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一桶一背包,走走钓钓乐逍遥,几十年酷爱野钓老人的自述…

我是一个新中国诞生后出身的老人,现在快奔七了,这次受 的邀请参与这次活动,感到非常荣幸。

我这把年纪还能和你们年轻人一起活跃在今日头条这个大众国民平台上,一起分享钓鱼人快乐的人生感悟,和实战出钓的经验技巧,自我感觉年轻多了,上了头条快要半年了和大家一起分享了95个视频,22篇图文,85篇问答,10个小视频,发起4次抽奖,送出120只自制的朝天钩。我的图文和视频问答一贯注重(有趣、有料、有用、有品)的作风,真诚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和经验,最终博得4600名钓友的肯定和支持,从而感到非常的荣幸。

虽然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文章阅读量和视频的浏览量上不去,但是还是需要坚持提高改进。因为我们这代人文化程度底,基本也就是小学毕业吧!上中学就开始文化大革命,(这里省略几百字)但是从小喜欢钓鱼的我,正好有机会了,人家不上课闹革命,我们就溜之大吉(钓鱼)我们离郊区农村很近,走不到半小时就到钓点,钩子鱼线都是自己做,掰根竹子就是钓杆,就这样混到毕业了也不用考试(那个时候知识无用论,臭老九、交白卷)省略……就这样荒废了三年基本没有学到什么,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也就是半文盲吧!但是十来年的农村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练就了我们处变时不惊的沉稳,得意时的宽厚平和,受挫时的坚毅和隐忍,获得不可估量的人格品行,和诚实守信做人的道理。

一竿一桶一背包,走走钓钓乐逍遥,几十年酷爱野钓老人的自述…

1970年3月20日这天开始走出我人生的第一步,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热血沸腾的时代,现在想想真是,初出茅庐不怕虎,拿着户口本就报名去边疆,最远的地方,北大荒,越远越好。黑龙江,黑河,逊克县卫东村,(插队落户)最边境的村庄就在黑龙江边上,这不是命运又一次把一个喜欢钓鱼的我连在了江边,涛涛的江水,四季东流,涨水落水清澈见底。一天干活回来也不知道累,想办法去弄点鱼回来,改善一下当时的伙食,(刚下去是很艰苦,玉米饼,大碴子,咸菜旮瘩,苞米糊),过了一年以后好点了,学会了种菜 ,养猪,等等,我也从上海带回了鱼钩,鱼线,虽然那时候都是国产的,比起乡下要好多了,晚上下摔线,(就是现在的窜钩)前面栓个旧马掌,绑上三四个钩子 挂上蚯蚓抛出去,也没有杆子,用柳树支,直接插在岸边就行,早上去溜一下终会有收获,比如;窜钉子、鲫瓜子、嘎牙子、狗鱼、牛尾巴、奥䱛等等。挂网我们不会织,也没有地方卖,老乡自己会织,下网能抓很多鱼。钓鱼的地方也有河套子里,就是没有时间去。八九年的农村生活就这样过来了。

我也没想过还能回到上海,回到父母的身边,真的没有想到,换了一个伟人一挥手,我们又把户口本拿去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回到了上海分配工作,又分到浦东船厂上班,命运还是把我和水连在了一起,厂的周边大小的河流不少,有时候还是晚上下钩钓黄鳝,黑鱼,甲鱼,钓鱼只有星期天厂休才可以去玩,我酷爱钓鱼的一生最高峰的时候,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单位领导也喜欢上了钓鱼,陪着领导出钓基本每个礼拜都有活动,平时上班有时候也会有任务陪去钓鱼,这是最开心的事。工会组织爱好钓鱼的职工钓鱼,出去参加新区比赛,拿回了不少的奖项。工作之余就这一个爱好。一直延续到退休,退休就更不用说了,在家就是时间多,和一帮铁杆钓友一起几乎隔三差五的就会出钓,春夏秋冬没有歇杆的时候,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频率下降,夏天也歇杆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16年上了钓鱼之家钓鱼人APP平台 ,在哪里分享上传了200篇图文,22个小视频,获得了6600多个粉丝的支持,达到了九级四海龙王等级,去年八月,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招募视频达人,来到了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注册认证了,恍然大悟 ,已知剩晚,16年我的作品已经有人偷盗发布在头条上了,为了维权注册登录,维权成功。那时候怎么没有想到入住头条呢?好了这已经过去的事了,不多说了,过好剩余的时间,怎么开心怎么玩。

最近因冠状肺炎疫情的肆虐,全民抗疫情,战病魔,拧成一股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家没事不出门,出门戴口罩。钓鱼就先缓缓,等疫情过后再说吧,到时候我会一如既往的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出钓的实战视频,和经验图文。喜欢传统野钓朋友关注支持!再见!!

一竿一桶一背包,走走钓钓乐逍遥,几十年酷爱野钓老人的自述…

结束语;

人生一世,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人这一生能力有限,但是努力无限。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用正能量激发自己,也感染身边的朋友,你阳光,世界也会因你而精彩,一辈子要记住三句话: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一竿一桶一背包,走走钓钓乐逍遥,几十年酷爱野钓老人的自述…


一竿一桶一背包,走走钓钓乐逍遥,几十年酷爱野钓老人的自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