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解放後的頭幾年裡,廣西進行了縣一級行政區域的撤併工作,其中,也有今天說的遷江縣!

遷江縣的縣制被撤掉了,但,遷江的這個行政區域還是被整體保留下來,合併到來賓縣裡,而遷江原來的區域,則由縣級行政降為鎮級行政,自管的範圍基本沒有變化。

再到現在,來賓縣成為地級來賓市市區中的興賓區,到最後一次調整後,全區轄3個街道、7個鎮、13個鄉:城東街道、城北街道、河西街道、鳳凰鎮、良江鎮、小平陽鎮、遷江鎮、石陵鎮、平陽鎮、、蒙村鎮,三五鄉、五山鄉、陶鄧鄉、橋鞏鄉、良塘鄉、七洞鄉、城廂鄉、寺山鄉、石牙鄉、南泗鄉、高安鄉、大灣鄉、正龍鄉。

曾經的遷江縣就在其中!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遷江,歷史也是很悠久的,唐代時建城,名思剛州,到了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則開始使用“遷江”之名,說來也巧,到今年,剛好“遷江”命名的1000年整!

遷江的縣治,在歷史上也有過幾次搬遷,現在遷江城所在,則是在明洪武年(公元1390年)所確立的城址的基礎上所延續下來的,至今幾百年間再沒有變化過。遷江的輝煌,在明代歷史中,曾被譽為“為柳、慶間一巨鎮”,也就是說,這是當時柳州府,慶遠府範圍內,規制最大的一個州縣。

從遷江的地理位置上看,位於現在柳州與南寧的交接分界處,所以千年以來,遷江的行政區域的劃分歷史也與此兩地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一度在兩個大區域間劃來劃去,自宋元以來,幾乎每個朝代都在這兩個大區域間輪換一次。

直到1952年來賓與遷江兩縣合併為一個縣——來賓縣,才最終確立歸柳州這個大區域管,而在2002年,來賓自己又從柳州分立出來,成立一個地級來賓市!遷江範圍現在也就算是歸屬於來賓市了!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曾經的遷江縣有多大呢?民國二十四年的《遷江縣誌》依舊藉記錄了下來,清末時,全縣分為1郭4鄉64團578村,(團也是當時“郡縣制”中的一級行政單位)。

附郭(今遷江鎮),轄城廂,共一團。

東鄉十一團(今遷江、平陽、大里、溯社鄉境),轄良塘、合龍、協力、仁合、向北、吉峰、下義正、上義正、下致和、中致和、上致和。

西鄉二十團(今遷江、平陽、大里、溯社鄉境),轄古元、龍盤、瓦山、和廣、小裡、大里、安樂、石阮、中流、洛峒、洛春、火山、高境、平陽、三寨、大潘、屯兵、朔舍、風口、弄和。

南鄉十六團(今石陵、陶鄧鄉境),轄石陵、掛榜、北流、陳村、陳陸、三山、明堂、白山、全來、大羅、凌羅、陶鄧、橋圩、韋裡、川山、麥圩。

北鄉十六團(今合山市境),轄河裡、忠信、懷集、古窖、安定、遷滿、洛舊、歐村、裡村、新村、岜寺、裡蘭、古城、北泗、亭寺、朔河。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到了民國22年(1933年),全縣則劃分為13鄉、145個村(街)、1607個甲,13鄉包括七洞、良塘、北泗、河裡、橋鞏、平陽、溯社、石碑、陶鄧、石陵、韋裡、遷江、大里。

進入新中國,到1952年以後,那“遷江縣”的歷史也就停止了,遷江的歷史,也只能說是來賓縣“遷江鎮”歷史了!撤併前的遷江縣範圍也大致如下圖紅線區域範圍。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在遷江境內,也有一個特別的歷史,就是1981年,國家批准成立縣級合山市,由來賓代管,這個合山市的行政區域,就處在當年遷江四鄉之一的北鄉範圍內,主要是北泗,河裡二鄉。

現在合山的編制,按面積算,應該也是現在廣西9個縣級市裡最小的那一個了,三鎮二十九村的行政區劃,350平方公里。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就在這些年的並並分分的過程中,原遷江轄地的鄉村也隨之發生行政歸屬改變,這方鄉親,是否知道,所在鄉村當年的歷史是什麼呢?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這裡是桂平,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或長按此二維碼!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謝謝閱讀關注!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