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二娃说

昨天,我看过最有深度,最有才,最让人意味深长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故宫大奔事件:她让他进去了

他让她进去了;她让他进去了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眼看距离除夕夜只有4天了,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正在赶回家的路上吧?


不过,坐在动车上,是不是极其无聊呢?没事!二娃今天准备分享一个群友的买房故事,给大家路上解解闷。


没错,这位群友正是房二娃老干部购房群里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而今天这篇文章,全部都来自他本人之笔,二娃只做了部分修改和排版。看完后,可能会有人吐槽他写的太啰嗦,但说句实在的,这不就是一个普通人在买房路上最真实的表现吗?


所以,希望大家看完后,不喜欢,也不要乱喷,至少要有起码的尊重,也欢迎大家像他一样来投稿,分享自己平凡、励志、奇葩、狗血的买房经历。


话不多说,看正文吧!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今年26岁,高中过后,家里穷,没打算让我上大学,让直接学门技术就好了,但我嘴硬的,报上了一个三年小大专,嗯~还是专B,每年学费大约是1.5w,自己有申请学校贷款,所以,为了还款和生活,每个寒暑假都会进厂打工还债,在校也有兼职,曾经,还因为兼职的时候吃得太多,生活区老板不要我了,后来,我去到另外一家,就不敢吃太多了,哈哈哈哈哈.........


我也试过周六日,一天打三份兼职,早上派传单,中午和傍晚赶回学校生活区做服务员,下午和晚上,跑跑快递和外卖什么的,不过只是持续一段时间,毕竟也知道自己身体会慢慢的扛不住。


当然,在兼职和打工的期间,我也丰富了我自己娱乐生活,街舞,吉他,滑寒冰,样样不精通.........


在拉萨生活了快两年的我,来到广州难免有点小兴奋,拥有着当代年轻人都有的通病,脑大,胆细,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又发现自己什么都能干,却又什么都不想去干。


从拉萨回来,已经是4月初,过完了清明,就和女票上广州了,找了个小小的一房一厅(广州特色城中村),夏天加水电费,一个月下来也不过1500元。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我突然就有了想买房的冲动,想和女票留在广州。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 刚到拉萨的时候


接着,我们很顺利的各自找到了工作,由于女票是研究生,遇上广州落户放松,于是花了2个月很快就办好了落户的手续,这里特别说一下,人才落户黄埔和南沙,研究生落户是可以领取补贴的,具体去查各区人才落户补贴详情,由于我们落户了越秀,自然就是没有补贴啦!


广州房票到手后,接下来就是看房子了,一开始,我们天真的以为,能在广州落户,买房也就不那么难了,但后面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


我从5月初开始看房,到买房期间,一共看了300多套二手房,包括番禺100多套,海珠150多套,黄埔+荔湾+越秀零零散散50多套,中途,我也见证了广州落户门槛放松、深圳荣获示范区头衔、利息微降、区域限购放松等等大事记....


以下是我各区看房的“薪酸”历程:


① 番禺广场:一开始我们一回来广州看的第一套,就是距离番禺广场1km的房子,当时借鉴了下面这个表: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这是当时看的第一套房子,小萌新的我们特别喜欢,就单纯的因为它大,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配套,什么是学位,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费,不过,庆幸当时没钱,所以没有去买........


当时,觉得一天从车陂南跑到番禺广场特别远,所以,就看了三套房,另外两套就没有这套笋啦,何况只是当时觉得它笋。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会一开始就看3号线的尽头呢?


其实,是因为我们觉得番禺距离广州市中心比较近,番禺广场又是3号线的终点,所以,当时想着,买套距离番禺广州地铁站1公里以内的房子,就满足了。为此,我们大概以每天看5套的进度,看完了信业尚东-美心-东信-东华-东怡等等周边一带的散盘,将近50套二手房。


得出经验一:个人觉得距离地铁300米以内,才属于地铁上盖盘,300-700米直间属于地铁周边盘,考虑时间关系,从家里关门起,10分钟内能到地铁站的,我都可以接受。(由于看房时,全程是坐着中介骑的电动车,所以没有时间概念,后来我们试着走计算时间)另:女朋友一般是我先看中了之后,二次看房时或者遇到笋盘时,才会带着她。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番禺广场


② 市桥:由于番禺广场配套什么的还欠佳,加上地铁周边还没弄好,配套之类仍在建设,所以,女票去看完后不太高兴,因此,我们就把目标重新移步到市桥周边。


大家都知道,市桥,相当于番禺的老中心,各种配套,应有尽有,几十年的老店更是随处可见,加上女票一下地铁就喜欢上了这里的氛围,所以,我又开始了周边楼盘的搜索。


还是以180万的总价去找,结果发现,还是有很多的靠近地铁的90-130平方的房子,像华富花园-侨基花园-富华源-大东路-江南新村等等我全部看过,结果是:同样的3号线,我们只想着上车挤不挤,多不多人的情况下,却没有考虑到通勤的时间。


得出经验二:在买房时,你也许考虑了自己从家里到地铁站的时间,但是你却忘记考虑到公司的时间。那么,以珠城为中心,那么去到珠城多长时间最好呢?我的答案是,你能接受的时间,就是最好的时间。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 市桥二手房


③ 大石-洛溪:这两个地铁站,都属于老站了,如果真的要做个对比,那么这两个站点,我觉得是优于市桥和番禺广场的,因为时间近!但后来,我发现,这个想法也是错误的。


这两个只看了10几套而已,感觉都是租客人流,配套方面不是很好,带上女票去看的时候,她不喜欢,所以就没作考虑,所以最后还是没选择。


得出经验三:既然是刚需买家,买房时自然要以刚需的思维去考虑,不能以租客的思维去考虑(大多数以上班时间为标准),不然你会缺失很多后期的刚需来接盘,例如:配套、医疗、学校等!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 洛溪二手房


④ 江泰路:本来没打算看这里的房子,无意间,在朋友圈看到中介推荐了一套笋盘,于是当天下班就直接去看了。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这套房子,带楼顶花园,楼顶还能看到广州塔,看完后,当时就很有冲动想想下,差不多要拿钱出来了,发现一件事,我没钱!


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会相信,我也不知道我哪里来的勇气,我口袋里面一分钱都没有,但当时已经看了上百套的房子了,而且还都是180以上的。


所以,上面也就成了一个笑话,没钱,你学人家看什么房子,买什么房子?


得出经验四:你以生活为基本,但生活不一定以你为基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还是不会有错的,要实事求是,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 示意图


综上:得到的经验就是,自己终于摸清了自己的情况,我开始看自己的口袋,发现借呗,还欠着,花呗还欠着,信用卡也还欠着,我愣了,没钱买什么房子,而且还负债!想了一晚,我目前要先把自己的债清了,然后去挣钱,不然什么都没有......


然后,我图着好奇心,就去百度搜了一下0首付买房,哟!发现还真有,可惜在广州已经不能了,但是后来在某置业群里的一个小师傅说,这个虽然在广州很少了,但是还是有的,接着我们喝了一下午的茶,离开之后我沉思,还有这样的操作,这个名词我暂且把它叫做G评G贷吧。


得出经验五:人活着,梦想还是要有的,不然咸鱼还会是咸鱼,你可以多喝热水,这样就不会太咸了。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时间来到了8月,我工作开始稳定,同时也在外面做兼职,我荷包里的小硬币终于开始暖热了。


来说一下我们目前的财务情况吧,算了一下我到手7K,她5k,共1.2w。月消费计算了一下,我们每月花出去至少有5k,一个月我们为什么会花这么多,我们都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嘴的人,生活上的衣食住行都得花费,尤其是工作稳定和出租房的前期,各种费用我们一一分担,我就和女票说我们开始理财吧,把生活的花费记下来,别说,这个真的很管用。


我们成功把青年时期,过成了中年时期,每个月的开销控制在了4-5K的左右,所以,我们的月供预算可以到7-8k之间,但是不能算的太死,毕竟未来的情况,我们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们给到的最大承受月供值是6-7k,这样,在确定了能做到多少低首付时,我们就可以确定能买总价多少钱的房子了。


在看房之余,我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去兼职,我接触的兼职类型有很多,包括摆地摊、电商、派传单、自媒体等等,最后,我用几个月挣来的钱,把前前后后的债务给还了,还剩下几万。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 买房之路一半悲伤,一半阳光


接下来,我又开始看房了。


⑤ 琶洲-磨碟沙-赤岗-客村:这是一个和珠江新城隔着一条江却沉睡着的老城,本来我没有考虑这边的,很冒然的一天,想着去看看琶洲西区的大楼,我就骑着自行车,从磨碟沙在那边绕了一圈,然后从那边骑着往客村走过去,这边烟火味很足,距离珠城也近,配套,医院非常棒,接着就开始看这边的房子了,预算是150万-200万。


琶洲:看过珠江大家庭和周边的豪宅(没钱看看应该.....没事吧,希望不会被骂)是的,看完心情更难受了~然后不想它了呗,不说别的,就是买不起。


磨碟沙:由于琶洲西区是即将崛起的一个区域,配套什么都很完善,可正因为电商崛起,这个区域均价已经让我止步了,当然,后面我还是偶尔会发现一些户型不是很好,低价的笋盘,还是因为没有钱,最终告辞。


赤岗:里面有很多小区,包括聚德、聚宝、广发新村等,也有大院,独栋等等.......,由于有一两套还不错的笋盘,就带朋友去看了,但是感觉不是很喜欢。


当时,中介还带我看了赤岗地铁口医院周边的一个楼盘,均价很低的一个笋盘,面积也大,看完甚是喜欢,就是要重新装修,后来,了解到楼下旁边地下室是旁边医院的太平间,所以就没有考虑了,后面也听说卖出去了,具体不清楚.......


这个片区,看完后,我总体的感受就是:如果有足够的预算,是可以考虑鸿景和佳信的,毕竟小区环境、居住率、配套都摆在那里的。


客村:地铁D口出就是丽影,珠影,金影,鸿运,大院,独栋等等......这里因为周边有好几所大学,导致的人流很大,地铁出来就是沃尔玛,周边配套应有尽有。


果不其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看中了一套拆迁房,187W,50㎡,业主185万怎么也不肯少,我开价180万,这也是我第一次约谈,但是和业主扯不下来,所以就只能放弃了。结果,一个月后,业主188万卖出去了,然后,再过了一个月,旧改规划这个告示就下来了。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谁不曾拥有一个拆迁暴富的梦呢?所以还是别想了,佛系佛系(可惜自己没钱,当时的自己口袋只有5W,哎!~)


此时此刻,很多人就批评我说,做低首付嘛,5也可以上车啊!


对于这些人,我想和你们说:你们的批评是正确的,但是我做不到啊,如果做了5万的低首付,前5年,月供起码要1.5w啊。


经历了综上,我看过的房子有很精装修的(抄家盘),一般装修(业主自住置换),一般家庭(一家3代置换),租客房(投资),破烂不堪(老房子,没人住且不打理),私房(农村房),宅基地(无房产证)等等,完全可用“花多眼乱”这个词来形容。所以,我开始犹豫了,该选择老破小还是远新大这个问题,还有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考虑科学城和增城的一手呢,或者南沙?


我开始看政策,看一些大V的点评,一些小文章,一些地产拿地的情况,我没有作分析,毕竟这些事情轮不到我去做,我这个小老百姓为什么要去操这样的一个心,谁买房不希望自己买的房子是好的,自己喜欢的,刚需只看幸福感,投资只看利弊~我是前者,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老破小,我开始结合自己的幸福出发:


第一

到家的时间


第二

地铁换乘次数


第三

配套完善


因为女票在5号线,而我属于到处跑的工作,我们工资加起来目前是1.3K(我们都在努力哟)。


结合近年的规划版块(不做分析),做了以下选择,顺序优先:


① 琶洲-磨碟沙-客村(3转5,或公交)。

② 昌岗-江泰路(2转5)。

③ 彩虹桥(5号线)。

④ 金融城东圃-三溪-鱼珠-裕丰围-大沙东(5号线)。

⑤ 科学城(21号线)。


为什么这样排序呢,首先是配套,然后是通勤,接着是烟火气息,最后是美食。


接着,开始管理自己的预算,凑起来,才12W,然后,我们只能把房子的面积,通勤时间预期都降低。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当时问女票,你想住大一点的,还是想住小一点的,她说小一点没关系的,然后我就去看了客村37㎡的房子,均价叫到3.7,当时我就楞了,毕竟客村周边均价是在3.3左右!


不服气的去看了一眼,原来是上面说的拆迁房,这么一看,就觉得,拆迁这东西,你可以去赌,但是你要有时间去赌,不然都是悬念而已......


于是,结合了我们手上现有的资金,再利用杠杆,那么我们是可以买到150左右房子的。


接着,后面几个月当然跑的不比之前在番禺和市桥的少,有的时候,晚上一下班,不是马上回家,而是跑去看房。


后来,有一套,在市桥那边的,中介说首付18W,97平方,带天台花园,总价136万,距离市桥地铁1.2公里,当时,我跑得已经不想再跑了,当时就很希望可以定下来,和业主咬定价格130万,业主不肯,本来想着远就远这么一点吧,没事,当时有点懵,就想定下来,还是缓了一下,说回去再考虑考虑,最后还是没买。


看了300多套房子后,他用25w首付,买了一套海珠地铁房


说到这里,我必须提醒大家一句:如果有人跟我一样,想用很少的首付,去买到一套自己满意的房子,你就需要把杠杆弄高,哪怕首付5W也可以做到,但前5年的月供,可能压力非常大。


现在的楼市已经不是以前的楼市了,没必要把生活过得那么艰苦,

想玩杠杆的朋友,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好了,感觉今天说了好多了,刚刚看了一下,竟然有5000多字,看来一口气是写不完了,我们要不下期再上正菜。


提前透露下,下期我将重点给大家介绍我买的那套房子:海珠鹭江地铁盘,68.5㎡2房,首付只用了25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