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血親復仇,法律應該網開一面嗎?

口述 / 魏丹荑


我之前曾在欄目裡推薦過“清華女神”肖星老師的財務思維課,提到過:人想要在職場發展,業務、財務、法務都得懂。

業務能力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財務思維決定了我們的商業格局,法律思維能幹嘛呢?往淺了說,能讓我們避免掉進各種法律糾紛裡;往深了說,能讓我們理解“規則”的來源、力量與意義。

今天,我再鄭重推薦另一位“女神”作為大家的法律思維老師——詹青雲。


為血親復仇,法律應該網開一面嗎?


01


大家所熟悉的詹青雲,是那個《奇葩說》的冠軍辯手。蔡康永說她帶隊時意氣昂揚,就像帶領了一支軍隊;傅首爾說聽她辯論就像被風親吻。

偶爾,我們也會在社交網絡上看到她說過的一些金句,比如:

“真正的解脫是你想明白了,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好東西都該屬於我,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幸福的尺度。”

“更多的時候,悲傷是一種可以被品味的東西,沒有那麼慘……那曾經使我悲傷過的一切,也是我最愛的一切。


為血親復仇,法律應該網開一面嗎?


很多人都會被她犀利的言辭打動,被她慷慨激昂的狀態打動,被她廣博的知識和深邃的思考打動。但很多人都忽視了她的另一個身份:她是一名執業律師,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取得了博士學位,在日本東京執業,有很寬闊的國際背景。

由一個表達有邏輯、思考有深度,在法律領域又有專業度的老師,來講法律思維,我想是再合適不過了。所以,我們邀請了詹青雲來到890新商學App,開設了課程,叫《像法律人一樣思考》

詹老師的法律課,並不教抽象的理論,也不只講如何解決日常生活中面對的法律問題等,她的重點,是如何用法律思維去看待社會。


02


在詹青雲的課裡,我的第一個收穫是理解了法律帶來的確定性。


之前一段時間,網上曾熱議過“張扣扣為母復仇殺人案”——兇手因為多年前目睹自己母親被毆打致死,多年來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被法律公正對待,於是他選擇了親自殺人報仇。


而早在唐朝也有相似的案例——有兩個人謀殺了一位檢察官員,他們對自己殺人的事實供認不諱,但他們認為這位檢察官員應該為自己父親的冤死負責,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他們的做法是對的。


當朝宰相張九齡對兩位殺人犯非常同情,他認為法律應該網開一面,在法律當中加入人情的考量。但是唐玄宗和後來取代張九齡的李林甫,他們都站在張九齡的對立面,最後唐玄宗親自決定將這兩個人杖殺。

為血親復仇,法律應該網開一面嗎?


唐朝時,民間有很多人同情復仇的兩兄弟,有人寫詩歌頌他們的“義”行;當代,也有很多人同情張扣扣,要求法院輕判。血親復仇的故事總是為法治社會所不容,但它又永遠能在民間贏得眾多的支持。


從1300多年前的唐朝直到今天,我們的社會一直在討論情與法之間的取捨。


無論是為父復仇的兩兄弟,還是為母復仇的張扣扣,都被判了死刑。唐玄宗在當年在處理那個案子時,發佈了一道敕書說:國家制定法律,原本就是為了防止謀殺,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私下復仇,天底下又有誰不是孝子?如此惡性循環,又何時是個盡頭?


可能沒有一套法治制度是完美的,一定會有一些不公甚至錯案出現。但一切的爭議必須得有終點:那就是我們必須得接受終審判決,因為只有這種終審判決才能讓社會擁有確定性,才有利於發展,有利於更多的人。

我們可以不停地思考和改良法律,但無論如何都得接受法律擁有最終裁判權。


03


在這門課程裡,我們能聽到很多這樣的故事和案例。但我們並不僅僅是為了重溫歷史,而是為了看這些案件裡的律師和法官們是如何博弈、如何鬥爭的,他們的思維方式是什麼,他們和我們一樣也都是普通的人類,偏見和遠見又是什麼。


法律思維並不侷限於法律問題,我們可以運用它來解決衝突、避免混亂,或是帶入到上下級的管理關係中,帶入到親朋好友的關係裡,帶入自我管理裡。


它能幫你更好地看待整個世界,更好地理解規則,從而在規則與情感中找到合適的平衡點,讓自己的路走得更踏實。

為血親復仇,法律應該網開一面嗎?


詹青雲老師曾說:“學習是創造可能性的過程。”如果你想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不妨跟隨她的講解,學習一下法律思維。詹老師還曾說過:“我們和知識永遠是在互動中進步的。”因此,我們也歡迎大家在課程中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