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何為“君子”?何為“騎士”?探討中西方社會的人格文化差異

中西方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文化差異,這種文化差異主要是因為中西方的人所秉持的

理念與操守不同,而不同的理念操守又因文化差異得以分化。現在,我們將以東方人的操守準則中的“君子”與西方道德理念中的“騎士”相比較並推論,得到東西方的人格文化差異

一、東方君子文化

1、君子一詞的由來

君子一詞,應該分為“君”與“子”二字探討其來源。許慎在其著作《說文解字》有“君,尊也。從尹,發號”。這裡的尹首先是來自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楚國的第二號人物也就是後世的宰相稱為“令尹”。“尹”以字形來看就是以手拿筆,表示治理。“尹”加“口”,表示發號施令。而“子”在當時則是士大夫以及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人如“墨子”、“孔子”。

何為“君子”?何為“騎士”?探討中西方社會的人格文化差異

因此,一開始君子一詞代指的是地位崇高的人。因為上層社會的人更容易受到良好的教育,養成良好的品德。後來就以“君子”來稱呼出身顯赫而品德高尚的人。慢慢的“君子”一詞也發展到平民階層,又經過人們的發展,君子正式成為古代中國人追求的一種“殊榮”。

2、君子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

想要成為君子,首先就要“修身”。古人對君子提出的要求是按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來完善自己,所以作為第一步的“修身”就顯得尤為重要。修身也有修身的標準,當人做到“四維、五常、三達德”時基本上就具有了君子最基本的要點。“四維”是作為一個君子,也可以說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東西:“禮、義、廉、恥”普通人的禮是需要與人和平相處禮尚往來這樣簡單的東西。

而君子的禮即是需要通曉禮儀。至於後三項,君子與常人的區別並不是太大。而“五常”的“仁義禮智信”是君子區分於常人的最重要的分別。能做到“五常”,基本上就可以稱為君子了。最理想的君子就是做到了“三達德”即“智、仁、勇”的人,孔子將其譽為“君子道者三”。

3、心懷天下的君子精神

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君子,不僅僅是外在。真正的君子具有強大的精神內涵,他們心懷天下,不將自己的得失置於最高地位。有的君子會收攏金錢,但在他們看來,收集金錢是為了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非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除此之外,君子亦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宋代的范仲淹是君子中具有憂患意識的代表,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述出了君子們所奉之“道”。君子們也尚“勇”,但這種勇是建立在“仁”與“義”的基礎上的。君子的武力不對謙恭有禮的人使用,不對恪守誠信的人使用,不對善良無辜的人使用。所謂“君子”,即是努力集各種美德於一身,為天下所奉獻的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

何為“君子”?何為“騎士”?探討中西方社會的人格文化差異

二、西方騎士文化

1、騎士一詞的由來

騎士,原是西方經過嚴格訓練的精銳騎兵之名,後來逐漸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騎士在西方歷史上最出名的時期是中世紀時期。在那時,騎士的稱號往往不是能夠由世襲得來的,一名騎士往往需要經過刻苦的體能訓練與文學薰陶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士。

2、文理兼備的“騎士生”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騎士,必須要熟練掌握“騎士七技”。即馬術,游泳,投矛術,劍術,狩獵,吟詩,弈棋。前五項可提高作戰能力與生存能力,而後兩項則是為了培養出良好的素質修養,這對於一名騎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七項內容的學習,必須由正式騎士來教授。所以有機會成為騎士的人,一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貴族。因為平民一般是沒有多少機會結識正式騎士的。在通過一系列訓練與選拔之後將成為見習騎士。到了

見習騎士的階段,騎士就可以擁有自己的扈從並跟隨騎士團參加戰鬥了。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就可以成為正式騎士了。

3、騎士的貴族文化精神

騎士精神又稱騎士道,是西方上層社會的貴族文化精神,它以個人身份的優越感為基礎,以後天的艱苦體能訓練與優異的文化薰陶為延伸的一種道德與人格精神。騎士精神要求騎士擁有八大美德:謙恭,正直,憐憫,英勇,公正,犧牲,榮譽,靈魂。一方面,源起兵戈的騎士是尚武的,很多人在實際上並未學習到騎士精神中文明的一面反而好勇鬥狠,使得騎士精神脫離了實際而存在。另一方面,始終有人堅守騎士精神中的慷慨、謙遜與對禮儀的注重。這些存在促進了西方紳士文化的發展,也提高了社會的文明程度。

何為“君子”?何為“騎士”?探討中西方社會的人格文化差異

三、君子與騎士之異

1、對“武”的不同態度

東方君子對“武”並沒有非常高的要求,一般只是將其作為一種修身手段,一種平天下的手段。從君子之定義來看,即便是手無縛雞之力,亦不影響一個人品行端正,成為君子。東方之君子柔仁好儒,如果擁有武力而德行不匹則被稱為“赳赳武夫”。即便是與敵作戰,東方人也更傾向於以智計取勝而非在戰場上強硬地擊潰敵方。赤壁之戰,周瑜“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被贊為有“儒將之風”。因此東方之人格,想比西方更加沉靜,更加內斂。到了現代,東方人的這種人格特點依舊被傳承了下來。

比較於東方君子,西方騎士對於“武”顯然看得更加重要。首先騎士就是從尚武的騎兵中出現的,到了後來騎士作為一種榮譽出現後,人們依然把武力作為騎士必須擁有的東西。沒有足夠的武力不能成為騎士,成為騎士後也要效忠於尚武的騎士團。這種對“武”的過度追求使得騎士精神一度出現扭曲。加入騎士團的人相當一部分只講究武藝的高低,而對

個人修養不給予重視。而西方騎士的這種尚武對西方社會的影響就是使西方人普遍大膽、不拘小節,即便是女性也頗為豪爽,與東方女性的婉約含蓄有著很大的差別。

何為“君子”?何為“騎士”?探討中西方社會的人格文化差異

2、對女性的不同態度

在東方君子文化中,幾乎沒有提到女性該如何陶冶情操,都是

“夫為婦綱”這樣的行為規範,甚至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東方人希望女性不要插手除家庭事務之外的事。一方面女性在家庭地位中低於丈夫,另一方面又受到男性對其的保護。如果用通俗的話來講,女性受到男性的關心和保護,同時在大小事務上一切聽從男性的安排。而儘管如此,依然有很多女性在政壇、軍隊仍然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如呂后、武則天、花木蘭等。

而西方騎士精神中非常重視女性,每個騎士必須找到一個情人為保護對象,甚至為了她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在對這個情人的保護之中又必須尊重她實現自我的權利。這與東方君子文化之下的“夫為婦綱”有著比較大的區別。這種“騎士之愛”在客觀上促進了女性地位在社會上的提高。因此可以說,在近代東方女子爭取男女平等的過程中,騎士精神是功不可沒的。

四、君子文化與騎士文化之同

1、來源相通

君子與騎士文化對人格的影響最初皆來自於貴族階層,也就是說兩種文化對人的人格文化培養的差異都來自於貴族階層。神是貴族文化的具體體現。

何為“君子”?何為“騎士”?探討中西方社會的人格文化差異

2、追求相通

君子文化與騎士精神對人格的正向影響追求是相通的。君子文化追求內容豐富的美好品格,這種品格可以濃縮為一個“道”字。因而《論語》有云:“朝聞道,夕死可矣”。

騎士精神作為貴族精神的延續,高貴之處在於乾淨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騎士要遵守高貴的道德操守,扛起社會的擔當。同時又要堅持道德底線,不為政治強權與金錢所奴役

五、兩種文化下人格的差異

在君子恭謹文化的影響下,人們養成了謙虛、謹慎、忍讓的美德。東方人內心情感比較含蓄,力圖做到“喜怒不形於色”的境界。而在騎士浪漫文化的影響下,西方人大都喜歡直抒胸臆,因此看待東方人時總覺得他們太委婉太含蓄。在做事這方面,東方人寧肯速度慢一些,也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中醫正是東方理事方式的一個代表。西方在騎士精神的影響下講究立竿見影藥到病除,這也是中西方人格的一個重要的差異。

何為“君子”?何為“騎士”?探討中西方社會的人格文化差異

六、總結

其實中西方人格的差異,其促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政治、地理、時勢等等。但君子文化與騎士精神的影響,歷史源遠流長,其強大的助推力是我們所不可忽視的。正因為有了文化的差異,中西方的人格才顯得不同,這個世界才顯得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天中學刊》

2、《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3、《齊魯學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