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春节宅在家又重温了一下《陈情令》了,本以为剧中最大的boss是金光瑶/孟瑶,实则不是而是看似傻乎乎,担心又怕事的聂怀桑。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初识聂怀桑给人的感觉就是没什么心机,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只知道吃喝玩乐,寄情于山水,还记得在姑苏蓝氏听学的时候他躲在孟瑶的身后那一副怕事的表情,相信你怎么也不会把他联想成是剧中最大boss吧!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前期聂怀桑可是什么事情都不操心的,因为事事都有哥哥聂明玦在前面挡着,根本不用他操心 ,而且凭借他清河聂氏在四大家族中的威望,纵使有人瞧不起他也不敢对他怎么样,然而当他哥哥去世后,聂家就只能靠他撑起了,给外人的感觉他依旧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然而他在背后却做了不少小动作,而这些事情并不是依靠一人之力一下就能完成的,然结果表明这些事情都成功了则表明他早就开始盘算了,可见其人心思有多重。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也就是在最后的两集中才突显聂怀桑的心机,就凭借一句话“曦臣哥,小心后面……”成功借刀杀人,斩除了仙督金光瑶,也为兄长复了仇。在金光瑶把蓝曦臣、魏无羡、蓝忘机、金陵、江澄等人齐聚庙中,后来聂怀桑被擒来(应该是其算计好的,不然不会怎么巧)在后来的受伤(算是苦肉计吧)敷完药把要藏起来,还说了一句模棱两可让泽芜君误会的话,才误杀了金光瑶,但却达到了他的目的,这个时候他躲闪的眼神以及金光瑶无奈的表情都足够说明这一切都是他做的局,估计就连聪明一世的金光瑶都在感慨自己会栽在这个胆小怕事之徒手中,就他之前给人的印象金光瑶也知道就算他指出真相也不会有人相信,最后金光瑶都是无奈地表情也不为自己辩解。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本以为聂怀桑的最终目的会是金光瑶的仙督之位,没成想他只是为了复仇,而并不是迷恋权位,可见他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但也不是,从他复仇的手段而言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心狠手辣,其实从他手持的那把扇子中就能找到答案:一面山水画寓意他还是年少时那个酷爱山水的少年,你们是否还记得“我记得有人说过,这山川美景四时风物,真是怎么看都不觉得厌啊。”这句话,这大概就是聂怀桑最好的结局吧,志不在权,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给兄长报仇,虽然手段有点恶劣。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一面四个大字“与世殊伦”源于西晋诗人左思的诗句“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原诗是用来评价荆轲的,意思是虽然没有壮士的气节,却有着与世间普通人截然不同的品行和抱负。这句诗用来形容聂怀桑也是恰如其分。聂怀桑表面一问三不知,却是剧中现世篇的幕后主使,魏无羡和蓝忘机都得被他支配。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如果聂明玦还活着想必聂怀桑还是那个游历于山水的“纨绔少年”吧!只是因为兄长的离世面对庞大的家族不得不使曾经的不羁少年担负起他的职责,而在他内心最深处他还是当初那个少年,初心依旧!一切都变了也貌似都没变。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陈情令:聂怀桑杀了金光瑶后为何不当仙督?其手持扇早已给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