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想過不結婚了?

zlc哈密瓜


肯給有好多人都想過不結婚。但一定是少數的。我不知道我回答的是不是正確的,我把我的親身感受告訴你,你自己判斷結婚好還是一個人好。

要想說清楚首先就要從戀愛開始說起。

我們談戀愛的時候是在大學時期,戀愛之前,我被宿舍的兄弟們稱為無聊的人,無聊到生活只有兩點一線,教室到宿舍,再從宿舍到教室,除了上課就是練琴,直到遇到她。

雖然是一個班的同學,卻不怎麼說話。清楚的記得,那時候她學電子琴,我玩吉他,因此彼此之間熟絡了起來。那時候的她,長髮飄飄,一席白色的運動衣讓她顯得那麼聖潔。最終我徹底被她迷住了,那個時候就覺得和她呆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想永遠和她在一起。

畢業後,經過了幾年多數人都堅持不了的異地戀,我們終於走到了一起。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經過了孩子的出生等一些事情後。當初熱戀時的那種如膠似漆已經不在擁有,反而是生活的柴米油鹽讓我們焦頭爛額。

也吵過、也鬧過、也說過過分的話,但是彼此依然會相互關心。她習慣了我的存在,我也習慣了下班回家能有口熱飯。目前的狀態,雖然彼此之間沒有了熱戀時的親暱,但是有的更多的是親情。以前也說過離婚的話,但是誰都清楚離婚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不結婚,肯定也有好多人想過。但是我認為,不是不想結婚,也可能是之前受過傷害,而不想再找了,覺得一個人過也挺好。說實話,有時候我覺得一個也挺好。可是一個人真的好嗎?

當你生病時,無人探望、無人照料;每當遇到過年過節時,只有你一個人守在空蕩蕩的家裡,面對冷冰冰的牆壁,不會感到孤獨嗎?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生活,這種毫無生氣的家真的好嗎?你的喜悅、你的成功、你的悲傷都無人分享。

我覺得,不想結婚是還沒遇到讓你心動的那個人。一旦心動了,彼此都看對了,那無非就是經歷一個我這樣的過程唄。我想多數夫妻應該都和我是相似的過程吧?

兩個人在一起,其實就是一個相互熟悉、相互理解、相互付出的過程。這個過程如果做好了,那就白頭到老;如果做不好,那就分道揚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謝謝。


點燃希望


我在24歲之前想過不結婚,也和家裡人說過,我媽對我講:你說不結婚,不生孩子,那我把你生下來幹嘛?那個時候我也經歷的三段感情,兩段學校的感情,還有一個工作後的感情。遇見的她們時候,我還不懂愛情到底是什麼。當時越發的覺得自己一個人很好,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帶來的負擔,也就是夜晚望著窗外的燈光,略微有點孤單,但是一切都是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當和朋友喝酒擼串時孤獨感一點都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身邊的人一個個都成雙成對,結婚的結婚,而自己還是一個人的時候,越來越會往這個事情上去想。漸漸變得有點渴望。2018年的夏天我碰見了一個我深愛的女孩,交往了一年!剛剛開始我迷戀她的身子,後面我迷戀的是她的人,那個時候我就想和她結婚,然後我帶她回家了,把她介紹給所有家裡的人!遺憾的是我們最後沒在一起,但是那種感覺被留了下來,我現在知道,我還是渴望婚姻的!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發現婚姻可能是目前所以中國普通家庭的長輩對後輩的期許!還是可以試著去接受一段感情,一段婚姻!倘若最後還是不想結婚,還得求得家人的理解,這也是對家人的負責。我也不瞭解你有多大,如若年輕,那你還有大把時間來嘗試!沒別的,求一份心安理得!


Zhop


我和我媽說,我以後應該不會結婚,我只想樣一隻貓。我媽說一個正常的女人,就應該相夫教子,應該做母親做妻子。可是我覺得不結婚不是不正常,一個人怎樣過完自己的一生,明明是沒有條條框框的法規規定,誰說女人就要和男人結婚,男人就要和女人在一起呢,只要一個人有足夠的勇氣和充分的能力,一個人也能生活的很好。

@不是你的小菠蘿:

我也想過不結婚,但是後來又一想,這樣的話那麼我之前交出去的份子錢就收不回來了,想想還真的很不甘心,所以就還是結婚吧。

@靖子同學:

我已經決定了一輩子不結婚,七老八十了我就帶著我的一群狗上街,每天就是遛狗,和一群老頭老太太鬥嘴,老了我也是一個酷酷的老太太。

@無情無畏:

我想我會結婚,但是我結婚是因為我遇到了合適的,而不是因為結婚而結婚,不是因為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如果一個人可以活得很好,那為什麼一定要結婚呢?

@愛湯圓的小貓:

當你認真談過一段感情,最後卻分手了,後來你會很難再去喜歡別人,你不想花時間也不想去了解。就好比你寫一篇文章快寫完了,但老師說你字潦草把作業撕了讓你重新寫一遍。雖然你記得開頭和內容但你也懶得寫了,因為一篇文章花光了你所有精力,只差一個結尾,你卻要從頭來過。

@那些年:

我想過這輩子都不結婚了,因為這麼多年,我都是一個人過來的。當你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苦,也就沒有那麼想和誰在一起了。甚至有時候會想,如果我結婚了,那個人的到來會不會反而將我的生活弄成一團糟。

如果不是害怕失望,有誰願意孤獨。

那些說著不想戀愛,不想結婚的人,不都是如此。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個人,能懂得自己的心,自然是想結婚了。錢鍾書在寫給楊絳的書信中有這麼一段文字: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那個人,一個人的生活也許會不錯,但難免有些孤獨。


鼎鼎無敵


我今年馬上30歲了,以前我也遇見過喜歡的女孩子,可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和她結婚,沒想過和她的未來,一直給家人和朋友說我以後肯定不結婚,一個人過一輩子,老了去養老院過...直到去年碰見我的現任(在一起快6個月了)我才發現以前的我想法是那麼幼稚。而且她比我還大6歲,雙方家裡也不太願意,可是我兩有信心客服一切困難,爭取今年結婚。其實有的人不是不想結婚,只是沒遇見那個值得付出,努力的人。


你喜歡聽笑話


你好,陌生人,突然看到這個問題,十分感觸。

你有沒有,在某一瞬間忽然發現,所做的種種努力,不過是為了讓周圍的人滿意罷了,我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圈圈裡,畫地為牢,到了最後在發現原來我只剩下一個擺脫不了的面具和一副疲憊的身軀。比如結婚。有時候是否覺得,其實我們所謂到了合適的年紀了,需要結婚了,不過是別人給我們的定義。你是否真的有必要結婚,你真的知道嗎?我仍記得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擺脫別人的期待,找到自己。

每個人都有那麼一段最低谷,最卑微的時間,沒人誰會在乎你,沒有人幫助,然後,你熬過了,其他人感覺沒什麼所謂。

其實我講這麼多,不是說,你不必要結婚,結果有什麼壞處,只是想告訴你,

你是否問過你自己?

愛情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尋找一個契合靈魂的人嗎?

過往有無後為大,但是沒有說過一定需要結婚。

我曾經我問過父母,我可以不結婚嗎?母親曾笑著對我說,可以啊,只要你能忍受煙火綻放時,四溢的飯香,家庭的攜手同行

後來看到一段話:“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你能明白嗎?


喃喃浮沉


以前的人們生活水平較差,社會支持的力量也很薄弱,一個人很難應付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比如男人忙於工作,可能照顧不到家庭。在體力勞動和高強度勞動的過去,女人的掙錢能力較弱,而且生活總許多瑣事也需要男人的幫忙,而且因為生活各方面會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動盪,而且社會娛樂項目比較單一,一個人難免會寂寞無聊。因此男女傾向於結為夫妻,相扶相持,互相依靠,共同度過風險。

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社會服務行業的健全,其實很多以前單身就無法解決的問題,都可以通過社會力量得到解決,吃飯有外賣,洗衣服有全自動的洗衣機,有遍佈大街小巷的乾洗店,家裡任何水龍頭、燈泡、傢俱都損壞都有人1小時內上門維修……而且社會娛樂快速發展,社交軟件層出窮,每天數不清的信息從我們眼前路過,我們應接不暇。這種情況下,傳統婚姻中,相互幫助、分擔風險、安慰依靠等環節都已經漸漸弱化了。

而相應的,兩個人在一起的成本卻大幅提升,過去家裡有一輛自行車、一臺縫紉機,就可以結婚。現在高額的禮金、房貸、車貸等等,都眼中打擊了人們結婚的意願。而且子女的哺育、學區房、教育成本大幅上升,讓人們對生育也難有太大的可求。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一旦你將結婚生子這倆選項從人生規劃中刪除之後,會發現年齡根本無法對你形成任何束縛和恐懼。人生也不用那麼緊趕慢趕,一生都可以用來逐夢,以及體驗各種未知。似乎是一片美好呢,即使偶爾空虛寂寞了,還有很多可以填補你心靈的方式,而不是將自己捆綁到婚姻的大船上,去忍讓,去妥協。

這也是目前結婚率和生育率持續下降,離婚率持續升高的根本原因。我相信未來社會里,不婚族和丁克族一定會越來越多。但是,此時此刻,由於我們正處社會特別快速發展的時期,兩種不同的社會觀念衝突眼中,你若不想結婚,將會面臨巨大的社會壓力,這種壓力不止來源於父母長輩,也來源於身邊小夥伴們的慣性。當你發現身邊所有人都陸陸續續結婚時,你是否會堅信不結婚更好呢?這是個未知數。

我並不是一個不婚主義者,我只是覺得結婚這件事依舊是人生中比較大的一件事,可以不要那麼著急,慎重認真的去選擇。或許在某個轉角,你會遇到一個你深愛的,也深愛你的,最合適的人。但即使遇不到,我覺得這一生,我自己也可以過的很精彩。



凡豆情感


1,我基本如實地簡述我30歲前的感情經歷,本意是想說,除了本題下其他答主決定單身的情況外,也有我這樣的情況。我沒有把天性涼薄作為一個貶義詞,但它肯定不是在兩性關係中值得頌揚的品質。它是一個特點。有這個特點的人,進入情感甚至婚姻生活會遇到很多典型的問題,也會給對方帶去傷害。這起碼是令人惋惜的。評論裡有人說這是渣或自私的表現,女性不應當獲得比男性更多的豁免權,僅就我個人很誠懇地承認,他們說的沒錯。我沒有在行文中表示悔恨也不打算和任何對我持有異議的個人探討這類問題,因為這主要是一篇關於單身要做什麼準備的文章。

2,也許以我現在的狀況說以下的話會讓人覺得特別虛偽和可笑。但我真誠地想說,我希望大家,尤其是單身未婚的年輕人可以獲得感情上的幸福。這個時代在賦予我們更大自由的同時,也許帶來更多的困惑。在我們還沒來得及以某種方式體驗情感的珍貴、愛的迷幻之前,就彷彿被迫不及待地推到了現實的深淵面前。但有時候溫馨美滿的安樂果實其實就在我們頭頂上方不遠處,也許努力克服自己的一點問題,就像克服地心的重力一樣,跳躍一下,他們也並非那樣遙不可及。我喜歡唐頓莊園裡的一句話,愛是一種能力,和騎馬一樣,它需要趁年輕學習。

3,對於經過反覆考慮因種種原因,最終仍決定(渴望)單身的某人,尤其女性,我分享一些個人經驗。在現在的社會,以自己的意志選擇自己的人生,固然艱辛,仍可抵達。

這,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權力。

——————

以下原答。

37,女,未婚,異性戀。30歲之前算美女。(更正,被提醒突然發現我38了。)

我覺得世人往往有一種誤解,比如女性是感情動物,女人比男人更長情,專一,比如女人更容易因為家庭和睦生活富足感到滿意。所以選擇不婚,一定是因為某種原因的被迫或半被迫。就數量來說,也許我不能否認。但在我看來,一切為人的優缺點,男女都會有。

如果這世界上存在毫不令人意外,主動選擇單身的男性,自然就會有同樣的女性。

在我24歲之前,我曾誤以為自己是持有正常婚戀觀的普通雌性物種,之所以不願意結婚是因為沒遇到好的對象。但當我遇到100%合適結婚的對象(常規意義上外貌好性格好經濟條件不錯,愛我我也愛),依然莫名奇妙選擇逃婚(2次)之後,我終於意識到,自己並不是自己或別人以為的那個樣子。

我喜歡戀愛,但其實是喜歡處心積慮把對方搞定的那個過程,如果對方是高傲矜持心智過人的品種,這個過程就會變得尤其迷人。但我其實並不耐煩得到之後情投意合的相處,戀人之間林林總總的規矩也大多討厭,比如早請安晚彙報,過生日節日紀念日,還有有了戀愛對象,異性朋友之間的交往就多少會受影響,對這一點雖然理解,但始終都接受不能。

我喜歡一個男人身上的某種特質,卻很難為了享受這一優點而包容其他。

我也不願意和對方長期分享我的生活空間。至今最愉快的一段同居生活就是我和他住一層對門兩個單元,一起聊天,吃飯,逛街,但此外完全他幹他的,我玩我的,睡覺是最大問題,搞完之後是最尬時段,因為大多數時候我都想起身就走,回自己的書房,抽個小煙喝個小酒看個小書,或者乾脆啥也不幹地乾坐著,都發自內心地會覺得。。。。好爽。(這點真的很奇怪,此前我爸還老問我要不要養個貓貓狗狗,被我嚴辭拒絕。嗯。。我就是連狗都容不下的單身狗。。。)

因此,我很擅長分手。為了沒有道德壓力,找茬,發飆,各種冷暴力也都能收放自如。

並且我在一個父母恩愛,經濟條件不錯的健康家庭中出生成長。

說白了,如果我是男的,絕對就是大眾口中所說的渣男混蛋無疑,而且還是沒法以童年陰影作為藉口的那種。

我並不陰暗,只要不涉及情愛,算是一個性格溫和聰明可靠的好人。

我只是天性涼薄。

但結婚無論如何也是一件有普世標準的事情,我適應不了這樣的標準,當然沒資格結婚。簡單說,就是結婚失格。

一旦清晰地認知到這一點,就連戀愛也不想再談。有人情深意重,有人天性涼薄,即然不能改變情感的特點,至少可以收起禍害他人的殘忍。這不是標高,只是底線。(在所有負面情緒中,無法彌補的內疚真的是最要命的一種。)

當然,手沒了久而久之就會學會用腳吃飯,對於用手吃飯的朋友,那叫絕技,在我看來,那就是生活。準備肯定需要,但選擇單身會面對的大多數麻煩,都不是靠準備就能解決的問題。

舉幾個最簡單的例子。

第一,安家大事,如裝修搬家。真的是需要體力精力。所謂裝修,絕對不是佈置家居那麼簡單舒服。從看預算,買東西包括各類毫無美感的建材輔料,盯施工質量,為了某個不常規的設計還要會跟工人提要求幫他們想辦法。然後是搬家,因為工作關係,4年前我從北京搬回上海。傢俱加上44大箱行李,裝滿一大卡車。當時還是工作上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但沒辦法,從打包找物流到抵達,卸貨上樓,安頓完成,前後整7天,一個人完成(別誤會,工人還是有的,不需要親自動手)。

第二,生病。小毛小病就不說了。

兩年前有次腿上動手術,期間唯一麻煩了一個朋友把我從手術間運上出租車。其實我爸媽就住我樓下,他們一樓,我九樓,也沒告訴一聲。之後兩天的確略慘,但主要還是疼。又過了兩天,我媽上來串門,正逢我在洗手間,光著身子正往刀口上糊保鮮膜扎塑料袋,然後把自己扔進浴缸。那一刻我從她臉上看到了世界末日般的崩潰。

第三,日常生活瑣事都要打起精神。

電工,水管工,傢俱安裝工,保潔阿姨會的基本都要會。要會看各種說明書,要知道基本常備藥品和用品的用途劑量。要會辦各種相關手續。等等。

不能因為沒人來家裡就讓家裡亂成狗窩,不能因為不談戀愛就在穿衣打扮身材管理上消極懈怠。單身生活需要一種雌雄同體的能力,不然總有一刻你會覺得自己孤獨悲哀。

我不喜歡自憐,也從不自憐。

第四,生理需要。

這個雖然不是很難解決,大小的確算個問題。

所以如果說,單身一定要準備什麼。我覺得第一是錢。但會主動選擇單身的人,尤其女人,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在這點上要沒自信,恐怕早就會放棄這個選項)

第二,是生活常識與技能。這個我覺得還是有天賦問題(如果這也算是天賦)。比如我有朋友就無論如何看不懂說明書,複雜過裝一根電源線以上的電器一律都討厭。。。對危險意外非常後知後覺。。。。還是個男的。。。。家裡燈泡壞了都要我去幫他換。。現在正極力勸他脫單啊(苦悶臉。。。

有很多人覺得這些問題都可以靠錢解決,我覺得理論上是沒錯,但除非是有錢到離譜的程度,否則難免會遇上挺被動的狀況。比方你可以請鐘點工保姆,但人家總有逢年過節的時候吧。或者你對生活有比較不一樣的要求,那就很難用錢直接兌換成相應的服務,還是得自己想招(別想歪)。所以我強調的不是事事都要自己做,而是你得會,或至少會一點。

第三,與其說是準備,不如說是判斷。那就是你到底更喜歡相伴還是更喜歡獨處。從道德上來說,這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單選題,選完了,就要有為自己的選項買單的覺悟。

單身的確會有很多好處,特別是在一個還算年富力強,容貌風韻尚存的年齡,但某種自由帶來的優越和舒適,實際上不會一直存在下去,年老會讓人變得軟弱,身心都是,父母的苦口婆心也並非沒有道理。另外,如果是因為跟父母朋友同住,或者現在身邊大多都是同齡單身的朋友,所以就誤認為自己不怕孤獨,或很適應一個人的生活。我覺得,還是最好多考慮一下,因為這兩點必然都是變量。但女性一旦不結婚,超過一個年齡,我覺得基本就是不可逆的,性別帶來的不公平就是客觀存在,男人說不婚,分分鐘可以反悔,50歲的有錢老頭娶20歲的美女,人們不會少見多怪,反之。。我就不展開了。。。

最後,應付社會家庭輿論的心態。這個絕對是免不了的了。比如認為你不結婚就是有毛病,沒人要,不正常,活得特別慘,還有幸災樂禍之類的。我覺得一一爭辯,真是齁累,還容易把心態搞差,到最後真的成了特別憤怒特別容易與人對抗的那種,然後別人就會說,你看,果然老姑娘做不得吧。。。你有權選你要過的日子,嘴巴長在人家身上,還不讓人說了。。。我現在一般都沉默,別人說什麼都點頭附和,表示是我考慮不周,你說的很有啟發。偶爾遇上那種越說越來勁的,我就表示活了三十七突然發現性取向有變化啊,好睏擾。。。這一招對家人和對上了年紀的大嬸特別有效,而且此後再不會給你塞相親對象。是我特別愛用的辦法(無侮辱含義)。

結婚和單身,都有不得不面對的巨大問題,喜歡不喜歡都要解決,都需要負責,一是對他人,一是對自己,因此都需要相當的自律自覺。

另外,澄清一點。我從不敵視愛情和婚姻,對男性族群充滿友愛同情(哈哈哈哈)。只是瞭解自己的秉性,做出合適自己的選擇。我不相信也不需要命運此後特殊的眷顧,不相信某日還會出現一個剛好與自己同溫同熱,性情契合的良人。即便世間真有,那我也希望他能躲過一劫地在他日午後,依偎在某個溫暖香甜的懷中,等待愛情和生命一同慢慢老去。

愛情是存在的,所有與之有關的美好願望都值得珍惜尊重。即使這些都與我無關,我也真心如此祝福。

(半夜三更收到日報小編私信,把這文貼到了哪裡……具體是哪裡我也略暈。做幾點說明:1,考慮到私人地盤和公眾平臺的差異,那篇文章我做了修改。不是小編乾的。我的想法無他,就是覺得出去見客總要比在家發神經正經體面一點。

2,我再次聲明可以戀愛結婚的小盆友們通通都給我滾去戀愛啊喂!起碼總要試一試,多戀愛才會戀愛,不要隨便說自己性格有問題就放棄了啊!你們跟我一邊緣人格學what?!我壓力也是很大的呀!)



中國式情感


先想清楚人類為什麼要結婚?

1.遠古時期的人類可沒有結婚這個概念,撫養孩子的重任大部分都是雌性承擔,雄性也沒有什麼責任感,就是想著儘可能和多的異性交配增加自己基因遺傳下去的機會,這也是大部分雄性動物都有的本能意識。

2.人類智力開化後覺得不能這麼幹了,為了種族得到更好的照顧延續下去,必須制定“契約”就是結婚,雄性有了責任感也會專心照顧下一代,提高存活幾率。

3.結婚對男人女人都是利好的,目的都是為了能更好的照顧下一代。當然也會犧牲一部分自由,但也是值得的。

4.結婚不代表不會幸福,不結婚也不一定會幸福,因人而論,生活是自己的,開心就好。




妙不可言的點滴生活


這個問題挺好的,有多少人想過不結婚,我們一起來聊聊,我相信有很多想過不結婚,在你想過不結婚的時候,分為幾種情況:

  • 一種情況是在你很小的時候,不懂事,有大人會調侃你,你長大了結不結婚,在你不懂事的時候,就說我不結婚,我要長大;

  • 一種是在你沒有談過戀愛的時候,對愛情沒有任何感覺或者是還不懂的時候,覺得一個人挺好,不想結婚,也沒有覺得結婚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 另一種是在你失戀或者是離婚的時候,覺得愛情好難,傷的你遍體鱗傷,你不想再去結婚或者談戀愛,覺得那是一種心靈上的折磨,這種感覺不要也好,一個人生活也沒什麼不好;

  • 還有的人一個人生活慣了,從來沒有談過戀愛,自己的生活過到了30多歲,也許也是沒有遇到愛情或者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房子車子工作都是在自己的努力下搞定,沒有一些附屬品,不愁吃穿,自己想旅遊就去旅遊,對於未來的家庭生活,會覺得有很多煩惱,比如公公婆婆或者結婚了就是兩家人的事情,兩個人在一起還得在意別人的想法,互相謙讓,等等,一系列的麻煩都會出來,現在一個人的生活很規律,覺得沒煩惱挺好;

  • 還有一些人不打算結婚要孩子,就是自己過得舒服,說走就走的旅遊,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心態,不是說一定要結婚生子在能夠幸福,現在的社會跟以前的社會大有不同,以前,家裡不會一直養著你,你不結婚就會被大家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現在社會,你不結婚自己能夠養活自己,自己能夠吃喝不愁,自己能夠瀟灑生活,不枉此生,不用負擔很多東西。

當然,現在很多人的心態就是這樣,我周邊有很多30多歲的女人沒有談過戀愛,沒有結婚,她們不排斥你給她介紹對象,但是一直沒有合適的,那就一直單著,有車有房有存款,沒有男人依然生活很好,沒有女人依然很瀟灑的玩遊戲。每個人的快樂不一樣,也許你戀愛慣了,即使分手了,你也不適應自己在房間的感覺,你喜歡的別人不喜歡,你不喜歡的別人喜歡。生活,就是需要讓自己活得舒服,喜歡這麼來就怎麼來。


歐陽靜靜


有很多人不結婚真的有人會一輩子都不結婚的嗎?

我就希望以後不要結婚.現在這種人真的是越來越多.

因為要是結婚了,負擔會很多.不喜歡麻煩的人.根本不想要結婚.就算單身也願意啊.

只同居不結婚,這樣吃虧的還是女孩,這會讓很多的渣男鑽空子,他用這種方式玩弄女性,女孩子年輕,有顏值的時候會吸引一些男性,一但到了年紀,沒有顏值,不在亮麗光鮮,男人就會離你而去,同居不受法律保護,所以說還是結婚在同居。

因為恐婚,害怕自己不夠好。

我害怕我談戀愛時候的樣子,放不過自己,也饒不過別人,好像得了什麼病,一旦愛上一個人,所有的猜忌,恐慌,小氣,吃醋都會跑出來,瘋狂的撲向我愛的人,我沒辦法說服我自己,也沒辦法安慰愛人,不是不想戀愛,只是害怕那個固執的自己。

我害怕在婚禮信誓旦旦,但婚後把離婚掛嘴邊。害怕現在我們每一次衝動的爭吵會變成婚後孩子的噩夢。害怕他父母永遠站在他的角度,把我當成一個外人。我害怕婚後我們養老人孩子養車養房壓力爆了表。我害怕他厭倦婚姻和我,出軌年輕肉體。害怕吵架後他持續冷戰,把兩人推入深淵。

有時候覺得愛一個人的感覺就像是在賭,你押上你的時間你的精力你的一整顆心想要他回頭看你一眼,再一眼。你押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捨不得收手。有的人贏得衣缽滿盆,有的人輸得分文不剩,別說你不求回報。上了賭桌的人,沒有一個想空著口袋走,所以還不如不結婚。

現在談戀愛就已經是件苦差事,夠累人的了,更不要說結婚。逢年過節的,我們總能夠在朋友圈看到情侶們秀合照、秀禮物、秀轉賬,許多公眾號也在大肆鼓吹“能為你做到這幾點的男人才是愛你”、“這樣的女生才是好女生”等等一些頗為洗腦的文,而且很多人還信了,興沖沖地轉發給自己對象去看,要求對象要達到他們制定的要求,不管合不合理。

那些不只是誰編造的男人或是女人“必須”要達到的條條框框,讓許多原本想戀愛的人望而卻步。人們也在掂量著,在戀愛裡自己到底得到了什麼,或者會失去什麼。戀愛如果是這樣,我不想自討苦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