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黔東南具有原生態的美,在這裡你可以與大自然做最親近的接觸。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最大的侗寨肇興侗寨,世界最大天生橋黎平天生橋;中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岜沙苗寨,還有最美梯田加榜梯田,侗歌之鄉小黃侗寨,或是自然景觀,或是習俗、規模,在黔東南都算是數一數二的,非要置身其中才能感受。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西江千戶苗寨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西江位於凱里的東南,從雷山路口折向東北,是凱里周圍規模最大的苗寨,約有1000多戶人家,所以稱為千戶苗寨。這裡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腳樓,都是用楓木搭成,依山勢向兩邊展開,暗紅色的楓木板壁在夕陽照射下一片金黃,如果遊客秋天來此,可看到屋前屋後的巨大楓...... 西江苗寨依山而建,層層疊疊,在觀景臺可看到全景,很是震撼。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芭莎苗寨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只有2000多人的岜沙是一個純苗族村寨,苗語稱“biā shā”,意為草木繁多,髮髻、火槍和古樹是這裡的'三大寶'。岜沙男人的髮髻是他們與其他支系相區別的最重要的標誌,岜沙的男孩從出生起,便不能隨便洗頭、梳頭,更不能隨便剃髮,等到16歲時,要舉行一種古老的成年儀式,苗語稱之為“達給”:把一頭長髮統統剃去,只留下最中央的一撮,梳成高高的髮髻。從此以後,他就可以背上父親為他打造的獵槍,變成一個槍手,一個真正的男人,這才有資格跳花坡、吹蘆笙、遊方、結婚以及生兒育女。岜沙自古以來就有狩獵的傳統,直到現在寨中還有火槍隊,岜沙男人出門時槍不離身,岜沙也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此外,岜沙人最盛大的祭祀儀式就是拜樹神,每個岜沙人在有生之年都會種一棵樹,這些樹相當於他生命的守護神,成家時用這些長成的樹木建屋,死後便以此樹為棺,安然長眠。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肇興侗寨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有居民6000多人,被稱為'侗鄉第一寨'。寨中房屋全部為幹欄式吊腳樓,均沿河而建,錯落有致。寨內全部為陸姓侗族,建有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臺五座,以鼓樓分為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名稱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各旅店地址也以團的名字為主要座標。侗寨鼓樓是侗寨的標誌,人們多在此集會、社交、休閒,五座鼓樓的外觀、高低、大小都風格各異,蔚為大觀。肇興只有一條主街,沒有汽車站,班車彙集的附近就是肇興菜市場,兩邊街鋪林立,沿著街往前走能看到一條河,五團便沿河分散。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車江三寶侗寨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車江三寶侗寨侗族人口密度為全國第一,因此有著“天下第一侗寨”之稱。三寶侗寨位於榕江縣城北,屬車江鄉管轄,分上、中、下三寶,寨內沿江兩岸生長著千年翠綠挺拔的古榕樹,枝繁葉茂,四季常青。“三寶鼓樓”是世界上最高的侗族鼓樓,是車江三寶侗寨的標誌性建築。民族風情主要有攔路歌、攔路敬酒、行歌坐夜、踩歌堂、玩龍、酒席對歌、侗戲演唱及不拜堂婚禮習俗等,傳統節日有 “薩瑪節”、“吃新節”等。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加榜梯田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說到梯田,人們首先想起的總是雲南的元陽梯田和廣西的龍脊梯田,卻鮮有人知道貴州黔東南的加榜梯田。加榜梯田在黔東南的自然景觀中可以位居一二,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曾有所提到。加榜區域的稻穀面積近1萬畝,這裡的稻穀不適合機械化收割,人們依然用著傳統的摘禾刀。梯田是自然智慧的彙集,水裡不僅種植著水稻,還養殖著鯉魚和鴨子,鯉魚和鴨能給稻穀除害,它們的糞便也是天然的養分,目前這片區域很少使用農藥和化肥。一般所指的加榜梯田,從黨扭路口進入後分為3個部分:黨扭,加頁村,加車村,總共9公里。其中黨扭梯田最為經典,一般提及加榜梯田都會用到黨扭梯田的照片,加頁梯田是最美的一段,加車梯田最壯觀。梯田中還散落著苗鄉獨具特色的吊腳樓,遠遠望去,炊煙在深山裡緩緩升起,梯田的曲線美包圍著村落,落日的餘暉灑在明亮的水面上,真是一幅絕美的人間煙火畫。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小黃侗寨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小黃侗寨位於高增後坡的山頂上,距高增鄉約15公里,距從江縣城20多公里。小黃侗寨如今早已是天下聞名的“侗歌之鄉”和“音樂天堂”了,到那裡去旅遊的確別有情趣。小黃村居民均系侗族,過去我們常用“詩的故鄉,歌的海洋”來形容少數民族地區善於歌唱的情況,而這樣的形容只有用在小黃侗鄉也許才使人感覺名符其實。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宰蕩侗寨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村寨四周古楓挺立,小溪潺潺,鄉土田園風光,魅力獨具。居於此地的侗族屬於榕江侗族6大支系之一,寨內用青石板拼嵌巷道,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古樸莊重的韻味。 來宰蕩的遊客多半是衝著大歌來的。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黎平天生橋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盤點黔東南的那些“天下之最”


黎平天生橋為天然石拱橋,全長256m,雄偉壯觀,主拱橫跨福祿江上,黎平天生橋在2001 年1 月15 日正式獲得吉尼斯世界之最證書。天生橋橋身有石洞數個,深淺不一,洞中有無數蝙蝠棲息其中。黎平天生橋其結構之精緻,拱弧之圓率,拱底之光滑、拱頂岩層之規整,絲毫不假人手,純天然而成,不能不讓人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