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藥作珠,精耀如真":淺論古代玻璃器在中國無法流行的原因

序言: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人類發明了一種新的硅酸鹽材料——玻璃。它的出現比鐵器還要早,也略早於中國的原始瓷器。在兩河流域的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裡,都有過燦爛的玻璃文化。

在一般人的認知裡,中國具有悠久燦爛的青銅文明、陶瓷文明和玉器文明,唯獨沒有產生過玻璃文明。持這種看法的人對中國古代玻璃的起源和發展並不瞭解,雖然玻璃在古代中國屬於從屬地位,可是中國擁有具有中國特色的系統的玻璃發展史,中國的玻璃在整體成分、物理性質和發展方向上與西方玻璃有著明顯的區別。

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玻璃杯

一、玻璃的歷史

近年來,中國在陝西、河南、湖北和新疆等地陸續發現了從西周到戰國時期釉砂、玻砂玻璃的遺址近 30處,這正好印證了西周時期《穆天子傳》上記載的周穆王"升於採石之山,於是取採古焉,天子使重之民,鑄以成器於黑水之上"的記載,說明至少在三千年前,中國就已掌握了玻璃的製造技術。

在《穆天子傳》、《山海經》和《尚書》等古代文獻中,"玻璃"的名字有很多種,"琅仠"、"琉琳"、"流離"等都是玻璃的別稱。從唐代開始,中國人將西域進貢來的外國玻璃稱為"玻璃",中國自己生產的稱為"琉璃",以示區別。西漢桓寬在《鹽鐵論》中論及過當時玻璃的價值:"璧玉、珊瑚、流離,鹹為國之寶",說明在漢代,玻璃器由於燒製不易,與玉和珊瑚同價,是國寶級的珍品。

在漫長的歷史上,由於技術的限制,中國人都是用釉砂和玻砂燒製法來獲得玻璃態的混合體的。釉砂製作玻璃的辦法是用磨細的石英粉,添加少量的助熔劑和著色劑,用手或者用模具將釉質成型,然後放入灰堆燒製。它的助熔劑是石灰石、泡鹼和孔雀石的混合粉末,加熱到 700至900 ℃,這時石英砂便會熔解成一種玻璃態的釉層,便形成了玻璃器。玻砂燒製法和釉砂法相似,只是助溶劑是石英砂,燒製的溫度為一千度左右,玻璃化程度稍高於釉砂玻璃。


春秋玻璃器

由於中華文化對於玉石有著特殊的感情,加上中國陶瓷文化非常發達,所以中國古代玻璃始終處於玉器和瓷器的陰影之中。中國古代玻璃只是一種模仿玉器的材料,做為玉壁、玉環的裝飾,或者製作成仿玉的擺件,難以擺脫玉器和寶石替代品的地位,並不會在日常生活中大規模的使用,所以它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而不像其他古文明一樣重視玻璃文化,所以中國古代玻璃文化從整體上落後於西方,這是必須承認的。

二、玻璃為什麼在中國處於從屬地位

近年來流行一個詞,叫"技術生態位",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一種技術的環境所提供給它的各種可利用的資源的總和。它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外部因素,也包括技術水平、環境容量。

我們知道,一種技術只有能帶來經濟效益,或者成為社會上的需求,才能具有產品開發的優勢,掌握市場主動權,並形成產業鏈。而玻璃在中國,恰恰是缺少這種市場主動權。

從新石器時期開始,中國的先人們就發現了高嶺土,並掌握了陶瓷生產的兩個關鍵技術:高溫窯和高溫釉。中國的瓷土礦的蘊藏量很大,而且遍佈大江南北,這種富含三氧化二鋁的土燒製產品時所需要的溫度較低,燒出來的成品又能達到光潔潤澤,晶瑩如玉,所以得到了中國人的喜愛。

唐代玻璃器

相比中國先進的瓷器製造技術,中國的玻璃技術要落後不少。古代中國人自己製造玻璃多采用釉砂法,製作的目的以仿玉器為主,生產出來的玻璃學名叫"鉛鋇玻璃"。這種玻璃富含硅酸鋇,化學穩定性差,在潮溼的環境下容易風化瓦解成粉末,所以相比成熟的瓷器,很難受到人們的喜愛,也不能成為社會主流的日用品。

西方文明為什麼玻璃技術要領先中國呢?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並不掌握瓷器的製造技術。嚴格的說,西方國家直到十八世紀才學會中國的瓷器製造技術。"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所以他們在掌握了玻砂燒製法制造出玻璃器後,生活中的器具以玻璃器為主,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在漢代開闢了"絲綢之路"後,至少在隋唐時期就掌握了與西方一樣的玻璃製造技術,只是由於中國人與西方人觀念上的差異,使得玻璃無法在中國流行。因為相比瓷器,玻璃器在使用過程中經不過冷熱溫度的劇烈變化,比如中國人愛喝開水,愛用剛燒開的開水沖泡茶葉,早期的玻璃器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破裂,無法滿足中國人生活的需要。瓷器就沒有這種缺點,中國人使用瓷器的歷史又非常悠久,所以玻璃器不具備和瓷器競爭的資本,被中國人淘汰也就不奇怪了。

三、中國玻璃製造史

春秋戰國之前中國人制造的玻璃以釉砂玻璃為主,這種玻璃燒製時溫度不高,生產出來的玻璃雜質很多,並不完全透明。從西周的魚伯墓、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玻璃珠和玻璃碎片中,也可以看到這個特徵。這些早期的玻璃含有一定的鹼金屬氧化物,例如氧化鉀的含量就比較高。

北燕鴨形玻璃器

到了秦漢時期,中國人也掌握了玻砂燒製法技術,能夠生產出含鹼鈣硅酸鹽玻璃。這種玻璃帶有一種單色,或黃或藍,其中藍色玻璃被稱為"蜻蜓眼",常被製成藍色玻璃珠鑲嵌在貴族的劍柄和玉帶上。出土的著名"越王勾踐劍"的劍身正面就鑲嵌著藍色玻璃珠,與背面的綠松石相對。綠松石是春秋時名貴的珠寶,它與玻璃珠一起被鑲嵌在勾踐劍上,說明這時藍色玻璃是非常珍貴的物品。

從唐代開始,玻璃吹制技術經西域傳入大唐,納鈣硅酸鹽玻璃也伴隨著胡商來到中原。這種含鈣的玻璃化學穩定性較高,被唐人正式命名為"玻璃",與原來的中國人使用的"琉璃"、也就是鹼鈣硅酸鹽玻璃區別開來。從此之後,"玻璃"便專指透明的納鈣硅酸鹽玻璃;"琉璃"逐漸成為低溫燒製的帶釉陶的磚瓦的通稱,比如北京故宮中大量的"琉璃瓦"以及北京生產這種器物的"琉璃廠"。

宋代玻璃蠱

直到清代,吹製出的玻璃器都是少見的物品,一般人家是使用不上的。乾隆的詩中多次提到過清朝宮中的玻璃器,比如他有"西洋奇貨無不有,玻璃皎潔修且厚"之句,讚美玻璃器皎潔透明,是西洋進貢的珍品,很得乾隆的喜愛。

四、那些珍貴的玻璃器

失傳了的"隨侯之珠"據說就是玻璃器,是戰國人民人工煉製而成的玻璃珠。東漢的王充在《論衡》中記載"隨侯以藥作珠,精耀如真",這說明隨侯珠不是天然珍珠,而是用某種材料燒製的,從"精耀如真"的描述上看,極有可能就是玻璃器。當然,隨侯珠已經失傳,這也只能是一種猜測了。

先秦時期,中國人可以燒製出被稱為"蜻蜓眼"的藍色鹼鈣硅酸鹽玻璃,這種玻璃被製成玻璃珠,嵌入珍珠之中,成為先秦貴族墓葬裡最珍貴的隨葬品之一。上世紀二十年代,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私盜了洛陽金村戰國大墓,墓中的兩枚蜻蜓眼式玻璃珠被他帶到國外,此後下落不明,成為文物史上的一大憾事。

楚玻璃珠

漢代出現過一種直徑幾達兩釐米,藍綠色帶白色旋紋的"楚玻璃珠",製作工藝現已失傳,數量十分稀少,極為珍貴。在曾侯乙墓中,考古工作者就發現過173顆這樣的"楚玻璃珠",它們圍繞在幾個大的蜻蜓眼玻璃珠周圍,用黃色紗束串在一支玻璃管上,是極為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也是漢代玻璃器最高水平的典型代表。

漢代流行厚葬,尤其喜歡在墓中隨葬玉器。但是好玉畢竟少,除了王候將相之外,一些中等貴族便將玻璃代替美玉,陪自己在地下長眠。當時西漢政府在洛陽建有玻璃廠,據杜綰的《雲林石譜》記載:"洛河水中出碎石,頗多青白,間有五色斑斕,採其最佳者,入鉛和諸藥,可燒玻璃用之"。這些玻璃器以玻璃珠為主,也製作一些小件裝飾品,比如製作成玉馬的馬鞍、寶劍的護手,甚至也有玻璃獸。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就出土這高9.5釐米、寬6.7釐米,重852克的玻璃獸殘缺件,推算整器重當在1.5公斤以上。該玻璃器表面光澤如玉,是中國玻璃器中的極品,代表中國玻璃製作的最高水平。

五、玻璃器綜評

由於燒製的方法不同,以及重視程度不夠,歷史上中國製造的玻璃器的質量總體來說比國外的要稍遜一籌。據《演繁露》中記載 "中國所鑄玻璃,色甚光鮮,而質則輕脆,沃以熱酒、隨手破裂。自海舶而入者,制差樸鈍,色亦微暗;其可異者雖百沸湯注之,與磁銀無異,了不損動"。

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製造的玻璃,顏色和質地都很好,但是不耐用;國家產的玻璃外形上不如中國生產的,但磁實耐用,能滿足生活需要。其原因古人也分析過,他們認為"琉璃出大食諸國,燒煉之法與中國有異。其法用鉛、硝、石膏燒成,大食又添入南硼砂,故滋潤不裂,耐寒暑,宿水不壞,以此貴重於中國。"所以中國古代的玻璃多做為飾物和玉器的仿製替代品,並不做日用品使用。

收藏於哈佛大學的洛陽金村漢代玻璃器

其實玻璃器在中國古代不能流行的根本原因,是咱們有比玻璃好用得多而又物美價廉的瓷器。中國古代的製陶、青銅、制瓷、漆器等工藝都高度發達,對玻璃工藝發展的要求不是很迫切,所以從某種程度上抑制了玻璃工藝在中國的進步和發展。即使西方吹玻璃等工藝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已習慣了瓷器,所以易碎的玻璃在中國不能取得像西方世界那樣大的普及。

寫此文的目的,是想讓所有中國人知道,玻璃並不是西方人的發明,三千多年前的中國人也掌握了這種技術,中國玻璃工藝在顏色、質地上並不輸給西方,中國也能玻璃的性能和製造技術進行過不斷的改進。只是由於文化的不同,使得中國的玻璃製品以裝飾品和禮器為主,這是文明的差異和人民的喜好不同,我們完全不用放妄自菲薄。實際上,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國人壟斷了世界上的瓷器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這才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