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靜染:考察邊區教育殊為重要│涼山之光

《一生最美的閱讀筆記·涼山之光》


文 | 龔靜染

聯合主編 | 何萬敏


客觀講,在早期考察涼山的團體或個人中,西方學者、專家、傳教士、冒險家是最早出現的身影,他們涉獵的範圍也極為廣泛,在地理、民族、宗教、經濟等方面的研究都走在國人的前面,如法國傳教士馬爾丹在四川彝族地區傳教20年,蒐集了大量彝族風物和彝文文獻,其著作對西方學界影響很大;又如法國探險家呂真達,他於1907、1910年兩次考察涼山,著有《建昌羅羅》一書。

我國早期的一些學術機構對涼山的關注、調查和研究稍晚,主要集中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很多大學、學術機構紛紛設立專門的研究部門和出版專門的期刊雜誌,如1922年成都華西大學成立邊疆研究學會,1938年中國民族學會出版的《西南邊疆》月刊等,也正是這些學術機構、出版單位的推動,讓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逐漸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區域。

再到後來,進入涼山的考察隊伍也更具聲勢和影響,他們要麼從雲南經過西昌入境,要麼從四川樂山經過屏山、馬邊、雷波入境,這兩條線路是當時的主要線路,其中的區別只是因考察的內容目的不同而行程有些差別而已。但不管怎麼樣,這些考察團體都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走進大小涼山,而幾乎每一次除了帶給他們強烈的震撼之外,其收穫也非常豐富。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有關大小涼山的考察,有識之士很早就把教育作為考察中的一個重點。隨著民國對文明的倡導,邊區教育殊為重要。1940年8月,四川省政府邊區施教團來到馬邊,前後20多天時間中,對馬邊的教育、民情、物產、彝務等進行了考察,考察成員分別以專題撰文,合編出了《雷馬峨屏紀略》一書。這支施教團的故事後面會專門講到,也正是他們的考察報告真實反映了那一時期馬邊的教育情況。

1941年初,中國邊疆建設協會委託江應樑帶隊對涼山進行民族學田野調查。江應樑是廣西賀縣人,當時只有32歲,他是中山大學遷回廣東後留在雲南的教師,但他接受了三個任務,其中之一就是入大涼山調查彝族社會。江應樑只帶了兩個助手,從成都沿岷江到樂山,然後經屏山至馬邊,住在馬邊縣抗建墾殖社。此後歷時6個月,江應樑歷經艱辛,他的這段經歷被他的兒子江曉林根據他的自述和回憶,寫成《江應樑傳》一書。書中寫道:“江應樑自進入涼山,穿上了彝族的披氈,換上草鞋,吃包穀、苦蕎、洋芋,喝冷水,沒有菜蔬,甚至沒有鹽。夜晚住在彝人的草棚裡,裹著‘察爾瓦’(披氈),睡在火塘邊,寒冷的山風穿過草籬,直透肌膚,幾不得眠。數日不洗臉,半月不更衣,蓬頭垢面,無伴侶,無僕從,孤身一人,翻山越嶺,輾轉換保,對涼山彝族社會作直接地觀察,直面黑彝奴隸主和白彝奴隸,瞭解他們的部落支派、家庭組織、文化生活、個人經歷等各方面的情況,歷時百餘日。這是江應樑歷次在邊疆民族地區考察經歷中,最為艱險辛苦的一次。”

後來,江應樑根據在涼山實地考察所得,著有《涼山夷族的奴隸社會》一書。

進入40年代後,考察涼山的隊伍更加頻繁,特別是抗日後一批大學的內遷,把很多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人才彙集於大後方,他們中諸如袁家驊、馬學良、陶雲逵、高華年、邢公畹、黎宗瓛、羅常培、曾昭掄等先後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他們到西南後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西南彝區進行了廣泛的田野調查,不畏艱辛,成果斐然。

1941年7月,西南聯大川康科學考察團穿越大小涼山,由曾昭掄帶隊,他帶領裘立群、陳澤漢、鍾品仁、戴廣茂、周光地等10個西南聯大學生上路。而這一個考察團極為特殊,因為它是一個完全自費、也無任何機構擔保的考察隊伍,“考察團的經費由團員自籌,不依靠學校或社會上的贊助”;同時這些青年學生完全沒有在彝區旅行的經驗,領隊曾昭掄也只是個文弱學者,所以從出發開始人們不禁為他們捏了把汗,認為這些莘莘學子是在完成一個前無古人的創舉。

應該說,通過上面的各路考察,人們對涼山的認識和研究已經粗顯輪廓,初見成效,為後面的考察團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召喚著更為細緻深入的考察團隊。

1940年,從哈佛大學獲得人類學博士的林耀華來到成都燕京大學任教,他曾經有一個夢想,就是遊歷涼山,深入“倮倮國”。這一願望在1943年7月終於實現,他“親歷了偉大的西南後方”。當時他的這個考察團只有胡良珍、校工老範、翻譯王舉嵩、胡佔雲和一個黑彝保頭,但他仍然將這支隊伍稱為“燕大邊區考察團”。雖然團隊小,但林耀華的個人學術研究實力非常突出,建樹也大。

這支考察團在剛進入彝區邊界上時,林耀華第一次見到的彝人就是馬邊吼普家支的一個黑彝,所以感到非常新鮮好奇,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他是這樣描寫的:“這個人頭髮剃平,只留頭上一束,謂之‘天菩薩’。他的鬍鬚整個拔掉,左耳戴著耳環,身上揹著一個皮袋,內貯銀錢菸葉等;下體穿褲,褲腳甚寬大,且有裙邊,但足部從不著鞋履草革。這個黑夷嘴角下垂,狀甚驕傲。”(林耀華《川邊考察紀行》)可以說,林耀華對彝族社會的研究,就是從這個他第一次見到的黑彝開始的。

從1943年7月2日到9月26日,“燕京大學邊區考察團”的行程時間為整整87天,林耀華後來回到成都,撰寫出了極具影響的《涼山夷家》一書,該書成為研究彝族社會的經典之作。

路途中,林耀華的考察團隊在雷波巧遇了同濟大學醫學院的考察隊由教授方超率領兩個學生去“專門測量夷人的體格”,從事人類學民族學的研究。而林耀華這次的調查“一時無從統計考核”,正好缺的就是這一塊,方超正好填補他的調查空白。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40年代後各路團隊紛紛湧進涼山,很多考察項目不為人知,雖然不能用過江之鯽來形容,但這大概也是當時的一道景觀。

應該說,上面這些當年的大小涼山考察團隊中,大多是以學術調查研究為主,目的仍然是為了經世致用,實地調查彝族社會現狀,科學分析未開墾地的自然資源,併為開發馬邊等大小涼山制定出發展計劃。

而就在這些考察團體活躍在涼山的山林溝壑中的時候,抗戰的形勢讓西南的戰略地位急劇凸顯,加上劉文輝入主西康省,這塊過去被人視為蠻荒之地的邊疆,幾乎變成了一塊熱土。

龔靜染:考察邊區教育殊為重要│涼山之光

龔靜染,生於1967年冬,四川樂山五通橋人。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近年來關注小城敘事,出版有歷史小說《浮華如鹽》,非虛構隨筆《橋灘記》《昨日的邊城》。


《一生最美的閱讀筆記》

出品 | 頭號地標

領銜主編 | 李輝 朱大可

人文指導 | 葉開 出品顧問 | 單佔生

投稿以及合作加小秘書shhxixi,或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