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為什麼女生越來越多?

法院,為什麼女生越來越多?


今天兄弟法院來調研座談,我負責介紹我們庭的一些情況。庭裡的人員來來去去的,確切的人數今天終於記得清楚了。我們共有44個人,其中法官18個(男女比例為6:12),助理12個(男女比例為4:8),書記員14個(男女比例為2:12)。

我們庭共有七個合議庭,如果不是有法官或者助理交叉合議庭,有時候並不能保證以合議庭為單元的審判團隊當然有男同事的出現。穿插一個趣事,真得有男當事人在離婚案中申請女法官迴避,因為合議庭成員全都是女性。

儘管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網上流傳的新一代女性的標配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牆、開得起好車,買得起新房,鬥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可腳踏實地、可詩和遠方。“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於是,女性好像越來越會學習,越來越會考試,越來越厲害起來。 十五年前,我們那一批來法院的公務人員,男女比例是3:1,十五年過去了,這個比例毅然決然的顛倒過來,可能更甚。同事的後輩今年報考廣州某局的國考,除了他這個職位明確標明要兩名男性,共有六名男生進入面試之外,其他職位進入面試的烏泱泱全是女生。

法院,為什麼女生越來越多?


可是,什麼樣的工作最適合女生?似乎沒有。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女生選擇進入到公務員隊伍裡呢?我想,這個工作是比任何男人都更為安穩的依靠吧!

首先,正規。當然,說明這個特點,並不是否定其他行業的不正規。人們潛意識裡對於女性所能從事的工作還是有一定的限定性。比如,之前網上有個年青的女性在工地扛水泥,一經報道渲染,各路人等都對人家投以無限同情的目光。雖然最後查實,這個女同志從事這份工作並無其他悲情之處,老公健康,孩子幸福,但仍無法阻擋人們非要挖掘人家扛水泥背後故事的熱情。這也從側面說明,女性持有一份正規的工作,會讓女性的地位更受到尊重,免受不當揣測之負累。我們單位近些年招的合同制的書記員,幾乎全部是當地女孩子,吸引她們的並不是上升的空間,勞動的報酬,而是這種可視化,可預測的工作性質。

其次,穩定。女性在社會中的弱勢地位綿延了幾千年,不得不說,每個女生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不會因出身、家庭以及社會地位的高低有所改變,只要是女生好像都擺脫不掉。因為,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必須要面對離開父母、離開兄弟姐妹,與一個並不曾太瞭解的家庭,度過大半生的時光。在個體,在家庭,在社會面前,女性心裡的這種不安全感是自始至終的。當一個女生進入到了體制內,這就意味著她有了穩定可靠的保障,享受到國家一整套的保障與福利。尤其是在婚後,仍可以選擇繼續工作,產假、哺乳假,每一個法定的假期基本都可以安心享受,並且只要你是認真工作的,也不會輕易失去工作。

還有,獨立。雖然以眾多男人的視角而言,他們對於女性過分獨立表示出了擔憂,但仍需要承認,女性不依附於男性而真正獨立的前提必須是有經濟作為支撐的基礎。在我們處理的很多以女性作為原告的離婚案中,有足夠的經濟基礎的女性,明顯底氣充足很多。如果說體制內的工作能讓女性在社會地位上佔據一席之地,那麼經濟獨立則是讓女性有了更多可以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條件,這種條件無論是擇偶,還是單身都有一定的保障。

其實,在社會多元化的今天,儘管說出了以上的種種優勢,但還是要承認,造成女生優先選擇公務員這個職業,仍然還是因為社會存在一定的性別歧視。從就業機遇來看,女性較之於男生,除了相對公平的考試之外,其他的職業選擇,門檻都難以進入。從婚戀觀上來看,一個家庭中,男性對於女性的工作能力通常並沒有太大的要求,甚至只是覺得有一份正當穩定的工作收入,但這並不說明他們毫不介意女性的工作性質。通常男性更願意自己在外大展宏圖,而希望女方作為自己穩定的大後方,既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還可以在朝九晚五之後照顧老人孩子,這些理想之外的現實因素。

法院,為什麼女生越來越多?


法院的工作人員屬於相對特殊的一類公務員群體,尤其是以主流審判為業的法官,除了正規、穩定、獨立之外,還有忙碌。這個崗位適合什麼樣的人呢?我總結了一下:1.需要一份穩定工作的人;2.耐得住寂寞的人;3.有專業技術的人;4.善於溝通的人;5.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人


這五點總結下來,你自然而然的就會發現,為什麼男性在法院越來越少,因為,如果一個男性,他還有衝動,還有技術,並且情商也不錯,這樣的男人,大多不會耐得住寂寞。雖然我認為這句話並單純適用體制內的男人們,於是,結局很明顯,他們選擇跳出去。

法院裡的女性,有著比男性更多的優點,她們膽小、細緻、吃苦耐勞,想法甚少,用流行且正確的詞形容就是“慎獨,慎初、慎微、慎終”。說一句最俗的話,

“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也許她們才是最終的“體制內的守夜人”,用一種很特別的方式,堅守著法治的精神家園。

願世界對她們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