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摺疊屏看中國企業主導面板產業的機遇

原標題:從摺疊屏看中國企業主導面板產業的機遇

日前,京東方A將獨家供應華為Mate Xs的柔性摺疊屏刷遍朋友圈。受此影響,國內與面板相關的企業股價大漲。

毫無疑問,華為發佈新款摺疊屏手機能使用國產的柔性屏,得益於國內面板企業在面板產業上不斷突破日、韓、臺的壟斷,尤其是柔性屏幕。如今,在面板產業主導權方面,中國企業迎來機遇。

從小時候電視用的CRT顯像管,到後來的LCD液晶顯示屏,再到新一代OLED技術。中國企業不斷技術追趕,在你死我活的大規模價格戰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也因為如此,才能在柔性OLED屏上實現幾乎與三星這樣的技術龍頭“並肩”。

柔性OLED技術拉開摺疊屏手機帷幕

目前面板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LCD液晶屏,手機和電視應用各佔一半。另一種是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主要用於手機。作為新一代面板,OLED較LCD更薄、更輕、更柔性、更節能。

1979年,華裔科學家鄧青雲最先發現OLED,並製成新型的雙層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此後世界各個研究機構開始致力於小分子OLED器件研究。早期的OLED技術的確存在一些問題,而且製造成本也很高,比已進入消費市場的LCD液晶面板高出一大截。

从折叠屏看中国企业主导面板产业的机遇

鄧青雲教授做客清華論壇 圖源:清華大學官網

進入21世紀前,美國柯達公司將OLED技術專利控制在自己手裡,普及使用不廣,只出現在MP3播放器、數碼相機顯示器等小型設備上。陷入經濟危機後,柯達就將專利賣給了韓國企業。不過,經過幾十年的技術積累,OLED已經開始承擔起下一代面板技術的角色。

現在我們所說的柔性OLED屏,並不是天生就是柔性的。在OLED出現之前,LCD液晶板都需要第二光源,因此必須“建築”在一塊堅實平整的基板上。當基板和屏幕保護材料都是玻璃的時候,屏幕當然不可活動。

从折叠屏看中国企业主导面板产业的机遇

圖源:見水印

但OLED就不同了,它的組成較為簡單,不需要背光等各種組件,因此很快有人想到了將它放在柔性的聚合物平面上,這樣做出來的屏幕就是我們所說的柔性屏。

OLED分為剛性屏(曲面屏),柔性屏、以及未來的捲曲屏,技術依次演進。進入柔性屏時代,三星和LG算是前行者。2013年10月7日,LG Display宣佈開始量產柔性OLED面板。

2014年,三星嘗試將柔性屏幕技術用於手機屏幕。擁有單側曲面屏幕的Galaxy Note Edge是第一款採用柔性OLED屏幕的智能手機,一經推出便引發關注與熱議。此後,三星加大了柔性OLED屏幕研發,摺疊屏手機時代拉開帷幕。

中韓柔性屏幕之爭已悄然展開

如果說柔性OLED屏是手機能夠被掰彎的技術基礎,那麼,消費者對大屏的需求,和大屏無法單手控制、難以隨身攜帶之間的矛盾,就是摺疊屏手機得以誕生的土壤。大屏幕、不易碎、分量輕,給手機帶來新可能的柔性屏,吸引了一眾手機廠商。

根據諮詢公司DSCC的統計,目前市場上已經發布的5G手機中83%手機採用了OLED屏幕,而柔性OLED屏幕和摺疊屏手機形態已經成為三星和華為等龍頭廠商的5G旗艦機型選擇。

在三星、蘋果和華為等一線大廠帶動下,柔性OLED面板滲透率加速提升。市場研究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國內柔性OLED產能開始釋放,預計到2023年柔性OLED滲透率將達到40%。

憑藉著產能和良率優勢,在OLED手機面板供應格局中,三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無論是剛性、柔性還是摺疊面板,佔據行業接近90%份額。三星的OLED的綜合良率遠超競爭對手,其中剛性接近90%、柔性接近80%。

截至2019年8月,三星在OLED面板領域擁有1條4.5代生產線,1條5.5代生產線,2條6代生產線,並逐漸關停舊產線,將保留的TFT-LCD產線改為生產QD-OLED產線。

隨著液晶產能過剩,LG在2019年也相繼關閉LCD生產線,把核心業務放到OLED身上,位於LG京畿道的第6代AMOLED生產線中增加觸摸集成設備,並將背板工藝從LTPS轉變為LTPO。預計今年它將為蘋果的iPhone提供觸摸集成的OLED面板。

不過,韓企在柔性屏產業一方獨大的局面,不久可能即將改變。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已建和準備建設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近10條,未來的產能可能超過韓國。

京東方方面稱,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良品率達到業內較高水平,去年上半年出貨量超千萬片。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已實現量產出貨,柔性OLED智能手機市佔率有較大提升。

从折叠屏看中国企业主导面板产业的机遇

除了京東方,像TCL、維信諾、天馬、和輝光電等企業都在不斷投資多條柔性顯示生產線。

2017年9月TCL建成中國第一條G4.5柔性OLED的中試線後,又基於武漢光谷的基礎設施和產線需求的匹配度,投資350億元建設了第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t4項目)。

沒有鉅額投資 哪來的面板行業主導權

“缺芯少屏”之前一直是國內的痛點,這一痛點就涉及整個半導體產業。事實上半導體產品有三種:光伏、面板、集成電路,這三種對硅片的純度要求不同,依次而言,芯片純度最高。但是不論三者的哪一種都是行業咽喉,如果不發展就受制於人。

業內數據顯示,投資一條柔性屏生產線至少400億元。作為追趕者,沒有鉅額投資就想拿到行業主導權,難以實現。就拿光伏產業來說,1998年國內開始發展光伏,已經晚於西方。2004年在政府補貼下出現過剩產能,但與此同時硅片成本降低,競爭力開始出現。08年金融危機後,西方國家開始“雙反”,國內光伏進入寒冬,但國家出臺差異化補貼政策,扶持優秀企業,如今還有誰能和中國光伏叫板。

从折叠屏看中国企业主导面板产业的机遇

圖源:新華網

在中國面板起來之前,國內家電曾飽受欺凌。2001年至2006年的時間裡,三星、LG、奇美、友達、中華映管、瀚宇彩晶六家企業,在韓國和臺灣地區多次召開“晶體會議”。這種聯合算計,把中國市場面板價格拉到國內家電廠商無法承受的程度。

面板行業具有極高的技術與資金壁壘,沒有幾百億玩不起。如今京東方已經是全球第一大面板廠商,甚至三星都採用京東方的屏幕,沒有不惜血本的投資是做不到的,雖然總是有人說它負債累累。

當初國產面板剛下線的時候,日韓臺企業紛紛壓價,京東方等企業曾承受鉅額虧損。但因為國家資金在背後支持,國內仍擴大產能打價格戰。此後,在液晶面板業務上,日本、臺灣地區的企業被擠垮,韓國企業也扛不住,陸續退出LCD產能。

這種“騷操作”並非中國的獨家發明。在液晶面板產業發展早期,日本產商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90年代其產能一度產局全球90%以上。然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到來,以三星、LG為代表的的韓國廠商開始了逆週期投資(當然,儲存芯片產業他們也是這麼幹的),搶佔面板市場龍頭地位。

目前韓企雖逐步退出LCD液晶面板,並非終生隱退。實際上三星早在2007年就對新一代OLED面板進行佈局,雖然當時並非主流,但仍藉助自家的手機產品進行市場推動。隨後,2017年蘋果宣佈在自己機型上採用OLED屏,使得新一代面板技術滲透率大增。

全面主導面板行業 打破上游原材料和設備工藝壟斷成關鍵

OLED面板滲透率增長,也帶動OLED國產面板進入放量階段,但是國內面板廠商對於上游的設備和原材料,仍依賴進口。在原材料方面,關鍵的發光材料基本被美、日、韓、德等企業掌握,這些企業一般把部分OLED中間體/粗單體的生產外包出去,自己只需掌握最頂尖加工的技術。中國只能擔任全球OLED中間體/粗單體的生產國角色。

从折叠屏看中国企业主导面板产业的机遇

日本的出光興產、新日鐵住金化學,美國的UDC、陶氏化學、德國的默克,韓國的三星SDI,在原材料方面賺取大量利潤。

同樣上游工藝設備也是痛點所在。OLED製造工藝的關鍵,被稱為OLED面板製程“心臟”的高端蒸鍍機完全依賴進口,其決定了OLED面板的像素點分辨率和良率,就如芯片與光刻機的關係。

全球中高端蒸鍍機被日本Cannon Tokki、韓國Sunic System、YAS、SFA等企業壟斷,產能嚴重受限。其中,Cannon Tokki雖然企業規模不大,但卻近乎壟斷高端OLED製造所需的真空蒸鍍機。

从折叠屏看中国企业主导面板产业的机遇

圖源:Cannon Tokki官網

因為感激三星在危難的資金救助,2017年以前,Cannon Tokki一直獨家為三星提供產能。直到2017年Cannon Tokki擴產,才讓LG和京東方拿到高端真空蒸鍍機。

在殘酷的競爭市場打拼幾十年,三星沒有把自己的面板命運完全交給日本公司,其使用的Cannon Tokki蒸鍍機,但是其核心部件蒸發源是三星自行開發的技術。所以就算Cannon Tokki將設備出售至三星以外面板廠,因其核心部件不同導致性能也會不同。

眾多巨頭已佔據上游市場,國內未來要想在打破設備製造工藝的壟斷,鉅額投資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想想為了攻堅高端芯片產業,國家大力投資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並設立幾千億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總體來說,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穿戴設備廣泛應用,未來面板下游市場前景廣闊。在中游屏幕技術上,通過多年的鉅額投資,京東方、TCL已經把日本、臺灣廠商擠垮,如今已和三星、LG等企業在OLED賽道中並肩賽跑。而想要獲得上游原材料與工藝設備製造,除了資金,還需要時代機遇。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