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的黑糯米飯是怎麼做的?

🍃好好


我們黔東南的黑糯米飯主要是在一些節氣如四月八或栽秧時尤其是開秧門和栽秧結束時都要煮的。

因為做這黑米飯主要是到山上做農活時方便攜帶,食用簡單,不用再帶什麼其他的菜。做農活時累了餓了,洗一下手,抓起就吃。

要做黑米飯,頭天要到山上去採一種我們喊叫“烏飯葉”(樹名“南燭”)的嫩葉子來洗淨,舂爛,濾汁,把濾好的汁和淘好的糯米一起浸泡12小時之後再把泡好的米舀出控幹水份,再放到甑子中蒸熟,倒入洗好的簸箕中即成。


銅鼓人家


黑糯米飯,又可以稱烏米飯。原來就是中國民間節日食品,唐代就有了!

農曆四月初八,就是中國傳統的烏飯節,多流行於我國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貴州、安徽等地。


傳統做法

將南燭葉或烏樹葉搗成汁或者熬成湯汁,(也有人用草木灰),將糯米浸在其中,泡半天,然後撈出放在鍋裡蒸熟即可。許多少數民族如花溪苗族、布依族,非常喜歡烏米飯,常常把它們捏成團,蘸糖吃。

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防蚊蟲叮咬!

簡易做法

有一種黑糯米叫紫米,是水稻的一個品種,屬於糯米類,分紫粳、紫糯兩種。紫米顆粒均勻,顏色紫黑,食味香甜,甜而不膩。紫米煮飯,味極香,而且又糯。黑糯米的營養價值很高,除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1、B2等。黑糯米有補血養氣功效!

如果不方便找那些材料,可以用紫糯米代替,蒸出來也是差不多的,但是口感香氣可能有所區別!

我個人非常喜歡糯米類的東西,比如打糕、粽子、糯米雞、夾沙肉等等。家裡也常常做糯米排骨飯來吃,一般烏米飯比較費事,所以常常拿紫糯米來代替。

但是糯米不易消化,愛吃可不能貪多哦


其琛595


按稻米的性質分為糯米飯和粳米飯兩種。飯類調製方法分為煮飯和蒸飯兩種,糯米飯的蒸煮方法是:頭天先將糯米浸泡於水桶,待第二天撈出淘洗濾幹水,再放進木甑裡蒸熟,即可食用。侗族有一日三餐的習俗,一般是早上出工,到山上幹活,把全天的飯做好,早飯後,用飯簍或籃子裝糯米飯,加上醃魚、肉、菜之類,拿到山上,趁中午休息,便在田邊地頭吃起來,既方便實惠,又經濟、節省時間。

以糯米作各種菜餚的配料,是食俗的一大特色。殺雞宰鴨,用雞鴨湯煮糯米粥,撒些蔥花、薄荷,別具風味;糯米和雞血、鴨血混合,煮熟後切小塊,拌上香料炒,又成為別具風味的菜餚,稱為"狼棒"也是一款鮮美的佳餚。 農曆四月初八,是侗家的“黑糯米飯節”,這天侗家人都要做香噴噴的黑糯米,還要比哪家做得最黑。

侗家的黑糯米飯是用從山上採來的“楊桐”樹和楓樹嫩葉, 楊桐葉是一味草藥,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健脾補腎的功效。黑糯米飯油光透亮,清香中蘊涵一股淡淡的草藥味,風味很是獨特,十分誘人。 楊桐葉用水洗淨,再用碓臼搗爛泡在水中,水就會變得墨黑,再用紗布濾去碎葉後,將糯米倒入如墨的汁液中浸泡一夜,待糯米泡脹且變得烏黑髮亮後,用筲箕將糯米瀝乾上甑蒸熟,噴香的黑糯米飯便做成了。


獨好


植物染色的


侗鄉滋味


牛耕部落的胭脂紫米最好,多省事


用戶4340141742200


用楓香葉染的,想學啊我教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