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連環畫選》之四《斬于吉》( 完整版)
內容簡介:小霸王孫策因不滿道士于吉深得人心,將其斬殺,後為此事困擾,舊傷復發而死。孫權繼承基業後,在周瑜的輔佐下,招攬了魯肅、諸葛瑾、顧雍等人才,使江東興旺起來。 (根據《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于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改編)
(1)卻說孫策因殺了暗通曹操的許貢,被許貢家客射傷,救回後馬上派人去請華佗來醫治。不想華佗已去了中原,只得請來他的徒弟。
(2)華佗徒弟為孫策療傷後說:“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將軍須靜養百日方能痊癒,千萬不能生氣憤怒,不然就會復發。”
(3)孫策最是性急,恨不得箭傷立刻就好。才休息了二十幾天,忽然聽到張紘派使者從許昌回來,便急忙叫來詢問。
(4)使者說曹操很怕孫策,其帳下謀士也都敬服孫策,只有郭嘉不服。孫策詢問緣由,使者不敢明言。孫策很是生氣,一定要使者說出來。
(5)使者只得從實彙報:“郭嘉曾對曹操說主公不足懼,年輕氣盛,性急少謀,只有匹夫之勇罷了,他日一定會死在小人手上。”孫策聞言大怒,發誓要攻取許昌。
(6)孫策不等傷好,就商議出兵。張昭勸孫策聽從醫生告誡,百日內靜養,不要生氣。
(7)正在說話間,忽報袁紹派使者陳震來了。孫策便請他進來,陳震說袁紹想請東吳作為外應,共討曹操。
(8)孫策大喜,吩咐在城樓上設宴款待陳震。飲酒之間,忽見諸將互相耳語,紛紛下樓。孫策很奇怪,便詢問左右,有人告訴他說有一個神仙從樓下走過,大家前去參拜。
(9)孫策起身憑欄望去,只見一個道人,身披鶴氅,手攜藜杖,立在街道上,有不少百姓跪在地上對他焚香禮拜。
(10)孫策大怒,命令左右:“是何妖人?快與我擒來!”左右告訴他:“此人姓於,名吉,住在東方,經常往來吳郡、會稽之間,施捨符水,為人治病,很靈驗,老百姓都稱他為神仙,主公不可輕慢他。”
(11)孫策聽後愈發憤怒,喝令馬上抓來,違者立斬。左右不得已,只得下樓去擒于吉。
(12)武士將於吉擁到樓上,孫策怒斥于吉以妖術惑眾,于吉辯解說:“貧道是琅玡宮道士,順帝時曾入山採藥,得神書《太平青領道》一百餘卷,都是治人疾病的方術,不是妖術。”
(13)孫策道:“你毫不取人,那麼衣服飲食又從哪裡得來的呢?你就是黃巾張角之流,今天若不殺你,必為後患!”命左右將於吉推下去斬首。
(14)張昭急忙上前勸諫,眾官也都一齊苦諫。孫策怒氣未息,命令將於吉暫且押到獄中,宴席不歡而散。
(15)孫策回府,早有內侍將此事告訴孫策的母親吳太夫人。
(16)夫人喚孫策入後堂,勸他不要加害於吉,孫策卻固執己見:“此乃妖人,能以妖術惑眾,不可不除!”夫人再三勸解,孫策說:“母親不要聽外人胡言,兒自會處理。”
(17)孫策叫獄吏把于吉解來審問。于吉因為很受獄吏們的信奉,所以他在獄中枷鎖都被解下。等到孫策傳喚,才上了枷鎖。
(18)孫策得知大怒,痛責獄吏,仍將於吉戴上枷鎖押下大牢。
(19)張昭等數十名官員,寫了連名狀,請求孫策釋放于吉。孫策對眾官說:“你們讀書人怎麼不明白道理?以前交州刺史張津,就是因為聽信邪教而被害。我殺于吉,正是為了禁止邪教,讓大家不上其當啊。”
(20)呂範說:“聽說於道人能祈風禱雨。現在天旱,何不令他祈雨來贖罪?”
(21)孫策同意,命人從獄中帶出于吉,開了枷鎖,要他登壇求雨。
(22)于吉領命後,馬上沐浴更衣,把自己綁在烈日下祈雨。
(23)老百姓都來觀看。于吉對眾人說自己將不免一死。眾人不信,說只要天下了雨,孫策自然就會放他。于吉只是搖頭。
(24)一會兒,孫策親自來到壇中,他下令左右堆積好乾柴,說如果午時還無雨,就燒死於吉。
(25)將到午時,狂風驟起。風過處,陰雲漸漸多起來。孫策見有云無雨,便命左右將於吉扛上柴堆,點火燒起來。忽見一道黑煙衝上空中,一聲炸響,雷電齊發,大雨傾盆而下,頃刻之間,街市積水成河。
(26)于吉仰臥在柴堆之上,大喝一聲,雲收雨住,天空又晴朗了。
(27)眾官和百姓急忙一起將於吉扶下柴堆,解去他的繩索,不顧溼了衣服,向他再三拜謝。
(28)孫策見官民們對於吉如此敬服,不禁勃然大怒:“你們怎麼這麼糊塗!晴雨是天地的定數,妖人碰巧罷了!”拔出寶劍令左右速斬于吉。眾官力諫,孫策喝問:“都想造反嗎?”眾官不敢再勸。
(29)孫策喝令武士將於吉一刀斬頭落地。只見一道青氣,投向東北去了。孫策命將屍首扔在街市上示眾。
(30)這天晚上風雨交加,到了天明,于吉屍首卻不見了。守屍軍士急忙向孫策報告,孫策很生氣,要殺守屍軍士。忽見一人,從堂前緩步走來,定睛一看,卻是于吉。
(31)孫策大怒,正要拔劍,突然昏倒於地。左右急忙把他救到臥室。
(32)孫策半晌才甦醒過來。吳太夫人來看望,對他說:“我兒屈殺神仙,所以招來禍患了。”孫策笑道:“兒自幼隨父出征,殺人無數,哪來的禍患?今殺妖人,正是為了消除大禍啊!”
(33)吳太夫人見勸不了孫策,只得暗暗地讓左右去做善事來消災。
(34)當晚二更,孫策在內宅睡覺,忽然陰風驟起,燈滅了又亮。燈影之下,只見于吉站在床前。
(35)孫策大喝道:“我平生髮誓殺盡天下的妖孽。你既然已經成了陰鬼,怎敢暗算我!”他拔出床頭寶劍向于吉投去,于吉卻一下子不見了。
(36)吳太夫人聽說後很是憂悶。孫策扶病下床來寬慰母親。吳太夫人對孫策說:“鬼神之事,不可不信。我已令人在玉清觀設醮,你可親自去拜禱,自然就無事了。”
(37)孫策不敢違母命,只得勉強乘車駕來到玉清觀。道士接進門,請孫策焚香,孫策焚香後卻並不跪拜。
(38)忽然香爐中煙升起來,結成一座華蓋,上面端坐著于吉。孫策大怒,對著于吉大聲唾罵。
(39)孫策憤然走出殿宇,卻又見於吉站在殿門首,用憤怒的眼光瞪著孫策。
(40)孫策問左右是否看見妖鬼,左右都說沒有看見。
(41)孫策更加憤怒,拔出佩劍向于吉擲去,一人中劍而倒。
(42)眾人一看,卻是前日動手殺于吉的小卒,被劍砍入腦袋,七竅流血而死。孫策命人把他抬出去埋葬。
(43)等到孫策要走出道觀,又見於吉走進觀門來。
(44)孫策說:“這道觀也是藏妖的地方!”於是坐在觀前,命武士五百人馬上把道觀拆毀。武士剛爬上屋揭瓦,卻見於吉站在屋頂上,把瓦向地上扔。
(45)孫策大怒,傳令逐出本觀道士,放火燒燬殿宇。
(46)火燒起來了,眾人又發現于吉站在火光之中,栩栩如生。
(47)孫策忿忿地返回府第,又見於吉站在府門前。
(48)孫策不敢進府,點起三軍,到城外下寨。即傳喚眾將商議,想起兵助袁紹夾攻曹操。眾將勸孫策等傷口平愈,再出兵未遲。
(49)這晚孫策睡在營寨內,又看見於吉披髮而來。孫策又驚又氣,在大帳中不斷喝斥。
(50)第二天,吳太夫人傳命,召孫策回府。孫策回來見母親。吳太夫人見孫策面容憔悴,哭著說:“我兒瘦得脫形了!”
(51)孫策急忙拿來鏡子照看,果然看見自己面容十分憔悴,不覺大驚,對左右說:“我怎麼會變成這樣?”
(52)話未說完,于吉的影子又顯現在鏡中。
(53)孫策拍鏡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在地上昏絕不醒。
(54)吳太夫人忙令人把孫策扶進臥室內。過了好一會孫策才甦醒,自嘆將死,馬上叫人喚張昭等人和弟弟孫權來到臥榻前。
(55)孫策將自己的將軍大印交與孫權,對他說:“望你念在父兄創業艱難,一定要守住這份基業啊!”孫權痛哭流涕,跪著接過了印綬。
(56)孫策囑咐張昭等人要盡力輔佐孫權,然後又與老母親訣別。孫策說:“弟弟的才能勝我十倍,完全可以擔當重任。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可惜周瑜不在,我不能當面囑託了。”
(57)周瑜的妻子小喬是孫策的妻妹,於是孫策便喚過妻子喬夫人,囑咐她見到妹妹的時候,請妹妹轉告周郎要盡心輔佐孫權。
(58)最後孫策又告誡其他幾個弟弟要共同輔佐孫權,說罷瞑目而逝,年僅二十六歲。
(59)孫策死後,孫權一面派人料理喪事,一面受遺命接掌江東大事。正愁沒頭緒的時候,有人報說周瑜率兵從巴丘回到了東吳。孫權喜道:“公瑾這一回來,我可就不用發愁了!”
(60)周瑜先來到孫策靈前哭祭。原來周瑜守禦巴丘,聞知孫策中了箭傷,便趕回來問候;沒到吳郡就聽說孫策已死,所以星夜趕來奔喪。
(61)祭罷孫策,周瑜見過吳太夫人。吳太夫人將孫策的遺囑告訴周瑜,周瑜叩拜道:“我願效犬馬之力,哪怕肝腦塗地,以報知己之恩!”
(62)周瑜又來拜見孫權。孫權向他問起守業的良策,周瑜認為得人心者得天下,眼下應該蒐羅人才來輔政,才可以確保江東安定,並向孫權推薦了魯肅。
(63)周瑜向孫權介紹了魯肅的情況:魯肅胸懷雄韜偉略,為人寬厚慷慨;早年喪父,事母至孝;他家裡很富有,經常賙濟有困難的人。
(64)周瑜做居巢長的時候,帶領數百人路過臨淮,當時正缺少糧草。聽說魯肅家有兩倉米,每倉有三千斛,就去求助。魯肅毫不猶豫,當即打開一倉米相贈。
(65)周瑜告訴孫權,魯肅因祖母亡故,送葬至東城。他的朋友劉子揚想要約他到巢湖投鄭寶,現在魯肅還沒下決心。希望孫權立即召他來。
(66)孫權大喜,就命周瑜去聘請魯肅。
(67)周瑜見了魯肅,說了孫權渴慕的心意。魯肅說:“最近劉子揚約我去巢湖,我正打算去那裡呀。”周瑜就用昔日馬援輔佐光武帝的事來說服魯肅,又將孫權推崇一番,魯肅終於下了決心。
(68)魯肅同周瑜來見孫權。孫權待他敬如上賓,每天都要跟他一起交談。
(69)一天散朝後,孫權留下魯肅飲酒,喝到很晚了,就與他同榻而臥,兩人談到半夜仍無倦意。孫權向魯肅說起自己的志向,魯肅卻認為如今漢室難以復興,便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70)孫權聞言大喜,從床上爬起來披衣向魯肅拜謝。
(71)第二天魯肅又向孫權推薦了一個良才,複姓諸葛,名瑾,字子瑜,他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博學多才,孫權也拜他為上賓。
(72)諸葛瑾勸孫權勿通袁紹,暫且順從曹操,以後再乘機對付他。孫權聽了諸葛瑾的話,就寫了封絕交信讓陳震帶回去給袁紹。
(73)卻說曹操聽說孫策已死,便想起兵下江南。侍御史張紘諫道:“乘人之喪而出兵征伐,是不義之舉,不如進一步與其修好。”
(74)曹操覺得張紘的話很有道理,就向漢獻帝上奏封孫權為將軍,兼領會稽太守;並令張紘為會稽都尉,帶著印信到江東去宣旨。
(75)孫權既見了聖旨,又見張紘回到東吳,非常高興,就命張紘與張昭同理政事。
(76)張紘又向孫權推薦了一個人,此人姓顧名雍,字元嘆,是中郎蔡邕的徒弟。顧雍為人少言寡語,嚴厲正直,而且從不飲酒。孫權委任他執掌太守事務。
(77)有了這許多賢才的幫助,孫權逐漸威震江東,深得民心。(本集完)
閱讀更多 鴻飛雪泥連環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