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雷峰塔突然坍塌后,专家在塔底究竟发现了什么?

风一样的小菇凉


雷峰塔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突然倒塌,随即引起重视,后来,考古人员在雷峰塔塔底发现了一座地宫。2001年3月11日在大开地宫的同时还进行了一场近18小时的直播。


  • 直播画面截图


雷峰塔由吴越国末代君王钱俶修建。到了北宋末年,方腊的起义军攻陷杭州,雷峰塔因此被毁。南宋宋高宗时期建都临安(现在的杭州),重修修补佛塔。明代嘉靖时,被倭寇再次焚毁。仅剩下塔芯矗立在原地。


  • 塔芯图


此后几百年间,人民所见的雷峰塔基本上就是这个形态的。直到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轰然倒塌。黄雾迷天之后就只剩下黄土一堆了。


一直以来都有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并且传雷峰塔为白娘子所建。但其实,根据在废墟中出土的一块石碑可知:吴越王钱俶之所以修建雷峰塔是为了供奉佛祖“佛螺髻发”,也就是佛祖的头发舍利。但是,它还在吗?有没有被盗呢?


  • 碑文


根据石碑上的记载,考古人员对雷峰塔基址进行了一番勘探,结果找到了传说中的地宫。并且没有在附近发现盗洞。在2001年3月11日9年,地宫发掘正式开始,同时直播。


地宫专用来放佛祖舍利、供养法器及善男信女们的供养物品。如法门寺地宫也有佛祖舍利出土,是一枚指骨。


  • 法门寺地宫出土佛祖舍利


地宫打开出土的第一件文物是一面铜镜,这面铜镜具有五代十国的典型特征,镜面上制作者的名字。接着又有一批文物出土。其中就包括一件鎏金蟠龙坐佛。


  • 鎏金蟠龙坐佛

为释迦摩尼坐佛,唐至吴越时期,唐代风格明显。


这尊佛像面阔方正而圆,头微颔,眉毛修长,眼睛微微睁开而细长高凸,做俯视状;眉间有白毫,双耳垂肩,颈部装饰3道蚕纹。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端庄慈祥,线条柔和,与下端蟠龙柱、须弥座浑然天成。


珍贵文物还有:

  • 五代十国的【玉童子像】

五代十国出土的玉器很少,所以有一件是一件,很难得。


  • 吴越国的丝织品【越罗】

越罗是献给中原王朝最贵重的贡品。


此外还有大量铜钱,并夹杂玉钱、玉龟、料珠、玛瑙饰件、铜镜、银臂钏等物,以象征供养舍利的“七宝”。


最后,考古人员将地宫里的最后一件文物【铁函】带回了浙江博物馆。直播到此结束。第二天打开铁函时就发现了鎏金银阿育王塔,内奉安“佛螺髻发”舍利。


  • 鎏金银阿育王塔

塔由纯银捶揲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塔呈方形,由基座、塔身、塔刹3部分构成。塔完整无缺,塔身镂刻的佛教故事在所发现的阿育王塔中最为清晰全面,是研究阿育王塔的珍贵资料。


  • 鎏金银阿育王塔塔身四面的浮雕

上左:太子舍身喂虎

上右:尸毗王割肉贸鸽

下左:快目王舍眼

下右:月光王施首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件鎏金银阿育王塔并不是独一无二的,雷峰塔的天宫也出土了一件差不多的银塔。


  • 雷峰塔的天宫出土银阿育王塔

五代·吴越(907—979年),通高33.5厘米,底座边长12厘米。2000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天宫出土。


在雷峰塔出土的这些珍贵文物中,鎏金银阿育王塔、鎏金蟠龙坐佛被评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尤其是鎏金银阿育王塔,在《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这本书上还登上了封面。地位非比寻常。



最后,推荐一个考古记录短片《千年雷峰塔》,挺久以前的了,想要了解地宫发掘情况,可以看一下。


我是阿斗,喜欢历史与逛博物馆。欢迎关注我一起了解中国文物里的那些事。


文物考古聊历史


当年读了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才知道雷峰塔真的倒塌过。

最先知道雷峰塔,肯定是从《白蛇传》里听来的。

这是万恶的法海老和尚关押白娘子的地方,法海老和尚恶狠狠的说:“只有雷峰塔倒了,你这妖精才能出来”,这句话一直是我小时候的梦魇。

后来看到18年后,许仙和白娘子的儿子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雷峰塔现状)

稍大一点,我知道这只是民间传说,雷峰塔下是不可能有白蛇的。

我七八年前去过雷峰塔,也知道这座塔是吴越国王钱俶在北宋时修建的。

我当时去的时候,雷峰塔已经修葺一新,是一座平面八角形的佛塔,游人可以上到五层阁楼的外挑平座上观赏风景。塔里还有两座透明的电梯,可供游人上下,十分的现代。

就在浏览雷峰塔的时候,导游小姐姐向我们讲述了白娘子的故事,没有什么新意,也听得多了。

但是小姐姐还和我们说了本世纪初重修塔时,在塔底的地宫里发现了许多好东西,过程十分精彩。小姐姐讲得眉飞色舞,我们也听的津津有味。


(老雷峰塔)

原来,2001年3月11日的时候,考古专家们经过勘探,决定对雷峰塔地宫进行考古发掘。

而且浙江卫视和中央电视台还同步全程直播,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那天的发掘从上午九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三点。果然不出专家们所料,雷峰塔的地宫埋藏的一只铁函被成功出土。

提起那次发掘,小姐姐说得惊心动魄。发掘开始20分钟左右,在用起重机吊起压在地宫口的巨石时,怎么也拉不动了。

经过考古专家们现场商议,又在地宫口架起六根钢管,铺上木板,准备将钢管固定在吊绳上增加拉力。

谁知突然发生了意外,重达750多公斤的压宫石掉了下来,重重砸在木板上。幸好巨石有钢索牵引,没有砸碎,让人虚惊一场。


(阿育王塔)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文物中,鎏金银阿育王塔可谓是佛门秘宝,价值无可估量。

阿育王塔由纯银捶揲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塔呈方型,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

塔完整无缺,塔身镂刻的佛教故事在所发现的阿育王塔中最为清晰全面,是研究阿育王塔的珍贵资料。

此塔是吴越国末代君主钱俶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开始营建雷峰塔时专为雷峰塔打造,塔身的圆拱形龛内镂刻摩诃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月光王施宝首、尸毗王割肉贸鸽、快目王舍眼等故事。

塔身正面有佛祖一生事迹的画面,完整无缺,是研究阿育王塔的最新资料。

雷峰塔地宫考古发掘是2001年国家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对研究吴越国的工艺成就、佛教文化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重修后的雷峰塔)

出土的阿育王塔经过现代技术修复和多次科技处理,已重现千年旧貌,目前正静静的躺在浙江省博物馆,欢迎每一位参观者。

如今在雷峰塔原址上,矗立着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的雷峰新塔。新塔依山临湖,再现了千年前的雷峰夕照美景,值得大家去看看。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下了。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发掘时,专家在塔底地宫中有了两个惊人发现,一个是价值连城的纯银金塔,一个是神秘罕见的白色蜈蚣。

雷峰塔的倒下与重修

雷峰塔的倒下并不奇怪,这座始建于北宋初年,重修于南宋,明朝时被倭寇纵火焚烧的雷峰塔,在嘉靖年间遭劫后已仅剩苍凉的塔身,当地百姓夜以继日的盗挖,更让这座历史悠久的雷峰塔摇摇欲坠,当最后一颗维持平衡的砖石被挖走,倒塌便不可避免。

雷峰塔倒塌后,成了一片废墟,无人关心,无人过问,曾经闻名全国的“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被尘封在历史的老照片中,再也无缘再现,无人得以欣赏。

正因为如此,专家并没有对雷峰塔废墟进行发掘,也没有发现什么。

1999年7月,浙江省作出一个重要决定——重建雷峰塔、重现“雷峰夕照”——因为这个无比正确的决定,我们才能见到今天的雷峰塔,尽管是重修,但它代表了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雷峰塔只是一座普通的塔,是北宋初年吴越国王钱俶出资修建,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心爱的皇妃祈福,并不知道塔内有什么宝贝。

雷峰塔的发掘和发现

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重修工程正式开始。

因为是原址重建,所以首先要对雷峰塔废墟和掩埋在废墟之下的地宫进行发掘,而这次规模不大的发掘竟然还进行了现场直播,很多关心雷峰塔的观众都通过观看了发掘过程。

雷峰塔本就不大,地宫更小,长、宽各半米左右,深度约1米,所以发掘过程十分顺利,但更让人感兴趣的不是发掘过程,而是最终的发掘成果。

首先是一座纯银镂空阿育王塔。这座阿育王塔造型极其优美,艺术价值极高,塔身镂空中放置着一个金棺,棺内盛装“佛螺髻发”舍利。在佛教中,金棺银塔是瘗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这种规格的阿育王塔据说在全世界只有六座,价值难以估量,一时轰动海内外。目前,这座纯银阿育王塔作为国宝级文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其次是一只罕见的白色蜈蚣。除了阿育王塔,专家称还在地宫内发现一只很小的瓶子,瓶子是全封闭的,专家小心翼翼打开后,却惊奇地发现里面有一只白色的活蜈蚣!

这只蜈蚣立刻引发大家的浓厚兴趣,白色蜈蚣本就罕见,但它能生活在密闭的小瓶子里不被闷死,才更令人觉得匪夷所思。一时间,“是谁,在什么时间,为什么把这只蜈蚣放在这里?蜈蚣为什么能在密闭环境中活到现在?”种种疑问一一涌现出来。

白色蜈蚣的用途和去向

更奇妙的是,专家把蜈蚣放回瓶中带回实验室,可过了一夜再打开时,专家们有了一个极其惊人的发现——瓶子里空空如也,那只白色活蜈蚣不见了踪影!

专家们仔细检查了瓶子内外,没有任何破损,没有任何人为打开或破坏的痕迹,这条蜈蚣好像瞬间穿越到另一个空间一样,无迹可寻,它的一切彻底成为谜团。

蜈蚣神秘消失后,专家们开始推测蜈蚣的来源。

这些专家都是听着《白蛇传》的故事长大,也都看过《新白娘子传奇》,有人提出一个大胆设想:雷峰塔是法海和尚用来镇压白素贞的,白素贞是白蛇精,而蛇最怕蜈蚣,即便千年得道的蛇精出于本能也对蜈蚣十分畏惧,就如同蜈蚣精畏惧公鸡一样。

专家做出大胆推断,这只蜈蚣很有可能是人为放在地宫内协助镇压白蛇的,放蜈蚣的人很可能受到《白蛇传》故事影响太深,才做出这种举动,而蜈蚣长久不见太阳,逐渐变成通体白色,并在阿育王塔内的舍利影响下,保持了长寿不衰。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1924年9月25日,13时40分,一场倾盆大雨之下,西湖边上雷峰上的雷峰塔倒了,没人管它,很快它就被历史的长河所掩埋。


这就是倒塌后的雷峰塔状况。

然后吧!到了2000年,有人大代表提出是否能恢复“雷峰夕照”的盛景了,于是考古所找了一大帮民工开始干活了。
挖啊挖,终于


表土清理完了。雷峰塔考古队决定开始挖掘塔基,

由于雷峰塔的塔基受损严重,塔基的地面砖块已经塌陷,露出来下面有空洞。

又因为古时候人比较迷信,建塔时都有个镇塔物,所以专家们建议再往下挖,又挖了170CM,这时到了2001年3月11日上午9时,考古队开始了正式的挖掘所谓的地宫了,其实就是一个土坑。

吊走上面的大石板,下面有块石头盖板,打开这个盖板,一个经历了1千多年的铁盒子出土了
专家们欣喜若狂,因为这就证明了雷峰塔镇塔之物历时千年没有被


盗取,这可是公元997年,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黄妃建的“皇妃塔”啊!


此次发掘,发现了堪称国宝的四角鎏金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铜佛像及其它60多件文物,其它的没有了。

哦!对了,还有只考古人员调侃的,有一只小的蜈蚣幼虫。


从小爱历史


北宋年间,吴越国王因为自己的皇妃,也为祈福而在西湖修建了“皇妃塔”,后被称为“雷峰塔”。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而建。因塔成之时恰逢北宋追谥钱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孙氏为“皇妃”,所以命名为“皇妃塔”。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


可以说真实的雷峰塔的修建目的与民间传说修建的原因是大相径庭的。民间传说雷峰塔下面压着白蛇娘子,是法海把有情人白蛇娘子和许仙无情拆散之后,把白蛇娘子装在钵盂里,并埋入地下,同时在上面建造了镇压白蛇娘子的雷峰塔。

白蛇娘子与许仙的故事深入人心,人们内心充满对许仙和白蛇娘子的同情与思念,也充满对法海的不满与憎恨。甚至,大家都期盼着雷峰塔快倒掉吧,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经历了风风雨雨一千多年的雷峰塔,在1924年9月的一天,真的倒了!为此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还写了一篇充满战斗力的,讨伐封建阶级统治者的檄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抒发情怀,以做纪念:

“听说,杭州西湖上单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在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

其实,雷峰塔倒掉之后,因为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深入人心,所以吸引了很多附近的老百姓的眼球。其中,不乏寻宝的人。据说,雷峰塔的下面藏着金光闪闪的金子,还发现了被说成是白娘子的后人的小蛇与白色的蜈蚣和女性饰品等等。那么,雷峰塔的塔底有宝藏吗?有白娘子吗?到底发现了什么?历史漫谈君与大家一起走入雷峰塔的故事,一探究竟。

一、雷峰塔下有小蛇、蜈蚣与女性饰品?

2001年,考古专家,对雷峰塔塔底进行了考古,保护性的挖掘。发现了雷峰塔下有一个长、宽在半米,深度约一米的地宫。

据传说,首先从里面爬出来的是两条小蛇,然后迅速逃走了。于是有人说这是白蛇娘子的后代,这个不可信,本身就是强加到雷峰塔的民间传说故事,所以,这个以讹传讹的说法没有意思。而在此处发现有蛇的踪迹,也非常正常,阴暗潮湿的地方,是它们最喜欢的藏身之所。

有关蜈蚣的传说,说是在一个镀金的小盒子里,发现有一条白色的蜈蚣。就在专家特意把蜈蚣放在透明的,只留一个小孔,又不足以让蜈蚣爬出来的容器里留待研究之时,结果蜈蚣不见了。这个说法不足信,根本没有发现白蜈蚣一说。

有关在塔底地宫发现的女性饰品指的是青铜镜,这个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具体是做什么用的?是照妖镜吗?这个还不太清楚,还有待于人们之后去揭开谜底。

二、雷峰塔的塔砖缝里的“宝贝”。

雷峰塔在经历了南宋年间的修复,后来的战火的洗礼和岁月的侵蚀后,摇摇欲坠,破败不堪了。直到在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怀着不轨之心,去偷盗雷锋塔的砖石,以期能够发财。

终于,随着“轰隆”一声,雷峰塔倒了。好事者去了很多,一时低着头寻宝的人不少。有人就抱着几块塔砖往家跑,心想只要是雷峰塔的东西都是宝贝。有大人,有孩子,在抢塔砖的过程中,有跌倒的,也有腿脚非常麻利,来回奔波几趟的。

有人就看见,塔砖的砖缝里有发黄的纸张,纸上有字,是经文。经过权威部门的鉴定,是类似于《楞严经》之类的经文。

据说,当时,吴越国王在修建雷峰塔时,根据当时人们的信仰,为了更虔诚,就把完整的一部经书分散,然后分别藏于砖塔的砖缝里。

虽然,这些残缺不全的经文在老百姓眼里是废纸,一文不值。但是,这是文物,是无价之宝,对研究人员来说有重要的价值。

三、雷峰塔塔底地宫的发现

皇上为了皇妃祈福而修建的塔,为表诚心,塔底肯定有东西。但是地宫上面的压宫石却成了拦路虎,粗略估计有上千斤重。结果费了好大劲,才用起重机把石头给移开。

地宫口的边沿上散放着几十枚铜钱,是开元通宝。而地宫下面有大小几十件珍宝,有玉饰品,有珍珠,有青铜镜,有银质的腰带,经书,铜钱等等。最珍贵的是鎏金铜佛像,还有一尊鎏金银塔——阿育王塔:佛像高35厘米,宽13厘米,塔身镂空,塔身里面还有一个金棺,金棺里装的是舍利子。

根据经书的记录,印证了雷峰塔的建造时间是北宋年间开宝八年,也就是977年,距今是1043年了。

而现在的雷峰塔是浙江在雷峰塔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于2002年竣工,重新屹立在西湖景区。

重建之后的雷峰夕照景区,占地面积8公顷,主要景观和设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汇文轩、放大光明阁、如意苑游客中心、藕香居餐饮点等,由杭州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管理经营。

至于,雷峰塔的发掘的文物就存放在浙江省博物馆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那里,找到博物馆里的雷峰塔文物展厅一睹为快。


历史漫谈君


自然不是传说中的白蛇白娘子,而是极为尊贵的“佛螺髻发”,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头发遗物。1924年,雷峰塔因屡次盗掘最终完全坍塌,七十七年之后,埋藏于地下一千多年的雷峰塔地宫重见天日。

雷峰塔,初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7年),是南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为供奉佛祖遗物而建。塔成之日正值宋太祖追谥钱弘俶的夫人孙氏为“皇妃”之际,因此该塔最初是被命名为“皇妃塔”。

因该塔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后来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人们对雷峰塔的故事耳熟能详,主要是因为民间故事《白蛇传》和鲁迅写的《论雷峰塔的倒掉》,都觉得塔下镇着白蛇。

宋徽宗宣和二年,也就是雷峰塔建成140多年后,塔身首次因战乱而遭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进行了重修,首次得名“雷峰夕照”,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明嘉靖年间,雷峰塔被倭寇焚烧,仅剩砖砌塔身。

到了清初期,雷峰塔还是裸露的残缺砖砌塔身,随着民间故事《白蛇传》的盛行,雷峰塔再次被人们津津乐道。康熙、乾隆下江南时,雷峰塔是必游之地。清末时,民间开始盛传雷峰塔的砖有辟邪等功效。

雷峰塔的厄运再次到来,人们纷纷偷盗塔砖,再加上不良商人的倒卖,雷峰塔塔身已经摇摇欲坠。1924年9月25日,残缺的雷峰塔塔身轰然坍塌,在部分塔砖中发现了秘藏的经卷,从此雷峰塔名存实亡。

雷峰塔的倒塌,在当时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议论。鲁迅先生借雷峰塔的倒掉,赞扬了白娘子的反抗精神,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当然,希望重建雷峰塔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直到解放后才变为可能。

1999年,雷峰塔的重建被提上议事日程,第二年雷峰塔重建工作启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了对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的任务,发掘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为了更好的重建雷峰塔,二是保护地宫文物。

对雷峰塔遗址进行清理,除了抢救性发掘地宫文物外,还要对雷峰塔的塔身、塔基和结构等进行详细的测量,以便恢复塔身旧貌。雷峰塔原塔身是八边形双套筒回廊结构,为现存五代佛塔中体量最大的。

雷峰塔的结构由外向里依次为:外套筒、内回廊、塔心室,而地宫就位于塔心室的正下方。2001年3月1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决定开启雷峰塔地宫。开启工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塔底是否有白蛇?

地宫发掘现场被严密封锁,除了考古人员外,其他人等不得擅闯。地宫位于雷峰塔遗址的正中央,呈八角形状,在清除了大量淤土后,现场加盖了防雨大棚。在雷峰塔地宫的塔心室处有一个盖盖板的大坑。

盖板的上面还压着一块巨石,地宫的千年秘密就被层层的封在里面。巨石的移动成了当时的发掘难题,这块巨石目视重达千斤,最终在机械的辅助下大石被移开。随后出现一层浮土,浮土上有数十枚钱币。

这些钱币是唐代的“开元通宝”,建造佛塔时洒落钱币是一种皇家仪式。考古人员在之前的清理过程中,发现地宫保存完好,这说明雷峰塔倒塌77年后没有遭到盗掘。接下来是一块大理石盖板,四周有砖。

当考古人员打开地宫大理石盖板后,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现场人员。地宫中的陈设与史料中记载的一样,一个铁函置于地宫正中,铁函下叠压有大量的各种铜钱,并夹杂着些玉钱、玉龟、料珠、等珍贵文物。

在铁函的四周还堆满了鎏金铜佛像、银腰带、玉观音像、玉童子像、漆镯、铜镜、铜钱经卷等文物。最让人们关注的是舍利铁函的开启,当舍利铁函打开后,一座精美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这是一座鎏金银质塔,塔高35公分,底座为方形,边长为12.6公分,塔上有水锈,在塔的四面饰有佛祖故事题材的浅浮雕。通过塔身镂空的部分,可以看到塔内藏有“佛螺髻发”的金质容器。

塔的下方是一个鎏金的银盒,银盒盖上饰有双凤缠牡丹纹样,四周等距分布着“千秋万岁”四个楷字,银盒旁绕着一根皮腰带,镶嵌有十多件精美的银质饰品。银盒中供奉的宝物就是“佛螺髻发”。

“佛螺髻发”乃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是佛祖头顶上的肉髻。这座鎏金塔是雷峰塔考古发掘的最大的发现,被称为“阿育王塔”。至此,长久以来关于雷峰塔底下压着白蛇的传说便不攻自破。

一年后,新建的雷峰塔落成。新塔建在旧址之上,保留了原塔楼阁式的结构。新塔完全采用南宋重修时的风格和大小建造。新塔由台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高71.679米,内部装有游览电梯。


野史也是史


神秘的雷峰塔。

鲁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名字叫《论雷峰塔的倒掉》,那时候还没整明白,雷锋同志难道穿越了,那个时候都那么出名?后来才搞明白,这个雷锋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叔叔根本不是一回事。

1、雷峰塔的由来。

我们现在都说雷峰塔怎么怎么着,实际上人家雷峰塔本名就不叫雷峰塔,人家本名叫皇妃塔。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末代国君钱弘俶为他的老婆修建的,至于为什么给老婆修塔,就是因为他老婆为他生了个儿子,为了为儿子祈福,同时祈求国泰民安,钱弘俶就西湖上建了这么一座塔。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雷峰塔,人家最初的名字很美,也很有纪念意义,叫皇妃塔。很不幸,到了明朝嘉靖年间,这塔失火了,塔上整个木结构全部烧掉了,就剩下砖石砌的塔身,通体成赤红色,远远看去,浑身都是窟窿,破败不堪。最终雷峰塔没有受住岁月的洗礼,还是倒掉了。

2、挖掘雷峰塔。

2000年十二月的时候,政府决定在原雷峰塔的旧址上把这雷峰塔重新修起来,因为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前期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到了2001年三月份的时候,这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就开始修复。专家们首先对雷峰塔的地宫进行了挖掘,在原址上,专家很容易就找到了地宫,这地宫也不大,呈正方形,长宽也就半米的样子,深也就是一米的样子。地宫最上边有一块重达750公斤的压宫石,在取出这个压宫石的过程中还差点出现了意外,亏得提前准备的好,没有破坏到文物,石头移开后,首先出土了一些方孔币,散落在地宫口上边,去掉地宫口的大理石盖板,一个巨大的铁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把铁函小心取出后,下边发现了大量的铜钱,玉石,珠子,还有鎏金铜佛,银腰带,玉童子,铜镜,经文书卷等珍贵的文物。当大家小心翼翼地把这铁函打开之后,神秘的阿育王塔横空出世。它高三十五厘米,底座呈正方形,长12.6厘米,塔身镂空,从镂空部分可以看见里面放着一个金棺,这金棺里边装的就是佛螺髻发舍利。雷峰塔重建考古发现,让神秘的阿育王塔传说成为现实。


智者说历史


雷峰塔的倒掉,让专家膛目结舌,地宫白玉碑上,写着【白娘子到此一蛋】。经专家考证,千年白蛇确实来过雷峰塔下蛋,毗蓝婆和白娘子是两个下蛋最成功的女人。

雷峰塔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17位专家冒雨进入地宫。雷峰塔地宫占地8763平方米,入地宫13米,阴风阵阵,让人毛骨悚然。地宫不远处,专家看到一个白玉雕凿的精制玉床,经鉴定为新疆和田玉无疑。玉床上写着【本仙白娘子下蛋处】,玉床上仍有一蛋,润泽如羊脂,历经几千年,余温尚存。

专家拿起玉床上的信签,字体清秀,确认为白娘子真迹【各位亲,白娘子祝几千之后的各位专家入宫一游。本仙一辈子唯下二蛋,一蛋孵化,一蛋留给专家作为营养蛋,此蛋为本仙亲下,并非仿蛋,不要胡说,此蛋药效,专治阳痿早泄,胡思乱想,捕风捉影,自以为是……。

进入地宫33米处,专家确认是白娘子的客厅,写着【白娘子大姨妈休息室】。当时有一半专家认为是白娘子的洗手间,另一半专家恼羞成怒说【你们什么砖家?白娘子的大姨妈是白娘子长辈,好不容易来串亲,怎么可以在洗手间休息?】

雷峰塔地宫原来是白娘子修炼的地方,称白宫。在地宫的墙壁上,记载了白骨精拜白娘子为师,修成九阴白骨爪,奉师命出宫杀和尚,其实白骨精并没爱上唐僧,白娘子与法海和尚有仇,才让弟子白骨精西天途中佛挡杀佛,僧来食僧。

在专家发现白娘子留下的内裤后,知道是昂贵的天蝉丝绸制成,据专家估计价值连城,他们确认白娘子是无人可及的第一美女,不是美女蛇,是美女仙。走出地宫的专家,一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伴随身上,据说有很多专家夫人闻到香味,怀疑老公有外遇,


白这个颜色


1924年9月,年久失修的雷峰塔轰然倒塌,好奇的鲁迅先生曾写文《论雷峰塔的倒掉》,而许多民间的神奇传闻更是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如:宝藏涌现,塔砖藏金;塔底发现几条小蛇,疑是“白娘子”后人;佛塔圣地,却在塔底发掘出女性饰品;纯银阿育王塔镇压一条“白色蜈蚣精”,被放在只能容一只蚂蚁进出的透明玻璃棺内,几天后却莫名其妙的失去踪影。

只是,不知这些传闻,那个为真,那个为假?

塔砖藏金,万人哄抢

雷峰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有“雷峰夕照”之称,也是西湖八景之一。同时,该塔原名为黄妃塔,也称西关砖塔。

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的塔砖有“辟邪”、“宜男”、“利蚕”等特异功能,塔砖也屡屡遭到有心人的盗挖。最终,导致屹立一千年多年的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轰然倒塌。但是,相对可靠的说法是,年久失修的缘故。

据当地一名年长的老者回忆,雷峰塔倒塌的第二日清晨,当他刚打开院门,就听到外面人声鼎沸,人们三五成群向着西湖方向匆匆而去。这时,邻居的小伙伴跑过来说:“听大人讲,昨天雷峰塔突然倒,塔砖里还藏着金子,我家大人都去了,我们也去吧。”

到了现场,发现雷峰塔并不是向外倾坍,而是由塔顶向内整个坐陷下去的。因此,下半层的塔基相对完好。不过,周国数丈范围的地面散落着无数的塔砖。只见,手脚快的已抢了三、五块抱在怀里。当时,由于老者和小伙伴年幼,每人只抢到了一块,并高高兴兴地抱回了家。

结果,大家发现,有些塔砖的侧面有个小孔,里面塞着一个小纸卷,纸张已经发黄,但字迹可辨。经鉴定,原来是《宝箧印陀尼经》(也有说是《楞严经》)的片断。

后来,据佛门中人说,依照佛门常规,佛塔落成时,会拆开一部佛经,并将每页分别藏于每块塔砖之中,以为镇塔之宝。

这下才明白,所谓的“塔砖藏金”原来是“塔砖藏经”。

几条小蛇,白娘子后人

随着“塔砖藏金”传言之后,又有人发现,从坍塌的雷峰塔废墟中,爬出了数条小蛇。因此,人们纷纷猜测,这些小蛇难道是“白娘子”的后代?

其实,这只是民间的笑谈而已。因为,蛇是冷血动物,本就喜欢在一些阴冷的地方居住。显然,长久失修的雷锋塔成了它们居住的理想家园。

佛门圣地,现女性饰品

2001年3月11日,专家在塔底地宫发掘的过程中,不但发现了铜镜、青铜佛像等许多很有价值的文物外,竟然还发现了几件女性饰品。开始,专家们还心存疑惑,难道“白素贞”曾在此生活过?当想到此塔也称黄妃塔,便释然了。

同时,专家在地宫又发现了唐朝的钱币。按理来说,唐朝的最后一年(907年)同建设时的(977年)相差了整整70年,怎么还会存放已失去任何价值的前朝钱币呢?

白色蜈蚣,不翼而飞

传言最为神奇的就是,考古学家们在珍贵文物“纯银阿育王塔”中发现一个纯金的小盒子,而盒子里放着一条一寸长的白色蜈蚣。白色蜈蚣本就罕见,而它却被“镇压”在小盒子里长达一千多年,究竟活着。

专家们为了便于究竟这条蜈蚣,找来了一个小型的玻璃棺,只留了一个仅容蚂蚁进出的透气小孔,并将蜈蚣放了进去。但是,几天后,专家们准备进行研究时,却发现玻璃棺中空空如也,白色蜈蚣已不见踪影,而玻璃棺依旧完好无损。

此传言,后来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只不过,经证实并无其事。

塔底真实发现

塔底地宫长约0.5米、宽约0.5米、深度约为1米,里面存放有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开元通宝”古钱币、古铜镜、一卷《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根镶嵌12件精美银质饰品的皮腰带、铁质舍利函等60件珍贵文物。

不过,据报道称,在塔砖孔内发现了“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的经卷”,并以此判断出雷锋塔的建造时间。同时,有专家认为“雷峰塔地宫的发现,是当年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因此,曾轰动海内外。


祥子谈历史


一座金塔,一条蜈蚣,砖中佛经!


说到雷峰塔,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法海将白娘子镇压在塔下。

然而现实的雷峰塔矗立在西湖边上,就是一座当年皇室为祈福和供奉建造的塔而已,看不出什么神话色彩。

1924年雷峰塔的倒塌导致了雷峰塔地宫的出土,对雷峰塔地宫的挖掘也被人们认为是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雷峰塔的倒塌众说纷纭,有人说盗墓贼多次的盗挖导致了结构的松动,也有人依神话传说认为白娘子即将出现,更可信的理由还是塔基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曾经的结构不再稳固,再加上年久失修导致了雷峰塔的倒塌。

关于雷峰塔地宫中的发现民间传说众多,这里且不论真假,说几个很有代表性的发现。

鎏金银阿育王塔


出土的最著名的东西就是这座塔了,塔的正面记载了佛的人生历程,清楚详细,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塔中供奉着佛祖的头发,称为“佛螺髻发”,据说,这也是雷峰塔修建的原因之一。

白色蜈蚣


传说塔下压着一条白色蜈蚣,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生存了近千年而没有死去,就在地宫被挖掘的不久,专家正打算对它进行研究的时候又神秘失踪了。

有人一定要说这蜈蚣和白蛇有着什么关联,在我看来是中神话的毒太深了。这样的传说想来也是民间附会而成,地宫中多蜈蚣,也许只是发现了几条普通的蜈蚣,以讹传讹就成了现在有模有样的传说了。

塔砖藏金


雷峰塔倒塌的年代,曾有“塔砖藏金”的说法,引发了民间疯狂的寻找和挖掘,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没有黄金的。

虽然没有黄金,为钱财而来的人们很失望。但是砖中确实藏着东西,其高绝的考古价值让历史学家们很是开心。

原来,塔砖中藏着的,不是黄金,而是一部佛经。

佛门中人说,依照佛门常规,佛塔落成时,会拆开一部佛经,并将每页分别藏于每块塔砖之中,以为镇塔之宝。

真实的说法其实是“塔砖藏经”,却被一味追求钱财的人误解成了黄金。

小白蛇


据说在地宫的发掘中,从里边跑出来了几条小白蛇,这下子相信神话的人又有话说了,说这是白娘子的后代,要出来复仇了。

事实上地宫跑出来蛇的几率还挺大的,毕竟蛇喜阴冷,地宫对于它们来说是挺好的活动场所和藏身之处。挖到塔底发现几条蛇想来也是正常现象罢了。

女性饰品


在挖掘的过程中,除了佛像,佛塔,佛经之外,专家还意外的发现了几件女性的饰品,包括铜镜之类的东西,这不由得让人诧异,佛塔之中为什么会有女子的东西呢?

原来,雷峰塔的原名是黄妃塔,当时的皇帝有一位姓黄的妃子诞下了皇子,皇帝便以此为名修建了这一座佛塔,一是为祈福,二也是为了祈求战争早日消弭,天下早日太平。

说完了这些,来看一看官方给出的说法:

塔底地宫长约0.5米、宽约0.5米、深度约为1米,存放有纯银阿育王塔、古铜镜、一卷《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铁质舍利函等60件珍贵文物。这个事情在纪录片《千年雷峰塔》有着详细的记述,感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