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西风八月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咏海州


“海上西风八月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咏海州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他是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进士,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丞、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等。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徽宗初,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年(1108)居陈州。政和四年(1114)卒,享年六十一。他是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为诗作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多次到海州旅游揽胜,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作佳作。

一、登海州城楼

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对城楼。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树风高叶易秋。

疏傅里闾询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

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二、将至海州明山有作

望望孤城沧海边,好云深处是人烟。

鸟飞山静晴秋日,水阔人闲熟稻天。

旗影远摇沽酒市,棹歌归去隔村船。

功名富贵非吾事,誓斸明山数亩田。

海州道中二首

其一: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其二: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三、秋日登海州乘槎亭

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

人家日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

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

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波参差在夕阳。

四、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其一:

迂疏怀抱独君知,杖拂亲依即我师。

一句未能参妙道,数篇空复寄新诗。

子方奋迅云间翮,我厌追随世上儿。

安得岩坰两如志,铜瓶乌几为君携。

其二:

萧萧柳岸野风秋,虹挂前山晚雨收。

回首孤城空绿树,满川斜日放归舟。

年来双泪供愁尽,去去劳生几日休。

试问故人思我否,梦魂犹在海边州。

其三:

高城欲去更徘徊,病眼登临强一开。

风物尽为愁里景,山川疑是梦中来。

此身双鬓何劳白,未老尘心可得灰。

欲把烦愁付杯酒,祇应清梦待尊罍。

其四:

生涯飘泊一航轻,浩荡晴川送我行。

北望山川连海远,南来风月近淮清。

人家稻熟丰年满,泽国天高秋意生。

惟有羁愁消不得,登临清泪落如倾。

其五:

少年居士正安禅,法是怀公门下传。

已解出尘金里矿,何妨离欲火中莲。

苦心参道嗟予晚,极口随机恃子怜。

若许维扬傍仁里,一廛须买许行田。

其六:

萧萧晚雨向风斜,村远荒凉三四家。

野色连云迷稼穑,秋声催晓起蒹葭。

愁如夜月长随客,身似飞鸿不记家。

极目相望何处是,海天无际落残霞。

其七:

二年海角寄东城,岁久移居亦有情。

去路山川嗟我远,旧时风月为谁清。

一廛受地今难继,三径怀归久欲耕。

何日山林有茅屋,百年无复问功名。

其八:

紫蟹双螯荐客盘,倾来不觉酒壶乾。

雨多泽国蒲鱼美,秋至楚天风露寒。

老去论交嗟我晚,尊前一笑忆君欢。

红莲幕下无书檄,剩寄新诗满卷看。

“海上西风八月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咏海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