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一、你那麼認真工作,領導知道嗎?

為什麼我做了那麼多,領導就是看不見?

我工作也很勤奮,為什麼領導總是忽視我?

我業績和他的差不多,為什麼他晉升了而我沒有?

我想,在職場中,很多人都有過同樣的疑惑。

小伊和大楠兩人是大學同學,畢業後進入同一家公司。他們的專業技能過硬,工作也都很勤奮,兩人都取得了很好的業績。

可是,一年以後小伊成了業務主管,大楠卻依然只是普通職員。

兩個人的能力、資歷、業績各方面都差不多,為什麼產生如此懸殊的結果?

大楠總是埋頭工作,很少主動向領導彙報自己的工作情況。而小伊在認真工作的同時,積極向領導彙報工作。每次出去談項目,他總是提前做好準備材料;遇有一些特殊情況,也總是先請示領導,詢問有什麼樣的意見和想法,隨後再做決定;回公司後也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進展,進行總結。

所以,領導對小伊很放心,也願意安排一些重要的項目給他。如此下來,小伊就掌握了很多的資源,在公司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提升他做業務主管也就水到渠成了。

江口克彥在《我在松下三十年:上司的哲學 下屬的哲學》中寫道:“對於上司而言,最心焦的就是無法掌握各項工作的進度。如果沒有反饋,以後就不會把重要的工作交給這樣的下屬了。”

由此可見,彙報工作對於一個職場人是多麼重要。可惜的是,很多人和小伊一樣,不願向領導彙報工作,不把彙報當回事。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二、怕“邀功”,失去的是職業成長機會

既然工作彙報如此重要,為何還有這麼多人不願彙報呢?

1. 權威恐懼,害怕向領導做彙報

在工作中,很多人自己覺得工作沒做好,怕被領導知道他的表現,不敢和領導溝通。歸根到底,這是一種“權威恐懼症”。

權威恐懼症,屬於恐懼症當中恐人症的一種類型,它和其他恐人症的不同之處是,這種恐懼症的對象相當固定,往往是具有管理權力和批評權力的人,比如領導者,當一個人對上司產生了刻意的迴避心理時這就是患有權威恐懼症。

李姐在一傢俬企工作,人勤奮踏實,工作能力也很強。

然而,在公司幹了兩年多,卻一直沒能晉升。這其中的原因,李姐心知肚明,就是她非常害怕面對領導。

在工作中,她很少主動與自己的領導交流,總是老闆問她要進度。每次被領導找去談工作時,她都會變得格外緊張,手心直冒冷汗,在領導面前說話也不流利,表達語無倫次,領導因此敲打過她好幾次。

李姐正是典型的“權威恐懼症”,工作做得不差,但畏上心理讓她把自己的成績都掩蓋在緊張中。

對權威恐懼,會導致很多的問題,當工作完成得不好時,不敢向領導彙報,害怕受到批評。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不彙報,你就永遠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不能夠成長起來。

當你工作做得很好時,彙報不好,會讓領導對你的印象打個折扣,影響工作的進階。

你要知道,工作幹得好,領導不一定知道,但你工作沒幹好,領導一定知道。

彙報就是讓你做得好能夠給領導看見,不足的能夠發現原因,下次做得更好。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2. 埋頭苦幹不反饋,缺乏工作閉環思維

除了對權威恐懼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閉環思維。

很多人覺得把工作做好就行,沒有必要告訴老闆,這其實是缺乏閉環思維的表現。閉環思維通俗地說就是指你接下了一件事,無論最後辦到什麼程度,都要有個交代。

閉環來源於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PDCA循環。

PDCA循環可分為四個部分:

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

工作中大多數人可以做到前兩點,而經常忽視後兩點。

佳佳是一個傳媒公司的文案,有一次,領導讓她寫一個活動策劃。

在寫之前,她與領導進行了溝通,瞭解他的要求。

隨後她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按照領導的要求,寫出了活動策劃,併發到了領導郵箱。

然而,過了幾天,領導問她:“活動策劃寫得怎麼樣了?”

她一臉懵:“領導,我前幾天發給你了。”

佳佳的工作是一個閉環嗎?我們應用PDCA循環分析一下。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P 計劃:佳佳在接到任務後,瞭解領導要求,制定計劃。

D 執行:做市場調研,寫活動策劃,發給領導。

C 檢查:無

A 處理:無

很顯然,她只做到了前兩部分,在發給領導後,沒有進一步和領導溝通,對策劃進行分析,檢查是否可行。更沒有對結果進行處理,策劃是成功還是失敗?沒有解決的問題下一步該怎麼辦?

她寫完後應該及時向領導反饋,而不是慢慢等待領導的審閱。

PDCA循環,可以使我們的工作更加系統性、條理性以及科學性,缺少其中任何一環,工作都會受到影響。

很多人正是因為沒有閉環思維,沒有認識到彙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才不把它當回事。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三、練好基本功,彙報不用愁

工作彙報是職場必備技能,那我們該如何彙報呢?

1. 學會溝通位差效應,克服權威恐懼

溝通的位差效應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對企業內部溝通進行研究後得出的重要成果。

研究發現,來自領導層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級知道並正確理解,而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則不超過10%,而以平等為基礎的平行交流的效率則可達到90%以上。

因為我們和領導存在溝通位差,這樣會導致我們溝通的效果非常差,而如果你對領導恐懼,這樣就會使本來效果就不佳的彙報再打個折扣。

要試著打破上下級之間的等級壁壘,實現儘可能的平等交流。這樣才能提高效率,讓你的彙報更加容易讓領導接收。

小宇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害怕領導,見到領導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躲得遠遠的,每次向領導彙報工作那更是戰戰兢兢,舌頭打結。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宇與領導在電梯裡不期而遇了,雖然他十分害怕與領導交流,但在僅有二人的電梯內,為避免尷尬,他還是選擇了開口。

然而,令小宇沒想到的是,領導比想象中的親和很多,親切地與他交談起來。最後,領導對他說:“不要緊張,別總是躲著我,我沒那麼可怕,要多溝通,我們才能更好地瞭解彼此。”

通過這次短暫的交流,小宇感覺到領導沒自己想象的那麼可怕,他也逐漸地克服了害怕領導的心理。

小宇慢慢地能夠以平常心對待領導了,他們溝通慢慢沒有位差了,她向領導彙報變得清晰流利,彙報的效果越來越好,收到的反饋越來越多,他的工作更加如魚得水。

他開始主動彙報工作,他的工作能力逐漸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因此願意把更多重要的的工作交給他,小宇也不負所托,工作表現越發出色,不久便獲得了晉升。

其實,克服權威恐懼沒有想象的那麼難,以平常心對待領導,尊重他但不必害怕他。

學會溝通位差效應,平等地與領導交流,這樣才能讓你的彙報效果更佳。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2. 把事做好,是工作彙報的底氣

事先把工作做好,這才是你彙報的底氣所在。試問,工作都沒做好,怎麼向領導彙報?

  • 定位,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

在職場中,只有明確分工,才能高效的工作,才能高質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彙報時才能有根據。

小王是總經理助理,業務能力很強,深受總經理的賞識。

有一次,總經理去外地出差了,一個合作的供應商打來電話,小王拿起電話,電話這頭響起:“上週那件事情處理得怎麼樣了?”

這個供應商是總經理親自負責的,他打電話是詢問上次合作的事宜。然而小王因為經常幫總經理辦事,自以為對這件事情很熟悉,就沒有向總經理彙報,自己私自處理了。

等總經理出差回來,小王才向他彙報這件事情。總經理得知後大發雷霆:“誰讓你自作主張的?”

原來總經理出差是為了找一家新的供應商,準備與現在這家供應商終止合作。小王的自作主張,把他所有的計劃都打亂了。

小王對自己就沒有清晰的定位,沒有邊界感,工作越位,才造成了這樣嚴重的後果。

在職場中,找準定位,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出力但不越位是每個人都要遵守的職場生存法則。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 到位,把工作做到領導滿意

怎樣才算到位?把領導交給你的工作做到他滿意,就是到位。

史密斯是位培訓師,他給客戶做培訓前,由秘書負責把培訓材料送到客戶手中。

然而,有一次給一個重要客戶培訓時,客戶卻沒有培訓材料。

事後,他詢問秘書,“客戶為何沒有培訓材料?”

秘書說,我提前一週就把材料寄出去了,快遞公司說兩天內送達。

後與客戶溝通,他們的確收到了材料,但因為他們每天面對的材料實在太多了,一時大意忽視了這份培訓材料。

這件事看似是客戶疏忽大意,但主要的問題出在秘書身上。她缺乏閉環思維,工作沒有做到位。如果秘書能夠提前與客戶溝通,把事情落實好,就不會出現上面的一幕了。

做事到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正所謂,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 換位,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 在職場中,換位思考特別重要,要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

    小楊是新上任的助理,他頭腦靈活、工作認真,很快就得到了領導的喜愛。不久,他開始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比別人都強,再加上得到領導的認可,就常常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有時領導出差,很多事情需要他來處理,當別人找到他時,他總是拖拖拉拉,過了許久才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同事們都很煩他。

    後來領導分配給他一個任務,要求他找幾個同事一起合作完成,當小楊找到其他同事時,發現他們不是推脫工作忙,就是敷衍了事。

    最後工作只能一拖再拖。小楊向領導抱怨同事們不配合,但是領導卻說:“你平時不拖他們,他們現在能拖你?”

    小楊這才知道,自己平時對待他們的時候,和他們現在對待自己的感受是相同的,這滋味真不好受。

    小楊正是沒有換位思考,才造成了同事的疏離,如果從一開始他就能多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那麼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工作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很多事情需要團隊協作來共同完成,學會換位思考,才能讓工作高效地完成。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3. 善用“KPT”模板,寫出清晰的工作彙報

    如果你對工作彙報還不熟悉,不要緊張,學習一種簡單的彙報方法,KPT模板,可以幫你理清思路,讓彙報工作變得簡單。

    KPT是來源於日本的一種工作記錄方法,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Keep(正在做的事)、Problem(遇到的問題)和Try(解決方案)

    凱文是個職場新人,最近他正在為彙報發愁。

    領導讓他負責製作活動的戶外廣告,但他做完一半後發現,預算不足了,他不知道怎樣和老闆彙報。

    下面我們用KPT模板理清思路: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Keep:根據要求,製作活動的戶外廣告

    Problem:工作進行到一半,發現預算不足

    Try:再找兩家戶外廣告製作公司商量報價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KPT模板,從你當前所做的事出發,指出遇見的問題,給處自己解決方案。

    KPT模板架構清楚,能很快地幫你理清思路,寫出清晰的工作彙報。如果你不懂如何寫彙報?那麼不妨從KPT模板寫起。

    職場中,怕“邀功”,失去的是成長機會

    工作處處有學問,彙報就是其中一門。我們只有掌握了這門學問,才不會茫然失措;才不會敷衍了事;才不會在職場中總是處於被動地位。

    掌握彙報的技能,只有彙報做好了,你的工作才會好。只有工作好了,你的生活才會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