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文化是嗨起來連自己都殺的文化


法家文化是嗨起來連自己都殺的文化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


秦國從最早建立邦國到最終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的時間,但是大秦帝國只存在了15年的時間。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法家文化是有嚴重問題的。

法家文化是一種絞肉機文化,是一臺沒有安裝剎車裝置的瘋狂的列車,它的終點只能是所有人同歸於盡,墜入深淵。

我們來看看那些著名的法家人物的下場,他們的結局本身就非常有諷刺 意味。

通過殺妻求將,吳起把自己異化成了一隻權力野獸。他精明至極,算計猛狠,成功迅速,權傾朝野,但是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吳起在楚國變法雖然風光一時,但是支持他的楚悼王一死,吳起就被射死在楚悼王的葬禮上,對他滿懷仇恨的楚國貴族將吳起射成了一個刺蝟。

從秦國變法的過程來看,商鞅也是一個手腕極其鐵硬的人,他把一切人都當成了他成功路上的棋子,結果在變法成功之後,他自己成了眾矢之的。復仇者殺掉了商鞅全家,包括他的老母親。商鞅本人被秦國貴族追得走投無路時,出逃到一客棧投宿,客棧主人卻說:“商鞅定有法律,誰讓沒有憑證的旅客住宿,誰就要連坐。”商鞅最後被捉住,車裂而死。

韓非子提醒秦王,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是陰險、自私而貪婪的。秦王也確實貫徹了韓非子的思想,懷疑韓非子來到秦國是一個陰謀,因此把他投入監獄,後來韓非子被李斯毒死,也自然是“死得其所”。

那麼,誰從法家制度中受益了呢?秦國百姓受益了嗎?並沒有。


法家文化是嗨起來連自己都殺的文化

商鞅變法


為了統一天下,秦國百姓付出了血和汗的代價。在秦國還沒有統一天下時,秦國百姓獨自承受過度的壓榨,或被驅往戰場,或被束縛在土地上拼命勞作。在繁重的賦役壓迫下,在連坐和告奸之法的約束下,秦國百姓手足無措,“秦人不聊生,相與哭孝公”。

在秦國兼併天下的過程中,各國百姓對秦國的這套統治制度非常恐懼。因為一旦被秦國征服,就相當於進了地獄。《史記·秦本紀》裡有記載:“(秦昭王)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國進攻韓國的上黨,上黨守不住了,不向秦國投降,反而投降了趙國。為什麼呢?韓國的使者說:“其吏民皆安為趙,不欲為秦。有城市邑十七,願再拜入之趙,財王所以賜吏民。”也就是說,百姓不願意被秦國統治,願意被趙國統治,因為趙國的統治方式不那麼虎狼。

然而,在秦國的強大武力面前,天下人逃無所逃。原來的六國,統治是比較寬鬆的,法律不那麼嚴,稅收也不那麼重,老百姓的生活自由度比較高。統一之後,稅率一下子提高了好幾倍,戶籍制度也一下子變嚴了,想逃避賦稅根本不可能。稍一反抗抱怨,嚴刑峻法、告奸連坐都跟著來了。因此“百姓愁苦”,生活狀態發生了巨大改變。《鹽鐵論》裡說:“秦有收帑之法,趙高以峻文決罪於內,百官以峭法斷割於外,死者相枕蓆,刑者相望,百姓側目重足,不寒而慄。”百姓幾乎一舉手,一投足,就會觸犯法網,只能側目重足,活得膽戰心驚。


法家文化是嗨起來連自己都殺的文化

秦末農民起義


所以秦末起義的時候,人們紛紛大喊天下“苦秦久矣!”劉邦佔領秦人故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商鞅之法。


(劉邦)召諸縣父老豪傑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史記·高祖本 紀》)


結果“秦人大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所以,包括秦人在內的各國人,在秦制下吃盡了苦頭。

所以看來,似乎只有秦國的王族從這個制度中受益了。然而,雖然秦始皇風光一時,但是他的子孫後代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他的長子扶蘇被矯旨自殺。秦二世即位後,在咸陽殺死公子12人,在杜縣車裂公主10人。繼位的秦二世最後也被迫自殺。幫助他謀得皇位的李斯被處以極刑,趙高後被扶蘇之子子嬰誅殺,子嬰又被項羽誅殺。在秦朝滅亡後,秦王族子孫盡滅,就是說,秦始皇的所有子孫後代,都被殺光了。

所以鮑鵬山解讀商鞅的《商君書》稱商鞅變法的結果是所有的人都輸了。為什麼呢?因為他“不在乎人民的幸福,只追求國家的強大”[1]。結果是沒有任何人從這個制度中受益。


[1]鮑鵬山:《〈商君書〉:秦王朝專制政治的黑暗心臟》,《中國青年報》2016年12月29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