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2019年,你一共花了多少錢?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後便引起熱議,很多人曬出自己的賬單。

賬單一出,網友紛紛發出靈魂拷問:這該不會是個假賬單吧?我到底哪來這麼多錢?我錢到底花哪兒了?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支付寶賬單出爐後引熱議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支付寶賬單出爐後,網友發靈魂拷問

於是很多人開始立理財flag !

“新一年我要存×××錢!”

“新一年我要減少×××的花費!”

“新一年我要管好自己的手,不要隨意買買買!”

可當自己買東西時,卻將這些flag拋諸腦後,心裡只想著:“我要買它!”

“這個商品我等了很久終於降價了,我要買它!”

“又逢雙11,好多產品都有活動,我要買它!”

“啊,這個東西僅剩50件了,不管了,我要買它!”

於是在年底時又發現自己這一年又花了很多的錢!

為什麼我們在買東西時不能夠控制住自己,花比預期更多的錢呢?

是因為商家背後有套路!

更關鍵的是,這些套路會讓自己在買東西時不覺得是套路,情不自禁就會跟隨商家的指引花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東西。

在新的一年想要控制自己減少不必要的花費,我們需要明白商家背後的套路,在購買東西時認清現實,減少支出。

稀缺性偏差

美國文學大師G.K.切斯特頓說,“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你曉得會失去它,自然就會愛上它了!”

越稀有的東西你越想得到!

想象一下,你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景:

當你去逛街買衣服時,遇到一件非常喜歡的衣服,但是沒有你所穿的號段了,你逛了一圈之後,發現還是喜歡那件沒有號段的衣服,你情願多等幾天,讓店員從外地給你調過來,也要買這件衣服。

當某件商品因為數量有限時,商品往往會變得更具有吸引力,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稀缺性偏差”。

1975年,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史蒂芬·沃切爾進行了探求稀缺性偏差的實驗。

他招募了134名本科生,讓他們給一批曲奇的品質打分。

受試者被要求從裝有10塊或2塊餅乾的玻璃罐中拿出曲奇來品嚐。

當曲奇供不應求時,它們被認為更受人喜愛和更具有吸引力,受試者甚至願意多付11%的錢,只為能買到這些曲奇餅乾。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曲奇餅乾實驗證明了“稀缺性偏差”對人們行為的影響

可能我們會覺得這違反直覺,但現實情況就是如此。

1998年,康奈爾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布萊恩·文森克對這種策略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

他設法說服了位於愛荷華州蘇城的三家超市,讓他們售賣打折的金寶湯罐頭,每天罐頭原價是89美分,小幅打折後價格為79美分,打折罐頭在三種情況下售賣。

第1種是購買數量沒有任何限制,第2種是消費者只能購買4聽,第3種是消費者最多可以購買12聽。

結果顯示,在不設限的情況下,顧客平均購買量為3.3聽,而在供應短缺,數量限制的情況下,顧客平均購買量為5.3聽。

這一結果表明稀缺性偏差會對顧客的消費行為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平常買東西時,我們也會發現商家利用“稀缺性偏差”,引導我們消費。

比如,利用數量限制,雙11大降價,每個ID限量5件。


比如,利用時間限制,雙11零點付款前200名可享受第2件9塊9。


比如,利用供應限制,某某柿餅因屬於季節性特產,可以多屯點。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某柿餅的發貨時間說明

這種情況還有很多,那麼面對商家利用“稀缺性偏差”,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01,設置錨定值,應對“稀缺性偏差”

“錨定效應”是指你將看到或聽到的某個數值作為後續決策的一個參考點,而一旦有一個基準值呈現,那麼無論這個數值相關與否,錨定效應都會對你的判斷或決策產生影響。

換句話說錨定點設置的高低會引導我們決策。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給自己設定一個“錨定值”,當高於這個錨定值時,選擇放棄

當我們在購買某件商品時,我們在心裡給自己設定一個錨定點,可以是數量,可以是價格,當商品的價格或數量超出錨定點時,我們選擇放棄。

比如,臨近過年,你準備購買一件羽絨服,價位在1000元左右,當你去逛街或在網站上瀏覽商品信息時,你就選擇價位在1000元左右的商品。

當你喜歡的衣服高於1000元太多時,就選擇放棄。

02,識別“損失厭惡”,應對“稀缺性偏差”

“稀缺性偏差”之所以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有損失厭惡心理。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對於損失的厭惡感要強於同等收益所帶來的滿足感。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不想失去某些東西,為了不失去這些東西,所以選擇購買。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商家宣傳,“這件衣服在我們家賣的是最便宜的,不信的話,你可以逛一逛,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當我們在購買東西時,要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損失厭惡心理,可以讓自己暫時離開,冷靜下來問自己是真的需要這件東西嗎?還是因為怕失去它,而不得不去購買呢?

商家非常善於利用“稀缺性偏差”,而應對“稀缺性偏差”,我們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錨定值,並且在購買商品時及時發現自己的損失厭惡心理,及時制止,可以讓我們拒絕一些誘惑,不過度消費,買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社會認同偏差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你正在散步,發現某一個商店門口圍了幾十個人,而且還有很多人正在往那裡走去,你是不是也會邁開步子朝那裡走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當眾多人圍觀時,我們也會加入其中

再者,你在網站上購買東西時,最先注意的是商品的哪一方面?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是注意商品的銷售量。

因為銷售量越高的商品會給我們一種感覺:

“商品買的人那麼多,肯定質量也不差,我也隨大溜買了它。”

我們之所以會跟隨大眾,是因為我們受到“社會認同偏差”的影響。

這種偏差是指,特定情形下,在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正確時,我們的看法取決於其他人是怎麼做的。

正如美國著名新聞評論家沃爾特·李普曼說,“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沒人會想太多。”

多年以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與營銷學教授羅伯特·西奧迪尼展開了一項關於社會認同的研究。

他說服了一家美國連鎖酒店集團,對他們留在客房中,用來鼓勵客人重複使用毛巾的留言,作了適當修改。

第1個留言條上說明重複使用毛巾對環境的益處,結果35%的客人在看到留言條後,重複使用了毛巾。

第2個留言條上說明大多數客人都重複使用了毛巾,結果遵照留言條,重複使用毛巾的客人比例達到了44%。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酒店毛巾實驗證明了社會認同偏差對人們行為的影響

這一研究充分證明了社會認同偏差對我們行為的影響。

在我們平常購買東西時,商家也會充分利用這種偏差引導我們消費。

比如,“這套啟發兒童智力的玩具,早已風靡全球,多國兒童家長爭相購買。”


比如,“我們門店的大部分寶媽都會給寶寶選擇這種高品質的奶粉,寶寶喝了之後效果非常好。”


比如,“這本剛剛出版的書籍,已經有數10萬人購買,讀者閱讀之後收穫頗深。”

這種現象我們可能會遇到更多,那麼面對社會認同偏差,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才能儘量減少其影響,讓自己合理消費。

01,建立應激反射,應對“社會認同偏差”

在平時我們瀏覽商品時,學會建立應激反射,可以讓自己保持冷靜。

“應激反射”是指當自己在購買商品時,遇到一些數據性的東西,比如,“這件商品有多少多少人購買。”

我們在腦海中形成這樣一種觀點,“這些數據是由商家提供的,我們並不能明確證實這些數據的有效性,因此沒必要太過相信!”

接著反問自己,“我是因為真正的需要購買這件商品,還是因為很多人購買了,我才想購買這件商品呢?”

可能我們在初期建立這種應激反射會比較困難,我們可能還會下意識的跟隨大潮流去購買東西,這就需要我們多加練習,當出現數據性的東西時保持警惕感,告訴自己,“小心,這是商家的套路!”

02,冷靜控制期,應對“社會認同偏差”

在面對利用“社會認同偏差”的商家時,我們需要給自己留一段冷靜控制期。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離開購買環境,讓自己進入“冷靜控制期”

“冷靜控制期”是指自己給自己設立的一個時間限制,可以是幾個小時,可以是幾天時間,這個根據自己習慣來設置。

比如,在商家進行大肆宣傳時,我們在猶豫到底要不要買這件商品時,告訴自己,停下來,進入冷靜控制期,讓自己在這幾個小時或幾天時間內不去關注這件商品。

絕大多數人在冷靜控制期間,會想明白自己是因為跟風才想要購買東西,這時我們便會放棄購買。

如果度過冷靜控制器之後,想清楚了,是真正的想要購買這件東西,那麼可以選擇買它。

在面對商家利用“社會應偏差”做出的宣傳時,我們選擇建立“應激反射”和進入“冷靜控制期”,可以讓自己從跟風的大環境中抽離出來,冷靜思考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進行這筆花費,在仔細思考後再進行消費,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開支。

情景偏差

大部分商家會選擇“稀缺性偏差”和“社會認同性偏差”來做廣告宣傳,這兩個偏差效應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經常會忽略一個偏差就是“情景偏差”。

“情景偏差”是指商家營造出一種情境,同時結合“社會認同偏差”和“稀缺性偏差”,讓自己深陷這種情景中而不自知,進而引導自己消費。

比如,很多人在看過李佳琦,薇婭等帶貨名人的直播之後,會忍不住下單購買商品。

比如,我們在“雙11”購買東西比在平常購買的東西要多。

因為提起“雙11”,我們會不自覺的陷入一種“商品特別便宜,活動力度非常大的”情景中,所以會促使自己去瀏覽網站,購買商品。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雙11”會營造一種消費情景,引導我們消費

在處於這種情景中,商家只要稍微利用“稀缺性偏差”和“社會認同偏差”,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引導我們消費。

在我和先生結婚時,我們選擇邊旅遊邊拍攝的套餐,一部分婚紗照是在麗江拍,一部分婚紗照是在我們當地的影樓拍。

我們先是去麗江拍攝的外景婚紗照,在拍攝婚紗照的過程中,如果用假的手捧花是免費的,如果用新鮮的手捧花是需要另外付費的,好像是300塊錢6束花,時間太久記不清了。

當時我們也是猶豫不決,但是處於影樓這個環境中,有很多對新人都在拍攝,也有很多人買新鮮的手捧花。

老闆又說:“每天的手捧花都是供不應求,大部分新人都選擇用新鮮的手捧花來拍攝,針對不同的場景,選擇不同的手捧花,拍攝效果特別漂亮!”

“如果選擇假花拍攝,出來的效果會非常的假,不好看,你想一想,在麗江這麼漂亮的環境中,你手裡拿的是一捧假花,到時候你看到成片之後,哭都來不及了!”

於是我和先生就選擇了付費購買新鮮的手捧花。

支付寶年度賬單出爐:明白商家背後3大偏差效應,新一年更省錢

我們受情景偏差的影響,購買了鮮花

在這一過程中,因為我們身處影樓拍攝的這一情景中,我們下意識的觀點是,“一生就拍這一次婚紗照,肯定要拍的效果非常好,要不留遺憾,拍的漂亮些!”

緊接著老闆利用“稀缺性偏差”和“社會認同偏差”,一步一步引導我們消費,最後我們心甘情願掏錢,而且還很感謝老闆。

等我們結束麗江的拍攝,回到我們當地的影樓拍攝婚紗照時,用的所有手捧花都是假花,但是出來的效果也是一樣的好,當時我們就感覺300塊錢白花了。

“情景偏差”會悄無聲息地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為,大部分商家會和另外兩種偏差和情景偏差結合使用。

因此在購買商品時,我們採取設置錨定值,及時發現損失厭惡,建立應激反射,進入冷靜控制期等應對“稀缺性偏差”和“社會認同偏差”時,我們便會從“情景偏差”中走出來,讓自己遠離這個情景,冷靜消費。

在一年的消費中,我們花的每一筆錢,都是有原因的,當我們冷靜下來思考,我們為什麼要花這筆錢,為什麼要購買這件東西時,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東西都是不必要的開支。

而這些不必要的開支大部分都是受到商家背後套路的影響,當我們看清商家背後的套路,改變自己的消費行為時,我們便會進行合理消費,避免過度開支。

新的一年我們在消費時,認清商家背後的套路,會讓我們消費得更合理,期待你立下的理財flag會在年底時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