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敵當前,醫務人員如何保持情緒穩定

大敵當前,醫務人員如何保持情緒穩定


“現在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很大,不僅僅是工作強度大,而且心理壓力也很大。”


醫務工作者不是機器,不是聖人,也不是神,他只是千千萬萬大眾中的一員。這樣大的疫情,是關乎我們生命健康的大事,他們頂著病毒肆虐的風險,每個人都難免不焦慮、不恐慌。那麼,醫務人員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加強情緒壓力管理,預防心理創傷和應激障礙等心理疾病?

醫務人員身心健康存在的問題

NEW


一、身體上:


醫務人員長期不規律的超負荷運轉。24小時的倒班制,不但使醫務人員大量透支體力,經常值夜班也造成醫務人員的生物鐘紊亂。

即便是再好的機器也需要定期的保養和維修,而我國大多數醫務人員休息時間缺乏,即使生病都不見得有時間休息。

生物鐘紊亂,會導致松果體素(褪黑激素)極度減少和喪失正常節律,將牽動體內許多生理功能的紊亂,出現睡眠障礙、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下降,損害健康甚至會致癌或導致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


二、心理上:


醫務人員每天面對的是軀體和心理存在各種障礙的特殊人群,特別是急診科、重症病房等醫務人員,經常處在疾病、傷殘、死亡和悲傷等應急場景,患者及家屬痛苦、焦慮、絕望等負性情緒不斷刺激醫務人員的神經。

醫務人員心理感受大起大落,心境惡劣,極易造成“心理疲勞”,導致神經失調或神經緊張等疾病,如果不重視,仍進行力不從心的腦力勞動可能引起各種心理疾患。


三、精神上:


醫務工作不但要承擔體力上的考驗,同時要長期承受高風險的壓力。醫學面對的是生命和健康,是一個充滿未知、充滿探索的高風險行業,在診療中醫護人員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信息缺乏”、“失去控制”因素,許多疾病還無法根治或難以明確病因。

由於疾病發生過程受生物、心理、社會等多重因素影響,醫護人員不可能全面瞭解這些因素,所以,每位醫護人員通常是在信息不完全條件下進行臨床決策的,尤其對於急診患者更是如此。

民眾對醫生期望值過高,使醫護人員有“一隻腳踏在急救室,一隻腳站在被告席”的感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


四、在大環境上:


醫務人員也是普通人,難免會有疏忽和閃失,特殊的崗位、高強度的工作、極大的心理壓力決定了他們比平常人更需要理解和尊重。由於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本身瞭解的差異性,醫務人員不被患者信任,在治療過程中更是如履薄冰,在治療措施上也是畏首畏腳,進退兩難。

醫療糾紛的升級,以及醫鬧的愈演愈烈,強烈的應激對人將產生不利的影響,短期的應激會干擾一個人對事情的判斷,降低生活樂趣,破壞人的積極性;長期的應激會引起焦慮、抑鬱、敵對情緒,一些人會通過酗酒、吸菸等行為來排解應激,結果造成身心反應的惡性循環。

醫務人員與健康


醫療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具有高科技性、高風險性、壓力高、責任大、負荷重的特點。專業性強,所面對的患者個體差異大,醫療過程複雜多變,對許多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都要受到當前醫學水平發展的限制。

醫務人員並非聖人,同樣有七情六慾,同樣會犯錯,而及時進行心理疏導,關心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能有效的減低醫療工作的失誤率以及差錯率,提高正確率和準確率。

健康是保證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前提。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有效的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與積極的社會功能。


心理疏導


從心理學講,心理疾患的干預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所以對醫務人員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是非常必要的。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形象而具體地指出:如果沒有健康,智慧就無法表露;如果沒有健康,文化就無法施展;如果沒有健康,力量就無法戰鬥;如果沒有健康,知識就無法利用。

醫務人員,怎麼做


醫務人員要保證適當的休息與營養,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自我對話,自我鼓勵,正向思維。唯有科學地保護好自己,才能更持久地挽救更多生命於危難之間。


1、首先要知道你是助人者,也是血肉之軀,不是神仙。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和不斷增多的病人,你沒有責任和能力去解決所有人的所有問題。做好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專注做好眼前每一個醫療動作。告訴自己,病人等待不是你的錯,等待是必須的,你沒法一次性照顧好所有的病人。

2、保證適當休息。不能過度疲勞,不要超時工作。

3、在對自身以及家人的健康的擔心、以及高強度工作的雙重高壓下,允許自己有一些負面的情緒,選擇合適的渠道和方式表達和傾訴出來。說出你遇到的情況、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難、你的的感受等。

4、保持與外界交流:下班後與家人交談,和朋友、親人或其他值得信賴的人打電話、微信等交流。談談自己的感受,同時給他人肺炎相關的知識以及支持。

5、抱團取暖、相互支持。不要一直跟病人在一起,有時間跟同事坐在一起,聊天、探討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分享自己有什麼樣的情緒、擔憂、經驗等等,都說出來。

6、提醒家人相互照顧,或調用必要的資源,使家人得到照顧。這樣你就可以安心照顧自己和工作。

7、放鬆訓練。可在工作間隙或工作之餘做。慢下來,做幾次深長的腹式呼吸,呼吸時將注意力放在腹部。深呼吸可以降低壓力,改善情緒、提升注意力。

8、注意當下,緩解焦慮。①感受你現在做的事情,比如雙腳跟地面的接觸,口罩與面部的接觸;②環顧四周,快速說出你所看到的物品的名字;③想一想你愛的人或深愛你的人的面容,哼哼你童年喜歡的歌曲,回憶一下你最喜歡的旅遊勝地景色等。④感恩。請面帶微笑,寫出或說出五件讓你感恩的事情。感恩練習可以讓人體驗到更大的平靜、喜悅。也可列出五件你幫助病人的事情。

9、輪休時,充分休息;保持體育運動如有氧操、瑜伽、力量訓練、冥想、太極等;聽聽喜歡的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或輕音樂;唱歌,大聲唱出來,並可跟著節奏搖擺身體;開懷大笑,即使是勉強也可改善鬱悶心情;喝茶、讀書、看電影;跟家人一起玩遊戲。

大敵當前,醫務人員如何保持情緒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