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布置这三种“暴力”作业,家长有责任去拒绝

拒绝“暴力作业”

当老师错了,家长就有责任去拒绝这种错误的教育模式,你们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必须服从的关系。

有一天,我在学校帮一位同学补习了一会儿功课才回来,然后习惯性地在楼下按门铃。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开门的不是女儿,之所以奇怪,是因为往常这个时候总是她兴高采烈地来开门,然后再冲下楼接我,帮我拎包。

等我上楼一看,奶奶正倚门而立,见我上来了又是摆手又是做表示安静的手势。我悄悄一问,原来是小家伙今天在学校出了点状况,现在正在房间里写作业呢!

听见我推门进来,嘉雯紧张兮兮地把一个什么东西赶紧塞进桌兜里,一脸不安地看着我。然后,还没等我开口问,嘉雯的眼泪就哗地流了出来。

我好不容易安抚了一番,终于搞清事件的全过程:上午语文课听写生字,写完老师批改,嘉雯写的字笔画不规范、组的词中忘了加括号,却需要承担“严重”的后果:字连带词组,一个写六行,这样算下来一共有360个字。

以嘉雯的写字速度,这简直就是天量!这时,我又想起了她在我之前塞进桌兜的东西,“嘉雯,刚刚你把什么藏起来了,让妈妈看看,难道跟妈妈之间还有秘密吗?要知道,妈妈可是你的同盟军呢!”

“对不起,妈妈,我错了。”嘉雯一边把手伸进桌兜,一边跟我道歉。

嘉雯拿出来的是由三支笔芯并排绑在一起的“急速写字笔”,这种笔是孩子为了对付类似重复作业自创的一种笔,几支笔绑在一起,一次性写过去就会出现几次的数量。

看到这种工具,我无奈地笑了,“这是你自己弄的吗?”

“不是,是班里另一个同学的,他今天借我用,明天还要还回去。”

听了女儿的回答,可见借这支“神奇笔”的那位同学应该经常写这种作业。

看着女儿既委屈又害怕的模样,我真是很心疼,又觉得孩子很可怜。

同为老师,我觉得嘉雯的老师用这种方法让孩子改错,实在不妥,但又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太多的负面情绪。

想了想,我想出三点来帮助女儿走出此刻的心理压力。

第一,我告诉女儿,妈妈认为你的这些字并没有写错,只是你写得不够认真,老师看不太清楚,让你写这么多遍也是为你好。

第二,我看你这个同学的“神奇笔”一点都不神奇,倒是让你把字写丑了,妈妈认为你需要加强书写练习,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有老师看不清字的情况出现了。

第三,妈妈重新来教你“牧、丐”这两个字,你只要写规范了就行,不需要去进行这种毫无意义的重复。明天老师看到你写得不错,不会在意数量,你肯定也不会被留下。

嘉雯听了,情绪明显好转,紧张的心情也有所缓解。

我趁机告诉她,写字不要求快,一定要静心和细心,写完后需要认真检查,比如忘记加括号这样的所谓“错误”,我们可以不犯或者少犯;还有,学习是讲究方法和效率的,老师做这样的安排并不科学,我们不需要事事照办;最后,学习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也不必去计较批评,重要的是你自己真正的学会、明白。

女儿听了连连点头。

无独有偶,这种被我称之为负担的作业,尹建莉老师在所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也有提到,她把这种作业称为“暴力作业”,并认为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数量大。

第二种是惩罚性。

第三是恶意评价。

暴力作业这三方面往往是相随的,犹如贪婪、自私和嫉妒往往相随一样。它不仅给孩子当下的生活带来痛苦,更破坏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形成消极影响。

如果教育者能够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惯于从学生身上找毛病,那么,孩子的幸福指数应该会高很多。但令人心寒的是,大多数的家长、老师更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而不是孩子的心灵。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和老师相配合来完成,家长不能一味地听从老师的安排,更不能有: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让你写多少遍你就写多少遍……

要知道的是,老师也有错的时候。当老师错了,家长就有责任去拒绝这种错误的教育模式,你们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必须服从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