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老闆”最容易犯的6種錯誤!(行走商界必備)

“中國式老闆”最容易犯的6種錯誤!不克服,生意很難做大做強

第1種錯誤:家長式的管理作風

有些老闆,在創業初期,因為規模不大,管的人少,所以往往就形成了“家長式”的管理方法,也就是一切由老闆說了算,一竿子插到底。這種“家長式”的管理方法,隨著公司的發展很容易得到強化。在發展順利時,老闆會把過去的成功等同於現在,把昨天的智慧等同於今天,把昔日的威望強加於眼下,結果,往往會為日後的失敗埋下禍根。

家長式的管理作風,會導致企業決策缺乏制約,再大的風險、再多的投資也是老闆一個人說了算,無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和集體決策機制,企業越發展,就越容易埋下危機和衰落的種子。譬如在曾經著名巨人大敗局中,史玉柱拒不納諫,執意推行巨人健康大行動(損失1億元)和修建巨人大廈(積壓資金17億元),造成巨人集團元氣大傷、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這就是由家長式管理作風造成的。

“中國式老闆”最容易犯的6種錯誤!(行走商界必備)

史玉柱

第2種錯誤:全憑經驗辦事

老闆個人素質的提高應跟上企業發展的需要。隨著企業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如何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運作資本、加強管理等等,都是企業老闆應該修煉的基本功。而所有這一切,對於很多從小做起的老闆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很多小公司老闆,往往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經營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路,這些東西要打破是很困難的。然而,市場是不斷變化的,老闆如果不懂得尊重市場變化規律、掌握消費動向,不能用新的眼光、新的方法去處理所面臨的新問題,則難免會令企業進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第3種錯誤:家族式管理

在我國,許多私營公司在起步時經常是通過親友的合作實現的,在看到有成功的例子的同時,我們更應看到那些失敗的例子,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由於經營的成敗與老闆的身家性命連在一起,所以,對外人不放心的戒備心理,使得許多老闆從創業開始就在企業內部搞家族式管理。家族式管理,使企業內部缺乏公平競爭機制,必然是外行領導內行;家族式管理,肯定會有“崽賣爺田不心疼”,必然滋生腐敗。

“中國式老闆”最容易犯的6種錯誤!(行走商界必備)

第4種錯誤:盲目自大,無限放大自己的作用

薛某曾是某公司的老闆,在生意步入正軌後,堪稱左膀右臂的兩個干將突然向他遞交了辭職報告。薛某眼裡閃過一絲震驚後,從嘴裡說出兩個字:“隨便!”這兩大幹將先是一愣,而後相對而視,心領神會地轉身而去。兩位干將走後,老闆竟將兩個原計劃炒魷魚的人納為左右臂,代替了原來兩干將的職務,沒過多久,公司的財務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境地,公司人心浮動,業績每況愈下。可薛某依舊鬥志昂揚,逢人就說:“這公司沒誰都可以,只要有我在,就垮不了!”辭職的左右臂看到公司的情況後,遺憾地說:“薛老闆錯就錯在不能認清自己,他希望別人拿放大鏡看他,自己卻用顯微鏡看別人。表面上他願意接受忠臣,願意這樣的人幫他闖市場,但實際上,他骨子裡喜歡奸臣,喜歡那樣的人吹喇叭、抬轎子。這是他的不幸,更是公司事業的不幸。”

有些老闆,在取得一定成功、賺了不少錢後,就容易飄飄然起來,就容易變得盲目,放大自己的作用,膨脹自己及家族的力量,認為沒有什麼事情能難住自己,結果,自覺不自覺地就會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第5種錯誤:盲目擴張,氣球吹得太大

很多老闆的理想是把生意做大做強,如做到“行業第一”、“進入世界500強”之類,這體現出了一定的奮鬥激情和無所畏懼的勇氣。但如果一味貪大、盲目擴張,生存空間容納不了自身的膨脹,猶如吹大了的氣球,必將爆炸。日本的八佰伴集團曾是亞洲地區最大的百貨公司,然而,最終卻破產了,其原因之一就是,在公司急劇擴張的同時,缺少周密有效的投資計劃,一味求“大”而喪失理性。

“中國式老闆”最容易犯的6種錯誤!(行走商界必備)

第6種錯誤:貪多求全

做生意,既不可貪大,也不可貪多求全,即便是想要多元化,也一定要控制住節奏。在西方經濟界,有一條跟“黃金分割”很類似的規律,一家成功的企業,其70%的資金應集中於某一行業,在對該行業的開發中,至少應有70%的資金應集中於某一類主導產品,而企業要形成規模抵抗市場風浪,其主打產品應力爭達到70%的市場佔有率。這條規律,對想要多元化的中國式老闆是很有參考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