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王小波

插隊的時候,我餵過豬、也放過牛。假如沒有人來管,這兩種動物也完全知道該怎樣生活。它們會自由自在地閒逛,飢則食渴則飲,春天來臨時還要談談愛情;這樣一來,它們的生活層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陳。人來了以後,給它們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頭牛和每一頭豬的生活都有了主題。就它們中的大多數而言,這種生活主題是很悲慘的:前者的主題是幹活,後者的主題是長肉。我不認為這有什麼可抱怨的,因為我當時的生活也不見得豐富了多少,除了八個樣板戲,也沒有什麼消遣。有極少數的豬和牛,它們的生活另有安排。以豬為例,種豬和母豬除了吃,還有別的事可幹。就我所見,它們對這些安排也不太喜歡。種豬的任務是交配,換言之,我們的政策准許它當個花花公子。但是疲憊的種豬往往擺出一種肉豬(肉豬是閹過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勢,死活不肯跳到母豬背上去。母豬的任務是生崽兒,但有些母豬卻要把豬崽兒吃掉。總的來說,人的安排使豬痛苦不堪。但它們還是接受了:豬總是豬啊。

  這是1996年第11期《三聯生活週刊》發表的一篇文章的開頭,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誰是王小波

發表於1996年第11期的《三聯生活週刊》


距離97年王小波離開這個世界已經23年了,也是我真的很多年除了網上評論鍵盤罵街沒有真正提筆寫過東西的第N個年頭了。事實上當年也算是半個文學愛好者,大學的時候也積極的參加了文學社,最後由於我們社長忙於泡妞體驗生活治療腎虛無力打理,這個我們學校歷史最悠久的社團社長頭銜最後居然落到了我的名下。原因你們可能無法想象,社長的下一個目標是跟我同一個專業的學妹。經過緊張而公正的投票選舉我以絕對的優勢脫穎而出成為新的文學社社長,而此時大三的我甚至都沒有在文學社自己的社刊上發表過任何一個文字。

  坐在電腦前面,看著自己昨天寫下的提綱,反而越發的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下筆,關於王小波有太多可以寫可以聊可以討論的東西了。

  那就從誰是王小波開始吧。

誰是王小波

王小波和李銀河


誰是王小波

王小波


  到了2020年這個問題也許沒有在以前那麼難以回答,但是一直以來的一段時間內主流文學對王小波一直不予置評。雖然那個時候在廣大的讀者眼中他一直是那個代表自由代表不羈的偶像,主流評價卻對他的作品也一直默不作聲,不褒不貶。有時甚至是無視這個在年輕人中頗有人氣的青年作家。

  王小波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曾經和李銀河說過,要試著創造出一點美。這就是他文學的目的,而主流文學們的目的大約不在於此,他們有太多美感之外的東西需要追求。

  在主流的文學體系中,文字需要承載的東西太多,它們或者是進步,或者是落後的:可以是左傾的,可以是右傾的。進步的得到獎賞,錯誤的有時候甚至坐著都要受到批判,謾罵毒打鞭笞關牛棚跳湖關監獄砍腦袋等等。

  主流的文學體系中,文字要提升讀者的靈魂,它要負責把大壞蛋感動成喜洋洋,把田伯光改造成少林寺方丈,從此幡然醒悟大透大徹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好人看了之後備受鼓舞信念滿滿意氣風發,雖千萬人吾往矣。有一個故事是一位受人敬重的老前輩讀完《黃金時代》之後的評價是:沒有感覺到這本書能夠提升人的靈魂。王小波對這一評價相當鬱悶耿耿於懷,不然也不會在之後的一篇雜文中專門提到: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別人的靈魂,而是提升自己的靈魂。(這讓我想到了某些批評的聲音指出德雲社的相聲除了好笑一點都不能讓人學習到什麼。)

  主流的文學體系中,文字要有政治宣傳的功能,在前面它是吹響進攻的衝鋒號,在敵後它是民眾宣傳的排頭兵。它歌頌正確的意識形態,批判舊的陳腐的不合時宜的價值觀。

  然而王小波的文字和這一切都毫無關係。他的文字沒有政治功能,沒有商業目的甚至有時候那一點點的黑色幽默也讓人笑中帶淚,是純粹的純文學。在《我為什麼要寫作》這篇文章中他自己說到:我寫的東西一點都不熱門,不但掙不了錢,有時還要倒貼一些。嚴肅作家的“嚴肅”二字,就該做如此理解。他寫作的目的單純而質樸,就是要用文字創造出一點點的美,一點點無中生有的美,一種生命本來的美。他的作品中時代和社會背景也僅僅是社會背景,從最初《三十而立》到《綠毛水怪》、《白銀時代》再到後來的《2015》、《紅拂夜奔》、《黃金時代》所有的這些,時代,背景也都只是單純的背景,都不是他小說的主題,所有的主題都是人,人的感受才是他真正想寫的。

誰是王小波

《綠毛水怪》封面


  所以,誰是王小波?大概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裡懷念的那隻像山羊一樣跨欄,像貓一樣爬上屋頂四處閒逛,會學汽笛叫,拒絕被閹割,會去村寨裡找好看的母豬,還能衝出人的包圍火線的自由自在的豬吧。

  就像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說的那樣,“那一天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這樣美好的奢望和豬的願望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自然而美好的。

“在我看來,春天裡一顆小草的生長,它沒有什麼目的。風起時一匹公馬發情,它也沒有什麼目的...我要抱著草長馬發清的偉大真誠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羞答答的表演。在我看來,人都是為了要表演,而失去自己的存在。”

  然而在王小波去世的23年後,人們似乎仍然無法逃脫“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宿命,過著“緩慢受槌”的生活,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依然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偶像。這就是王小波。

你是從哪部作品開始知道王小波的 (單選)
0人
0%
雜文集等等
0人
0%
青銅時代
0人
0%
黑鐵時代
0人
0%
白銀時代
0人
0%
黃金時代
0人
0%
萬壽寺
0人
0%
沉默的大多數
0人
0%
我的精神家園
0人
0%
紅拂夜奔
0人
0%
其他
<button>投票/<button>


誰是王小波

王小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