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利率未来10年降低的可能性大还是升高的可能性更大?

童年11508822


现在,许多解读在回答如何选择的问题时,往往给出这样的建议。如果预期LPR未来是

上涨的趋势,就选择固定利率,如果预期LPR 未来是下降的趋势,就选择LPR浮动。同时,很多专家也指出,在未来将进入一个利率下降的通道,选择LPR浮动比较有利于减少利息支出,减轻月供负担。在此,有必要厘清几个重要的误区。

首先,利率下降的趋势确实存在,但从上述转换目的的分析我们也看到了,房贷利率将同基准利率区分开来,因此,鼓励实体经济宽松货币形成的利率下降同房贷利率还是不同的。从房住不炒角度看,未来房贷利率尽管有可能下降,但同整体利率下行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也会有房地产政策调控方面的考虑,不会一味跟随整体利率下降。

其次,许多专家都说西方许多国家都是长期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了,因此,我们未来也会这样,利率会不断下降。这也是误区,一方面,我们要搞清楚这个负利率是指存款利率。另一方面,西方各国也存在住房贷款利率同其他利率的差别。还有,西方各国情况也是不同的,欧洲和日本长期经济低迷,房贷利率确实比较低,很多在2%-3%,甚至有2%以内的情况。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又不一样,要高于3%,其中澳大利亚要高于我国。美国的利率波动也比较大,在2010年前后的一段时间,美国地区出现过3%左右的低利率情况,但在2015年以后开始逐渐攀升,最高超过5%,最近的利率在4.75%左右,和我国情况差不多。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历史纵向和国际横向进行对比来观察目前利率的相对位置。同时,我们也从一个独特的存量角度来分析利率下行的空间问题。

从历史纵向来看,目前的房贷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而且确实存在下行趋势。

但是,正因为处于历史低位,尽管仍有下行空间,但降幅应该不大了。而且,从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来看,利率还是会有一定的波动。这个我们下面从美国的情况中也可以看到。

从横向的国际比较看,能与我国在经济体量和经济发展趋势上可以类比的只有美国。从美国房贷利率的历史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房贷利率的确有下降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波动也不小。在长达40年的范围内,利率在3%左右的时间不足20%,在7-8年左右,而且随着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房贷利率在2015年以后,也有了不小的上升。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房贷利率确实有下降的空间,但在一个较长的周期看,还存在不小的波动。如何选择要看目前的利率更靠近历史地位,还是相反。这样,才能看出从二三十年的长周期中,未来上升或下降的概率有多大。

从房贷存量的利率结构来分析。

在2016年9.30新政以前,有长达10多年利率采取的基准利率下浮的优惠,许多利率甚至达到7折,普遍不低于8.5折,即使二套房都有9折的情况,此后的一段时间也有不少首套房优惠5-10%的情况。而上浮的情况都在这个时间以后。从房贷余额的历史数据分析,目前房贷余额在30万亿左右,2016年底前大约在20万亿,也就是说,加上后期的首套房优惠,大约70%的房贷余额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有优惠的,同时粗略估计,可能有40%的贷款余额存在7折利率优惠。因此,我们在预测利率下调空间时,要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不是从LPR本身出发来调整,而是考虑那么高比例的优惠情况,这样对LPR的下调空间也是有影响的。就是说,大多数贷款的利息差没目前的LPR利率那么高。这也制约了LPR的下调空间。也就是说,有70%的贷款是低于4.9%的,大多是在4.165%(85折)以内,甚至40%在3.43%的低水平,接近公积金贷款的3.25%低水平。这样计算,原来的7折利率加点在-1.37,3.25+1.37=4.62%。也就是说LPR降低到4.62%的话,有40%的房贷利率等于公积金利率这个公认的低利率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利率下调的空间。


金陵邵雪松


我是银行职员,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先看下什么是lpr利率:

lpr的全称为(Loan Prime Rate),也就是“贷款基础利率”,这个利率最开始是用于对公贷款,但实际效果不大,因为还有人行公布的基准利率,银行大多还是以基准利率的浮动来进行定价。之后慢慢开始改革,重要性逐渐提升,现在已成为银行利率的重要参考标准。

能知三日事,可富万万年。我虽然没有这个预测能力,但从大趋势来看,未来lpr利率大概率会下降。这既是现实考虑,也是金融改革大势所需。




闲云公子


未来10年,LPR下降的可能性更大。

首先,从我国历史情况下,融资价格是一直下降的。在1990s,存款、贷款利率均在10%以上,而现在基本维持在5%以下。

其次,从国外经验看,目前欧洲、日本等地,利率已经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目前,我国的利率5%左右,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最后,从目前人民银行的口风来说,短期降息是大概率事件,融资成本降低也是大概率事件。

综上,根据历史预测未来,LPR下降的可能性是更大一些。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经济学的“供求关系”来分析一下未来的利率走势。

首先,全球都在大量的量化宽松,不断增加货币供应。目前,货币供应已经大大超过实际的需求,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在上升,货币在贬值,换句话说,就是货币的价格在下降,换言之,LPR价格会下降。

其次,放水容易,收紧难。如果收缩货币供应,很难给交代,而宽松是皆大欢喜。所以说,货币紧缩是短期、临时措施,而宽松是长期趋势。进一步宽松,进一步贬值,导致LPR进一步下降。

最后,未来是创新市场,资本紧缺阶段已过,未来是人力资源紧缺,相对应的,货币价值下降,也就是货币价格相对下降,也就是LPR下降。

不管从什么角度,未来10年这样长的期限,LPR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根据关注的问题,对回答进行补充:

一是,LPR改革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觉得是好事。按照贷款利率基准计价,常常市场价格不一定能反应市场供求关系。因为贷款利率基准是人民银行发布的,而人民银行在制定基准利率的时候,需要考虑太多因素,而不仅仅是市场化的供求情况。此外,基金利率调整频率也不会太高,进而影响基准利率的实际水平。而基准利率在那里,上浮、下浮也没有参考的市场基准,靠自己的摸索、想象。而LPR是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选做基准,一个月调整一次,未来可能每天都会调整。调整频率更高,对市场反应更快。此外,LPR去掉了很多其他因素,就是价格,所以可以很快地对市场价格作出反应,是一种利率市场化的体现。

我们不需要杯弓蛇影,在没有市场化价格的时候,呼唤市场化。当市场化的价格真正来临的时候,就担心,这是没有必要的。至于市场化以后,我们如何应对,是我们需要共同学习的。


二是,此次选择哪一种转换方式,跟原房贷合同利率有关系么?

我觉得没有关系。首先,此次是在LPR加点和固定利率这两种方式中,二选一,并且只能选择一次。以前的房贷合同利率是高还是低,对于LPR加点方式来说,只会影响加点值的大小;对于固定利率来说,只会影响固定利率定在哪一个数值。例如,目前你的房贷利率是基准上浮10%(4.9%*1.1=5.39%),相应的,加点值为0.64%(5.39%-5年期LPR4.75%=0.64%),以后均在LPR基础上加点0.64%;或者是原房贷利率是基准下浮10%(4.9%*0.9=4.41%),相应的,加点值为-0.34%(4.41%-5年期LPR4.75%=-0.34%),以后均在LPR基础上加点-0.34%。

其次,这是必须是二选一。也就是说,以前房贷合同的利率,比转换后的利率,是高还是低,是没有办法考虑的,因为以前房贷利率那种方式,不在转换策略之中。也就是,无法保留原有的定价策略。

最后,真正影响选择的因素是,未来LPR是下降趋势还是上升趋势,你愿意承担市场波动还是不愿意承担市场波动。若你觉得LPR是下降趋势,或者平稳的,可以承担偶尔的波动,毫无疑问,需要选择LPR加点的方式。若你觉得LPR是上升趋势,或者不愿意承担一些波动,那选择固定利率是合适的。


三是,国外的市场利率是否可以作为参考。

长期内,我觉得可以,并且是很好的参考。

首先,如果利率市场化之后,境内外联动会很明显。这几天美股大跌,带来A股也大跌,全球股市都在大跌,说明了全球市场化价格联动很紧密,反应很迅速。如果贷款利率也市场化了,也毫无疑问会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也就是会随着全球价格的波动。

其次,真正市场化利率的同业资金价格,从历史情况看,确实跟全球价格波动联系很紧密。全球价格下降,同业资金价格也下降,而这个时候,原有贷款体系下,贷款利率并不一定会下降。反之,依然。

然后,前几年的经验,也可以说明,境内、境外价格会趋于同步。5年前,境内、境外价格相差3个点以上,也就是跨境套利的机会巨大。即使同业之间的存款,境内、境外价格也差别非常大,导致了大量的内存外贷、外保内贷、贸易套利等多样化、层出不穷的套利模式出现。经过2年多的“努力”,境内、境外套利被抹平了,现在已经几乎没有套利机会,至少没有这种系统性的套利机会。

最后,市场化后的金融市场价格,确实比没有市场化的贷款市场,整体价格低。这也是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


刀剑笑miBanking


对于未来10年的lpr利率,我们可以做一下简单的一个推测。

首先lpr利率是一种市场化的利率。是有18家银行,主要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在贷款利率报价基础上,去掉一个最高价,一个最低价,然后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来的结果,所以lpr利率每个月都会变化的,但是具体到房贷上面,我们会选择lpr利率是以年为单位的。

其次lpr利率是走高还是走低,主要跟中国市场的货币政策有关系。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中国货币市场政策利率基本上是走高的年份比较多,走低的年份比较少,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入成熟状态,体量经济体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也有很多声音说中国市场利率会逐步走低,从这两年市场来看,央行的操作的确是有货币紧缩的预期在里面,市场利率向下走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再次10年的时间,lpr利率太难以预测,因为这里面变数太多!目前中国的房贷利率市场主要是上浮10%,或者是20%,那么利率也在一般在五点几左右,这一点在成熟国家里市场利率是算是比较高的,像美国的房贷市场,在2008年之前一般也在两个两个点左右。如果中国的房贷利率市场真的是走的是欧美这条路的话,那么将来房贷利率下调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那么采用lpr利率,相对于购房者来说可能要更好一点。

对于购房者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执行lpr利率!譬如说你的房贷金额比较不大,利率也比较优惠,那么你可以选择固定利率,如果有一天lpr利率大大低于你的房贷利率的话,你可以直接以自己的身份到银行拿一些其他贷款,然后把这个房贷给还掉,这样可以更低的市场化利率。如果你的房贷金额比较大,而你觉得市场化利率可能会更低的话,你也可以选择走lpr利率。将来真的出现固定利率比lpr利率低得多的话,你也可以选择用抵押等方式重新贷款,两方相互平衡一下,来弥补自己的这个利率差。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逐渐走向市场化,lpr利率将来应用的会越来越多,大家也会对这方面越来越熟悉,运用的途径可能也会更多。



闲话柴米财经


央行搞LPR的目的就是要把房贷利率和基准利率脱钩,原因就是基准利率未来肯定要下降,而房贷是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如果房贷利率和基准利率挂钩的话,房贷利率下降必然影响商业银行利润。所以央行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未来基准利率肯定要降,LPR也会降,但是幅度不会有基准利率那么大。


godisangirl


如果我的贷款到期日很长,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挂钩LPR浮动利率,也就是降低,理由有三:

第一,长期利率走势与经济潜在增速强相关。这反映的是投资回报率和产出增速之间的有机联系,多个经济体的长期历史数据都证明这种显著的联系(短期不一定)。人口老龄化、全要素生产率下滑、消费潜力透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均对应经济潜在增速结构性下行。

第二,高杠杆率经济体没有利率长期上行的基础。在堆积如山的债务中,speculative financing和Ponzi financing的比重将被动越来越高,只能依靠利率长期结构性下行来延缓问题。经济产出的增量,要超过债务本息的增量,才有可能让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

第三,过去三年多种内外部因素叠加,已经给经济运行造成了很大困难,民间投资信心不足,疫情更是带来意料外冲击,稳增长、保就业、防止出现倒闭潮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央行官员甚至已经公开谈话担心“信用收缩与经济下行叠加共振”。防止信用收缩,长期利率下行自是应有之义。

如果我的贷款剩余期限还很长,我会选择浮动利率。我只是在阐述我自己的观点,听者自作决断、自负盈亏。



潘洵


中国LPR利率长期降低趋势不可避免,原因就是整体债务水平太高,承认不了高利率。

从2009到2017年,中国的整体债务水平一年上升一个台阶,直到2018年轰轰烈烈的"去杠杆"中国的加杠杆进程才算中止——但经历2018年的持平之后(大家都喊痛,但是整体杠杆率仍然没了降下去),2019年中国整体债务水平又再度上升,目前已经超过GDP的300%。

而新兴经济体的总债务/GDP普遍在200%左右的水平,中国属于最高的一个。

不仅中国的总体债务/GDP是最高水平,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家庭部门、政府部门,中国的债务/GDP比例都已经达到了新兴经济体里的最高水平。

我们整体上的债务/GDP数字是发达国家的水平。看看日本和欧洲,不是负利率就是在负利率附近徘徊,原因无它,债台高筑而已。

美国经过多次加息之后,利率水平也是明显低于中国。

自2018以来,国家反复提到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虽然受限于美国之前的加息以及后来的通胀高企,央行不便大幅降息,但是只要内外环境容许,降息是不可避免的,LPR利率改革也是为此铺路。

加杠杆容易去杠杆难,降息趋势不可避免。


纵股论经


个人认为lpr在未来面临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大。

首先从近期的形势来看,全球的经济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的阶段,未来1~2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会比较恶劣,因此进一步降息来支撑国内经济,特别是维持房地产市场的一定增长速度非常必要,这样lpr的调低就是一个主要的趋势。

当然世界经济增速有可能在4年到5年的时间里完全恢复,那此时lpr可能回升了,我个人觉得身高的概率还是不大,因为现在全球进入了流动性泛滥的阶段,欧美市场的央行都把利息降低到0左右的水准,欧日央行甚至采取了负利率。另外美联储和欧央行的量化宽松也依然停留在资产负债表当中,所以全世界的基础数据规模是比较大的,在全世界央行宽松的浪潮之下,中国央行很难独自推升利率。

第三方面,现在即将迎来一个相对理性相对平稳的增长,所以即便是lpr长期的保持在低位,也不会造成房地产的快速增长,甚至是泡沫。嗯,在这样的顾虑被打消之后,Lpr,长期的保持低位来经支持经济的增速可能是一个主要的趋势。



咨询师天生


LPR老骗人是报价不是成交价格,那么可以理解为,当国家基准利率下调时,各大银行漫天要价,优惠返点,赠送大礼包,贷一送二。


瑶巷依钻石


我先说我的结论:中国未来利率持续走低是大概率事件。

随着中国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十年中国逐渐步入成熟发达国家行列,利率一定会持续走低。

而LPR+加点模式,随着利率走低而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