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北京人藝的《茶館》是中國戲劇的登峰造極之作,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作品。《茶館》之所以那麼經典,除了演員演得好之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一閃而過的作品。今天北京人文地理群友言和世居南城就跟咱們聊聊《茶館》裡的細節到底有多少內容。


《茶館》裡先說人物一登場,還沒說話,就已經把人物性格特徵表現出來了。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世居南城回憶說,他兒子在中戲做普通工作人員有了十年,有一天一位中戲研究生跟他聊天,那位研究生說,剛剛領來了研究問題,讓研究《茶館》裡常四爺和松二爺提的鳥籠子有什麼涵義,研究生說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戲劇專業問題,這個問題怎麼能研究的出來呢。世居南城兒子就說,這個真好辦,我告訴你。常四爺提著的是畫眉籠,松二爺提的是黃鳥籠,過去北京鳥不能亂養,籠不能亂提。養畫眉的是練武的,赳赳武夫之類的,養黃鳥的則是文人。常四爺是一位武功高手,善撲營二德子都不是常四爺的對手,而松二爺看著就比較軟弱,是個文人。所以《茶館》好就好在,人還沒說話,通過物件已經把性格特徵表現出來了。


王掌櫃一出場也有特徵,王掌櫃第一幕一出場,走路的姿勢,上身不動下身動,他是做買賣的,剛剛從父親那邊接了班,一心想把買賣幹好,所以才有這樣的一個姿勢。而到了第三幕,王掌櫃手裡就多了對核桃。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如果茶館的生意就跟第一幕似的那麼興隆,王掌櫃手裡就不會多這一對核桃。戲裡的道具核桃,一看呢也不是什麼好核桃,絕不是獅子頭,但是揉搓的不錯,玩核桃的人一眼看這樣子也揉了十多年了。王掌櫃這時候生意也就那樣了,半死不活的,也沒那麼忙,為了手上有個抓撓,解悶唄。


這種核桃號稱有百年核桃,不過聽說最高也就二百年核桃,再多也就多不了了。不過就算百年核桃,真的也就能玩上十幾年,這裡的這個核桃目測有近百年了。很多60年代出生的人,小時候看到爺爺家裡有個老核桃,不懂啊,以為能吃的就給砸了。砸出來之後,發現裡面的核基本上都沒有了沙化了。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言哥聊到這裡,世居南城給大家看了看珍藏的百年核桃,確實在家裡存了很多年,直到前些年才無意翻了出來。


之所以百年核桃,並沒有真正玩百年,原因其實是社會的變革。清末北京城不管是真繁榮還是假繁榮,也算是繁榮。八旗子弟還有官餉,所以還可以成天開茶館。早上起來,優哉遊哉的來到茶館喝茶,喝到快中午再回家吃飯。八旗子弟的玩,也帶動了很多人一起玩,並且來人多的茶館,顯唄顯唄。就連劉麻子,跑和賣人口的,也在茶館裡先顯唄顯唄,再弄自己的缺德買賣。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說到玩,這位在鏡頭裡一句話都沒有的這個角色,拿著葫蘆跟著玩。這也是當時生活狀態的體現。那時候玩葫蘆跟現在不一樣,葫蘆諧音“福祿”所以北京人很喜歡玩,可當時沒有那麼好的嫁接技術,葫蘆都要自己長,所以葫蘆不多,好的葫蘆更少,不像現在這樣來個地攤兒就擺上百個葫蘆,隨便挑。當時這種葫蘆價格也並不便宜呢。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這位張著嘴打著哈欠的,手裡玩的葫蘆,在今天看來也是不錯的。


言哥說到這裡,世居南城還介紹道,當年北京城有一個秘密組織“菸酒理兒”又稱“理門”,是一個秘密反清組織,供著一整堂的葫蘆,平時出來就帶一個,對外稱有門坎兒。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過去文人手裡拿一對核桃,而武夫手裡則是一對鐵球。常四爺要離開茶館時,一手提溜鳥籠子,一手轉著鐵球。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這對母女倆,小姑娘頭上插著這個,這叫草標。過去北京不管鳥也好,蟲也好,甚至牲口什麼的,不許問價、忌諱問價,因為傳說一問價,這個東西非死即傷,所以不許問價。但是如果上面插著草標,則表示主人想賣了,才可以問價。這對母女倆來到茶館要飯,並且母親叫賣自己的孩子,“誰可憐可憐買了她,二兩銀子,就算買個小貓小狗吧”,所以才引出來常四爺賞他們爛肉面吃,然後來了句“大清國要玩”。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跟常四爺打架的二德子是善撲營裡的,把辮子盤在腦袋上。這是當時很多武夫的打扮,武夫練武怕被揪頭髮,所以盤在腦袋上。


說到北京的玩,其實到了民國時期,更流行做扇子,當時很多人,只要不是販夫走卒玩扇子的人真的很多。而且確實也出了幾位做扇子的大師,他們不是專業的做扇子的,就是因為喜歡扇子而做扇子,所以做出來的扇子沒有匠氣更加超凡脫俗。

《茶館》裡的北京玩兒,原來內涵那麼多

說到這裡,言和世居南城也都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玩物。潘家園現在確實有位制扇大師,做的扇子確實特別好,要是不認識人,根本就拿不到扇子。等疫情過後,可以見面多多聊聊,或者同去潘家園,比在微信群裡聊要痛快多了。


說到這裡,也聊了一小時多了。今天聊的是《茶館》裡的北京玩兒,更多是人的行為,實際上茶館裡很多裝飾細節,也非常到位,背後的文化也非常豐富。等以後再一起聊聊吧。



《茶館》與北京玩音頻

(言和世居南城的音頻部分節選。實際上本文寫的沒有音頻精彩,音頻是北京話北京事,而本文僅僅是普通話來描述,差得遠呢,以後有機會多錄一些音頻,發到公眾號或者喜馬拉雅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