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越不快樂?不,是我們忽視了快樂

也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小時候的我們所擁有的並不多,但是卻十分容易感到快樂。成年後的我們,即使擁有的比小時候要多的多,卻越來越難體會到快樂。於是,幾乎每一個成年人的內心,都渴望著回到童年,去找尋丟失已久的快樂。

為什麼越長大,反而越不快樂呢?

一、我們也許誤會了快樂的本質

越長大越不快樂?不,是我們忽視了快樂

快樂是什麼呢?快樂是一種內心的感受。童年時的我們最懂這種感受,一塊棒棒糖、一粒玻璃彈珠、一次嚮往已久的春遊,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為快樂的源泉。而成年後的我們,快樂被各種外在條件所定義,房子、車子、事業、子女教育,不論是基於世俗標準的要求,還是自我的定義,似乎功成名就、家庭圓滿之後我們就會快樂,於是快樂成為了一個目標。我們拼勁全力,在努力地追求快樂這個目標,卻忘記了快樂的本質只是當下的一種內心感受,而非遙掛前方的目標。

也許我們也會在平素的一日三餐之中,在城市的車水馬龍之中,有那麼一些時刻,我們內心是高興的、喜悅的。可是我們往往會否定它們就是快樂本身,因為在快樂的目標面前,我們對快樂有一個臆想:當我達到要求之後,我就會天天快樂,分秒開心。彷彿人生的旅途中有一條隱形的分隔線,分割線是自己或世俗所定義的快樂的標準,沒達到之前就沒有快樂,跨過這條線之後,就是無盡的快樂。

事實上呢?我們會發現,當我們達到一個目標之後,那種興奮、喜悅的感受並不能維持多久,轉而又陷入了之前的狀態,於是我們就又設定一個更高的目標。梁實秋先生曾在《快樂》一文中說到,在世人眼裡,天下最快樂的事大概就是做皇帝了。你看,要什麼有什麼,想怎樣就怎樣,九五之尊呀!但是如果你去問古今中外的皇帝,他們快樂嗎?得到的答案恐怕是相當複雜的。西班牙國王拉曼三世曾說過,自己統治全國約50年,但一生中純粹的真正幸福快樂的日子,僅僅也就14天。功成名就的極致非帝王莫屬吧?可帝王尚且覺得快樂稀有,咱們芸芸眾生追求的功成名就的快樂,又怎敢保證會比做皇帝的還要持久呢?

看吧,就是這種對快樂的設想扭曲了我們的實際感受。常言道,境由心生,總之快樂是一種心理狀態,內心湛然,則無往而不樂。同時,快樂只在心裡,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轉為煩惱。成年人的快樂不是越來越少,只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越來越習慣於忽視那些快樂的瞬間,卻行進在苦苦追求快樂的路途中,把自己累得身心俱疲。

二、無法專注帶來的焦慮

越長大越不快樂?不,是我們忽視了快樂

學僧有源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最近怎麼用功?”大珠答道:“飢來吃飯困來眠。”“平常人不也吃飯睡覺?這也叫修行?”大珠禪師說:“平常人吃飯時千般計較,不肯吃飯;睡覺時百般思索,不肯睡覺。”悟道的禪師和凡人一樣要吃飯睡覺,只是他“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這就是禪。

現在人最普遍的一個毛病是什麼呢?就是焦慮。焦慮的本質是對失控的恐懼,而恐懼的這些可能會失控的事情,幾乎都是未來的未發生的事,也就是說我們人常常焦慮是因為無時不刻在擔憂那些沒有發生的事情。吃飯的時候想冰箱裡的菜快吃完了,家裡的米要買了;看書的時候想孩子最近的成績有所下降,該怎麼幫他提升一下呢;好不容易出去旅行了,一半的心還在辦公室裡。上一秒酒酣暢快,下一秒就在發愁明日的工作。在這樣的焦慮中,快樂即使有那麼一些時候來了,也很快就被我們自己趕跑了。

而小孩子則無意識地就具備了佛所說的“活在當下”的智慧。記得小學課本里有一篇小貓釣魚的故事,講給家中四歲的孩子聽,講完之後問他這個故事講了什麼,小傢伙說玩的時候好好玩,釣魚的時候好好釣。是啊,在孩子的世界裡,很少有過去的概念,因為對於他們的生命來說,過去太短,並不會有太多的記憶;而因為心智所限,也不會對未來進行太多的思考,因此也不會迷茫焦慮。孩子們絕大部分時候,就真的做到了活在當下。餓了就吃、渴了就喝水、高興就笑、傷心就哭,困了就睡,醒了就玩。對他們來說,一切的注意力都在當下,所以小孩子往往能在這種專注中體會到最原始的快樂。

倉央嘉措曾說,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專注在當下,才能和自己的感受貼近,而快樂這種內心的感受,才會在心無掛礙時湧動上來。

三、如何能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越長大越不快樂?不,是我們忽視了快樂

快樂是一種內心的主觀感受,這就決定了外在條件的提升對快樂的影響是有限的。在一定範圍內,外在物質條件的富足的確能給人帶來更多的快樂,但是一旦達到一個點之後,這種影響就不存在了。如果說物質富足與快樂成正比的話,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多“有錢人的煩惱”了吧!再說,絕大多數人要達到這些物質慾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達到,難道就不配擁有快樂了嗎?自然,答案也是否定的。我們鼓勵積極進取,追求自己想要的物質條件,但同時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快樂,這並不是矛盾的。

1、專注在日常的每一件小事中

有段時間網絡上盛傳“做家務能治癒焦慮”,這是什麼道理呢?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博士亞當·漢利做了一組研究,51名被試被分成兩組。一組以平常的方式來洗碗——基本上是讓他們的思維在日常的焦慮中游蕩。而另一組被鼓勵專注於洗碗的感受上。結果專注的一組表現出了緊張情緒中27%的降低水平,並增加了25%的心理動力。而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中的被試只是洗了6分鐘的碗而已。

這就是專注的力量,當人們把全部注意力放到當下所做的事情上時,就可以降低焦慮,增加心理動力。我們平常在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能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所做的事情上,其實就是佛說的“活在當下”的境界了。

近些年為什麼人們越來越熱衷於去鄉下小住一段時間,也是基於這個需求。在城市裡,一切都太過便捷,便捷到只需我們動一動手指,刷一刷手機,吃穿住行都搞定了。而鄉村慢生活的體驗,則是事事親力親為,我們可以完整參與一整個過程,在這樣專注的過程中,體會到平時沒能體會到的快樂。

當然我們也無需找一個僻靜的鄉間之所,只要內心真的靜下來,公寓樓房還是農家小院又有什麼所謂呢?可以從做家務開始,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的每一件小事裡,焦慮走了,快樂才能住進來。

越長大越不快樂?不,是我們忽視了快樂

2、真實地去與外在世界互動

講到修行,現在很多人喜歡跑到深山老林的寺廟裡,以為那才是修行。其實真正的修行永遠都是在人世之中,在和外在世界、周遭的人,每一次真實的互動中,用自己真實的感受真誠地反饋。詩人波特萊爾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

內在的經驗,是在生活之內的行走,不是和現實保持距離,而是近看事物且邀入我們的生活”。一個人的人格成長也只能在不斷的人際互動中發生。

學會去感受,去看見真相,而不是讓自己活在幻相中。電影《囧媽》裡的主角伊萬和他的母親曾經都是在幻相中生活了多年的人,他們看到的人、看到的世界是自己的經驗和主觀願望建構的,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會有各種矛盾,關係也是岌岌可危。而當他們願意去看見真實,用真實與這個世界相遇的時候,原先的困擾就已經消失了一大半了。

3、時不時做一些意義的事

我們去看孩子做的事玩的遊戲,很多時候都會覺得很無聊,內心有一個聲音就是:這有什麼意思呢?這有什麼用呢?當我們越來越長大,我們已經無法理解那些“無用”的事,因為我們都在功利地追求著有用、有意義、有效率。

何為有用,何為無用,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不過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我們越來越傾向於有效率才是有用。但是人生真的如此嗎?多問幾次,其實就未必了。我們的人生,並不需要一直那麼有效率。偶爾,想發呆就發一會兒呆,想看肥皂劇就看一會兒,想玩遊戲就玩一會兒,當你去滿足內心這些偶爾閃出的渴望時,你會發現內心變得柔軟了,快樂進駐了。

越長大越不快樂?不,是我們忽視了快樂

4、痛苦之後,快樂更甚

叔本華的哲學是:苦痛乃積極的實在的東西,幸福快樂乃消極的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所謂快樂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謂,沒有苦痛便是幸福。再進一步看,沒有苦痛在先,便沒有幸福在後。

人是很容易在生活的慣性中忽視快樂的,而在苦痛之中,兩相對比之下,會覺得平素的那些都是真正快樂。大病之時在醫院病床上動彈不得,出院之時,看陽光明媚、微風和煦、市井之象,尤覺可愛!只是這些東西平時沒有嗎?當然不是的,只是我們平常把它們忽略了。

這次疫情,隔離在家,多少人想念那種下樓散步的自由,之前看到一個新聞,男子解除隔離後高興地手舞足蹈,興奮地要下樓跑幾圈。這些再平常不過的事,在痛苦之後,也成了無上的快樂。

打亂我們日常生活的危機,讓我們擁有了新的視角,去看我們曾經認為是無比平常的小事。把我們的關注點重新拉回到這些我們擁有的事物上來時,我們就對它們有了新的認識,由此更深刻地感知到了快樂所在。

然而要為了快樂,強行地給自己製造一些痛苦嗎?自然也不是的。我們可以用文字、照片或者其他方式,把一些讓自己感覺快樂的瞬間記錄下來。這樣就算當大腦把它們遺忘,我們看到這些文字、照片的時候,也依然能回憶起當時的心情,激活大腦中相應的神經迴路,由此體驗到珍貴的快樂。而且這種記錄,會讓我們有一種豐盈的感覺,是啊,我們擁有的很多很多。

越長大越不快樂?不,是我們忽視了快樂

梁實秋先生說:“幸遇三杯美酒,況逢一朵花新?”我們應當快樂。快樂是一種內心的選擇,我們完全可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