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本文原創發佈於 三塊泥板(公眾號ID:sankuainiban)。關注三塊泥板,一個分享所想、所讀的小抽屜。持續生產新鮮有料的乾貨。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喔,這麼快11:30啦,趕緊點外賣,下班就可以吃飯了”,“晚上約了朋友,不知道去哪吃飯,去美團點評找找吧”。

這樣的對話每天在辦公室都會出現,美團已經滲透到生活各個方面,似乎已經離不開美團了。但依然有很多人看不起美團,看不懂美團,美團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郎鹹平 VS 王福王是怎麼說美團?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郎總結美團的三板斧,第一板斧千團大戰時啥也沒做就活下來了,第二板斧僱了一批業務員去掃街,第三板斧時刻關注有什麼新業務可以做。說這麼簡單的模式,沒有技術含量和門檻怎麼可能成功。最後補刀說,這麼簡單的模式,為什麼投資人就是看不懂。

王福重怎麼說的呢?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王福重是比較看好美團的,即使美團做過的事情別人都做過,但它成功了,這是市場的選擇。以外賣舉例,外賣本身是沒有技術含量,誰都可以送,但一天送幾百萬單那就相當高技術含量了,涉及資源整合能力,怎麼把餐飲、騎手、用戶整合在一起這就是企業家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

送外賣這事簡單嗎?

根據公開數據,美團有6000+的技術人員,外賣智能配送調度系統每天匹配50多萬外賣小哥,100多萬商家,2000多萬消費者,基於海量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確保平均配送時長不超過28分鐘。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複雜度最高的多人、多點實時智能配送調度系統。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這就是門檻,這個系統並非一朝一夕能建立起來的,除了整合能力、技術能力還有資金投入,按郎鹹平的統計,這個系統大概每年成本是5億美元。對於用戶已經習慣了美團的28分鐘,任何企業進入外賣領域,必須跨過這個大山。猶如京東的物流,在經過10年投入後,才慢慢建立起來的,現已成為京東的護城河。

多樣性 VS 垂直

外界對美團抨擊最多的是“無邊界,全面競爭”,意思就是美團啥業務都做,導致競爭對手越來越多。換句話說,美團業務是多樣性的,多樣性對立面是垂直。

對於一個平臺來說,多樣性好還是垂直好?選幾個競爭對手對比一下: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滴滴、餓了麼和攜程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選手。可以看到,美團幾乎涵蓋了這3家的業務,甚至還不止,五花八門,啥都有,有演化為萬能的美團趨勢。

比如,淘寶比京東厲害的地方在於,淘寶開始就選擇做平臺、多品類、啥都賣,長年累積下來,給買家植入萬能的淘寶的消費觀念,同時也給賣家植入,淘寶上啥類型的消費者都有,來這開店準沒錯。這樣的結果,固然在某些品類做不過競爭對手,比如3C電子數碼類。但並不影響淘寶的大盤子,當規模足夠大的時候,原來存在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這就是規模效應帶來的正面影響。

只要美團不犯大的錯誤,很大機率能成為第三產業的淘寶,即服務業。消費者和提供服務的商家都離不開美團。

再對比一下,它們的價值: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滴滴受到政策等因素影響,估值下滑150億美元,攜程這麼多年幾乎沒什麼太大變化,在100~200億美元區間。餓了麼則95億美元賣身給阿里巴巴。美團最新市值幾乎是3家之和,同時也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第三高市值,前面就是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完全是市場的選擇,千千萬萬的消費者把美團推到這個位置。

而且,美團業務的豐富多樣性,存在無限的可能性,資本市場從來只買有想像力公司的賬,即潛力股。攜程多年來一直安心做高星酒店,只有幾萬家酒店。美團從低星酒店切入,迅速覆蓋幾百萬家酒店,規模效應幫助美團酒店間夜數彎道超車。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團的價值依然會繼續上漲,這是無疑的。

美團業務的豐富多樣性,滋生了協同效應。比如,從外賣提練出來的調度系統經驗可以快速應用到打車領域,又比如,從美食培養出來的線下鐵軍可以快速敲開酒店的門。

王興和美團是如何進化的?

王興是一個連續創業者,前9次創業基本以失敗而告終。其中,校內網和飯否最為著名。校內網賣給陳一舟,即人人網,飯否受策略影響無奈錯失市場。直到團購才銳變,即美團網。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團購戰爭並不是美團打贏的,是對手們自己倒閉了,王興本人也承認這點。從最初的團購成長為現在萬能的美團,是規劃好的?是如何進化的?

以時間線看看王興和美團的進化:

2009年,王興拋出四縱三橫理論。這個理論看似平凡無奇,卻隱藏了王興的野心,如何選擇賽道,如何與巨頭錯位競爭等。才女梁寧說美團核心業務是一橫一縱,一縱是餐飲,做深做透,一橫是生活服務,通過高頻餐飲流量帶動低頻的生活服務。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2010年,成立美團網,進入團購市場,即四縱三橫中商務與Web2.0的交匯點。這個點完美避開巨頭的主戰場,選擇一個全新的戰場。

2011年,王興拋出“團購是最優美的商業模式之一”的說法。同年爆發千團大戰,沒錢的美團並沒有隨大流砸廣告,避開一二線城市的主戰場,進入低線城市。不久,拿到阿里巴巴5000萬美元投資。

2012年,美團堅決遷移到移動互聯網,並且把電影從美團獨立出來,成立新品牌貓眼電影,放棄電影票團購,改為在線選座,在一致不看好的提前下,最後引領行業。同年團購行業整體遇冷,大批團購公司倒閉。王興在內部談如何度過創業寒冬。

2013年,進入外賣領域,相信O2O註定是既牛逼又苦逼的事。同年引進幹嘉偉,建立線下鐵軍,迅速打開市場,農村包圍城市大戰再次上演,實現對大眾點評的超越。

2014年,成立酒旅業務線,正式進入攜程的主戰場。王興在內部談到美團永遠離破產只有6個月時間,告誡團隊不能放鬆,需要時刻保持狼性。

2015年,收購酷迅,酒旅業務正式起航。同年和大眾點評合併,組成美團點評,統治50%的外賣市場,80%的團購市場。拋出2015年是O2O真真正正大決戰的一年言論,是指和餓了麼、百度外賣、口啤之間的大戰。

2016年,收購錢袋寶,進入支付領域。並拋出互聯網進入“下半場“,上天、入地和全球化的言論,說到做連接很淺的互聯網公司將越來越難。上天是指真正的高科技,比如SpaceX搞火箭等。入地是指要扎的很深,比如美團提供餐飲營銷服務外,還提供ERP系統、供應鏈服務等。全球化是指中國人口紅利已經消失,需要通過全球擴張來做增長。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2017年,大環境整體變差,而且會成為常態,談供給側改造,美團給中國服務業供給側改革提供驅動力,推動整個中國的服務業率先完成供給側改革。

2018年,美團上市,向全球輸出中國商業模式,並強化美團的使命——”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Live better",即讓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

2019年,市值超越百度京東,坐上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千億美團成型。

2020年,美團二號首長王慧文宣佈即將退休,預示著美團正式進入人才體系搭建。

從2010年至今,美團幾乎沒犯什麼大錯誤,並且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才形成今天的美團:

1)團購時代不隨大流;

2)堅決遷移到移動端;

3)獨立貓眼電影,推出在線選座;

4)引進幹嘉偉,搭建線下鐵軍;

5)進入外賣與酒旅領域;

6)把“吃”做深做透

王興語錄意味著什麼?

最近,王興語錄風靡創業圈和互聯網圈。有人把王興在飯否說過的話整理成文,還有個小程序專門推送王興在飯否的話。為什麼王興語錄突然就被捧為創業聖經了?

千億市值,佔領50%的外賣市場的美團,經濟學家已經吵翻天了

“太多人關注邊界,而不關注核心”

“大家總是習慣用工具、入口、平臺等概念來衡量公司的價值,這其實是語言對人的禁錮”

“多數人對戰爭的理解是錯的,戰爭不是由拼搏和犧牲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組成的”

“我應該做少數重大的決策,而不是快速做大量的決策”

“TOP這個詞,可以把它分解成三個詞——talent、opportunity、patience”

“公司文化就像希臘神話的西西弗斯,你要推石頭上去,它會掉下來,你再推上去,它會再掉下來”

語錄出圈,預示王興被眾人打上創業偶像、新創業教父等標籤。從萬能的美團到王興語錄,美團和王興都越來越像阿里,至少在形態上趨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