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存在主義視角解析《項鍊》的文學藝術魅力


以存在主義視角解析《項鍊》的文學藝術魅力

生活真是古怪多變,只需小小一點東西,就足以使你斷送一切或者使你絕處逢生。——莫泊桑

中學時期在課文裡讀過《項鍊》,單一的認為文章的寓意是說女主人公的虛榮。再次讀到這篇小說時,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莫泊桑是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項鍊》是莫泊桑短篇小說集中的一篇,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該小說敘述了女主人公馬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滿足自己的慾望,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整整勞苦了十年,放低身份為別人打短工,最後,偶遇朋友時從中得知所借的項鍊是假的。

莫泊桑刻畫了有血有肉且極易引發讀者共鳴的虛榮角色,鮮活反映了當時社會中人“存在”的問題,人的自由選擇,自欺,最後以荒誕的故事結局彰顯著小說的戲劇性。

對此,今天以存在主義的視角分析故事中蘊含的自由、自欺以及荒誕的表現。

01

存在主義的內涵之一:尊重個性與自由

存在主義又叫生存之一,是當代西方哲學主要流派之一。

該詞最早由法國天主教哲學家加布裡埃爾馬塞爾提出。其思想淵源主要來自於索倫·克爾凱郭爾的神秘主義、尼采的唯意志主義、胡塞爾的現象學等。存在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海德格爾,將存在主義發揚光大的是薩特。

從人學角度理解,存在先於本質這項原則中的本質是指人的本質。存在則是指人所面臨的、不斷變化的人生境遇。

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人是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礎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從而擁有意義。

薩特強調個人的絕對自由和與這種自由相伴隨的責任: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由你自己決定去選擇的。你的行為所導致的一切後果,正面也好,負面也好,都是由你自己去擔當。

以存在主義視角解析《項鍊》的文學藝術魅力

故事的女主人公出生在清寒的工薪家庭,無嫁妝,無遺產的情況下只能嫁給教育部的小職員,但她的內心裡渴望被人豔羨,風流標致,到處有人追求。居於家庭的清貧苦澀,她不願結交朋友,不願與好友聯繫,不想被人看到自己的寒酸,更不想看到別人過得比她好。

若是看到別人生活滋潤,內心會不平衡,接連的幾天,她都要傷心、懊悔、絕望、痛苦得整日哭泣。瑪蒂爾德內心是虛榮的,但作者並沒有刻意昇華這一點而是合理化馬蒂爾德的行為,愛美是女人的天性,而美麗本身就是女人生存的資本,是他們征服世界的重要手段。

女子原是沒有什麼固定階層或種族的, 她們的美麗、她們的嬌豔、她們的丰韻就可以作為她們的出身和門第。

接著故事掩藏著的自由選擇的機會來了,瑪蒂爾德的丈夫拿回了教育部部長喬治·朗蓬諾暨夫人的晚會的請柬,用於滿足瑪蒂爾德的虛榮心,經過百般的糾結後,她的選擇是抓住這次機會盡顯自己的魅力,為此她花掉了丈夫本作為愛好的資金換取赴宴衣服,在丈夫的建議下決定跟自己的朋友借首飾。

瑪蒂爾德如願的在晚宴引起了貴族的注意,但是再回家的路上,項鍊意外丟失了。作者的蓄意斗轉似乎是在打擊虛榮面具下的主人公,也應證了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

薩特: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質。人唯一確定的就是此時自己做出的自由選擇 ,由於世事難料,我們此刻的選擇或許是錯誤的,但人一旦作出抉擇就要為此負責。

人人生而自由,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是背後掩藏著相應的責任。所以瑪蒂爾德做出選擇後的她享受到了在宴會上被人追求豔羨的滿足感,同時也將要承擔項鍊丟失的後果。面對項鍊的丟失,她必須面對現實,擔起負債償還的義務。

02

存在主義的內涵之二:自欺的主題

在薩特最重要的著作《存在與虛無》中,就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來專門討論“自欺”的問題。而且在其它地方也多次對此問題有所涉及。

薩特:我能有在焦慮內部虛無化的能力這種虛無化的能力在我逃避焦慮時使焦慮虛無化。在我為了逃避焦慮而成為焦慮時,這種能力本身化為烏有。這正是所謂的‘自欺’。

簡單來說,自欺就是自己既知道事情的真相,又向自己隱瞞了真相。

瑪蒂爾德面對家中的境況,厭倦焦慮,她內心渴望過上流社會的生活,在還沒有收到請柬之前,常常陷入幻想,以逃避現實,滿足內心的慾望,此時她已經處在自欺的狀態裡。

她幻想家的接待室四壁掛著東方的帷幔...幻想兩個高大的穿著短褲長襪的僕人被暖氣燻得昏昏沉沉....她還幻想自家有幾個掛著絲絨簾幔的客廳....這些密友當然都是女人們心儀仰慕、渴望獲其青睞的名流。

終於迎來機會去實現慾望的時候,瑪蒂爾德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在舞會中沉浸自我臆想的上流社會里,她認為她的項鍊,美麗的衣服,就是她處於這個階層的符號,所以夜涼時,她丈夫給她披上普通外套時還責怪其打擾了她自欺的快樂。

薩特在《存在與虛無》自欺理論中講過,為了逃避困難,人們很自然地要求助於潛意識。以達到自欺的目的“是使我按‘不是我所是’的樣式是我所是,或按‘是我所是’的樣式不是我所是”,通俗來說,就是按照自己認為的來,而不是事實就是那樣。

以存在主義視角解析《項鍊》的文學藝術魅力

自欺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相信。

瑪蒂爾德存在自欺的意象裡,去相信自己戴上了項鍊,自己也就處在上流社會中,擁有了那樣的令人迷醉日子。她寧願自欺的生存,也不會去懷疑她的朋友能如此爽快的借項鍊的原因。

當瑪蒂爾德遇見朋友時,直接把10年來自己的遭遇歸罪於對方,而不是自己的虛榮。她這麼想,是存在主義自欺的心理仍然存在的,從她面對家境清貧仍然幻想自欺時,進入了了怪圈,再想擺脫自欺又沒有這麼容易了。

薩特說過人們同沉睡一樣地置身於自欺之中, 又如同做夢一樣地自欺著。一旦這種存在樣式完成了, 那從中解脫出來就與甦醒過來同樣地困難,因為自欺就像入睡和做夢一樣,是在世界中的一種存在類型,這類存在本身趨向永存。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辯論,說到精緻窮,根據定義,它是指一種普遍發生在年輕人群體中的生活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雖然賺得不多,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追求精緻。為了自己嚮往的生活和喜歡的東西變窮,即使窮得明明白白,也要活得精緻閃亮的態度。

愛美是人之天性,能力範圍內,讓自己適當的精緻是對自己的犒賞和激勵,對於年輕人而言,如果過度的追求所謂的精緻外衣,使自己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掉入廣告包裹著的慾望陷阱,追求表面看起來的精緻,內心貧瘠是對自己的自欺。

如果沒有辦法去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只會一直負債,一直窮下去。因為這種精緻,帶來不是自由,是幻覺,是為逃避現實的焦慮,激發存在主義潛意識中的自欺。

面對現實就是面對真相, 這是個痛苦的過程。薩特認為, 只有通過反思和麵對所處的境況, 自為才能實現超越。

以存在主義視角解析《項鍊》的文學藝術魅力


03

存在主義的內涵之三:世界是荒謬的,人無往不在荒誕之中

在薩特看來,相對於人來說,世界和人生都是“自在的存在”,既然作為存在,都有其既定的本質,而這種本質,薩特即認為是荒謬和痛苦。

並在著作《噁心》裡寫到:我明白了,我已經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噁心的答案,我整個生命的答案,其實,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歸結為荒誕這個根本的東西。

加繆也《西西弗的神話》中寫道:“一旦世界失去幻想與光明,人就會覺得自己是陌路人。就成為無所依託的流放者,因為他被剝奪了對失去的家鄉的記憶,而且喪失了對未來世界的希望。這種人與他的生活之間的分離,就像演員與舞臺之間的分離,真正構成荒謬感。

回看《項鍊》整個發現線,故事的最後將項鍊為主線對荒誕的進行了進一步的演繹,當馬蒂爾德偶遇當年借她項鍊的朋友,臉上掛著笑容的告訴對方關於項鍊的事情,內心還感到驕傲和天真的歡快。

她朋友說出“哎呀,我可憐的瑪蒂爾德,但我的那一串是假鑽石呀,它頂多值五百法郎……”時故事結束了。

以存在主義視角解析《項鍊》的文學藝術魅力

一瞬間激發極大地諷刺氣味,也是莫泊桑完成了對存在主義的扣問:人無往不在荒誕之中。讓讀者留下無限的遐想。

不得不驚歎作者這個"十年後相遇"的藝術構思是極具匠心的。先是讓瑪蒂爾德自由選擇,然後讓她陷入人生的悖謬之中:自由選擇機會,機會夾雜著自欺,在償還債務進行自我救贖,以為完成救贖的瑪蒂爾德換來的結果卻只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小說之所以不急於把謎底點破,而放到十年以後,就是要讓當事人和讀者同時為之一驚,增強出人意料的戲劇性,從而使作品結束時產生強烈的震撼人們心靈的悲情藝術效果,以此來烘托存在主義發揚者薩特的“世界是荒謬的, 人生是痛苦的”的原則。

04

評 價


莫泊桑通過《項鍊》的發表,以文字間潛藏存在主義的韻味,揭示法國19世紀80年代,資本主義的惡性循環發展,社會上道德淪喪,資產階級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扭曲的人性道德觀念。

由於這個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地位極不穩定,大家總想擺脫這種處境,躋身於上流社會。然而現實是大多數卻在競爭中落入更悲慘的命運漩渦裡。

社會環境是我們沒辦法去改變的,被社會不良風氣同化,人生也會是痛苦的。但不代表我們不能避免不幸,因為人存在而自由,當然自由也不是不受約束,人是自己行動的結果。我們不能選擇遭遇到什麼,但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它。


以存在主義視角解析《項鍊》的文學藝術魅力


誰也不能一些標籤定義誰,因為個體始終會是一件正在加工的作品。我們不斷地通過行動創造自身,在薩特看來,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困難,機遇等它本身就是人類境遇,從我們有意識開始,直到死亡將其抹去為止,我們是我們自己的自由:不多,也不少。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在面對誘惑,困境,選擇創造自己。往遠了說,就如父母雙亡與奶奶相依為命的李子染,原生家庭的糟粕沒有讓她淪陷,她選擇了正向看待積極行動。往近的說就隔壁外賣小哥,一年四季都沒消停,每次見他都是樂呵呵,他在自己的境遇下,他選擇去自己人生走向,定義自己的人生價值。

以薩特的存在主義總結,也許你在受著道德規範的指引,或者以特定的方式行事,乃是源於你的心理狀態或過往經歷,或是因為你周圍發生的那些事。這些因素確實會有一定影響,但把它們全加在一起,也僅僅相當於你必須要做出行動的那個“境遇”。

而就算這種境遇難以忍受,也仍然可以自由地在心中和行動上決定如何去看待它。從現在所處的地方開始,進行選擇。而在選擇中,便選擇了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再從存在主義的視角看《項鍊》,女主人瑪蒂爾德最終的結局自然是悲劇的,她選擇了虛榮自欺,走進自己設下的圈套,選擇下就是代價。

莫泊桑這部作品值得被世人品讀一百多年,說明他的藝術魅力是無窮的,更重要的是他通過書給到當下的我們警示,處在這樣偶然荒謬的世界,雖然我們會面臨各種苦難,但是人們依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成為什麼樣的人並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通過正確的方式與世界相處,能賦予個體“存在”的價值意義。

我們存在,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本質。我們可以做許多白日夢,可以失敗,可以哭泣,但也可以光芒萬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