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專一”?

“專一”之“專”很好解釋,就是專心、專注、專研之意。

那麼這個“一”呢?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巴門尼德認為“一”是唯一的、永恆的、不變的存在。

至於人嘛,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現象而已,並不是永恆的。

柏拉圖進一步說,永恆的是人的理念,具體的人只是唯一完美的模型的複製品而已。

新柏拉圖主義則說,我們是神的複製品,神是永恆的真實的,人是易逝的虛幻的。

所以在宗教體系中“一”是神,人要虔誠信仰祂,為了像祂一樣永恆。

如果信了這種鬼話,就錯過了真正的“一”。真正的“一”是什麼呢?

那就是“我”。

對我來說,“我”就是“一”,需要專注的對象。

其它的“一”都是錯覺和謊言。

比如作為愛情對象的“一”,不過是“我”的一種延伸衝動而已。即繁衍後代,塑造“我”的複製品,使其延續的衝動。

至於技術的“一”,依然是“我”的延伸,把工具當成了“我”延伸的載體,用來創造“我”的複製品。

比如梵高的畫,都是他的肖像畫,他的“一”的複製品。

何為“專一”?

還有莫扎特的音樂,也是他的複製品。

何為“專一”?

通過性慾孕育的後代是“我”的複製品,偉大的創造者的作品也是他的複製品,而且動用的靈感事實上是性慾的另一種用法,因此古代才子才會常常到青樓尋找靈感。

一般天才常常是愛情失敗,性慾無處宣洩的人。其孩子是他的作品,他的複製品。

比如向莎樂美求愛失敗的尼采,寫出《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歌德,三段失敗愛情的梵高,被未婚妻棄婚的川端康成等等,數不勝數。

卡夫卡的愛情一直不順利,因為他怕愛情剝奪他的天才和創造力。

何為“專一”?

之所以有這種直覺,是因為生命創造(繁衍)和藝術創造的根源都源自性慾。

因此禁慾主義者一般都反對藝術,比如巴門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圖,他們都反對荷馬,主張將他驅逐出希臘城邦。

這些偉大的奴隸主,日神的奴僕,地球的敗類,生命的憎惡者,敗壞了後世所有的哲學。

所以說,保護陽根是最重要的,別讓他們給悄無聲息地閹割了。

文化閹割人命,不得不警惕悚懼。

人活一世,應該專一,即專注於“我”的實現。

而不是被神蠱惑,戕害自己的生命。

偉大的人生應該實現“我”,然後創造出“我”的複製品。

首先要有“我”,不然無以複製。

“我”是什麼呢?

我是人,因此要實現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