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來了,企業要發放福利,你是更喜歡現金?還是其他?

在當今的社會經濟中,女性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行各業中也湧現出了很多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女性同胞。在職場中,很多女性正走上或處於單位或企業的中高層管理崗位,並扮演著影響單位或企業發展方向的重要角色。

女性同胞們正以自己的精神、能力名副其實地支撐起了國家發展的半邊天。

今天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在此祝願所有的女性同胞們節日快樂、青春永駐!

節日來了,企業要發放福利,你是更喜歡現金?還是其他?

為了體現企業對女性員工的特別關愛。就在前幾天,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做了一個針對女性員工過“三八節”的節日福利方案,方案的內容簡單粗暴,就是企業為每位女性員工發放現金100元,作為節日津貼福利。

因為公司人力資源部是我在負責分管,因此當我看到報上來的這個方案內容後,當時就否決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一是100元實在太少,對員工沒有什麼激勵作用,發了等於沒有發,有些員工反而會說公司太小氣。
  • 二是根據個人經驗,發現節日福利直接發現金,體現不了特別的意義,給不了員工特別的驚喜。
  • 三是如果公司一遇到節日就發放現金福利,容易在企業內部形成不好的人文風氣,長此以往可能會讓員工養成跟企業只談錢的價值觀,從而影響企業正常工作的安排與推進。

後來,在我的指示下,人力資源部以200元/人的標準為企業每位女性員工購買了一盒知名的巧克力。並附上了一段祝福語,用粉色彩紙打印出來後一併送給女員工們作為節日福利。

節日來了,企業要發放福利,你是更喜歡現金?還是其他?

企業為員工提供的各類福利,不僅是為了體現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也是企業對員工的一種管理手段,更是企業建設自身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

作為員工來講,當然希望企業的福利越多越好,如果在福利數量上能夠得到體現的同時,在福利方式上有更驚喜的體現,那將會更受員工們的歡迎。有些企業,在員工福利的提供上沒有新意,形式單一,讓員工越來越沒有期待感,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種形式,如果哪一天突然取消或不發放某項福利了,員工反而還會認為是企業剝奪了他們應有的權利或是在剋扣他們的工資。所以,如何去設置員工福利?如何讓福利對員工有激勵性?如果保持福利對人才的吸引力?這些問題都是作為企業管理者需要去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節日來了,企業要發放福利,你是更喜歡現金?還是其他?

一、好的福利可以吸引優秀人才加盟

首先,這是毋庸置疑的結論。很多人選擇一份工作,除了崗位薪酬外,也會著重考慮企業福利多少的情形,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那麼多的人想要去爭取一份編制內的工作機會這種現象,同樣,為什麼國有企業、知名企業或大企業對人才會更有吸引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人們認為企業越大,福利越好,越有保障。

其次,企業要在福利體系的設計上考慮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就要搞清楚哪些是法定福利?哪些是非法定福利?眾所周知,法定福利是企業必須給予勞動力享有的一種權利,或是企業必須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而非法定福利則並非是企業必須要履行的社會義務。在搞懂以上問題的前提下,再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考慮企業福利體系的設計,總的來說,主要注意以下兩點:

節日來了,企業要發放福利,你是更喜歡現金?還是其他?

  • 一是法定福利。這類福利所有單位或企業都有,那就要考慮如何設計得與勞動市場上絕大多數單位或企業有什麼不同?從差異化上去體現企業的福利優勢,以此增加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比如:社保,有些企業是所有員工都買同一個檔次的,實際上可以結合企業實際以及員工的工作表現、工齡、職級等情況在檔次上進行區別對待,這樣可以與員工在企業的職業生涯發展相結合,對員工的激勵效果或許更好。
  • 二是非法定福利。這類福利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有的,國家也並沒有明確的實際操作底線限制,所以對這類福利體系的設計及發放就要更具創新性。比如:三八婦女節,國家並沒有規定這個節日一定要放假或發放津貼或實物福利,企業在設計這類的福利時就要考慮發放對象的個性化需求,在結合企業經營及預算的前提下,儘量滿足發放對象的個性化需求,這樣的激勵效果才會更好一些。
節日來了,企業要發放福利,你是更喜歡現金?還是其他?

再次,在明確以上問題的前提下,再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確定好本企業要設置那些福利?再將這些明確好的福利內容進行適當的宣傳、動員及實施,如此讓現有員工自行去宣傳公司的福利體系,從而達到吸引優秀人才加盟公司的效果。

二、福利的獲得需要前置條件

這點體現在非法定福利的設置及發放方面尤其明顯,因為這類福利發放的前置條件成立一般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因客觀因素影響而達到發放福利的前置條件成立;二類是因企業的主觀意願因素影響而達到發放福利的前置條件成立。分類舉例說明如下:

  • 客觀因素影響。主要指由於不可抗力等自然因素給員工造成工作或生活上的干擾或不便而發放的福利,如:高溫補貼、採暖補貼等等。只有當不可抗力等自然因素已經發生的前提下,才能發放這類福利。
  • 企業主觀意願因素影響。比如有些企業對經常駕駛自己私家車輛出外勤的員工提供車輛補貼,或為高層管理者配置工作用車的福利,還有對考核優秀的員工提供外送培訓的福利等等。
節日來了,企業要發放福利,你是更喜歡現金?還是其他?

三、福利不僅是發放現金了事

正常情況下來講,福利的體現最好不要直接以現金髮放的形式來體現,雖然直接赤裸裸的金錢激勵對員工更直觀,但這樣做的弊端就是在培養員工的“拜金主義”價值觀,長此以往,員工就會形成只認錢的思想意識,反而不利於單位或企業更好地去推動工作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的實施。而且,這也違背了企業發放福利的本質,長此以往,員工會認為這是企業本應該盡的義務,沒有一點感激之心。

節日來了,企業要發放福利,你是更喜歡現金?還是其他?

寫在最後

作為員工來講,不管企業怎麼去設置和發放福利,不管企業在相應的節日福利發放中是發現金?還是發實物?只要不是國家法定的福利,都不應該去強求單位或企業。若企業大方的發了,應積極的響應並遵循企業文化的引導,跟隨企業一起成長、進步;若企業沒有發,也不要去責怪或貶低企業,或許企業正處於經營困難的時期,不是企業真心不想給員工發,而是要先保證企業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