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陶朱公經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懶惰,懶惰則百事廢。

接納要謙和,切勿暴躁,暴躁則交易少。

價格要訂明,切勿含糊,含糊則爭執多。

賬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則資本滯。

貨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則查點難。

出納要謹慎,切勿大意,大意則錯漏多。

臨事要盡責,切勿放任,放任則受害大。

用度要節儉,切勿奢侈,奢侈則錢財竭。

買賣要隨時,切勿拖延,拖延則機會失。

賒欠要識人,切勿濫出,濫出則血本虧。

優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則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則託付難。

貨物要面驗,切勿濫入,濫入則質價低。

錢賬要清楚,切勿糊塗,糊塗則弊竇生。

主心要鎮定,切勿妄作,妄作則誤事多。

工作要細心,切勿粗糙,粗糙則出劣品。

說話要規矩,切勿浮躁,浮躁則失事多。

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陶朱公《商訓》

能識人。知人善惡,賬目不負。

能接納。禮文相待,交往者眾。

能安業。厭故喜新,商賈大病。

能整頓。貨物整齊,奪人心目。

能敏捷。猶豫不決,終歸無成。

能討賬。勤謹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賴。

能辯論。生財有道,闡發愚蒙。

能辦貨。置貨不苛,蝕本便經。

能知機。售貯隨時,可稱名哲。

能倡率。躬行必律,親感自生。

能運數。多寡寬緊,酌中而行。

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陶朱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虛華,勿優柔,

勿強辨,勿懶惰,勿固執,

勿輕出,勿貪賒,勿爭趣,

勿薄育,勿昧時,勿痴賃。

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陶朱五字商訓:天,地,人,神,鬼。

天:為先天之智,經商之本;

地:為後天修為,靠誠信立身;

人:為仁義,懂取捨,講究“君子愛才,取之有道”;

神:為勇強,遇事果敢,敢闖敢幹;

鬼:為心機,手法活絡,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期限要約定,切勿延遲,延遲則信用失。

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商聖陶朱公經商“三謀三略”

一、《三謀》:

《人謀》

用人要正,忠奸定興廢。 大事要慎,妄託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處事宜靜,浮躁誤事多。 言行宜和,和氣能生財。

做事宜勤,懶惰百事廢。

《事謀》

用度宜儉,奢華財源敗。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貨期要準,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機。

進貨要嚴,濫入貨價減。

出納要謹,潦草差錯多。

《物謀》

優劣要清,混淆耗損大。

存物要整,散漫難查點。

價格要明,含糊多爭執。

賒欠要審,濫出虧血本。

帳目要清,糊塗弊端生。

查帳要勤,懈怠滯本金。

二、《三略》:

《貨略》、《價略》、《市略》

積著之理,務完物,審貴賤,無息幣。

范蠡說的“三略”是聚財的原理,他歸納為三點:

務完物,審貴賤,無息幣。

意思是說,貨物的品質要完美,要注意價格變化規律,莫要使貨幣停止流動。

務完物是《貨略》的核心,他說:“以物相貿易, 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

審貴賤是《價略》的核心,價格問題頗為複雜。

范蠡主要強調:“論其有餘不足則貴賤之。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范蠡說的價格原理,就是貨物供求關係的有餘與不足;

他指出了價格變化中物極必反的規律,“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經營商業的名言。

《市略》講資本金營運策略。

范蠡的“無息幣”就是說貨物、資金都要不停地循環,運轉。

他說,如此“則幣欲其行如流水。”幣即錢,錢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匯。

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大商之道!

大商與小商的區別:

於已有利而於人無利者,小商也;

於已有利而於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於人有利,於已無利者,非商也;

損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大商之經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於治國;

孫子,吳起之於用兵;商鞅之於變法;

其學問之精深,道法之玄奧,意氣之宏遠,境界之高明,豈是空想妄論之輩,俚諺俗語所能達到的。

大凡天下之學問,萬事成敗,皆不出道與術這兩大範疇。

道是河,術是舟;道是舵,術是槳。無河無以載

舟,無舟難以渡河。無舵則無方向,無槳則無動力。所以,道是方向,術是方法;道是法則,術是謀略。

謀者,韜略也,漢書藝文志雲:謀略,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天下之謀略,無論應用於何時何事,時謀,地謀,人謀這三則。陶朱公著有,陶朱商經十八法,分為三謀和三略,是為:人謀,事謀,物謀;貨略,價略,市略;這三謀三略,乃陶朱商經十八法之要義。

“兩權相害取其輕!”

“無事時如有事般提防,方可彌意外之變;有事

時如無事般鎮定,才能消局中之危。”

在經商的過程中,或是日常生活中,如果利益雙方得不到平衡,那麼就會產生矛盾和衝突,如果矛盾和衝突得不到合理的解決辦法,那麼最終誰的目的都達不到。予,就是合理解決這一矛盾衝突的最好辦法。通過這個辦法,解決了利益各方之間的平衡,最後達到了取的目的。

逞強蠻幹是絕不行的,一個成功的商人,首先要懂得商道之本,還要善於審時度勢,溝通權變,要善於聯繫各色人物,調和各種矛盾,明辨禍福利弊,也要善於轉輸貨物,商略價格,拓展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在商海中立於不敗之地!

下棋的最高境界是和棋!利緣義取,大商無算!

小孟(張桐飾)說:“商 都是不循規蹈矩的,仍容易走上不教不孝的歧途。”

雪瑩(張蓓蓓飾)說:“在我看來,真正的大商,僅靠貨通天下,利射四海,字號立百世不朽,財富積萬貫有餘,是遠遠不夠的。”

小孟問:“那還要怎麼樣?”

雪瑩說:“你不喜歡四書五經,這個就是大學的開篇啊。”

“哎,你說來我聽聽。”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與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 意誠而後心正 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 家齊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好,你把大商之道,比喻成明明德和天下平,太好了。”

“這也是我第二次去老李書屋的時候,突然想起來的。”

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孟洛川的經營理念,所展示的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經營之道,演繹著中國文化的內涵,以道家的大愛無疆、以儒家的仁德為核心;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原則;以見利思義為富重仁的理念;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得的博大胸懷。馳騁商場,叱吒風雲,是中國文化和中國商道的有機結合。

1、 地到無邊山為界,山登絕頂我為峰;

2、 緣聚緣散自有期,爾我分別在今日。

陶朱商經明奧理,鬼谷六韜藏玄機,

野鶴歸去閒心遠,大鵬展翅正當時。

3、 小商做事,大商做人;

4、 貴出如糞土,賤出如珠玉。

生意做獨市,買賣抱先行。

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

同本不同利,差別在算計。

百里不販樵,千里能販棗。

小店買個便,大店買個全。

不怕店門破,就怕店無貨。

貨到街頭死,人到市中活。

5、 何謂大商者:大商笑看書生。

胸存四海之志,懷抱吞宇宙之氣;

其學通於大道,其功接於社稷;

其勢糴入驚風雨,糶出泣鬼神;

6、 道與術、取與予、利與害、常與變、方與圓、生與死。

道是河、術是舟、道是舵、術是漿。

無河無以載舟,無舟難以渡河;

無舵無以方向,無漿無以動力。

道是方向,術是法則;

道是法則,術是謀略;

貨通天下,利射四海。

7、 陶朱經商十八法:

三謀:人謀、事謀、物謀;

三略:貨略、價略、市略;

8、懂得商道之本,善於審時度勢;

懂得溝通權變,善於聯繫各色人物;

調和各種矛盾,明辨禍福利弊;

善於轉輸貨物,商略價格拓在市場。

9、 做生意的目的:取利。取利要先予後取,予是解決矛盾的方法,結論:保持平衡。

10、商者的區別:

小商:於己有利而於人無利者;

大商:於己有利於人亦有利者;

非商:於人有利於己無利者;

奸商;損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

11、陶朱經商石中玉,鬼谷兵法壁有瑕。

大商之道何處尋,半部論語治天下。

12、聖人亦求達,達則兼濟天下;

君子不畏窮,窮則獨善其身。

13、子貢經商,取利不忘義;

孟軻傳教,欲富必先仁。

14、君子同而不合,小人合而不同。

15、羊群逐草,商人驅利。核心;以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原則;以 見利思義為富重仁的理念;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得的博大胸懷。馳騁商場,叱吒風雲,是中國文化和中國商道的有機結合。


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孟洛川的大商準則:

陶朱經商石中玉,鬼谷兵法壁有瑕。

大商之道何處尋,半部論語治天下。

孟洛川的大商理解:

於已有利而於人無利者,小商也; 於已有利於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於人有利,於已無利者,非商也; 損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孟洛川的大商之志:

胸存縱橫四海之志,懷抱吞吐宇宙之氣;

其學通於大道,其功接於社稷;

其勢糴入驚風雨,糶出泣鬼神;

正所謂,良賈何負名臣,大商笑看書生。

孟洛川的大商之功:

大商之經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於治國;

孫子,吳起之於用兵;商鞅之於變法;

其學問之精深,道法之玄奧,意氣之宏遠,境界之高明,

豈是空想妄論之輩,俚諺俗語所能達到的。

孟洛川的大商之法:

道與術、取與予、利與害、常與變、方與圓、生與死。

陶朱公生意經,經商十八法、商訓、十二戒、三謀三略、大商之道


大商無算

一、大商無算的詞義

大商無算,商為商道,商之價值觀及準則取向,無算為捭闔韜略之於智慧的信手拈來之算,即無所謂算計而無所不算。直譯為:宏大的商道沒有算計而又無所不算。通俗的解釋是:當生意做的非常大的時候,或經商理念達到一定境界的時候,考慮問題的角度和商業價值觀就會發生變化,和個人的修為一樣,不會去算計如何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因為這時候贏利已經不是第一位的問題,而是在於商業之法,商業責任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就無所謂問題,也即無所謂算計,當然就無所不算了。就如同不爭之人,反而獲利最大,不算之人,反倒得的最多。

故大商之道在於境界,大商之道在於“無算”。

“踏莎行,疆域遼闊,商機無限。關山重重路三千,駝鈴不辭塞北雪,帆影流連江南煙。糶東糴西,匯北兌南,經世濟民兩肩擔。”

這首詩,真是道出了古代大商的心胸與情懷。

大商之道,造就大商,大商之道,造就有競爭力的

真正的大企業。這點,我們需要不斷學習。

我有利,客無利,則客不存;

我利大,客利小,則客不久;

客我利相當,則客可久存,我可久利。

何謂“大商之道”?一句話,“商道”即“人道”。人生數載,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做事兒,一個人的性格,品質,修行決定了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方式,策略。實際上,一個人的一切行為表現都歸結為一個人人性的暴露。做事即做人,一切文化也都是做人的文化。故而商人有大商巨亨小商小販之分,亦又光明磊落的真商人與奸邪狡詐的假商人之別。

一,

大象無形,大愛無言,大道無名,大商無算…

二,

三千三百西江水,風天氣色求商人。

三,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生意作獨市,買賣搶先行,

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

同本不同利,差別在算計,

百里不販樵,千里能販棗,

小店買個便,大店買個全,

不怕店門破,就怕店無貨,

貨到街頭死,人到市中活,

南瓜再大本地賣,辣椒再小穿省過。

四,

一個成功的商人,首先要懂得商道之本,還要善於審時度勢,溝通權變,要善於聯繫各色人物,調和各種矛盾,明辯禍福利弊,也要善於轉輸貨物,商略價格,拓展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在商海中立於不敗之地。在經商的過程中,或是日常生活中,如果利益雙方得不到平衡,那麼,就會產生矛盾和**,如果,矛盾和**得不到合理的解決,那麼,最終,誰的目的都達不到,予,就是合理解決**最好的辦法,通過這一辦法,解決了利益,各方之間的平衡,最後達到取的目的!

五,

古人云:欲授之學,先問其志、何謂大商:貨通天下,利射四海。何謂名賈:字號立百世不朽,財富積萬貫有餘。

夫大商者,胸存縱橫四海之志,懷抱吞吐宇宙之氣,其學通於大道,其功接於社稷,其勢耋入驚風雨,笤出泣鬼神,也正所謂良賈何負名臣,大商笑看書生。大商之經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於治國,孫子、吳起之於用兵,商秧之於變法,其學問之精深,道法之奧妙,意氣之閎遠,境界之高明。

六,於己有利而於人無利者,小商也,於己有利而於人亦有利,大商也,於人有利而於己無利者,非商也,損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奸商也。

七,人的一生不出六個對論!此六個對論是:道與術,取與予,利與害,常與變,方與圓,生與死。

八,大凡天下之學問,萬事成敗,皆不出道與術這兩大範疇,道是河,術是舟,道是舵,術是漿,無河無以載舟,無舟難以渡河,無舵則無方向,無漿則無動力,所以道是方向,術是方法,道是法則,術是謀略。謀者,韜略也,漢書藝文志雲:謀略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天下之謀略,無論應用於何時,何事,時謀,地謀,人謀這三則,陶朱公著有陶朱商經十八法,分為三謀三略是為:人謀,事謀,物謀,貨略,價略,市略,此乃陶朱商經十八法之要義!

九,

境界、作為大商要站得高,看得遠!要有,地到天邊天作界,山登絕頂我為峰的精神。

十,

疆域無邊,商機無限,關山重重路萬千,仁愛在心,達江通海,帆影從從接九天,誠信在胸,走北闖南,君子愛財道不偏,經天緯地,利民為先,展我中華大商風範,大象無形,大愛無言,大道無名,大商無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