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葬歌還是輓歌?——當代再讀老舍的《茶館》的現實意義

《茶館》是中國現代戲劇的一座高峰,尤其是當北京人藝將老舍《茶館》劇本搬上舞臺時,這家經歷滄桑劇變的茶館彷彿"活"了起來。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茶館》的主題一般認為是對"三個時代"的葬送;然而,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如果對此劇的藝術形象和語言等做文學內部研究,會發現作者的筆觸又是飽含深情的。

是葬歌還是輓歌?——當代再讀老舍的《茶館》的現實意義

一、"葬送了三個時代"的政治主題

自《茶館》問世以來,"葬送三個時代"的主題被廣泛接受。老舍以概括的手法,截取了三個時代的橫截面,分別是戊戌變法失敗後的清代末期,軍閥混戰的民國初年和抗日戰爭剛剛勝利的國民黨統治時期。以裕泰茶館為線索,將三個時期串聯起來,用京味兒的語言和精彩的人物速寫,刻畫出一幅幅風俗畫,向我們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現實,並且暗暗揭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人們的必然選擇,即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真正地拯救中國,拯救在水深火熱中的勞苦大眾。

老舍本人是附和這個說法的,在《答覆有關的幾個問題》中他說:"這出戏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五十年來的變遷。在這些變遷裡,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策臺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描寫他們的促進與促退。我也不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小人物經常下茶館的。那麼,我要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裡,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麼?"。由此看來,老舍想用小人物的生活來反映時代變遷的大主題的。此劇以茶館為社會的縮影,由70多個角色演繹出了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困境,時間跨度50年,每個人物都說著自己的話,有自己的故事,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以接踵而來的社會矛盾推動情節發展,從而揭示了時代的風貌和人民的心理,"歌頌了新社會"。

而有的學者對此持疑,認為老舍此舉是為了作品被主流接受,持此說的讀者和批評家用社會學來闡釋主題也是"善意"的誤讀。因為在建國前的老舍是遠離政治的,他渴望自由地創作,是一位愛國自由主義作家,而在建國後卻緊跟主流,大力歌頌,什麼原因促成了這樣大的轉變呢?從以下兩點或許可以找到合理的地方。第一,老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思想改造;第二,老舍是有烏托邦情懷的作家,他所歌頌的未來其實有很大的理想成分,所以他熱情地歡迎新政府,真誠地歌頌社會。對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老舍滿懷敬佩,"這就是共產黨沒有別的,就是大公無私,為國為民!對每個人都熱情關注。"因此,老舍在建國初也寫出了《方珍珠》、《龍鬚溝》這樣的作品。所以,老舍在批判舊時代是真的對以往政府的腐敗的批判,其中宣洩了他的不滿情緒,而歌頌的新時代卻是他理想中的烏托邦政治。

是葬歌還是輓歌?——當代再讀老舍的《茶館》的現實意義

二、憑弔老北京美好事物的情感主題

當舊時代的喪鐘一聲聲響起時,從小在老北京長大的老舍心中作何想?我想,那是和曹雪芹看待賈府一樣的複雜。

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的老舍是飽含著深情去描寫這裡的是是非非的,茶館像是一個象徵物,作為一個公共空間,它是海納百川的社會窗口。對於老舍來說,"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茶館是人們休閒的主要場所,人們自由地聊天閒談。從高朋滿座的熱鬧喧囂到香氣撲鼻的茶飲小吃,一幅幅生活圖景讓讀者感受到老北京所特有的閒適生活情調,他曾說:"我生在北平,那裡的人、事、風景、味道,和賣酸梅湯、杏兒茶的吆喝的聲音,我全熟悉。一閉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張彩色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膽的描畫它。它是條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條活潑潑的魚兒來。"它體現出老舍對老北京生活的依依不捨,那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承載著老北京人的情感。

如果從文化視角出發,那麼《茶館》中人物所象徵的文化,寄託了老舍對老北京生活的懷念。

常四爺耿直剛勇,不卑不亢;松二爺代表著閒適自在的滿族文化傳統,"就算我餓著也不能讓我的鳥餓著"。但是在動盪的社會中,強勢的奮進的文化得到重視,百姓惶惶的生活中,用來打發時間的清閒之事被擠壓,喝茶聊天、玩鼻菸壺、遛鳥唱戲等都逐漸被遺忘。

需要注意的是老舍並非全部讚美,他也站在文化批判的角度重新思考北京市民文化的精神本質。例如在安泰興隆的第一幕裡,就已經埋下日後沒落的伏筆,掩飾不住的腐敗墮落躍然紙上;第三幕中在茶館倒閉的最後一天,評書藝人和廚師們為他們曾引以為傲的玩意的失傳而緬懷。最後結尾三個老人給自己撒紙錢的場景將看客的情感推向高潮,悲憫之情油然而生。老舍帶著讀者對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重新審視,試想沒錢也要泡茶館,自己餓著也要鳥吃飽,這種喪失了生機活力的文化真的能走遠嗎?老舍對這種傳統的態度是辯證的,也是批判的。

是葬歌還是輓歌?——當代再讀老舍的《茶館》的現實意義

三、《茶館》的現實意義

在當代社會,科技日新月異,互聯網縮小了世界的距離,增加了每日生活的信息量,但是,人們對於歷史的記憶也越來越書面化,逐漸模糊。而《茶館》正是一段記憶的形象展現,它以更具體形象的方式向未來展示過去。

我們試從作品中不同階層的人物的生活和命運來看《茶館》的現實性。首先,是農民,代表如康六、康順子。康六是個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傳統農民,他勤勞、簡樸,但是生活依然被逼得賣兒賣女,把女兒給太監做老婆。康順子不過才十五歲,僅僅十兩銀子,她就被送給了老怪物,從此踏進火坑。其次,是工商業者,代表如王利發和秦仲義。王利發是一個有能力而通達的掌櫃,他繼承父親的處世哲學,"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人的喜歡",周旋著裕泰茶館,但是為"動腦筋,白費力,胳臂擰不過大腿去。"在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壓迫下,房租越來越高,特務來勒索,軍閥來攤派,最終靠自己勞動而生活的王利發無法抵擋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上吊而死;而秦仲義是個"財大業大心胸大"的實業家,他抵制外貨,走的是實業救國的方法,但是日本人將他的工廠"合作過去",國民黨沈處長將工廠當做"逆產"沒收,最終一個壯志滿懷的人不僅發出"有錢哪,就該吃喝嫖賭,胡作非為,可千萬別做好事"的哀鳴!

除了這兩類人物,還有鐵骨錚錚的愛國老人常四爺,能寫能算卻找不到事做而餓死的松二爺,被迫改行德爾傳統的評書藝人衛福戲,等等。這其中的每個角色都在說著與時代的關係,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每個家庭就是一座大山。《茶館》的主題是多義的,是對舊時代的猛烈鞭撻,激動地迎接新中國的曙光,同時也抱有一點對老北京曾有的美好事物的惋惜。而在當下,我們更要重視老舍對國民性的深思與批判。

是葬歌還是輓歌?——當代再讀老舍的《茶館》的現實意義

結語

我認為,《茶館》所體現出來的歌頌和揭露,是時代賦予的大主題,而其中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物,當引起每一個看客的深思,從滿族這一民族的興衰歷史可以看到整個民族的一些弊病,在時代的風暴中,一些傳統的美好事物被抹殺,這是社會導致的悲劇,也是文化自身和人物自身造成的慘淡結局。無論是面對時代困境還是人生困境,惶惶度日是不可取的,自省意識和理性的愛國情感是《茶館》體現出來的當代價值。再讀《茶館》,更重要的是審視過去而反思現在,然後展望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