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砸”手機,現在必須用手機,今後學校怎麼管學生使用手機?

“停課不停學,一個都不能落下”,給貧困生配送智能手機,發動志願者捐贈閒置手機給沒有手機上網的學生……為讓學生能在家上網課,各地都積極行動起來。一時間,智能手機成為學生的“剛需”,而學生有無智能手機、家裡有無上網條件這一問題,也引起社會輿論關注當前依舊存在的“數字鴻溝”。


之前“砸”手機,現在必須用手機,今後學校怎麼管學生使用手機?

上網課需要智能手機,給沒有智能手機的孩子捐贈、配送智能手機是當前引起關注的“愛心行動”。


可就在去年10月,安徽一中學曾公開砸學生手機,一段網傳視頻顯示,該校幾名工作人員用器物砸毀了學生手機,手機被砸得冒煙,現場廣播稱,“第二項內容,銷燬學生違禁帶入校園內、被沒收的手機。”該校校長鄭某回應稱,承認校方處理方式有些過激,但他表示,學生家長早就和學校簽過協議,若校園進手機會被銷燬,無奈屢禁不止,這次公開銷燬手機的過程只想對學生起到警示作用,“我們不想讓學生們在學習的年齡錯過學習的時間”。


之前“砸”手機,現在必須用手機,今後學校怎麼管學生使用手機?

過去多年來,有的學校採取“暴力”方式禁止學生在校園裡使用手機,也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當學生面摔手機,用錘子砸手,用水桶泡手機這類過激的事並非只在一地、一校發生。可以說,如何管理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我國中小學普遍面臨的難題。在管手機這個問題上,之前大部分學校、老師都是贊成禁止的,還有很多教師指責家長縱容孩子玩手機。而在當前的“停課不停學”中,把在線教學作為最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學方式,卻是在大張旗鼓鼓勵學生使用智能手機,要求此前沒有給孩子配智能手機的家長必須給孩子配(或者讓孩子使用)智能手機。

那麼,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會擺在教育部門、學校和老師面前,在開學之後,學校怎麼管理學生使用智能手機?一會兒要砸,一會兒鼓勵(要保障),教育者究竟給學生傳遞什麼信息?

也許有人會說,組織在線教學,這是非常時期的做法,迫不得已。教育部門、學校得采取平時不一樣的管理辦法。等正式開學後,對學生使用手機的管理,還是會堅持以前的做法,禁止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對帶進校園的手機實行統一管理。因為2018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是明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的。學校教育也要“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佈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這一規定還得執行。


之前“砸”手機,現在必須用手機,今後學校怎麼管學生使用手機?


但是,轉變會那麼容易嗎?比如,農村孩子把這次有關部門贈送的智能手機帶進校園,在課堂上偷看手機,被老師發現,然後按規定“砸”掉,這會是怎樣的場景?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統籌積極推進和規範實施相結合,注重及時調整規範線上教學行為,嚴格禁止普遍要求教師直播上課或錄課,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儘量避免因打印作業或學習資料而造成家庭臨時購買設備,增加學生家庭經濟負擔。

嚴格禁止普遍要求教師直播上課或錄課,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這樣的要求,已經是三令五申了。可是,還是有不少地區教育部門固執地採取要求所有學生都得用智能手機(電腦、IPAD)上網課的“停課不停學”方式。之前對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拒絕與現在對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極力歡迎,形成鮮明對比。

這是展現教育的靈活性,因勢利導?還是反映出教育的功利性呢?從育人角度出發,在大面積推進在線教學時,就需要分析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可能對視力發育產生的影響,以及如果沒有家長有力的監護(很多農村家長就是把手機給孩子,並沒有什麼監護、引導,導致農村孩子沉迷手遊的很多),學生使用智能手機,說是上網課,卻是上網玩遊戲,然後沉迷網絡、手機遊戲等一系列問題。而一旦學生沉迷遊戲,那要矯正,是沒有那麼容易的。所有學校都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開學之後,會有多少學生染上網癮,沉迷遊戲?

“停課不停學”,在線學習只是一種方式,而且,在線教育完全不必要求教師上直播課,而是可以由教育部門統一整合在線教育資源,通過有線電視等播出平臺推動給學生,由學生(家長)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對當前延期開學的最好處理辦法是作為延長寒假,學校、老師可結合疫情防控給學生布置一定家庭作業,推薦一些在線學習資源,讓學生多閱讀圖書,做讀書筆記,或者跟蹤疫情發展,做某一主題的探究活動,寫日記,等等,這也是學習。利用延期開學這段時間,多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能力,比進行在線學習更重要,這些能力是學生長遠發展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一些地方繼續組織老師給學生上直播課的方式,主要是把作為了防控疫情的“作為”,而沒有考慮這種做法對學生的長遠成長的影響,還有的則關注知識教育,在不能開學時,把在線教學作為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育的抓手,這和之前不讓學生玩手機,是出於同一思維,即只關注分數、而忽視育人。搞好“停課不停學”,需要回歸育人,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