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最惨父母,全部积蓄320万买房,亲家母鸠占鹊巢

“爸,我想在房产证上加上倩倩的名字。我是你们的儿子,倩倩是你们的儿媳妇,这房产证上,要是没有倩倩的名字,我心里不好受。”


《安家》最惨父母,全部积蓄320万买房,亲家母鸠占鹊巢


电视剧《安家》里,严叔夫妇两个老人用一生卖包子的积蓄给儿子全款买了房,当罗晋饰演的中介建议付个首付,儿子儿媳还年轻,贷款由他们承担,剩下的钱用于两个人养老的时候,他们一算,贷款最少也要多还120万多,严叔夫妇觉得太多了,儿子工作不久,要背这么重的债,日子不好过,他们两口子活着,就是为了儿子,只要儿子好,那就比什么都强,反正手里有付全款的钱,干脆就付了。


《安家》最惨父母,全部积蓄320万买房,亲家母鸠占鹊巢


可是当自己退了房子,正准备搬进去的时候,亲家母鸠占鹊巢,儿媳妇理都不理,儿子让爸妈先回去。于是两个老人带着行李,住进了包子店,可是祸不单行,包子店被查封,二人无家可归,严叔要回老家,妻子不同意,说住马路也要留在上海,带孙子。


《安家》最惨父母,全部积蓄320万买房,亲家母鸠占鹊巢


孩子不应该是你的最爱。

我们的传统文化,重亲子关系而不是夫妻关系。简单讲就是,夫妻关系只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是长辈给晚辈服务的载体。

就像严叔夫妇,一辈子勤勤恳恳、省吃俭用,就是为了给儿子买房子,让儿子过的好就行了。严叔的妻子,在被儿子儿媳妇赶出家门无家可归的时候,还想着儿子和孙子在哪,她就要在哪,哪怕睡马路。


《安家》最惨父母,全部积蓄320万买房,亲家母鸠占鹊巢


经常有很多人有这样的观念,有了孩子之后,父母所有的财产、精力,都要给孩子。

在我儿子刚出生的第一年,老公的妈妈就经常在我儿子跟前讲,这个家,我和老公的房子,以后就是孩子的。

主持人孟非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谈到这一点,大概意思是,不要给孩子从小灌输父母的房子以后就是他的,只有他自己的房间,他有使用权而已。

一般情况下,看不得孩子受苦,是父母自己的童年比较苦,他们自己不甘心,于是有了孩子之后,拼命付出,表面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的“内在小孩”吃苦。于是包办就产生了,但是包办对于孩子传达的不是爱,而是你很弱、你能力不行,遇到问题,需要父母出面解决,孩子探索之路被打断,常常产生愤怒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溺爱下的孩子,最终长成了“白眼狼”的原因。

作为子女,请饶了你们的父母,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

《奇葩说》曾经有一道辩题,生活在外地,过的不好要不要对父母讲?

李诞讲,他这个年纪的孝道就是让父母觉得他们自己还有用,还能帮得到孩子。


《安家》最惨父母,全部积蓄320万买房,亲家母鸠占鹊巢


而高晓松认为,人总会长大,早晚有一天会不报忧,不存在断绝,

父母的关系是断绝不了的,但是可以转变,你不可能要求跟父母一生都是亲密关系。我好为中国的父母悲哀,仿佛他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没有独立的人格,不配有自己的亲密关系,只能和孩子相濡以沫。如果哪天中国的父母能像西方父母一样,卖掉房子去旅行,而不是为了给儿子攒钱娶媳妇恨不得睡大街,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我给你买了房,你所有的酸甜苦辣我可不得知道。


《安家》最惨父母,全部积蓄320万买房,亲家母鸠占鹊巢


我们很多年轻人,一边拿着父母给的钱、房、再把自己的孩子塞给父母养,一边又控诉父母的控制欲强。

写在最后。

很多父母的爱集中表现方式就是牺牲自己的物质,保证孩子的生存条件,但是如今社会已经不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父母爱的方式也应该相应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