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文學類好書


- 中國文學 -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唐人七絕詩淺釋》


《唐人七絕詩淺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孟彥弘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


念歷史的人,對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對詩詞的修養和鑑賞,多半都比較差吧。我在中學就買過中華書局出版的喻守真的《唐詩三百首詳析》,後來上海辭書出版過一個系列的“鑑賞辭典”,但終究還是讀不進、讀不懂。最近翻閱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絕詩淺釋》(上海古籍,1981),不料讀其《引言》即被吸引,看她敘述絕句的起源、談平仄和奇偶,似乎一下子產生了想跟著她學習的慾望。她在講解時,常常會連類談及相關詩人的詩;在她,是左右逢源;在讀者,卻也有種觸類旁通之感。行文清晰、流暢,知識準確。這本小冊子一定可以帶領非專業者步及古典詩歌的殿堂。


《公開的情書》

東方出版社,2019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公開的情書》


唐小兵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980年代知識界的“神鵰俠侶”金觀濤、劉青峰老師曾經風靡一時的作品《公開的情書》最近出版了新編版,通過四十三封書信記錄了四十年前一代知識青年的心靈史和精神史。這是一本讓人一打開就不忍釋卷的書信集,完整地展現了文革前後中國的知識青年在面對個人的情感、職業與求學等之間的苦悶與彷徨,既展現了這個歷史時期的荒誕與壓抑,也彰顯出了即使在一個極端黑暗與虛無的時代,人類仍然不願意放棄仰望星空的權利,仍然有追求自由、愛與正義的內在渴求,這讓我想起錢理群先生和朱學勤先生談及的民間思想村落。《公開的情書》最讓我驚歎的是,在人類最日常的情感生活之中,其實是可以蘊含如此豐沛的精神維度的,在如今的高度媒介化其實也是高度碎片化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中,人與人之間的精神交流的深度與寬度反而急劇淺表化和窄化了。劉青峰老師在新版兩萬字的自序中的這段話充分地呈現了這一代知識人的精神特質:


“在歷史中永生,這是中國人超越死亡之終極關懷的隱結構。在當今中國,人們常常感慨道德的淪喪,生命的終極意義將在何處安放?我們這一代探索者的命運也許是悲劇性的,他們既沒有20世紀80年代開放後到國外留學、獲得國際承認的機會,也沒有被自己國家的大眾所接受,其中很多人揹負著社會的誤解和鄙視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我要指出的是:他們從未害怕孤獨,也敢於直面死亡。即使是流亡異鄉,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際,他們仍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和給了他們力量、勇氣併力圖去改造的中國文化。”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碗》


《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陳映芳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社會學教授:


薄薄的一本小書,觸及了兩個沉重的問題:消逝於荒野中的個體生命的“無意義”;以及文學的失語。作家用虛構和非虛構兩種形式,反覆講述了一個他曾經歷的青年死亡的故事。其間作家自覺到了“言說”的困境,由是連帶地講述了他試圖藉助於不同藝術形式來突圍的努力和失敗。作者對這種失敗感的咀嚼,能讓讀者感受到這個時代眾生喧鬧而藝術失語的深刻悲哀。


《軟埋》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軟埋》


張允若 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系教授:


《軟埋》講述了一個女人的命運。四五十年之間,她從一個鄉紳的兒媳成為一個勤勉慈愛的保姆,從一個失憶的女人變成一個沉溺於往事卻沒有了知覺的植物人。她的故事以20世紀中葉的社會變遷為背景,展示了種種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包含了許多刻骨銘心的傷痛和記憶,揭示了決定人物命運和歷史進程的複雜因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認識意義。作家格非認為,《軟埋》是一部對歷史記憶展開重新思索的作品;評論家白燁稱讚作者在不斷打撈歷史,同時還在拷問歷史,“是以小說來寫歷史,具有史學家品格。”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蒙著眼睛的旅行者》


《蒙著眼睛的旅行者》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


梅劍華 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


鈴木修次《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談到中國文學的主流是經世文學,文學總和某種現實性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從《詩經》、杜甫、白居易到魯迅、北島、餘華,經世文學向來是中國文學的主流。這種主流模式滋養了商界、政界和文化界。甚至《三體》科幻中的政治隱喻都迎合了文學主流的要求。是否還有非經世文學或虛構文學的生存空間,哪怕對那些非經世文學作者來說,即使他們不能通過寫作小說盈利,但至少存在一個表達自我的渠道?


現在的文化大家似多在完成自己年輕時未竟的文化理想,所主導的文化市場推出的作品反映了他們那一代的品味。一般說來,也沒什麼不好。但這種推介若成為唯一的傳播模式,文學就僵化了,看不到新的可能性。新一代作者任由別人指手畫腳,列出條條框框,最終閹割自我,成為末流。這不是一代人的悲慘命運,這是無數代人的悲慘命運,當然這首先是我們的悲慘命運。朱長老說:“改變我們悲慘的命運,首先從改變我的悲慘命運開始。”十餘年來,朱嶽自己努力寫作出版了一系列虛構小說《蒙著眼睛的旅行者》《睡覺大師》《說部之亂》等,他也因緣際會主持後浪文學部的華語原創文學,推出了像黃錦樹、袁哲生這些不凡的華語小說家的作品。但我始終忘記不了他收錄在《旅行者》中的“壘技”、“關於費耐生平的摘錄”這些奇妙的文字,套用一位朋友的話,朱嶽的小說展示了智性的焦慮,當然那也是生存的焦慮。如今朱嶽已成禿頂會圓首,也開始有權決定出版哪些原創小說,希望他不忘焦慮之初心,推出更好的文學作品,不管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


- 外國小說 -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

譯者: 劉遼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陳行之 作家:


這不是一本拿起來就可以讀進去的書,我個人就是在熟讀了《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托爾斯泰主要作品之後很久才讀進去的。這裡當然有譯本的原因(我是在等到劉遼逸先生的優秀譯本出現才讀進去的),但也不全因為如此。最重要原因是:這不是一本通常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它是人類藝術思維達到頂點之後的精神結晶,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它不是某時某地發生的饒有趣味的小說故事,它展現的是一條巨大到無法形容的煙波浩渺的人與歷史的江河;它不是幾個虛構人物無謂的可有可無的人生奔走,它構建的是一座展示人類靈魂、心理、情感的無與倫比的精神殿堂;它不是為小說人物設置出來的活動舞臺(“舞臺”總是匠氣的),它是赫然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歷史時空中宇宙星辰的光耀和熠亮。


要進入這樣一個宏大而深邃的藝術世界,需要具備某種精神素養,這種素養既應當是靈魂、心理、情感上的,亦應當是閱歷上的——在一定意義上,經歷得越多,你從這部作品中欣賞到的東西就會越多,當你把它讀到愛不釋手、就像捨不得你的戀人一樣時,你就進入到托爾斯泰的世界、甚至能夠與他對話的位置了。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得到的位置,但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得到這個位置,只要你保存著高尚的靈魂,對世界與人抱有深切的敬畏與愛意,對精神生活懷著宗教式的虔誠與迷醉,你就能夠領略到托爾斯泰世界的堂奧並與之對話。(此處為節選,完整版可參閱:陳行之薦書|文學經典:必要的深度閱讀。下同)


《復活》

譯者: 汝龍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復活》


陳行之 作家:


作為具有深刻哲學意識的文學家,也許托爾斯泰在寫作《安娜·卡列尼娜》時就意識到這是不夠的,他需要一個更富於冒險的故事,將社會解剖的手術刀直接切入到俄羅斯的社會政治過程之中,於是,十幾年以後他又寫作了被稱之為托爾斯泰晚年作品的《復活》(完成《復活》時托爾斯泰71歲,他去世時82歲)。我認為《復活》是一部不加掩飾的政治倫理小說。作家——通常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在精神上必定是與他所處時代尖銳對立的人,這是一個人能夠被冠以“文學家”稱號的價值支點。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興起絕不是偶然的。身處沙皇專制時代的托爾斯泰對國家政治腐敗和普遍的社會墮落極為痛恨。在《復活》中,他通過主人公聶赫留朵夫的心理流程和生活軌跡,將筆觸深入到龐大國家機器的核心部位,從宗教、法律角度深刻描述了一系列組件的冰冷、陰鷙、殘暴、荒誕和不人道。在這本書中,聶赫留朵夫和瑪絲洛娃成為了情節線的牽引,他們既處在舞臺的核心位置,又似乎遊離於舞臺之外,真正的主角是那些腦滿肥腸的法官和舉止優雅的達官貴人。


《復活》對政治腐敗和社會腐朽近乎末日審判般的揭露和批判,對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絲絲入扣的描繪和展示,賦予它無以替代的獨特品格,而這帶給作家的必定是難以擺脫的麻煩與艱難——就像世界上所有有良知的作家一樣,他絕不會得到國家讚揚,國家榮譽的桂冠絕不會落到他的頭上,反之,他成為了那架仍在運轉的國家機器的敵人——在沙皇書報審查制度下,托爾斯泰生前從未看到過未經刪改的《復活》版本;即使他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時候,他的祖國(沙皇治下的俄羅斯)也未從曾將其視為自己的優秀兒子。1901年2月,俄國神聖宗教會議發佈文告,開除托爾斯泰東正教教籍,理由是“他在因智力而自負的誘惑下,傲慢地反對上帝和他的基督”,“狂熱地推翻東正教會所有的教條和基督教的最根本的信念”。托爾斯泰對此的回答是:“我必須自己一個人度過我的一生,也必須自己一個人去死(這已經很快了),因為在準備回到派我來到人世的上帝那裡去的時候,我只能相信我所能相信的……我再也不能回到我經歷了那樣的痛苦才逃脫的信仰,正如一隻鳥兒不能重新回到它所由出來的蛋殼裡去。”(托爾斯泰:《對俄國神聖宗教會議的裁判的回答》,1901年)最值得慶幸的是,托爾斯泰沒有像同時代中國作家一樣被文字獄所桎梏,甚至於被肉體滅失。


托爾斯泰是在極端的精神苦寂中離開這個世界的。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萌芽》


《萌芽》

譯者: 符錦勇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


《土地》

山東文藝出版社,1993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土地》


陳行之 作家:


我很晚才接觸到左拉的作品,具體說,我是在讀過所能找到的大多數西方作家作品之後,才讀到左拉長篇小說的。我完全沒有想到,這種閱讀簡直令人振聾發聵、猝不及防——我突然發現自己忽視了一個巨大的文學存在,或者說,通過閱讀《萌芽》、《土地》、《娜娜》、《金錢》等長篇小說,左拉就像高山一樣驀然出現在眼前,展現出一種前所未見的文學景觀,它再也不可動搖。


左拉28歲(1868年)就產生了以盧貢-馬卡爾家族為中心、以第二帝國為背景,寫作一系列類似於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的長篇小說,歷經25年,他最終(1893年)以20部長篇小說的規模完成了這一創作,為此他耗去了整整25年的生命。我們談論的《萌芽》和《土地》位於這一浩大工程的中後期,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很成熟,基本上代表了左拉文學的全部特色。從描寫對象上說,《萌芽》關注的是煤礦工人,《土地》則把關注點轉到了農民身上;從對題材的處理上說,前者視野更開闊,植入了當時正在風靡的社會主義思想,後者則切入得更深刻一些,更突出地體現了作者的自然主義文學觀念;從藝術風格上說,左拉在這兩部作品中,都堅持瞭如前所述“追求純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從生理學和遺傳學角度去理解人的行動的創作理念”,打上了濃重的左拉烙印。


左拉的“真實性”真實到了可怕的程度。之所以可怕,是因為他用解剖刀切開了人性沉痾中的一個個病灶,讓你看到它們的結構、肌理和血脈;更可怕的是,他讓你看到人在極端情況下赤裸裸的生物性特徵:在貪婪的慾望下,人是渴血的、殘暴的,為了財產他們可以毫不猶豫地殺死自己的同類,哪怕對方是自己的親人;在情色的慾望下,人就像發情的牲畜一樣,完全喪失道德意識,隨時都會在樹叢中、溝渠裡、瓦礫間完成一次次動物性的交媾。人成了眼睛發綠的只知道索取的兩條腿怪物,而土地和礦井又成了吞噬他們的巨獸。索取與吞噬的過程從未停止。左拉用這樣一句話結束了《土地》的故事:“地裡要不斷埋進屍骨,埋進種子,才會不斷地長出麵包。”


與《土地》相比,受社會主義思想鼓舞,左拉在《萌芽》中有意添加了些許亮色,煤礦工人有了自己的組織,他們甚至可以跟資本家談判了,他們甚至表現出種種勤勞勇敢、奮不顧身的高貴品格,但是,小說在對人以及形成人的條件的處理上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我們看到的仍舊是巨大的吞噬人的機器,是在地下八百米深處徒然掙扎的人類蠕蟲,在被稱之為“社會”的舞臺上,麇集著狂躁而盲目的力量,它們建設著,破壞著,生息著,繁衍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未止息。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審判》


《審判》

譯者: 曹庸

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


陳行之 作家:


卡夫卡寫過三部長篇小說,未曾發表的《審判》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卡夫卡似乎不滿意這部作品,但是他極為喜愛這部作品中描寫的守門人的情節,數次拿出來冠以《在法的門前》發表。我個人認為《審判》是最能體現卡夫卡風格也最富於社會內容的作品,在內在精神品格上與托爾斯泰的《復活》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卡夫卡對主人公K精神世界的洞悉與描述更加細膩,更加精準,更加具有心理意義上的解剖功能。閱讀這部作品,從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孤獨無助與寂寥沒落,這種感覺振動了潛藏於我們內心深處的靈魂之弦,讓我們諦聽到往往被我們所忽略、與K在同一頻率上共振的心音,我們甚至能夠被它所吸引,我們甚至會驚訝地發現我們的精神世界竟如此豐富,如此充盈,儘管它無限淒涼,無限悲傷。(節選)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

作者: [美]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譯者: 逢珍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


唐大傑 賽意企業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本書被稱為“英語文學的奇蹟”是什麼原因我不得而知,借用書中介紹,“68則幽暗而充滿魔力的故事中,納博科夫完美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技法,天馬行空的想象和智力遊戲,以及對生命中無從躲避的曖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納博科夫一生中所關注的命運主題:懷舊與諷刺、時間與死亡、流亡者的日常、對故國的紀念、隱晦的童年創傷、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在此一一呈現。”


身處紛繁擾攘的二十一世紀,我們已經很少閱讀小說了。好多次讀書會上我都會問在座的朋友,你們還看小說嗎?大家都很茫然,好像小說是一種很古老的物種,讀小說是一種失傳已久的舊習慣。我告訴他們,讀小說的一個最直接的收穫是,你可以在不同的精神世界裡行走,感受別樣的,或者說你自己選擇的生活經歷。納博科夫的短篇小說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他平淡、舒緩,以及淡淡的憂傷。他的世界離我們很遠,但又不那麼強烈的疏遠中國讀者。比如關於祖國和失去祖國,關於鄉愁和不可企及。這些分明也是中國人當下的傷疤。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1899-1977)出生於聖彼得堡。1919年隨全家流亡德國。在英國受教育,在柏林和巴黎開始文學生涯。1940年移居美國,執教於多間大學。1961年遷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病逝。有人說,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說吧,記憶》


《說吧,記憶》

譯者: 王家湘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年


李永峰 四季書評主編:


納博科夫的小說,我談不上特別喜歡,但這本《說吧,記憶》,每隔一段時間總想拿出來翻翻,不過一向不是從頭到尾的通讀。人在年輕的時候,細微的感情與感受特別豐富,但大多是水上留痕,轉瞬即逝,記憶甚至都來不及捕捉。納博科夫卻在幾十年後,把這些痕跡寫成了一本書。因為這是滋養他一生文學書寫的基礎。在完成這本自傳前,他其實已經在不斷反芻這些少年時的情感了。比如小說《天賦》裡面,詩人記起自己生病時,母親給他買聖誕禮物的場景,禮物是“一支巨大的多邊形的費伯牌鉛筆,四英尺長,粗細度與之相稱。”


《說吧,記憶》證實,這是納博科夫自己的一段經歷。甚至,那本給納博科夫帶來盛名的小說《洛麗塔》,主人公所愛戀的少女,在《說吧,記憶》裡也有其影子?那段感人至深的少年人愛情,從鄉下小路到彼得堡的各類博物館,熱戀中那些細膩的感觸,在幾十年後回憶想起來依然令納博科夫痛苦不已。布爾什維克的革命,讓納博科夫舉家逃亡,從此離開了他的所愛。對於人類的心靈來說,外在的物質環境,絕非決定性的。作為俄羅斯貴族的納博科夫,他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和經歷的事件,距離今天的讀者都非常遙遠了。但是他的心靈所體會的那些情感,卻應該是每個讀者或多或少都曾有過的。只不過,誰能有納博科夫書寫和記錄的才能呢?但是讀他的書,多少可以激活我們自身的一些情感記憶。


《柏青哥》

譯者: 劉勇軍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柏青哥》


程方毅 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副教授:


我們的東亞近鄰韓國往往會在各種場合因為其一些具有十分強烈民族主義色彩和情緒的活動而被大眾所嘲諷,尤其是當新聞中出現韓國對其與中國交織纏繞的歷史、文化和習俗進行追溯以確認其民族性時;另一方面,我們又會對韓國民眾面對日本爆發的激烈的帶有民族主義情緒的對抗而感到敬佩。我們對於韓國所存在的強大的民族主義思潮的評價往往都因為我們自身立場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但是對於韓國社會為何會如此執著地、甚至近乎痴狂地想要塑造自己獨立的民族性,為何對於日本政界和社會的右傾如此的敏感,同時為何對於自己國家的政府和政治精英如此的不信任等等,我們卻瞭解有限。《柏青哥》雖然是本小說,但是通過小說可以直接進入到朝鮮半島的苦難歷史的情境中,我們或許能夠對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得到更深的理解。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非洲人》


《非洲人》

譯者:袁筱一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丹增佩穹 修和書院法國研究中心助理:


勒克萊齊奧先生認為自己是一個非洲母親孕育的孩子,這雖然不是真的,但他確實孕育在非洲,他的父親確實一個非洲人。他的父親被從毛里求斯驅逐,到英國,後來又到尼日利亞,再到法國,他的血統和經歷也是如此,始終是個外國人,始終在尋找自己的故鄉。某種意義上,我理解勒克萊齊奧先生的父親的嚴格和堅持紀律,正是那種男子漢的堅強,幫助他度過了艱難的歲月,他的正直,他的仁慈,他對非洲的愛,使得他與英國人法國人格格不入。加繆也和他一樣,儘管一個是生活在森林,一個生活在海灘,他們對非洲的土地與人民的愛,使得他們常常陷入沉思,難於抉擇。目前來說,亞洲、歐洲、美國都在不同程度地,走向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我想,這也是勒克萊齊奧先生深深憂慮的地方。(節選)


《流浪的星星》

譯者:袁筱一

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流浪的星星》


丹增佩穹 修和書院法國研究中心助理:


讀完《流浪的星星》,正如《非洲人》中跟隨勒克萊齊奧先生走進非洲,走進他的童年,在這本書中,又走進了他的另一種童年。某種意義上,他也是倖存者,他不是猶太人,但也面臨著集中營的危險。我第一次知道殘酷的詩學表達是通過策蘭的死亡賦格,後來又讀曼德爾施塔姆夫人回憶錄,Anne Applebaum,他們記述集中營、古拉格那些慘痛的歷史,在讀的過程中,我常常落淚,也為人世間的地獄裡的那些微弱而綿長的溫情而感動。文學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儘管它常常敘說的是災難,但這些災難的記憶,不論是個人,還是家族的,還是親友,還是國家的,可能也是一種陽光,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儘管很難。一本好的書總能引起千千萬萬的人共鳴、共情,無論它是有關俄羅斯,還是猶太人,還是羅興亞人。文學是有力的,也是無力的,但它絕不是無病呻吟。不是知道別人也不好過,讓我們覺得心裡好受,而是更加去同情人類以及自己的處境,使得我們沒有那麼傲慢、殘忍、膚淺。(節選)


- 文學隨筆 -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昨日的世界: 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昨日的世界: 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譯者: 舒昌善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陳行之 作家:


茨威格是我極為欣賞的小說家,他對人性以及人物心理意象的捕捉和描繪,細膩精準又栩栩如生。我這裡介紹的《昨日的世界》不是小說,是類似於回憶錄或者隨筆之類的作品,在寫作這部作品之前,茨威格還寫過《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一個陰謀家的肖像》等相類似的作品,也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我之所以特別把《昨日的世界》提出來,是因為茨威格認為這部作品是他“一生的總結”,是他對他所活過的那個世界的全面回顧,他要告訴人們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那裡曾經出現過怎樣的人,人又是怎樣被世事所搓弄,在精神上怎樣被碾壓為齏粉……做完這件事,他認為就再也沒有什麼事值得做了,一年以後的1942年2月22日——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酣,歐洲已經支離破碎,茨威格作為猶太人正在南美洲被流放——他和妻子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自殺。他在遺書中說:“在我自己的語言所通行的世界對我來說業已淪亡和我精神上的故鄉歐洲業已毀滅之後,我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從頭開始重建我的生活了……我認為最好是及時地和以正當的態度來結束這個生命,結束這個認為精神勞動一向是最純真的快樂、個人的自由是世界上最寶貴財富的生命。”


我認為不閱讀《昨日的世界》就無法準確領悟茨威格創作的小說世界,無法領悟他筆下那些愛過、恨過、迷惘過、掙扎過的男男女女。同樣,不閱讀《昨日的世界》就無法領悟在這個遠非美好的世界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對人類永遠懷著宗教般的溫愛之心,洞悉並表現過深邃無比的人性世界的人,是他為我們提供了人的形形色色的標本,他讓我們知道,人是高貴的,人必須高貴地活著,否則他將一錢不值。


《枕邊書》

譯者: 濮麗雅

湖南文藝出版社,2019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枕邊書》


李永峰 四季書評主編:


與其他幾本書相比,這本書不算經典,但是很有意思。“枕邊書”是《紐約時報書評週刊》的一個專欄,內容全是對作家的訪談。這本書是這個專欄文字的合集。美國有兩個最著名的書評類雜誌,一個是《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以書評的形式談論文化與時政,讀者以知識分子為主,(這也是四季書評所學習的對象);另一個就是《紐約時報書評週刊》(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依託於《紐約時報》,面向大眾的文化類刊物。《枕邊書》來自於後者。這裡所訪問的作家,其實涵蓋面十分廣泛,包括了施瓦辛格、美國前防長鮑威爾、美劇《絕命毒師》主角扮演者布萊恩·科蘭斯頓等等。當然,更多的還是尼爾·蓋曼、大衛·米切爾這類寫作文學作品的作家了。


“枕邊書”專欄,如名所示,是給人睡前閱讀的,這本書也可以發揮這個作用。只不過,當很多作家訪談整合到一起之後,其信息含量就不是短暫的睡前時間可以消化了。因為同樣的話題,不同的作家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比如對待《尤利西斯》和《白鯨》的態度;而很多作家共同推崇某些書某些人,也會讓人好奇,比如不下五個人提到《憤怒的葡萄》,在世的作家中,非虛構作家作家邁克爾·劉易斯和加拿大小說家門羅,則格外受到重視。翻閱這本書,大致也可以瞭解英語世界的文壇現狀,這與中文世界通過翻譯來了解的英語文學界也許有所不同。比如,書中不止一個人表示喜歡的歷史小說《提堂》、作家愛德華·聖·奧賓的《梅爾羅斯》系列小說,過去我毫不知曉,在中文世界似乎反響也不大。這類可挖掘的信息還有很多。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上街》


《上街》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一本關於街道與人的觀察筆記,因為攝影者的視角,而變得千姿百態。我曾無數次走過靜安寺旁的街道,對川流不息的人群卻熟視無睹,沒想到有人細心留意,像個城市遊牧者一樣,用意識流般的文字,讓熟悉的場景陌生化,在字裡行間記錄下街道江湖。作者的視角對準普通人的生活,不僅是對宏大敘事的一種解構,也是對個體生命的體認。城市的活力在於這種公共空間的多元性、異質性,畢竟海納百川,才能奔流入海,如果都是單一的色調,世界會變得多麼無趣。在城鎮化迅速發展的當下,我們需要這樣的記錄者,去關注,去書寫。


- 文藝理論 -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語言與文化》


《語言與文化》

北京出版社,2011年


張智義 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語言與文化》是2011年6月1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常培。本書主要探索了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是中國文化語言學的開山之作。


《語言與文化》是語言學大師羅常培先生撰寫的一本探索語言與文化關係的小書,學界推為中國文化語言學的開山之作,全書共八章,涉及語言與文化的各個方面,如從借字看文化的接觸,從親屬稱謂看婚姻制度,從地名看民族遷徙等等。羅常培先生以傳統小學為功底,運用現代語言學,結合人類學、社會學、宗教學、地理學、歷史學等多種學科,全面闡述了語言與文化的關係,拓展了語言研究的新疆界,開啟了中國語言學研究的新思路。這本書有力的驗證了薩皮爾的論斷,即“語言的背後是有東西的。並且,語言不能離文化而存在。所謂文化就是社會遺傳下來的習慣和信仰的綜合,由它可以決定我們的生活組織”。正如王力先生對此書的評價所言,“有人說羅先生是繼往開來,我認為繼往不難,難在開來。他的成就是時代的”。


《培養想象》

譯者: 李雪菲

中國華僑出版社,2019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培養想象》



弗萊在六堂文學課上整體概述了文學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語言平易,視域廣闊。作者區分了兩個世界,我們想象的世界和客觀世界,並令人信服地指出前者才是每個人真正生活於其中的世界。想象的世界受宗教、神話、文學、觀念等各個層面的塑造,現代世界又多了個政治及消費宣傳。作者希望以文學構建的健康的想象抵抗現代世界各種扭曲的想象對人類自由與尊嚴的侵害,因為文學是與他人經驗聯結的載體,通過文學我們得以體驗他人的痛苦。本書非常清晰地闡明瞭文學的社會責任,這在當下的技術社會中更顯珍貴。所以,這本書也是一堂極好的公民教育課。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文學篇)

《文藝評論的實驗》


《文藝評論的實驗》

作者: [英] 劉易斯 / 校注 普亦欣 王月

譯者: 鄧軍海 譯註 / 普亦欣 王月 校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一本極其謙遜的文學批評理論著作,之所以叫“實驗”,是因為C.S路易斯反對評價式的文藝批評,認為閱讀應該以善意和無罪推定原則來開始。書中是從閱讀體驗的視角介入文學評論的,認為好的作品“容許、約請甚至強制”好的閱讀,壞的作品導向壞的閱讀,並對好壞兩種閱讀做了詳細區分和概念辨析。“接受文學”和“使用文學”的區分也挺有意思,它回應了傳統美學“無用之用”,指出撇開自我,純粹“接受”才是真正的閱讀。那麼文學閱讀的終極意義何在呢?尾聲裡講文學幫我們走出自我的固陋和狹隘去看世界。閱讀此書的體驗有點像讀《藝術的故事》,語言淺白而又能深入地談論鑑賞文學和文學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