起步发展较晚,直到20世纪末,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在临床上开展ECMO。

21世纪初,台湾大学的柯文哲教授曾多次来大陆,到开展ECMO的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胸科医院等地,进行讲解和指导,传授ECMO知识。

2003年非典暴发,重症病人常规治疗无效,ECMO就派上了大用处,体外氧合体现出在危急重症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到2008年,全国有43家医院可开展ECMO,总例数为185例。

2009年,ECMO再次在甲型HINI流感中发挥明显作用,危重症患者ECMO辅助呼吸支持提升了生存病人的机会。

到了2017年,我国共有233家医院开展ECMO,总例数达到2836例。

正如前面所说,开展ECMO需要多学科协作的一流技术团队,这也限制了ECMO的开展。

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授予北京安贞医院ELSO-ECMO卓越中心金奖

3、并发症不可忽视。

①血栓形成。

进行ECMO时,病人血液处于一种持续高凝状态,血栓发生高达20%。

②出血。

为了防止栓塞,ECMO 治疗时需要使用抗凝剂肝素以防血液凝固,而肝素化又容易导致患者的出血。

研究表明:ECMO的出血发生率高达12%~52%,多发生在管路穿刺点、消化道及大脑。

③感染。

ECMO 是一种侵入性有创操作,管路多,易发生感染。

一旦合并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感染部位以血流、下呼吸道和泌尿系最常见。

④远端组织缺血 。

下肢缺血是股动脉置管时的常见并发症,可能与插管口径选择不当、置管后管路阻塞、外周血管收缩、静脉血流瘀滞等有关。

并发症的发生与团队的协作、医生的临床经验有很大关联,病例数越少,医生越缺乏实践经验,并发症的出现几率相对就越高。这样又反过来造成医生选择使用ECMO抢救病人也会非常慎重。

正是因为ECMO价格高昂、不能医保报销、起步晚、并发症多、使用后也不见得能抢救回来,不但在我国,即使是国外发达国家,也都是在一些大的医疗中心才有配备,所以,全国也只有400台左右。

此次疫情,国家免费治疗,民众不需担心价格,ECMO成功地抢救了一些病人,但仍有很多人即使用上了仪器,仍未能保住性命。


王成大夫


体外膜肺氧合(ECMO),简称膜肺,可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心肺支持。ECMO使用导管和泵系统将血液抽出患者体外,在气体交换器中,移除二氧化碳,添加氧气。充氧血液接着被泵回患者的循环系统,进入身体其他部分。

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从住院到能基本出院,用EcMO治疗,大致要花近四十万左右的费用,不用EcMO也要二十万左右,况且还有后期治疗,并且还不保证这个病人存活几率有多高?因为医治一个重症患者,需要五六个医生协作才行,单说一个医生的防护服等成本一个人就要近三四百元,如果中途出来喝水或上厕所,这套用具就得报废重穿一套。一个重症患者平均下来一天要消耗10套。单给一个病人翻个身,就要一群人忙活,

新冠肺炎,发展到后期如果使用ECMO,费用是按照小时算。




小馒头同学vin


在这次疫情中有一个东西被频频提及,就是ECMO,其在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上大放异彩,可以说用了这个东西就暂时保住了一条命,身体中的疾病慢慢再来处理,显著提高了治愈的希望,那么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不普及呢?

什么是ECMO?

ECMO的中文名叫做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俗称“叶克膜”、“人工肺”;它的主要原理,是把患者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氧合变成含氧量高的动脉血后输回体内,从而维持对身体各个部位组织的供氧,暂时代替心肺功能,和很多开胸心脏手术中用到的体外循环有些类似,但是又不全然相同,下图是ECMO运行的示意图

为什么ECMO数量少且费用高昂

简要说了以下ECMO是什么,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其数量稀少而且费用昂贵:

  1. 设备本身昂贵,目前我查到的信息是一套设备的价格基本在100万以上,而且全部是进口的,都是外国人造的,有的人可能觉得100万的设备对于大型三甲医院来说不算很贵,的确如此,那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PET-CT可比这贵多了,但是ECMO里是有很多一次性耗材的,比如图中那些管子,那可不是一般的管子,血液在体外是很容易凝固的,流躺在这些管子里也是一样,所以这些管子内部需要涂上特殊的涂层增加其生物相容性和抗凝性,让血液能通畅流通,这些东西也是外国人生产的而且价格昂贵,定期需要更换,这也是为什么网上传ECMO一天就得几万元,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ECMO的耗材一套在6万左右,可以用一周多,不过患者本身就在ICU里,总共算下来一天几万还是有的;下图像水桶一样的就是另一种耗材——膜肺了,血液就是在这里接受氧合变成含氧量高的血液;

  2. 疫情前使用的少导致引进少,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实际上平常ECMO用的不多,因为贵嘛,平时医保是不报销的,大部分经济实力一般又有ECMO使用指征的患者要么就是放弃治疗,要么就是常规抢救努力一下,设备用的少了自然医院也不会积极引进,医院虽然不是营利性单位但是又不是国家全额拨款,还是要自负一部分盈亏,要考虑运转成本的,和十多年前《阿凡达》上映的时候有点类似,那时候全国只有11块I-MAX屏幕,导致想看I-MAX版的影迷一票难求,之前谁会想到《阿凡达》会这么火爆?
  3. 人员成本,ECMO可不是电影里,使用后医生就可以不管的神器,一套ECMO的正常运转需要整个医疗团队不间断的维护,这可不是几个人就可以搞定的CT检查,操作很复杂的,要注意的是想很多的,举个例子,前面说了血液在体外管子里流淌的时候容易凝固,尽管管子做了相应的处理,但是ECMO的运行不是像透析那样不到半天就完了,也不是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那样至多几十个小时,有的人要用十多天的,这时候凝血的现象还是会发生的,那么就要抗凝,加一些抗凝药物,这时候体外正常了不凝了但到了体内就变成难以凝固了,就会有体内出血的风险,内脏出血啊、脑出血啊,都会要人命,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
    重症医学医生时刻关注患者的凝血指标,可是中国哪来那么多经验丰富的重症医学专家?重症ICU、急诊、儿科这些科室本来就没什么医生愿意干,原因就不说了,这就导致了人员紧张,有机器没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也不行的;
  4. 为什么不紧急大量进口呢?前面说了,平时用的不多,市场自然也就只有那么大,厂家也不会大规模生产,否则造多了没人买放在仓库吃灰吗?就和口罩一样,只不过口罩生产工序简单能短时间大规模提升产能而已,这种高精尖的东西难以短时间提升大量产能,其实国家已经紧急进口了不少ECMO了,否则现在估计400套都没有。

骨科小硕


简单通俗的说两个大原因一 设备价格比较昂贵 使用频率比较低 二 操作这样的设备需要跟高技术含量的医疗团队 国内这样高技术含量的医疗团队单个医院能组建起来的并不多


学习成长记1


希望题主观注一线医生发的文章。

虽然我不太懂这种你说的救命器械到底对危重患者能有多大帮助,但我知道这种救命是建立在再试一次的基础上的终极选择。

应该说产生的后遗症等同于绝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