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爬期很重要,怎么才能引导他自己爬呢?

羊舍妞


让育儿更科学!今天回答网友的问题!

中国古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好,这是对新生儿发展现象的总结,但是很多时候这个时间不一定准确,有的宝宝要晚一些!

爬行,是婴儿发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也是自理能力发育的表现!

一,婴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人类的灵性在于发现,尤其没有触及过得事物比较好奇,这个时候婴儿也开始具备这个素质,爬行是他们唯一的方法!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引导,完成孩子的想法!

1家长模仿演示引导。一般情况下,这个时候的宝宝通过观察家长的动作完成对陌生的探索,家长示范爬行动作,这样教学简单实用。

2借助其他教具引导。网络或者实体中有一些宝宝爬行的玩具,买回来放在包包身旁,宝宝逐渐学习这个姿势,学会爬行!

二,宝宝爬行,是身体发育好和兴趣培养的体征,逐渐学会自理完成任务!

1兴趣玩具引导。一般通过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一端,宝宝就希望得到他,进而爬行获取!

2家长话语引导。家长在希望爬行的路径的一端等待宝宝,用语言吸引宝宝到达目的地,这个时候,只能通过爬行的方式到达,通过言语,鼓励的方式让宝宝锻炼爬行!

总之,宝宝爬行其实很容易训练,这是人类本能阶段的体现,家长不用刻意为之,只是寻求“陪伴好玩的心态”就可以达到效果!

如果认同请贡献你的想法,同时转发给需要的家长!别忘记关注我哟!


盛蛋囧爸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每个孩子学爬的时间和方式都是不一样,和家人的引导有很大关系,我家老大在一岁之前一直没有学会爬,我们也没有刻意的引导他学爬。

当时我们在我单位的家属院里租的房子,地面是水泥的没有贴瓷砖,看着不干净。本来是到了孩子学爬的月份,看着地面那么脏就不想把他往地上放,同事家的孩子和我们的一样大,她家孩子是直接放地上让他自己学爬,一两个月下来裤子都磨破了两条,等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有明显的差异,人家孩子是挪凳子拿东西爬高上低的啥都干,我家孩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心去和人家抢东西,没有那么大的力气,连挪步都有点害怕。我当时真有点后悔,还是让孩子学爬比较好,孩子在每个阶段该做什么事情一定有他的成长规律,我们不能因为外在的一些因素而打破这些规律。

老二就不一样了,虽然现在只有十个月,爬的已经很溜了,八个月之前的变化不明显,八个月之后能明显感觉到孩子的进步,一天一个样。八个月的时候把他放到垫子上,他坐的还不稳大人还得在后面扶着他,生怕一不小心他摔倒了磕着碰着。

九个月的时候坐的就比较稳当了,每天看着哥哥在玩各种玩具他着急呀,时不时的伸手去拿,有时候还差点摔倒,从身子往前倾去拿东西到直接从坐位变成爬位,孩子学会爬了,我当时特别兴奋。

刚开始孩子爬的并不好,爬一会儿累了就不动了,宝妈可以拿着他喜欢的玩具放到离他手上面一点的距离,慢慢的把距离拉大些,孩子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就能爬的很溜了。

八个月的孩子不会爬是比较正常的,从坐位到会爬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过程,家长耐心引导就好!




山园静梅


很高兴在这能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经验!现在我家小宝6个月18天了,她是20十几天的时候会抬头,然后大概三个月的时候就喜欢扭动着身体要翻身,孩他爸经常教她在床上翻滚,到了4,5个月的时候腰总打挺,喜欢大人抱着她胳肢窝站着蹦跳,虽然这样对她腿部骨骼发育不好,容易成轮圈腿,她就是喜欢这样玩,后来我们就尽量不给她那样蹦了!现在能独立坐在爬爬垫上拿个玩具自己在那玩了,嘴里边嘟囔着,时常还笑出声!最近特别喜欢触摸各种东西,尤其喜欢撕纸,我们有时候把她趴在垫子上,距离她前方放一一包抽纸,让她自己去够,这样顺便练习她爬行了[我想静静][害羞][可爱][玫瑰]





红茶心飞扬


现在跟多人都纠结孩子不喜欢爬,,或者是不爬,老话都说七坐八爬的,8个月的宝宝就是要开始学爬的

想着让孩子爬首先要学会放手,我邻居家个宝宝比我家宝宝大几天,八个月了还不会翻身,我家的已经到处爬了。她每次说起都说“你家的会翻身啦,会坐啦,会爬啦”各种羡慕。我跟她说你家的不是不会,是你没有给她发挥的空间。因为天气冷,孩子不是抱着就是背着,我让她把爬行垫子拿出来,她说天太冷了,天气热点在说,我就想问这是孩子不会爬吗?是你跟本就没有给他爬的机会。

想让孩子爬,就要有足够吸引他爬的动力,所以绝对不能给他玩具,(我的意思是他手上不能有玩具,他手能触到的地方什么都不能有)我家女儿是手上只要有张纸巾都能玩半个小时的。然后把他的玩具放在他轻轻一挪就能拿到的地方。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然后慢慢的拉长距离。

我家宝宝刚刚开始的时候,也只是在爬行垫上爬,那天我搞卫生的时候找出一包结婚剩下的一包气球,然后我就吹了一个给他玩,我上个洗手间的功夫,他去抓那个气球,从客厅追到了厨房。


舒心妈妈


1.8个月不会爬也很正常,每个孩子有自己发展的阶段,也许今天还不会,明天就会了呢。 我家孩子差不多8个半月的时候会爬的,刚开始8个月的时候不会爬,我也就开始着急了,着急还没几天,就会了。觉得自己白着急了, 哈哈,当妈妈后,好多这样的情况,有木有?

2.有意识的引导也很重要,把玩具放在孩子前面,引诱娃来拿,爸爸妈妈做示范,我们为了娃啥都做得出来的,趴在地上爬算个啥,哈哈。

3.会爬之后,为了保持浓厚的爬行兴趣,可以入手爬行筒,宜家淘宝都有卖哦,我们入手了,使用率很高,让娃多爬了不少,大人也爬,每次都卡的嗷嗷叫,孩子笑的嘎嘎响。


淘气妈


家里有爬爬垫的话平时把宝宝放在爬爬垫上面玩,把玩具放在周围,特别是有声音的玩具,宝宝会很喜欢,这个时候正是宝宝好奇的阶段,对声音很敏感,听到声音就总想去寻找。

家里老人说“三翻六坐九爬”,其实这个对于每个宝宝来说,也不太合适,我家宝宝三个月的时候完全不会翻身,当时生第一个,一点经验也没有,有时候也愁的很,结果慢慢到了六个月,才发现他直接越过了翻身,自己坐起来了。

真的吓一跳,仔细观察才知道是因为冬天穿太厚了,真的是难为宝宝了,因为我家宝是九月份出生的,到第二年三月份湖北都还挺冷,天天穿的跟小包子似的。

不知楼主坐标哪里也有可能是冬天穿太厚的原因,小宝爬不动,伸展不开手脚,只要不是太大的问题,这个不需要太大的忧虑。

我们家宝九个月出了八颗牙后,到一岁半其他牙齿就跟被定住了,左盼右盼咋都不出,结果一过了一岁半,都跟春笋一样,全部一下子都冒了出来。

小宝宝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在带孩子方便,可以借鉴别人宝宝成长过程,但千万不要焦虑,小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但他是很聪明的。


月中山


爬行是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大动作。爬行的过程,有助于宝宝骨骼、肌肉的锻炼,为日后的行走跑跳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大脑的发育,提高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

宝宝爬行能力发展阶

供爸妈们参考

宝宝7~8个月匍蔔爬行

宝宝的小肚子贴在地面,葡蔔着爬,这时,两条腿拖在后面还不起作用,只靠手时的挪动来葡匐前进。

由于此时的身体的协调性还不够,因此经常爬会出现向后退或向旁边爬的情况。

第9~10个月手膝爬行

宝宝的小肚子不再贴着地面,会用手和膝盖撑着地面爬行。

这个阶段,主要引导宝宝:双手和双腿交替移动,当在爬行中遇到障碍时,能变化方向爬行。

请以宝宝的视角来看一看你的家。

如果宝宝在爬行中遇到“危险",他很可能就不会再进行第二次的"冒险"行动。所以,父母不妨在宝宝爬行地方也爬一次,做一次安全检查:

1)地板上是否有零碎的小东西,如硬币、掉落的耳环、回形针等。

2)地板是否有毛刺、地砖否有破口、沙发底部是否有突出的小钉子。

如果发现上述情况,请及时处理,以保证宝宝爬行的环境安全。

对宝宝胖宝宝和懒宝宝,应该怎样鼓励他爬行呢?

可以在宝宝面前放上玩具,用玩具吸引宝宝爬,也可以在宝宝面前拍手,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言鼓励宝宝爬,宝宝努力了就要给他表扬,抱抱他、亲亲他。

冬天了天气较冷,宝宝不爱动,怎么帮宝宝练习爬行?冬天天气较冷时,宝宝穿的衣服多,不利于四肢活动,在家时可以开空调、暖气,保持合适的室温,宝宝的衣服穿得少一点,也就方便做各种活动了。





我是蒙氏教师


我是林妈悠妈、非常高兴回答问题

我家大宝没有学会爬直接学会走、当时还感觉孩子厉害,现在看来后期运动的协调确实不太优秀,所以小宝这会、我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她爬、不过现在是到处爬、控制不住了。

爬行,是宝宝动作发展“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每个人最早主动向前移动的运动就是爬行。

如果宝宝没有爬行的欲望,家长可以用毛巾把肚子兜起来,离开地面,宝宝就能更快学会爬行。

也可以让宝宝做一些帮助小肚子离开床面的训练。将宝宝的小肚子托起,把两条小腿交替性的在腹部下一推一出,每次练习可反复进行6-8次,每天定时训练数次。在宝宝两条小腿具备了一定的交替运动能力后,在他的前面放一个玩具吸引他,促使宝宝使出全身的劲向前匍匐地爬。但在这一阶段,宝宝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或是开始爬不动或很吃力。出现这种情况时,妈咪可用双手稍用力顶住宝宝的脚掌,给宝宝一点支持力,促使他往前爬。这样,宝宝很快就会学会用手和膝盖向前爬。

或者在家里可以用被子和靠垫搭成一个斜坡让宝宝面朝下趴着,用玩具逗引宝宝往下挪动取玩具,斜坡的惯性也能起到助推的效果。比起平地,趴在软软的垫子上宝宝更难保持平衡,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呢。

爬的好处特别多、可以增强体质、可以有助于协调性发展、可以促进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可以促进感统能力、可以促进语言发展~~

快来爬吧!



林妈悠妈


“爬”对孩子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需要提醒的是:在实现孩子“爬”这个培育目的时最好使孩子处于自觉、主动实现协调训练的角色中。因为单一的通过器械或者口令让孩子被动的完成“爬”的训练过程,会大大消减孩子“学习”的兴趣度。

宝宝会独坐之后他们不甘于原地活动,大概纠正7个月的宝宝就开始尝试体位的转换,他们会从直腿坐转换成盘腿坐,继而转换成一腿外展外旋,一腿内收内收,准备从坐位转换成俯卧位,7个月宝宝要适应俯卧位肘支撑才能使胸部离开地面,相继也才能出现腹爬,8个半到9个月的小宝们要能完成手支撑和双膝支撑才能转变成四点支撑位,要想宝宝动起来就需要宝宝全方位的引导练习了。

一般小儿爬行有两个阶段,首先会匍匐向前

然后是手和膝盖支撑起来爬。匍匐爬的益处很多,俯卧位移动有助于加强双臂及双腿的力量,为小儿将来手膝爬行时臂——腿协调运动做准备。

匍匐爬的要求:

小儿以腹部为支点,前臂触地,将躯体向前拉。双腿也可以交替或一起运动。要进行此项训练的前提条件是小儿不抗拒俯卧位,抬头90°,胸部能离开床面。训练方法:小儿俯卧位,在他前面1米左右处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推小儿的脚让他向前够玩具,或按照爬行运动模式移动他的双臂。

手膝位爬行:

有助于发展双肩及双腿的力量,在爬的过程中发展对侧的交替模式有助于小儿从爬向步行转化。训练方法:小儿俯卧位,前臂支撑在地上,将小儿躯干抱起一些使他呈手膝支撑位。你也可以用一条大浴巾兜住小儿腹部及躯干,并提起浴巾两端,当小儿手膝支撑时,轻轻摇晃浴巾,逐渐减少将小儿提起的助力,使其达到四点支撑。在小儿面前1.5~1.8米处放一个吸引他的玩具或奶瓶并让他拿取,示范他用手爬行,推他的脚给以一定的助力或引导它的上肢。也可通过爬过大的物体如枕、卷起的毯子或大人的双腿等促进手膝位爬行的能力。

爬对宝宝来说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动作,既能锻炼宝宝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能力,又能增强小脑的平衡感,对宝宝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有良好的影响,因此,爸爸妈妈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希望家长能够充分运用此次所讲的知识来帮助宝宝完成爬行动作。


稻香碎语


老人经常“三翻六坐九爬爬,十个月会喊爸爸”,七、八个月的宝宝正在学习爬行。有些老人很自豪,她家孙子没有学爬,10个月就会走路了,走哪夸到哪。虽说爬行不是必然的,但不能否定爬行对宝宝的成长发育、肢体协调有很大作用。

妈妈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宝宝,也会特别注重教育方式和养育方式,生怕伺候不好“小祖宗”们。

都知道爬行对宝宝好处多多,那么,爬行对宝宝有哪些好处呢?

我们可以多多探讨一下,总结后作参考。

  • 好处1 有助于协调能力发展。宝宝爬行需在感官讯息、眼、手和脚的协调配合下,才能有序的完成爬行动作。整个过程可以刺激宝宝大脑,促进婴儿的空间智能发展。
  • 好处2 有助于开发大脑。通过爬行慢慢的明白自己身处何处,会避开障碍物,对房间空间有更立体的感受。爬行有助于左右脑均衡发展,让宝宝更聪明。
  • 好处3 积累生活经验。爬行是宝宝主动探知世界的第一步,通过接触周围的人、事、物,促进宝宝的认知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爬行好处多多,妈妈们开始着急了,到底要怎样让宝宝学会爬行呢?

带我家小宝的时候总结了一些方法分享给大家:

  • 适当诱导用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最爱吃的食物放在前面,激励宝宝向前挪动,注意不要放得太远。
  • 模仿秀家长在宝宝面前做爬行动作,或者采用会爬行的玩具,让宝宝观察怎样爬行并模仿。千万不要小看宝宝的模仿能力哦。
  • 家长辅助当宝宝不能独立挪动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手推着小脚丫当作动力。
  • 选择时机
    在宝宝高兴的时候可以多加练习,不开心时少练习,心情影响主动探索的兴趣。

爬行到走路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妈妈们不要过于着急让宝宝从爬行过渡到走路。爬行锻炼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走路了,而且经过充分爬行锻炼的宝宝,走路后步伐很稳定,不会经常东栽一头西磕一下。

最后要注意:宝宝爬行的地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不能太凉以免凉到小肚子,爬爬垫上和床上最适合,床上要注意坠落。注意把细小物品、有危险性物品等放好,以免宝宝误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