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黑天鵝雙重利空,原油崩潰

第一,原油需求:疫情全球性蔓延,全球原油需求將迎來2009年以來首次下降。

原油價格受供需基本面影響,其中需求端與全球經濟正相關。

2018年年底以來,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所以原油需求端一直比較悲觀,油價也就一路下行,而這次疫情超預期在海外持續擴散,加劇了全球經濟的悲觀預期,油價在海外疫情爆發以來持續下跌。

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是最有參考意義的:

在這次海外疫情擴散之前,國際能源署對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的判斷是“原油需求增長預期不變,保持120萬桶/日”,但是在海外疫情擴散之後,今天最新月報顯示“2020年原油需求增長預期下降至99.9萬桶/日”。

原油需求下降,還是2009年以來首次,同時也說明海外疫情在超預期擴散。

第二,原油供給:歐派克延長減產協議談崩,4月1日之後全球原油供給可能大幅增加,同時沙特開啟原油跳樓大甩賣。

全球原油目前的日產量大概8000萬桶,供給可以分為三大陣營:

1)以沙特為首的歐派克組織,成員有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等中東產油大國,該組織總計擁有全球70%的原油儲量,40%的原油產量。

2)美國、加拿大為主的北美產區,總計接近全球30%的原油產量,其中美國通過頁岩油革命,已經從去年開始成為全球第一產油大國。

3)俄羅斯產量僅次於美國,目前產量在1100萬桶左右,約佔全球產量14%。

以沙特為首的中東石油輸出國,以及俄羅斯,油價與國內經濟息息相關,所以為了穩定油價,2016年開始歐派克聯合俄羅斯一起減產,使得國際油價在此之後一直保持在40美元以上。

不過近幾年雖然維持協議中的減產,但是歐派克與俄羅斯之間的內部分歧越來越大,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發現:

其一,油價持續疲軟,並沒有很堅挺;

其二,自己減少的份額持續被美國蠶食,尤其是在歐洲地區;

其三,美國還在制裁自己,阻撓俄羅斯原油出口。

上週的減產會議本來是沙特與俄羅斯討論是否繼續延長減產協議,按照慣例,俄羅斯應該會是有條件的同意減產,但是最終俄羅斯竟然直接拒絕減產,震驚全球市場。

隨後沙特也怒了,既然不減產,乾脆破罐子破摔,沙特宣佈計劃下個月將石油產量提高到遠超1000萬桶/日的水平,並對原油價格進行了30多年來的最大下調,全面打折。

其中賣給西北歐煉油商的旗艦級阿拉伯輕質原油折扣擴大到8美元/桶,售價低至10.25美元/桶,什麼概念?一桶原油大概160升,不到80元人民幣,也就是一升不到5毛錢,現在一升礦泉水都要兩塊錢。

俄羅斯內心os:美國一直無節制增產頁岩油,還一直制裁我,正好借這個機會把美國頁岩油擠出去。

沙特內心os:既然不同意減產,那就乾脆搞一波事情,反正我的產油成本全世界最低,看誰笑到最後。

雙重利空因素疊加,原油市場奔潰,布油日內最低跌至31美元,接近2016年那輪底部27美元。

疫情的擴散本來就加劇了需求端的悲觀情緒,而歐派克的減產就像一個減震器一樣,一直維持著油價的相對穩定(下有底),這次減震器沒了,油價也就直接崩了,布油價格日內最低跌至31美元,2016年那一輪底部最低27美元。

回顧歷史幾輪原油暴跌:

1)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需求負增長,布油從2008年7月145美元一路下跌至2008年12月的36美元,這也是原油歷史上最慘烈的暴跌。2008年9月到12月,歐佩克連續三次減產,並且隨著全球量化寬鬆政策實施,油價才開始逐漸企穩。

2)2014年,美國頁岩油開始衝擊市場,為了打擊頁岩油,歐佩克產量不降反增,隨後油價一路下跌,從最高點115美元跌至2016年年初的27美元。最後,歐佩克發現對頁岩油的打擊沒有效果,反而自己受到重創,所以2016年又開始聯合俄羅斯一起減產,油價才開始企穩上行。

3)2018年年底開始,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油價自86美元一路下行,期間雖然因為減產超預期反彈,但是整體仍是下行趨勢。

超級黑天鵝雙重利空,原油崩潰


從這次原油下跌的原因來看,是受供給和需求的雙重黑天鵝衝擊,當前基本面的悲觀情緒可能超過2008年和2014年的兩輪暴跌時期。

下一階段主要觀察這幾個變量:

第一,海外疫情何時出現拐點,海外疫情的拐點可以緩解需求面的悲觀情緒(鍾院士預計要到6月);

第二,全球主要經濟體是否實施救市政策、貨幣寬鬆政策,這些都能緩和市場情緒;

第三,歐佩克能否和俄羅斯再次達成一致。樂觀情形,近期重新召開協議,制定一個新的減產協議;中性情形,繼續延長現有的協議;悲觀情形,歐佩克俄羅斯減產聯盟直接解散。(下一次減產會議是6月9日)

ps:最後提示一個政策利好預期,本月月中,3月16日左右,貨幣政策可能迎來“量”和價的雙降。一方面是MLF利率再次調降(5個基點是大概率),另一方面部分銀行將迎來定向降準,預計在3000-4000億左右。

油價下跌對產業鏈的影響

第一,與油價負相關的方向——受益於目前油價下跌。

1)航空運輸:原油成本平均佔比35%,所以油價下跌對航空公司是直接利好。

2)VLCC油運,多重因素受益:

其一,原油成本平均佔油運成本的40%,所以油價下跌對VLCC油運構成直接利好;

其二,原油暴跌至歷史底部,短期會增加原油需求國的儲油需求;

其三,歷史上每輪低價油期間,部分VLCC郵輪都會被租用作海上浮倉儲油,一定程度上減少了VLCC運力供給,VLCC可能迎來漲價。

3)原油化工產業鏈下游端,例如維生素、農藥、化肥、染料、化纖等等。

這些產業基本是剛需消費,受益於上游化工產品價格的下跌(成本降低)。

4)中石油、中石化。

國內成品油有一套定價機制,上限是130美元,下限是40美元,也就是說,要是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那麼國內油價就不會跟著下調了。

所以,油價跌破40美元對中石油中石化反而是利好,因為成本降低,但是售價不降。

第二,與油價正相關的方向——油價下跌是利空。

1)油服行業,油價低迷會減少行業需求。

2)原油化工產業鏈上游,例如煉化、烯烴等等,這些產業景氣度與油價基本同步,油價下跌,這些行業價格也會大幅下跌。

3)原油替代品,例如煤(煤化工)、天然氣等,原油價格下跌,這些產業鏈價格也會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