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一)

衛星:你好!

1、我認為我們練習站樁﹑試力﹑發力等,首先要重意感,只有把意念活動與功法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摸索體會到一定的力,如果不重意感只重力感那就會一無所求。這一點很重要,望你重視。至於說站樁和試力它們的關係,可以說試力是站樁的繼續,而站樁是試力的老師。所以在練功過程中不能忽視。因為你在站樁中所求到力是否正確,能不能發揮得出,還得到試力和發力中摸索檢驗。所以在練習中不要只重站樁而忽視試力練習和發力練習。“力在自然”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一觸即發力,再進一步說不管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身上平衡,力發隨心所欲。總之要求意感,求遇敵如救火,大膽去搏鬥,全身練完功後可用手往身上打一打,為全身各部位增加發應,提高抗擊打能力,重點是要求意不求力。

2、關於試聲的問題,並不是簡單的發音問題。你認為發“一”(咿)“|”(吆)的音和身上力合不到一塊。因為我們求的力都是整體混元力,是連綿不斷的力。而試聲在初練時應發“咿 ……”的音也應該是連綿不斷的。口內的氣不外吐,所以說試聲中的“咿 ”音還是能和身上的力合到一塊的。而這個“吆”音力從內而外一切力斷了,試聲的力是由底而上然後一切。“咿↓……呦↑”這個吆音往回一切,而並不是“咳”的喊一聲嚇人。注意在訓練時不要多切這個力。因為切多了,就會感到氣力虧 ,以每天十幾次為宜。咿音下沉吆音上挑,將來慢慢過渡到“咿”音無聲,只發“吆”音,最後發兩音拼音是一音,至無聲。如果試聲問題大,可先別練,以防出問題。

3、站樁、試力、發力,能不能練出反應和速度來,肯定的回答“能”,因為咱們練習的大成拳也叫“意拳”尤為重要的就是這個“意”字。在鍛鍊過程中,歷來強調這個“意念活動”問題。意念活動要與站樁試力、發力結合起來,就能練出反應和速度。如果反應和速度增加不大,而力量大了,那就不正確了。例如當你走在大街上看見一個人在吃酸梅,你就會覺得口裡發酸、流口水,這是什麼原因,我想就不必細說了,這就是你大腦一想,馬上就有一定的實際的事情發生,是神意作用於心理,心理作用於生理,是意念起的作用。再如你一個人在屋中,突然進來一個人,進來什麼話都不說,拔刀就砍。那你會怎麼辦呢,我想無非兩條路,不是躲閃,就是去迎戰,這個原因也如上頭所說正是因為你所有的行動都是由大腦意識所支配的。而不是用力支配。力量是有限的,而意念是無限的。本拳要求,接觸似觸電,意在力先,意到力到,神照周身。

站樁把精神放到遠方,忘掉自身,在遠方抱住這棵樹。

我們在訓練過過程中,“意念活動”也就是大腦所想的和你所做的都在同時,也就是意力要一致合一,是靈機一動鳥難飛,這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想到也已經做到,反應和速度不正是從這些靜和慢的動作練出來的嗎?

關鍵問題在於“意念活動”要真,要切實逼真。今後在試力中進退要有意感,進中有退,退中有進,進退分明。在發力練習時把手放在要發力的位置輕輕按水中球,一按就起,一起就按,按中有起,起中有按,起按分明。動作由大到小,最後到不動,變成站樁姿勢。要反覆來回練,就是反覆體會。

站樁今後要求意真,意不真站樁時間長,得到東西也不多。要求精,每天要求站樁100分鐘或兩個小時。其多餘練習步法,走著做試力、發力。有快有慢,快如救火,慢如不動之動,力如春蠶吐絲綿延不斷,一斷是發力。時間關係,就談到到此,有問題來信,總之要堅持練功,別鬆勁。

王金銘 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二)

衛星:你好!

我們知道,練習大成拳能培養一種整體力,又叫“松中”。需要時可以隨心所欲地把全身各處的力量在瞬間集中到指定的方向和地點。又可以使身體內外損傷和過於疲勞的局部得到休整,使經常不活動的部位得到鍛鍊,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習拳的主要方式是站樁及試力。怎樣通過他們感覺培養和練習松中力呢?除去對姿勢及意念的各種要求外,主要的一點在於切實掌握住自己的重心

重心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比如說是身上某一部位)。但身體通過它可以不用力或盡少的力得到平衡。重心也是變動的,隨著變化在身體內改變,有時也在體外。

站樁時,身體實際上是處在一種不斷變換的狀態中。平衡不斷被打破,而又不斷地恢復。我們的目的在於體查到這種微動,把它限制在一定範圍內。以意念控制重心的極快的過程,可以使我們逐漸練習對自己的各種動作的控制能力。

僅從自己身體上並不能很好感覺與控制重心,必須把精神放出去。將自己和周圍的物體看為一個整體,放眼遠眺,身體微動全在遠方的物體上反映出來(相對運動)。又身體與大氣結合,各局部的不諧調也可逐漸查覺和控制。

只有把站樁所培養的力聯繫到動的狀態才有進一步的實際意義。這兩者在原則上是沒有區別的。但其中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主要是以動控制,使其不動,內動不外流,外動不內侵,保持外表面的靜平衡,而後者在於運動中求得身體各部分與整體的平衡。它要求誘導各部分按意念所指定的方向運動。同時又要不斷地克服與我們運動時無益的力(即破壞動平衡的力)。想做到這些只有使動作做得緩慢,通過蠕動而細細摸索。否則,一做快一切過程滑然而過。不僅什麼都摸不到,連站樁練就的功夫也被破壞了。

這種象春蠶吐絲一樣纏綿不斷地運動不過是一個個單個動作的連接。每一個單個的動作都有它自己的重心,整個運動就是重心沿指定路線的不停頓的曲線運動

每一個間斷點都隨時可能成為一個發力點,一觸即發。緩慢連續的動作不僅可以逐漸穩住我們在運動中的力,又可以起一種水閘般的作用,與站樁一樣,培養我們的精神與氣魄。關於其中的意念,不在此論述。

以上是關於靜止與運動重心控制平衡的討論。倘若需要極其準確迅速和有力的動作時,不必考慮這些平衡的概念。平日的訓練,已使人養成了一種能任意調整自身在任何情況下平衡的能力。

王金銘 1980年6月26日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三)

衛星:你好!

來信收到,勿念!在這封信上你所提到的人和同志都已把好帶到了,一一轉達。上一封信我已收到了,因為你沒有提出什麼要求,所以也就沒有回信。

談點學術問題:比如,試力在30秒鐘做完一推一拉,在站樁時要用一至兩秒中體會推拉之力,也就是剛一拉,如對方不往前跟,相反他往後去,那你就馬上做到不拉,隨對方往對方去的方向發力。你往前推,對方用力往前頂,那你就一鬆,使對方頂空,失掉重心,你再往前一發力。這些你要在站樁中仔細體會。這叫做靜中體會動,動中體會靜要在養身樁上求知,下半年要全部精力上站養身樁,各種力量都要從中去摸,今後的試力、發力,頭要和前手時刻對線,連在一起。身上不要左右擺動,比如試力往回拉時,跨要掙住,往前推時後跨要往後指。如同下有木支撐,要求全身均整,時刻待發。

站養身樁時手要高提,肘往地上斜指(如不理解今後給你寄照片).有時間把發力、試力用一隻手練一練。左右手換著練(注意:手和頭的位置,和以上一樣)如有收穫,來信告知。神鬼出水是一個難度較大的東西,往上起時,要注意後背要很重的東西把它托出水面,手不準動,要考慮兩肩的“皮條”“斷肢”練法,不過要少練,這個東西是要留到你回來後,徹底解決的問題。

今後有問題要及時給我寫信!別不多敘。

王金銘 1980年8月17日-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四)

衛星:你好!

在站樁時要求周身要放鬆,求得自然。使渾身的筋骨脫開力的概念,放鬆到和意念溶在一起。站樁就是要達到訓練,消滅人身上固有的敝病的目的。使大腦的威信更高,更具有權威性,可用隨心所欲來形容,這樣就又回到力在自然,力在自然也就是隨心所欲。站樁時要求我們精神放大,不能為我所意,要求達到無我忘我。要注意引誘真的東西,把精氣神統一撐圓。還要注意到不能老在自己身上去摸。執著己身一無所獲,但離開己身又一無所得,要能意透江山,總之精神要集中,意念活動要周身要放鬆,達到松不能懈,緊不能僵的狀態就對了。

你來信提的第一個問題,站樁時如果精神集中就會出現渾身像僵住一樣,發緊,想動不能動的感覺,這是對的,正是我們要求的整體力。你感覺僵了時,其實你渾身已成了一個整體,一般站樁40分鐘後出現,注意此時應運用神意和呼吸去調整放鬆,不要跟它去較勁。如感到累就不要強努著往下站了可從小到大動著去做一會試力。找一找針對性的東西,解決一下實用上的問題。如果頭頂向上指力時和全身放鬆,(這種做法,體認重心力)似有一團亂麻,把自己團在當中,你不要去掙開它。一掙開力就斷了,要揣摩亂麻之中的力量。打個比方說藕斷絲連,連著的絲有力沒有?有!如果沒有絲連著,力就斷了。要細細的摸絲連力(絲的承受力),要如同春蠶吐絲一樣綿綿不斷,身上要保持住平衡,在做到以上的情況下,如想發力時(絲要斷,發力要密)就是無影無行,也就是說不被對方發覺,稱其力發其密。沒有任何發力的動作和力量的準備,猝然瞬擊,稱其力在自然

第二個問題是步法練習試力和發力時,就

好像身在水中,水到胸口部位,身在水中慢慢摸水,體認水的阻力,胸以上部位,體認空氣阻力,腿蹚水,手划水,要上下左右把東西做活,力不能斷,綿綿纏纏,意在周身,要保證什麼時候都合適,都能隨時隨意發力,往前能發,往後一樣能發,左右上下皆能發力,隨心所欲。要多下功夫,非短時可做到。

第三個問題,練習試力時,手有輕輕抖動的現象,這是自然現象不要去管它,不要讓它鉗制精力,隨著功力的增長這種現象可逐步減輕,至無。主要還是用力造成的,放鬆得不夠。

第四個問題,你來信講的練功時,用力又沒發力,說沒用力又有力的中間那個“力”是對的,就是要求的矛盾力,微乎其微的力不是前奏力。

第五個問題你在站樁中歸結的,松中有緊,緊中有松和試力中一推一拉,推中有拉,拉中有推,還有發力中一按一起,一起一按,按中有起,起中有按的“力”就是訓練微乎其微的力,要加深體會。藕斷絲連那個絲連著的力和春蠶吐絲力不斷的力。最重要是在站樁中多多體會,手抱住,身上動,身上動手不動。兩者,萬萬不能折中,交叉體會一下。

站養生樁時,手抱住樹,絕對不許動,用身上去做六面力,如果做到絕對手不動,身內就有內動,就走向外生渾圓內生方。

別不多敘

祝好

王金銘 1980年12月12日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

(五)

衛星:你好!

你的來信收到,內情盡知,勿念。

關於你在信中提到的幾個問題,在這裡簡作答覆。

1、站樁沒有時間上的限制。不講方位和時辰,只要你有時間,不分早晚,什麼時間站都可以。站的時間長短可根據自己的體力,以不疲勞為度。每天可多站幾次,要注意周身放鬆,心情舒暢。站樁本來就是鍛鍊中的休息,休息時的鍛鍊。

2、站樁時全身肌肉抖動,是練習時的正常狀態。因為站樁前二十分鐘至四十分鐘。全身在進行自我調整,以維持間架的不動。為了保持間架不走形,除精神意會控制以外,全身內臟氣血骨架肌肉都參與其中。不要管它。隨練功次數的增加,慢慢習慣於這種力量就好了。

3、你站樁時注意含胸。含到什麼程度,以不影響呼吸為準。間架要求以我教的為準,其餘見面後口傳身教

4、要按我教的東西練,不可走形。站樁時不可胡亂臆想,也不要過多加意念活動。尤其是換勁時期,貴在堅持,排除雜念。下功夫啃一個東西,把樁站好站透了換勁也就成功了。

5、試力時手有抖動現象。主要是身上放鬆得不夠,身上有執著的力量(拙力)。精神高度集中,不是叫你肌肉也高度緊張。咱們這拳要求神松意緊,形整力松。今後你要多站一下養生樁,和技擊樁穿插著練,養生不要任何意念越松越好,在裡邊找松中力,如有什麼感覺和問題來信告知。

您所說的問題都很好,總的來說是對的。今後站養身樁和技擊樁,絕對不允許有外形上的大動。把身上的抖動(小動)也要逐步控制到不動(外形),保持平衡求意感。不需要力感。意到不要力到。

王金銘 1979年11月15日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六)

衛星:你好!

來信收到,內情盡知,勿念。信中前邊你的體會是對的,要知道站養生樁,形動是力動,內動是意動,總體要求周身放鬆,力爭不動,好像空中下來一條繩子吊著自己的頭頂(百會穴)上的一縷頭髮,將自己吊的似離地不離地,人被吊起能用力嗎?不能,只能用意。要練力和力中間的那個“力”。你可以吊一根繩下邊拴住一塊磚。看看,是個什麼狀態。另外你還可以觀察果樹的果實和瓜架下吊著的瓜。從中悟一下被吊著的感覺和狀態,也就是禪學的“頂頭懸”即有向上頂力,使自己似離地非離地又有向下的懸掛之力,也就是松沉力,兩種力相爭,對拔,又相合。不能使頭髮斷了,又不能使人完全離地,這種狀態就是我們要求的力與力之間的“力”,也就是微乎其微的那個力。

一切發力要揣其意,發其密。發力不被對方發覺叫“密”,不但要快,而且要巧,還要做到發力要力在自然,隨心所欲,發力不要強努。要求意不露形,形不破體,力不出尖。

站養生樁全身放鬆力求不動,你一定要好好練,我對你抱有很大希望。別人跟我學拳,我只教,並不催著練功。反正我自己天天練,功夫上身是你自己的,誰也拿不走的。今後走著練時兩手和身體就好像在水中游泳一樣周身不斷水與水合為一體,你動水動,水動你動。也好像火車輪子一樣,滾滾向前力不能斷。

我現在四川出差,月底回北京,別不多敘。

叔 王金銘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七)

衛星:你好!

你好,來信收到了,內情盡知,勿念。我全家都很好。放心,不必掛念。

從來信中看到了你練拳的進展,我很高興。有些體會是難得的,甚至是用血汗換不了來的。比如你用拳發力,將別人胳膊尺骨打斷的事,有些人練一輩子也不可能找到這個勁。比我身邊的人進步得快,真是貴在堅持。常言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今後你要把他用在平時,隨時隨地都要體會這種力量,真正做到拳不離手,以後千萬不要往人身上打這種力量,要練習掌控這種力量。可打打沙袋或打打門簾。練習時用放人的勁,把人放出去,傷不了人。隨著功力加深,你的掌控力量的能力逐步提高。手頭的力量和出拳力度達到隨心所欲,隨意而行,要從慢和松中細細體會。含胸就是叫胸部保持靈活。意念中這棵樹六面搖動。叫胸部能跟上它,意念動多快胸部就動多快。但你要注意這個

“動”不是叫你動出形來,是叫你意動,那麼身上怎麼動?身上叫你皮內的肌肉動,進一步解釋就是肌肉收縮、膨脹、快慢。要從點上發展到全身。每條肌肉都要聽你調用。一個人身上是240多條肌肉,要慢慢的養成240多條鬆緊帶,像一條一樣整齊化一,也就是肌肉如一渾身像一個大彈簧。今後要你從意、從松、從緊中去體會。但松不等於“懈”、緊不等於僵,這是求周身全處在矛盾狀態,就能達到周身無處不彈簧。

關於抱樹(技擊樁),一想就完,不要去體會真抱住樹後再完。前者是意,抱住後再完是在用力(容易站僵了),今後把你的體會不但原地站樁有,動起來也要有,(整體松沉力),上半步或退一步,退半步進一步,都要全身一致能攻能守,就是時刻保住重心,使全身處在平衡狀態。多練練步法,要求周身全無力,又有力,那就是矛盾,不然不是懈就是僵,兩者全錯。關於敵情觀念問題,舉個例子,戰爭年代叫你去摸敵人的崗哨,夜間天黑,路途不明,敵人住址也不清楚。你當時的心情,一要注意遠方,路上有地雷和陷阱,也許敵人就在你身邊。如果驚動敵人就影響全局。要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神貫注、意在遠方。神如捕鼠之貓、走如貓行。總的來說,意念抱樹是主要的,別的為次要。可有可無。

叔 王金銘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八)

衛星:你好!

來信收到,內情詳知,勿念。從來信中,知你每天堅持站樁三個小時,練功還是不錯的,要想得到東西必須得下功夫。有不怕苦不怕累以至於不怕死的精神,你不在我身邊,能如此用功,我是很滿意的。

以後練東西不要想的過多,把你以前練過的形意拳、戳腳等功夫全部放下不練,要集中精力去攻站樁,萬丈高樓平地起,站樁才是一切武術的基礎。集中精力攻一個樁、啃一個點。練熟練透爭取有一個突破。注意以下:在站養生樁時,不要在手上去體會東西,要在身上多體會,手只起到抱住的作用和保持曲折的問題,別無他用。否則是走向局部。第二點,練習試力和發力時,把神放到遠方去。(力透江山)手上的力指出去,求得手腳和全身的一致性,身上的力量又能隨時隨地隨意發放出去。

練習時力斷意不斷,意斷神不斷。發力時要一斷倶斷,(發力要絕斷)絲連的問題就是練時有框框,發時沒框框,沒有框框就叫斷,有框框就叫做連。記住這就叫做以虛度其有,以有度其無,無中求有、有中求無。把斷連有無通過練習逐步做到無。

站樁時注意下邊多想想。周身上下左右前後內外要想周到。

執著己身無物可求,就是要求把精神放到遠方去。離開己身一無是處,是要求有意在身,力量精神在遠方。意在身,精神放不出去,而在身上找東西叫執著己身。精神放到遠方而沒意去想和本拳有關的事叫離開己身要求遠方的精神和意相合,而不是和動相合(也指肉體),將來要意中消滅肉體,只求意在(只要靈魂在,不要肉體),達到真正的忘我境界,才是進步消息。

時間關係,不多談。

叔 王金銘 1981年9月16日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純乾貨)

意拳王金銘先生給馬衛星的信(九)

衛星:你好!

來信收到,內情盡知,勿念。

首先感謝你的問候,其次是你的近狀況分幾點說明一下,你的練功進度,我是滿意的。你身上抗擊打的能力很強,出拳的力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只要你沒使勁,身上感覺發脹,覺得有力也是對的,一句話,只要你不用力,就對。站養生樁時要注意,斷肢練法,意念中假設從肩到肘要斷肢,好像從肩部有一皮筋與肘尖連在一起,其中有意、有力、有靈感才行,力不能遲笨。

1、渾元就是力要放均衡,全身有力不對,無力不對,有的只是意念活動中的意感(意中生力)。空洞無我是用意和外界產生聯繫,把精神放出去,把力量指出去,有意無人也就是忘我。意思不要在自身上體會,要在意中求,力爭忘我。

2、站樁時兩隻胳膊擰抱撐圓,

背後也要撐圓,和原來練過的從手到肘有一刀(刃朝外)。慢慢切劈一碼豆腐的試力結合著練,逐步體認三角力,要筋生鋒,骨生稜

因為你不在我身邊,有些東西是很難學習到的。你以後需要進步需要攻難關,不是在信中講講就能練過去。你練功有了一定的成績,那隻說明過去,藝無止境,以後的路還很長,要活到老學到老。在繼承的前提下,勇於探索才有進步,關於你練功的情況不想多說,只說兩句話。松靜中求挺拔(注:松靜是熔爐大冶身)注意站樁時滿天大雪,雪不能落在被冶之身。它們遇溫變水,水遇熱而氣化變無也就是說意念中,雪不入近身體,就滑然而過,總之要放鬆就對。你要想進一步提高就得進一步放鬆“心穹開闊容萬物,精神放大冶陶熔”今後體會的東西,不要馬上來信,因為這些東西在你身體上有變化過程,看是否能鞏固,詳情要口傳身教,關於你要教人一說,這事我和你講過,但時代有變,大成正宗都要由你師爺統轄

,增人要報他講清說明情況方可留人,你的情況我已向姚先生講過了,你下次來京我帶你見見姚先生。大成拳越盛興,人員越要加強營理,不可造次。姚先生被調到體委科研所,可見國家對大成拳是重視的。在人員方面一定要慎重權衡才是。要想發展先要繼承,你要刻苦練功,學會用腦子練拳,用心悟拳。

別不多談,代向全家問好。

王金銘 1982年1月11日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