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红堂话陶瓷:每周一品——唐代绿釉蟾蜍纸镇

古红堂话陶瓷:每周一品——唐代绿釉蟾蜍纸镇

唐代绿釉蟾蜍纸镇

这是古红堂藏品之一。蟾蜍纸镇长6.5厘米,背宽5.2厘米,高5.8厘米,背部中间有两道凸起的竖线,竖线每边有两组宝钮纹,每组5个,有十全十美之意。纸镇造型生动大方,釉水清亮葱翠,浑身施满秞,底部内凹,品相完好如初,为晚唐北方窑口产品,是一件难得的收藏佳器。从这件器物上我们可以把握好三个知识点:

一、对唐三彩的了解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的珍品,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甚至更多彩。这对蟾蜍纸镇就是唐三彩单色釉中的绿彩。

二、对唐三彩中文房具的了解

唐三彩中大部分都是冥器,即为死者烧造的陪葬品,如人物、镇墓兽、马等器型。为活人烧造的实用器很少,这件蟾蜍纸镇即是一件有趣的文房用具。纸镇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至今已逾1500多年,宋以前的纸镇传世很少,这一对唐代的纸镇就更显珍贵。

三、对蟾蜍文化的了解

蟾蜍看上去并不美,但在古人的眼里它却是一个吉祥之物。一是有招财进宝的寓意。金蟾的形象丰满,身上嵌满了金钱珠宝,脚下踩着元宝,很是富有财气。古语云:“家有金蟾,财运绵绵”。二是有"蟾宫折桂”的寓意。蟾宫亦称月宫, 传说中月宫有嫦娥、桂花树,还住着三条腿的蟾蜍。民间常用折桂花枝来比喻学子考取功名,获得美好前程。三是有望族的寓意。蟾蜍繁衍能力强,喻示着多子多福。蟾蜍出现在器物上,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新石器的陶罐上就开始出现。在民间赠送蟾蜍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寓意非常美好。

一件器物,一段故事,一份文化。

请关注古红堂下节课。谢谢!

古红堂话陶瓷:每周一品——唐代绿釉蟾蜍纸镇

汪帮宏,古红堂主人,原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高级顾问。古陶瓷收藏鉴赏家,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特聘讲师,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为工信部和清华大学主编并主讲了《古陶瓷窑口知识》和《古陶瓷鉴赏与投资》培训教材,作为工艺美术大师在线学习之用。

曾应邀在全国政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地宣讲陶瓷文化、茶文化、香文化、宋代文化和《红楼梦》文化。2012年被北京“西城讲坛”评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十大专家讲师之一。

撰写的《汪帮宏概括茶文化就是静、雅、和》、《茶具收藏风靡当下,投资升值可期》、 《汪帮宏:未来高古瓷价格回归将是大势所趋》以及《精致内敛的性格成就青瓷辉煌》等文章先后被近万家媒体、网站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