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美,北京正北,多倫醉美


多倫多美,北京正北,多倫醉美


多倫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早在新石器時代,七湖之地就有人類居住。自遼金以來,他就是京畿與蒙古高原門戶連接的戰略要塞。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這裡歷來是漢地農耕文明與北方草原文明衝突與融合的最前沿。公元前300年燕昭王以秦開為將,破東胡,擴地千里,築“燕長城”,至今遺蹟尚存;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曾在多倫選風水寶地“拜月跐林”,舉行盛大的祭天儀式,為大遼興旺祈禱;成吉思汗囤兵多倫攻打金朝;忽必烈在灤河岸邊建避暑東涼亭,成為元朝歷代皇帝遊玩狩獵之地;明成祖朱棣征伐北元,歸途中病故榆木川,魂飛多倫;清朝順治帝巡視塞外,在多倫召見蒙古王公;康熙帝在多倫諾爾與內外蒙48家王爺和三部首領會盟,正式確定了清王朝的北方版圖,並敕建“匯宗寺”;雍正帝又建“善因寺”,使多倫成為中國北方喇嘛教中心;班禪六世東行途經此地說法祈福,進一步提高了多倫喇嘛教的影響力;匯宗寺的興建以及章嘉活佛對整個內外蒙古喇嘛教事務的主持和管理,大大促進了多倫城商業的繁榮和發展。在這之後,多倫城逐步發展成為擁有4000商號、18萬人口(是北京同期人口的一半)的著名塞外商埠——旅蒙商之都,有“口外小北京”之稱。經濟的繁榮,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在縱橫交錯的十八條大街裡,商業店鋪、手工業作坊、會館、廟宇、清真寺與民居錯落有致,分佈其間,被稱為“南迎中華福,北接蒙古財,日進斗金,日出鬥銀”富足的草原城市。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中曾經把多倫置於建設未來民主國家的重要地位,把多倫諾爾列為中國西北鐵路系統的中心、移民政策的中心、滿蒙政策的中心和國防計劃的中心。1924年,李大釗先後派陳鏡湖、韓麟符等來到多倫城,組織建立共產黨的組織,並於1925年親自檢閱多倫縣早期革命武裝;1933年7月,吉鴻昌將軍親率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主力,打響收復多倫之戰,使多倫成為我國抗日戰爭收復的第一座軍事重鎮,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2000年5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到多倫視察土地沙化和治沙情況,做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緩,綠色屏障勢在必建”的指示,使多倫成為北疆草原開始大規模生態建設的發端地;內蒙古自治區於2011年9月29日確定在多倫建設錫盟南部中心城市,致力於把多倫打造成為錫盟南部五個旗縣的經濟中心和全盟對接京津唐、向南開放的橋頭堡。多倫將成為錫盟南部地區經濟實力最強、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產業層次高端、吸納人口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生態宜居城市。

多倫多美,北京正北,多倫醉美


  多倫縣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成為多倫人勇往直前、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多倫十分注重挖掘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先後出版了《多倫匯宗寺》、《多倫文史資料》系列叢書、《康熙會盟》、《多倫諾爾史話》、《漠南商埠》等一批歷史文獻作品。創編了歌舞劇《姑娘湖》等一批文藝精品。同時正在籌拍40集電視劇《多倫會盟》。保護和修繕了匯宗寺、善因寺、山西會館等1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清真八大碗、馬鞍具製作技術和民間中獸醫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多倫諾爾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總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在多倫大街小巷隨處可以找到宗教歷史文化、旅蒙晉商文化、紅色文化、伊斯蘭文化、生態文化的蹤跡。“龍澤湖”、“鳳棲湖”等一些帶有文化氣息的城市園林建築也讓人流連忘返。

多倫多美,北京正北,多倫醉美


  有了文化的滋養,多倫的旅遊業發展迅速,多年來一直在草原山水之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特色,打造天堂草原南大門等方面做振興城市、繁榮多倫之文章,用環多倫湖公路自行車賽、多倫諾爾冰雪節和多倫諾爾文化廟會等品牌活動吸引人,向外來遊客展示旅蒙晉商文化的內涵、匯宗寺的宗教傳奇以及灤源殿、多倫湖等生態自然景觀的旖旎風光。

  多倫的主要特徵可以概括為“八個一”:“一條線、一個點、一個環、一個圓、一處佛都、一座古城、一半森林、一半綠水”。

  “一條線”,北京正北,多倫最美!北京正北180公里,有座山叫“德勝山”,與故宮和“德勝門”同處於國家宜居國土中軸線,為元明清三代立都中軸線。這條線被地理學家稱為“劉秉忠線”。

  “一個點”,多倫是上世紀兩大地理發現之一的胡煥庸線即騰衝至璦琿的中國人口自然地理分界線、竺可楨380mm降雨線,及劉秉忠線的三線交匯點。

  “一個環”,1995年,衛星影像發現一個直徑達70公里、環多倫的環,閃電河盤桓其中,經地質學家鑑定,為全球第二大、亞洲第一大隕石環,命名為多倫環。

  “一個圓”,以多倫為圓心,周邊四個地級市所在地均在半徑200公里左右,分別是:內蒙古的錫林浩特市、赤峰市以及河北省的承德市、張家口市,是名副其實的區域中心。

  “一處佛都”,清朝康熙年間,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爭,噶爾丹部趁機叛亂,1690年康熙親征平叛,在赤峰烏蘭布統大勝噶爾丹,凱旋後在多倫諾爾與漠北、漠南蒙古各部會盟,史稱康熙會盟,又稱多倫諾爾會盟,確定了清朝北疆版圖。為紀念這次會盟,康熙三十年(1691年)敕建匯宗寺。雍正九年(1731年),雍正皇帝又敕建善因寺。一座縣城,同時擁兩處皇家寺院,在中國極為罕見,被民間稱為“草原佛都”。

多倫多美,北京正北,多倫醉美


  “一座古城”,多倫地處多倫環中心,多倫小盆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聚居地,大遺址眾多,自新石器時代迄至晚清,均為國家戰略要隘,2015年新發現的遼代貴妃墓,位列當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清代以後,伴隨著寺院興起,佛教興盛,康熙帝敕令北京八大商號匯聚多倫,由此形成走草地、出北口的草原絲綢之路“京北橋頭堡”,人稱“漠南商埠”。商人由此出發,北出滿洲里經哈拉和林至彼得堡,西北出二連浩特經科布多、烏里雅蘇臺、唐努烏梁海至哈薩克斯坦、莫斯科再至歐洲。一座高峰期人口18萬的古城屹立於錫林郭勒草原。目前,多倫古城內有11處國保單位和22座寺廟及遺址。

  “一半森林”,多倫目前有林面積293萬畝,“十二五”期間,人工造林一百萬畝,號稱“百萬畝樟子松工程”,為防治華北沙塵暴作出了重要貢獻,被國家命名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又正在規劃再用五年時間實施“百萬畝碳匯景觀經濟林”。多倫是天然大氧吧,2016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45天,“天然避暑地,北京後花園”的稱號名至實歸,“南有海南,北有多倫“,候鳥式康養,漸成新潮。

  “一半綠水”,多倫諾爾水資源富集,面積雖不足錫林郭勒盟2%,地表水卻佔到錫盟一半以上。全縣有47條河、64個湖泊。多倫諾爾是蒙古語,多倫是數字“七”的意思,諾爾是“湖泊”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七個湖泊”。美麗的“多倫湖”,水面面積2萬畝,是“引灤入津”的重要樞紐。

  多彩多倫,美倫美幻!多倫還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中國最美小鎮、全國最美三十縣、中華詩詞之鄉、全國旅遊服務標準化示範縣、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近期又被國家列入“十三五”重點開發的14個旅遊休閒型城鎮。多倫瑪瑙、喇嘛廟月餅、銅製佛像、馬鞍馬具等享有盛名。

  多倫多美,醉美多倫!

  呼倫貝爾的濃縮版,就是多倫!多倫,就是呼倫貝爾精華版!多倫在不足呼倫貝爾1.5%的面積上,不但同樣擁有秀麗的山川、蜿蜒的河流、清新的溼地、靜怡的森林、澄澈的湖泊、多彩的沙地……,還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人文。

多倫多美,北京正北,多倫醉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