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拿400,領導拿8000!難道只配苦和累嗎?看完哭了

近日,微博裡出現了這樣一條熱搜內容:陝西醫院被爆出一線醫護補助400元,醫院領導拿到8000元。

一線拿400,領導拿8000!難道只配苦和累嗎?看完哭了

在抗疫的關鍵期,作為一線工作人員不僅承受了苦和累,還忍受著各種待遇上的不公平。

如果說,外界對醫務人員有所不理解,進而發生很多傷醫、拒絕醫生回到小區家中的事件,那同處於醫療體系的醫院管理層,不應該更加體恤醫護的汗淚,更加理解“讓醫生迴歸價值”的倡議嗎?

亦或者說,醫院管理層本就不與醫護站在統一戰線?

透過這次抗疫,人們開始看見醫護人員的另一面:在光鮮的白大褂的背後,是汗水與疲憊,是自顧不暇,是超常人承受能力的堅韌。

一線拿400,領導拿8000!難道只配苦和累嗎?看完哭了

然而,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還有這樣的一群人,在一家家藥店裡,值守崗位、充當先鋒,他們,就是中國藥店人。

在新冠肺炎爆發後,口罩成了全國人民最需要的東西,也成了一場輿論戰的引線。在這場戰“疫”中,藥店首當其衝變成了眾人攻擊的對象。

群眾害怕傳染到處求口罩,一家家藥店詢問卻無果。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賣口罩的藥店,結果卻因為價格而勃然大怒,一氣之下撥通了12315的電話,那家藥店因此而被罰款,從此再不進貨,被舉報被懲處,讓藥店人心寒而無力。

有人直言,藥店人太難了,口罩讓他們變成了人民的仇人。不賣口罩市民們怨聲載道;而賣口罩更是讓他們焦頭爛額,因為需求量暴漲導致口罩貨源十分難找,藥店的成本隨之提升。如何定價則變得棘手,按照市場價售賣被消費者投訴,而按國家規定的價格售賣,藥店就要虧損。另外還有限量售賣的問題,總之在消費者心裡,藥店在此次抗“疫”之戰中,無疑成了“罪人”。

由於正值春節物流與貨運的斷運與滯後,藥店缺貨或貨物在購進時的漲價,使很多不明真相的顧客誤解為藥店所賣的藥品是“坐地起價”與“變相漲價”,無數的指責與謾罵,不解與怨氣甚至顧客在意氣之下投訴與舉報,讓藥店人身心俱疲。但是他們沒有就此退縮,也沒有就此放棄自己的抗“疫”之路,仍舊冒著高風險,堅守在藥店為每一個上門的顧客服務。

為了避免聚集感染,多種行業與機構紛紛採取了自我隔離措施,大部分企業都停業或關門在線上辦公。但是由於藥店的零售性質與求醫問藥功能,藥店具有與醫療相仿的臨床一線屬性。為了讓群眾買到放心藥良心藥,早日脫離疫情,藥店人毫無怨言的站上了抗疫的最前線,他們不是英雄也沒有超能力,他們只是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卻願意為了人民而挺身而出,即使頂著被誤會被謾罵的委屈,他們也從未後退半步。

但以上種種也並非抗疫時期特有,在每個尋常的普通日子裡,藥店人超負荷工作就像“家常便飯”一樣常見。

以下這些藥店人的真實寫照,是不是你都經歷過?

01

朋友:週末放假嗎?這個節假日放假嗎?元旦總該放假了吧!

家人:過年放多少天?五一能回家吃一頓飯嗎?媽媽六一匯演你一定要去!八月十五能回來吃團圓飯嗎?……

藥店人:最近沒空啊,下次吧;藥店沒人啊,走不開;寶寶乖,媽媽下次一定陪你去;親愛的,你聽我解釋,真的不是我不重視你啊!

總結一句:真的幾乎是365天無休息,堆積如山的任務。沒空找對象、沒空陪家人。我說我是藥店的,相親對象都跑了!(好不容易調休了,大家卻又沒空了!)

02

顧客:您好,幫我測一下血壓。可以嗎?

藥店人:你的高壓是xxx、低壓是xxx,你的血壓有點偏高。

顧客(質疑的口氣):你測的準嗎?

藥店人:親,我們是專業的,每天給十幾個人測血壓的呢!

總結一句:顧客對我們總是保持著懷疑態度,寶寶是專業的,你咋就不信了!心好累啊!

03

巡查員:藥品的有效期、近效期的定義?列出在哪些情況下需要走不合格藥品流程?……

藥店人:頓時一陣緊張,腦子一片空白,支支吾吾就是說不出答案……

巡查員:作為藥店人,基本知識都不會,趕緊轉行!

總結一句:背不完的藥品知識,記不完的藥品賣點,一不小心記錯就要被人訓了。

04

藥店人:“媽,今天開會,回去晚點”、“媽,不用等我了,今天加班”……

財務:這是你這個月的工資,扣除請假、遲到……

藥店人:打開一看,就剩幾張毛爺爺孤零零的躺在信封裡。

拼命的加班工作,升職加薪的速度,遠遠比不過父母年邁的速度。

一線拿400,領導拿8000!難道只配苦和累嗎?看完哭了

藥店人也有家人,藥店人也是兒女,藥店人也是為人父母。面對病毒他們也會害怕,他們甚至回家都不敢讓家人靠近自己,但是他們無怨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