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特别易怒,像个神经病一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到底是怎么了?

小太阳般的微笑


首先要明确,不是你一个人这样。我也是妈妈,孩子九个月,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调整过来情绪。孕产期女人的激素水平是异常的,而且不是生完孩子马上能恢复的。我就是这个样子,还特别容易情绪低落,爱哭。因为角色的转变,对孩子的关心,更容易造成焦虑和紧张,加上家人不能感同身受,好多时候不理解,造成了易怒易爆发情绪,是一种正常现象,需要和家人多沟通,让他们知道你现在情绪不受控,让他们能够理解。同时要尽量多和外界接触,不把所有心思都扑在孩子上,转移注意力,这样有助于情绪稳定。等孩子大了不用自己时时刻刻照顾了就好了。希望能帮到你


小胖墩儿妈妈


刚生过孩子的宝妈,情绪不稳,焦虑,脾气暴躁,……要怎么办?


前几年看电视一个综艺节目,嘉宾王艳说自己刚生完儿子球球时,就曾经有过这方面问题。有一天晚上,她老公回家后要伸手去抱儿子,王艳看到后就莫名的发飙了,暴怒着大吼“别碰我儿子!”


可以试想一下,没宝宝之前我们是多么的自由自在,随便熬夜,随便追剧,随便逛街……

但是自从有了这个跟我们血脉相连的小生命,生活瞬间乱了,因为爱,我们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牵挂,因为爱,我们焦躁易怒又小心翼翼……

睡眠不够,照顾宝宝手忙脚乱导致精力不足,身体的各种不适,新手妈妈的常识性恐慌,来自家人的不理解……怎么能情绪稳定,悠哉悠哉?

但是要怎么控制改善这种状态呢?

1 首先,让妈妈或者婆婆或者认真的找个月嫂,帮忙分担一下各种事宜吧,宝妈争取多点睡眠,也可以适当的让亲属帮忙把宝宝带出去几个小时,生活总是需要一点适应的过程的嘛。

2 宝妈自己也要在心理上慢慢做好调整,安 排好宝宝和自己的作息,适应有宝宝的生 活,其实每个宝妈刚开始肯定都有这样的 状态,习惯也就好了。

3 有机会的话多跟朋友聊聊天,特别是宝妈 们,可以多谈谈育儿的快乐,转移焦躁的 情绪。久而久之,随着宝宝的成长,你的 焦虑就会被育儿的快乐所代替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带给你些许安慰,祝你开心快乐起来!


我是梵飞飞,爱育儿,爱学习,欢迎大家一起说说育儿的事,敬请您的关注,留言!


梵飞飞


有了孩子之后特别易怒,像个神经病一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到底怎么了?

我认为这种现象,是产后妈妈一个很正常的心理现象,特别是一个人,带孩子又顾家里家外的妈妈,一个人心里要承受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往往一下子都适应不了。

我们曾经也是温柔的女子

没有生孩子之前,相信大部分女生都是过着悠哉的小生活。上个班,基本上也没有多大的困扰。下了班,听听音乐,追一下剧。几乎每天的心情都是愉快的,周末,和朋友同学同事聚聚,吹吹牛,吃吃东西,逛逛街,多悠闲的生活呀。

生活不易

然而,婚后产后一系列的变化像狗血的剧情一样。如果有人帮忙带小孩的话还好,要是自己一个人全部做完所有的事情,买菜做饭,带孩子,要是孩子生病了独自一个人带去看病等等。自从孩子出生后,根本没有休息日,每天只有繁琐的家务和事。在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妈妈的脾气性格和婚前都不是一个调上了。

别说我们产后妈妈的性格为什么变了,换作男方试试看,让他们带孩子背着孩子独自去做完所有的事情,我估计很多男人做不到也做不好,更不说"易怒"问题了,也许他们男人更惨。

所以,宝妈们不用太自责,我们身上的压力太大,这是身体正常释放压力的正常反应。有时间抽空放松放松,协调一下心态,去逛逛街,任性购购物等,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就好了。

Hi,我是饼干,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欢迎评论、点赞和转发哦。

饼干育儿


为什么生完宝宝后变得脾气不好,易发努

1.身体里内分泌发生变化,生产之前宝妈身体雌激素增高,而产后这些激素又会下降、身体内分泌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宝妈们有时侯就会出现易怒,脾气不好,心情低落这些情绪。

2.生完宝宝后,宝妈身体和心理都会比之前有很大的变化、身体虚弱,还有需要照顾小宝宝,宝宝睡眠又不规律,要喂奶换尿布,宝妈们肯定会睡眠不足,这也会让宝妈们容易出现心情烦躁



3.在宝妈们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身边的人不能给予理解和帮助,那宝妈们更会是身心疲惫,造成产后抑郁症。

那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样做呢

1.多让身边的人去帮忙照顾孩子,比如让孩子爸爸去多照顾,不要事事亲力亲为,毕竟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自己尽量多休息别太累,让自己轻松自在一点,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


2.转移注意力,可以试着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练一下瑜珈,还有助于产后恢复,也可以做做小手工这些。

3.多和自己亲近的人聊聊天,倾诉一下自己心理的想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学会释放和解压是最重要的,加油💪、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妈妈。


小西飞飞


有了孩子之后,由于生活变化和激素的影响,妈妈很容易脾气暴躁,很多人产后抑郁。可以从几个方面调试:

1不要过分追求完美。有了孩子之后很多人都想完美育儿,很多人容易对某个事物执拗,比如纠结于某个奶粉,某个纸尿裤或者母乳量等。人生中很多东西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而且事物都是两面的,没有绝对好坏。放下焦虑,平常心对待生活。

2以解决问题为住。家庭中,遇到问题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不要纠结谁的责任,这样不容易激起情绪。

3学习时间管理。有了孩子必然繁忙,繁忙了就情绪不好,要学习时间管理,提高效率。

4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容易情绪暴躁。

5情绪爆发了不要内疚,下次调试就行了。

6情绪爆发时可以让自己去另外一个房间短暂冷静。


小船儿轻轻


我也是这样的,我孩子也还小。我总结了原因,第一是我自己心里不够强大。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第二,家里总有那些不如意的人或事,造成矛盾激化,情绪波动也大。比如,我老公不关心我,我就会将脾气波及到孩子身上。再或者公婆做的太过分,我不能凶他们,也只能将脾气发到孩子身上。发了脾气之后又深深地忏悔,觉得特别对不起孩子。

所以,我觉得,想要改变,就应该让自己更加强大,经济独立,思想强大,不要太在乎其他身外之物。只有自己强大了,慢慢的就都会好起来。


若水婧安


“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写作业时鸡飞狗跳”说的就是心态问题。不是“有了孩子以后特别易怒,像个神经病一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只是有了孩子以后才表现出来。原因是对自己在乎的人或事急于求成,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你有没有思考过,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孩子的起点在父母。

孩子两三岁时,看到“别人家孩子”可以垃圾入篓,自己吃饭,到商场不认生。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什么好习惯都不会,垃圾乱丢,不会吃饭,新环境适应能力差,总觉得自己孩子笨,可是有没有想过:孩子乱丢垃圾时你在他后面收拾,怕他弄不好,或弄脏衣服;孩子想自己吃饭,你坚持帮忙喂,怕他吃不饱,烫着自己;孩子想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你却坚持在家待着,或在外面让孩子一个人玩,怕孩子被打,怕孩子学到坏习惯。现在的坏习惯很容易改掉,你却没有。孩子还小,你能包容嘛!

孩子五六岁时,看到“别人家孩子”可以擦桌子,洗自己的内衣,自己物品简单的规整。再看看自己的孩子,现在这些基本技能不会,只会要玩具,撒泼打诨,可是有没有想过:现在孩子可以擦桌子或想擦桌子时,你却觉得孩子还小,怕弄脏衣服;孩子想试着自己洗袜子或内衣时,你担心孩子洗不干净,坚持自己帮忙洗;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或衣服时,你却觉得孩子在作秀或收拾不到位。现在养成了很多坏习惯,还容易改掉,你却没有。心里有种“无名之火”,但可以控制。

孩子八九岁时,看到“别人家孩子”能独立完成作业,收拾房间,洗碗摘菜。再看看自己的孩子,还是只会在家看电视,可是有没有想过:孩子写作业时,想自己独立完成,你却在旁边催,写快点,认真点,或在旁边看电视;孩子想收拾房间,你却说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让孩子管;孩子想洗碗帮着摘菜,你却说不让他来捣乱。现在坏习惯还能改掉,好习惯要坚持培养,你却没有。看到孩子什么都不会时,时不时的抱怨和责骂孩子“不听话”。

孩子十一二岁时,看到“别人家孩子”成绩优异,在家帮着做饭,收拾房间,兴趣广泛。再看看自己的孩子,还是只会看电视,玩手机,成了一个活脱脱的“杨锁”。坏习惯已经比较难改了,已经有了惰性,可是现在做父母的,还是只有抱怨,责骂,包办孩子的一切。

孩子二十四五岁时,你说“孩子,你该独立了,爸妈干不动了”,孩子却“饿死在家里了”。

孩子是自己的,没必要跟“别人家孩子”比,父母要有的就是对孩子的耐心、持之以恒,并且学着慢慢放手,而不是突然放手。

孩子的起跑线在父母身上,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